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萬維網的華麗史詩:Web3.0是技術金礦還是鬱金香泡沫?

原文來源:布拉格實驗室

2021 年12 月9 日,一場探討Web 3.0 未來的國會聽證會召開,來自FTX,Circle,Coinbase 等六家加密公司在國會議員面前為「加密貨幣」、 「Web 3.0」等新物種極力陳詞、呼籲監管。

其中,身著一身黑色西裝、帶著一副棕框眼鏡的Brian Brook——BitFury 的首席執行官,對Web 3.0 的來龍去脈做了一段5 分鐘說明,因其陳詞清晰易懂而不帶一句廢話,創造了大會的「高光時刻」,讓「Web 3.0」在美國徹底火出圈。互撕、爭議、投機、暴富、群眾運動,都在Web 3.0 世界中上演。一些技術顛覆者正在湧現,一些新的社會模型正被探索,一場危險的大型社會實驗,也拉開了序幕。

那Web 3.0 到底什麼呢?而這Web 3.0 之前,我們又經歷了怎樣的變遷?本文就本著溯本求源的宗旨為讀者解密Web 3.0 的前世今生。

01. Web1.0:鏈接信息,共享未來

1989 年,CERN(歐洲核研究組織)的一位英國軟件開發人員對科學家在他的組織中分享研究的方式感到沮喪。因為當時有許多不同的文件格式、編程語言和計算機平台,如何快速查找電子記錄並正確使用它們成為了當時工作人員揮之不去的難題。這時,粒子物理學家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便設想了一個使用超文本的網絡系統——它允許不同類型的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網絡輕鬆共享信息,試圖解決這一痛點。該發明於1989 年首次被記錄在案。功夫不負有心人,1990 年12 月20 日,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發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網站:歐洲原子核研究會的主頁。

歷史的開啟往往只是從一個微不起眼的小事驅動,就像亞馬遜的那隻蝴蝶就要輕輕煽動一下翅膀,就可以引發後來的颶風。彼時的網站脆弱的像一個襁褓之中的嬰兒,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不斷根據其他人的反饋不厭其煩改進它的瀏覽器和服務器代碼。世界上第一個公共網站隨之誕生,網站功能簡單且信息豐富,主要是對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外可能對該技術感興趣的人對網絡概念的基本介紹。

1993 年4 月30 日,CERN(歐洲核研究組織)正式將WWW 的基本技術發佈到公共領域,這為網絡成為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的免版稅標準鋪平了道路。 Web1.0 正緩緩進入了千家百戶,也為後來的商業互聯網騰飛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1994 年,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 創立了萬維網聯盟(W3C),該聯盟幾乎與發明網絡本身一樣重要。如果沒有W3C 的開放指導,網絡很可能早就分裂成許多不兼容的技術,這將阻礙網絡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採用。然而,構建了人類商業互聯網世界第一個十年的,不是科學研究機構或教授們的主頁,而是美國在線、雅虎、Orkut、谷歌、新浪、網易和百度等數百家全球新聞媒體網站和搜索引擎。 1995 年,互聯網商業化浪潮最具標誌性的Netscape 誕生了。

同年,微軟為Windows 95 創建了一個Web 瀏覽器。雅虎(Yahoo!)也誕生了,很快獲得了風險投資的青睞,全球第一門戶由此起步。 1995 年,Compuserve、America Online 和Prodigy 開始提供互聯網訪問。 Amazon.com,Craigslist 和eBay 上線。第一個在線約會網站Match.com 發布。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在資本的追捧下,各式各樣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而出,恰如數十年後的幣圈。

互聯網,成為了當時資本追捧的新寵,也是New Money 向Old Money 發起進攻的衝鋒槍。

1995 年8 月9 日,Netscape 的IPO 直接點燃互聯網商業化熱潮的爆點。 Netscape 的股票開盤價是28 美元,開盤僅一分鐘,股價就衝到了70 美元,當天最高價達75 美元,收盤價為56 美元。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通用公司花了43 年才使市值達到27 億美元,而Netscape 只花了1 分鐘。市場狂熱可見一斑。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瀏覽器成為眾多資本角逐的賽道,也打響了互聯網商業化的第一場大戰。微軟憑藉著強大的資金實力,一舉成為了瀏覽器賽道的弄潮兒賺得盤滿缽滿。

