開放的DAO 網絡: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


DAO 在未來極有可能會成為有獨特作用的協作網絡。為了確定它是否具備這種作用,我們需要跳出DAO 的現狀去展望它未來的模樣。今天的DAO 就像一個初學走路的孩子,不成熟、不穩定、甚至還會跌倒。

特別是在“嚴肅”的創新領域,忽視DAO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但DAO的結構賦予了它作為發現工具的獨特能力。我們對它的結構進行一次簡短的梳理,並得出了以下結論:

DAO 是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它可以激勵許多合作團隊收集和整合墊腳石,去更有效地探索一個搜索空間。

創新搜索:發現的新範式

想像一下,你在湖邊。你打算前往對岸,並且必須通過踩著湖面上的墊腳石來實現。然而,湖面被濃霧所籠罩,除了離你最近的墊腳石外,其他地方都被遮擋住了。當你走過墊腳石時,湖岸在你身後消失了。

最終,你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岔路口;需要做出決定。哪條路是最好的?濃霧讓你無法看清每一條路將通往何處。然而,你必須做出選擇。

Stanley & Lehman (2015) 將這個比喻與發現聯繫在一起。湖泊代表抽象空間的所有可能性,而墊腳石代表導航的策略。你的旅程是在包含所有可能性的空間中的一個搜索過程。問題是,當你不知道這個領域的性質時,你如何導航至目的地?

現在我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把包含所有可能性的空間看作是一個房間,想像你是一個藝術家,在房間裡尋找下一個莫奈的作品。如果將其設想為一個搜索空間,我們發現這顆罕見的鑽石已經在那裡了。你的目標只是在大量無意義的死胡同里找到它。

你一邊畫畫,一邊在房間裡搜索。你的畫作會受到你已經訪問過的房間的影響。如果你花時間與現代主義打交道,你很可能會受到它的影響。如果沒有參觀過水彩畫的角落,你就不太可能發明它們。這裡又出現了湖的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成為莫奈?什麼墊腳石能把我們帶到對岸?

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思考所有復雜的領域。我們明白,只要我們知道如何到達那裡,就會有新的發現。不幸的是,除了眼下能直接看到的踏腳石,我們幾乎看不到其他東西。

這讓我想起了電子管,沒有人預料到它們會使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只有在電子管和相關的計算發現被發明之後,這一點才變得清晰,這樣才有人能夠將二者建立起聯繫。如果你在19世紀就試圖建造一台計算機(就像查爾斯·巴貝奇那樣),你就不可能得出這種見解。

我們偏向於認為中間的步驟和最終的目標具有一致性,並設立一些臨時目標來達到看似通往最終目的地的踏腳石。然而,如果不了解該領域的性質,這些暫時的目標很可能導致我們陷入困境。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向目標靠近實際上並沒有增加目標函數的值,即使此舉使我們更接近目標。 ——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 – Stanley & Lehman (2015)

現在我們來說說教育。我們根據考試分數來衡量教育上的進步,考試分數越高就意味著我們越聰明。但數學分數提高了就是好事嗎?當然不是通過這樣的分數評估來不斷提高數學分數,迫使我們將時間投資於提高短期分數的事情上,同時阻止了對更大搜索空間的探索。

那麼,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呢?創新搜索是一種無目標的搜索形式。與其追隨那些看似通向目標的墊腳石,不如簡單地收集那些通向有趣方向的墊腳石。專注於新鮮感,不管它通向何處。

因為最終你必須獲得某種知識才能繼續產生新奇性,這意味著”創新搜索“是一種關於它所在世界的信息累加器。搜索的時間越長,它最終增持的關於該世界的信息就越多。 ——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 – Stanley & Lehman (2015)

你收集的每一塊墊腳石都會帶來新的可能性。新的想法往往來自於現有想法的組合,來自於收集到的墊腳石的組合。每隔一段時間,你就會找到一個組合,將你提升到一個全新的環境。

你收集的墊腳石越多,你能創造的有趣組合就越多。你無法預測它們會帶你去往哪裡,但繼續做下去,你知道你肯定會到達某個有趣的終點。

聚合與去中心化

公司和DAO 都不是短短幾句就能闡述清楚的簡單概念。然而,它們的核心結構具有不同的組織特徵,使它們在未來的創新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公司是一個追求單一願景的聚合工具