1997 年,Netflix 正式成立,只是它的主營業務的是通過郵寄的方式賣給用戶DVD。這離它成為全球在線視頻的第一巨頭還有21 年。而另外一個搜索引擎的巨頭——谷歌,在1998 年誕生,只不過它依舊很弱小。烈火烹油,1999 年成為了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一年,美國70% 以上的風險投資湧入互聯網。僅僅這一年,美國投向網絡的資金達1000 多億美元,超過以往15 年的總和。好景不長,Year 2000 Problem(千年蟲問題)成為了新舊世紀交替之時的一個重大事件。儘管讓全世界如臨大敵、耗資巨大的Year 2000 Problem(千年蟲問題)最終並沒有大爆發,但是互聯網泡沫所造就的20 世紀末的最後瘋狂,卻給21 世紀帶來了一場災難性崩盤!

互聯網,一度成為了資本的棄子,但Web1.0 所帶來的技術紅利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Web2.0 夯下了基石。

02. Web2.0:信息交互、開放包容

Web2.0 是相對於web1.0 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是2003/4 年的熱詞。但是,從Web2.0 廣泛定義的「可讀可寫」來說,它在上個世紀90 年代已經初具雛形。

1997 年,JornBarger 就成立一家叫做robotwisdom.com 的博客網站,並正式使用了「weblog」名詞。這似乎是web2.0 面世的最早形態。 1999 年8 月23 日,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發布了Blogger,這是第一個讓人們搭建個人博客,並允許用戶評論、與博主互動的平台,它被廣泛認為是Web2.0 的開端。

Web2.0 的萌芽正如飢似渴吸收著市場的養分,但在互聯網的泡沫下也風雨飄搖。隨著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指連續陰跌至825.8 的歷史最低點,直到2015 年4 月,納指才重回當年的最高點。好在技術和生態的完美融合下,才有了Web2.0 繼續前進的動力。

2003 年,Myspace、Skype 和Safari Web 瀏覽器登場。尤其是MySpace 在2003 年成為最流行的社交網絡,引領了Web 2.0 的主流化。 2004 年,克里斯·夏普利(Chris Sharpley)首先命名「社交媒體」術語。同一年,開源軟件理念的締造者、Reilly 媒體公司CEO 提姆·奧萊理提出了「Web2.0」,最終給這場由博客、播客、SNS、Wiki 等互聯網的新浪潮命了名,並迅速在全球成為公認的主流概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2004 這一年中,像維基百科、谷歌這樣的服務商,早已經成為了互聯網的中流砥柱。而在中國,博客大巴、博客中國這樣的網站,也已經很流行的。 2007 年,威廉姆斯參與創辦Twitter,與Facebook 的紮克伯格,還有太平洋另一側的中國同行,開啟了屬於社交網絡、視頻工具、個性化電商與互聯網生活服務的新世界之門。同年,蘋果CEO 史蒂夫·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並在6 月29 日正式發售,引發銷售狂潮,被部分媒體譽為「上帝手機」,這標誌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正式開啟。

也正是移動互聯網將Web2.0 推向了巔峰,從打字到語音到短視頻到直播,從QQ 到微博到微信到抖音,每一種形態都是互聯網升級打怪的結果。如果說Web1.0 的內容接受方式相當於看電視,那Web2.0 的重要特徵是智能手機的應用。從電視規定我們接收的內容到智能手機可選擇內容並能進行交流。簡言之,Web 2.0 允許用戶成為消費者和內容創建者,在Web2 的時代,個體用戶就是產品。

然而,在Web 2.0 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時候,同時也暴露出了問題。眾所周知,在Web 1.0 時代,我們是那些從互聯網上吸收大量信息的人,但在Web 2.0 中,互聯網開始從我們這裡收集信息。 Meta 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從用戶那裡收集數據,投放針對性廣告和內容,從其消費者基礎上賺得更多的錢,甚至一些公司甚至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偷偷將數據出售給第三方。

一樁樁隱私洩露案件讓平台與用戶的矛盾變得難以調和,棱鏡事件、Meta 洩露用戶隱私、谷歌被控悄悄追踪用戶等種種痛點成為了Web 2.0 天空揮之不去的陰霾。而醜聞的根源是,用戶在平台上提供內容、貢獻數據,卻不屬於他自己。正因如此,Web3.0 的黎明漸漸來臨,為「價值交換」帶來了新的曙光。