偉大的想法往往產生於一個單一的思想,它收集並綜合了一系列不尋常的墊腳石。

公司採取等級制度,由一個人領導,並最終負責決策。對於那些需要集眾人之力去實現的想法,公司是一個理想的組織結構,因為領導者被賦予了優化資源來追求願景的權力。

這不是一個漏洞,而是一個功能。它既是使公司強大的原因,同時也是使公司變得脆弱的原因。一個擁有強大信念的領導者可以帶領公司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而信念不強的領導者,就不會有什麼成就,甚至還可能帶來危害。

不論是哪種領導者,公司的意義在於使每個人都能實現特定的目標;將每個人的工作中心化在一個軸上。這就是”強一致性”,即每個人必須一起工作,以實現一個趨同的結果。

保持“強一致性”的結果就是需要設立目標。領導者利用目標將他們的願景提煉成易於理解的東西,並保證每個人的工作都在整體願景之內。如果沒有目標,就像給強大的願景打了馬賽克,將其稀釋成模糊的理解。

開放的DAO 網絡: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

公司利用目標來追求趨同的結果

層級制度的優勢在於能夠通過整合多數個體的工作來追求領導者的單一願景,從而達到一個趨同的結果。要做到這一點,公司必須仔細定義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並通過衡量他們的進展與階段性目標來保持持續關注。

然而,公司無法嘗試收集與目標不符的墊腳石,也無法去探索與之相關的其他可能,這就導致他們失去了新的組合可能性。

DAO 是拓展疆域的去中心化工具

DAO是由節點和鏈接定義的網絡,對應於人和關係。

網絡具有靈活的拓撲結構,根據變化進行重新組織,或者隨著時間發展採用新形狀。領導權是按情況分配的,個體也有權做出有目的性地改變組織結構的決定,而不需要被許可或基於什麼共識。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稱為自我組織。

把一個大型的網絡結構組織設想成是一個民主國家,一個國家是由許多個人和組織組成的,他們都為國家的發展和變化做出了貢獻。然而,國家的複雜性使得沒有任何一個個體可以代表整個國家,甚至連總統也不行。

相反,每個人都會置身於一個環境中,比如本地社區、企業或社交圈,並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國家,做出影響該環境的決定。當他們做出決定時,比如創業、對政府進行投票或形成新的關係,網絡的結構就會發生有意義的變化。

所以國家追求一個具體的、統一的議程非常具有挑戰性。相反,他們更擅長專注於可高度協作的目標,如增加GDP 和改善生活質量。

同樣,在一個成熟的DAO中,個體能夠理解網絡的一部分(所處的小環境),但他們不能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國家的大環境)。個體將以自己的方式定義DAO,並探索影響其所處小環境的方向,無需考慮整體的大環境。當他們做出決定時,網絡的結構將自我組織以作出回應。

通過這種機制,網絡具有信息優勢。個人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可以自己決定如何能夠做出最好的貢獻。

很直觀的一點是,對所有個人的努力進行規範和定價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才能、動機、工作量和注意力會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以微小的增量變化,更不用說是幾個月的時間了。

分層組織是一種有損耗的媒介。所有可能與每個生產要素決策相關的信息,如果沒有以某種形式或在某個地點引入,使其有權”計入”代理人的決策……那麼信息就會丟失。

—— Coase’s Penguin – Yochai Benkler (2002)

網絡也能夠更有效地分配人員,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承擔任何角色,網絡可以從最佳組合中受益。

不同的人在具備相同資源包和合作者的項目中都會有不同的生產力,並且差異還很大。

同行生產比公司和市場更有優勢,因為它允許更多的個人去搜索更多的資源,以尋找材料、項目、合作和組合……

—— Coase’s Penguin – Yochai Benkler (2002)

同時,代幣創造了”弱一致性”的機制,在這個機制下,網絡中的每個人通過共享激勵來增加網絡價值。然而,這種價值的實現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結論是,DAO 不適合追求單一願景,更適合約時探索許多不同的願景,這些願景是由個體根據他們所處的小環境做出的決定而產生的。這不是一個漏洞,而是一個功能,並將成為未來網絡的力量源泉。

一些人會對這種想法感到不適應,抱怨“沒有人來掌舵”、”沒有路線圖”。 ”沒有xxx”,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DAO 是自主的,自主性不僅來自於智能合約邏輯,而且來自於分佈式自組織的持續過程。

DAO 是“弱一致性”團隊的承載

DAO和公司有不同的組織特徵,原因在於它們有不同的核心結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相互排斥的,恰恰相反,DAO可以被設想為許多“弱一致性”層級的承載。

偉大的想法往往來自於一個人的思考,而領導力是有效的人類合作的要求。等級制度經過了很好的優化,使強大的領導者能夠實現強大的結果。 DAO 也沒有躲開這一現實。等級制度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使領導者能夠綜合群體的貢獻。

有不同想法的領導人自然會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而人們也同樣自然地追隨他們所相信的領導人和事業。 DAO不是取代等級制度,而是創造一種機制,通過這種機制,一個組織可以讓許多層次式小組同時探索不同的方向。

開放的DAO 網絡: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

行動的局部排列,從全局異質到局部同質*。我們可以觀察到這種模式無處不在,從磁學到人類社會。

問題往往出現在等級制度中,原因是群體思維逐漸無法考慮其他觀點。

同質群體擅長做他們擅長的事情,但他們逐漸變得不善於研究其他的選擇。

—— The Wisdom of Crowds – James Surowiecki

在網絡分工中,每個團隊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找到自己的方向,並貢獻他們認為會增加網絡價值的東西,而不必向單一的願景或敘事看齊。所以也沒有必要達成共識或妥協,因為每個小組都有權進行自我組織。

…最好的集體決策是分歧和競爭的產物,而不是共識或妥協。

—— The Wisdom of Crowds – James Surowiecki

由此,一個DAO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多組織網絡。過去由於缺乏保持一致性所需的技術,這種組織結構一直很難存活。現在,通過可編程代幣實現的“弱一致性”給了每個團隊合作和分享信息的動力,而開放的區塊鏈使信息越來越容易分享。

它的關鍵原則是異質性(也稱作”泛質性”)成員之間的合作,這些成員可能去中心化在多個組織(通常是小組織或組織的一部分)。網絡設計在歷史上一直存在,但多組織設計現在能夠獲得力量和變得成熟,因為新的通信技術讓小的、去中心化的、自主的團體在更大的差異和更多的話題領域中進行協商、保持一致和聯合行動。 —— Tribes, Institutions, Markets and Networks – David Ronfeldt (1996)

未來的DAO將受益於這兩個世界的優點:一個世界擁有強大的、統一的等級制度,在局部範圍內實現趨同的結果;一個世界允許人們探索許多不同的方向,同時相互合作以改善整體的狀態。

開放的DAO 網絡: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

DAO使許多“弱一致性”的團隊能夠合作探索一個搜索空間。

探索的工具

讓我們回到尋找莫奈的問題上。我們知道它就在某個地方,我們只是需要找到它。

開放的DAO 網絡:一種探索未知的全新範式

黃昏時分的聖喬治-馬焦雷,1908年,

作者:克勞德-莫奈

正如我們所確定的那樣,當我們不知道該地區的性質時,目標並沒有多大用處。相反,我們應該收集那些通往有趣方向的墊腳石,儘管我們不知道終點在何處。

公司通過使用等級制度來追求一個單一的願景,幫助我們在單一的墊腳石之間來回跳躍。然而,他們無法跳脫出這裡,因為相同的機制阻礙了對更廣泛空間的探索。

DAO的神奇之處在於,通過讓許多合作的團隊收集不同的墊腳石,來包容複雜性。這些墊腳石可以在新的環境下被共享、重複使用和重新組合,從而引領新的方向。

DAO 是新發現的生成系統,人和信息是其組成部分。

生成系統是成套的零件工具及零件組合方式的規則。幾乎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由一個”生成系統”生成的。如果我們想製造可以”整體”運作的東西,我們就必鬚髮明生成系統來創造它們。 —— Systems Generating Systems – Christopher Alexander (1968)

因此,DAO是一種開放式進化的機制。或者說,進化的開放性:這是一種方法,它不僅生成針對某一個方向的解決方案,而且會逐步生成全新的方向。

與其將開放性視為進化系統的已有條件或屬性,不如把它們視為進化本身的結果。 —— Evolved open-endedness, not open-ended evolution – Pattee & Sayama (2019)

因此,我們到達了論證的核心點:DAO 是探索未知的新範式,它可以激勵許多合作團隊收集和整合墊腳石,去更有效地探索一個搜索空間。

DAO 的能力表明了其在未來創新中具有獨特而有趣的作用。我們無法預測最終的結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過程會十分有趣。

資訊來源:由0x資訊採集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The SeeDAO”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