03. Web3.0:價值交互,契約精神

「Web3」一詞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 在2014 年提出。但究其根源,還要從區塊鏈第一個應用——比特幣說起。

2008 年10 月31 日,一位自稱「中本聰」的神秘人物發明了比特幣,首次應用了區塊鍊網絡設計。人們很快意識到區塊鏈可以用來進行各種有著犯罪快感的金融冒險。 2013 年,ETH 作為原生加密貨幣的區塊鏈平台以太坊誕生,上面長出了上千種層出不窮的「替代幣」,掀起了一場比19 世紀50 年代美國西海岸「淘金潮」更瘋狂的淘金熱。

如果將Web2.0 比作「身份互聯網」,那麼Web3.0 則是「契約互聯網」,而契約的本質上「可信」、「公平」、「去中心化」。這是不是和區塊鏈思想不謀而合呢?

談及Web3.0 的定義,市場上就很多種,目前對於這種web3.0 最公認的陳述版本,來自於研究員Eshita。在她看來:Web1.0 的特徵是「可讀」(read);Web2.0 的特徵是「可讀+可寫」(read+write);Web3.0 的特徵則是「可讀+可寫+擁有」(read+write+own)。這完美且高級的表述使得Web3.0 與Web1.0、Web2.0 看似成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表述終究是立於技術層面來做講解。打一個通俗的比喻,Web1.0 就像一個沒有土地和生產工具的奴隸,只能靠為地主打工生存;Web2.0 是一個沒有土地但有生產工具的農民,儘管沒有土地,但可以通過生產工具和地主獲取創收;Web3.0 就是既有土地又有生產工具的地主,所得即所獲。

但是,如何去打造Web3.0,市場並沒有給出答案。或者說,目前為止並未沒有一條明確且有效的途徑能夠快速將人類進入Web3.0 的時代,但也代表著存在無數進入Web3.0 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Web 3.0 掀起的很多應用,已經背負有「實驗」的意味了。 DAO,即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Web 3.0 最基本的組織方式。它由民眾自發組建,每個組織有著共同的目標或價值觀,任何決策都需通過成員民主投票完成。 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它是Web 3.0 世界中的金融市場,能為Web 3.0 應用提供融資、支付、發行、上市、流轉等服務,包括抵押借貸的基礎設施等。 「萬物皆可NFT 化」的本質,屬於Web 3.0 去中心化架構之上的非同質化代幣資產。遊戲、金融、娛樂、搜索、電商、社交……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應用,都有Web 3.0 創業項目湧現。毫無疑問,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在開啟。要理解規則,繞不開一個根本問題:

那Web 3.0 的根基在哪裡?

答案,是公鏈。如果說區塊鏈技術是實現Web3 去中心化的核心技術,而得以體現其核心價值的直接載體就是公鏈基礎設施。

幸好這幾年基礎設施層,圍繞最核心的技術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儲、計算、網絡節點、支付等技術正在蓬勃興起,在賽道出現了頗具規模的生態公鏈,或是某些技術的集大成者。

目前來看,以太坊仍是最強大最成功的公鏈,其開創性的「智能合約」將其生態推向了繁榮的巔峰,也奏響了2020 年「DeFi Summer」的歡樂曲。有著更好的鏈上治理、跨鏈設計的Substrate 造鏈功能的Polkadot 和擁有完全開放的IBC 通信協議的Cosmos 也一度躋身為跨鏈雙雄。主打加密世界與現實世界產生交互的ChainLink 將鏈下數據帶到鏈上,將預言機變成了加密世界最不可或缺的中間件。去年的黑馬新公鏈Solana 憑藉著強大的TPS 也在公鏈生態爆發中獨占鰲頭。

總而言之,公鏈作為引發各領域革命的基礎設施,對於催化Dapp 開發,DeFi 熱潮和Web3 革命,始終承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公鏈無可厚非成為各類Web3 構建得以進行和運轉的必要條件。

很顯然,Web 3.0 給人們帶來改變是,通過區塊鍊等去中心化技術,使價值關係回歸到「誰創造,誰擁有」。用戶創造的內容歸用戶所有、用戶支配,其創造的價值,也可以根據用戶與他人簽訂的協議進行分配。而分配的前提,則是公正、公平、可信的「契約」,契約的背後無疑是那「去中心化」的技術火焰—區塊鏈。

當我們還在糾結於Web3.0 到底是技術金礦,還是鬱金香泡沫的時候,Web3.0 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