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Web3”這個概念開始席捲各個行業,它融匯了所有人對下一代互聯網的設想和探索,被視為一場新興的技術革命,將最終擴展至經濟、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掀起顛覆性的變革。
金色財經聯合騰訊科技,推出“Web3究竟離我們有多遠?”系列訪談,本期要探討的主題是:Web3關鍵基礎設施。那麼Web3需要哪些基礎設施?各自現狀如何? Web3基礎設施未來會中心化嗎?怎麼平衡性能和監管?今天將圍繞這幾個問題展開討論。
本期請到了everFinance 核心開發& arweave 生態開發者sandy,以及Footprint Analytics社區和投資(Community & Investment)負責人Jimmy。主持人為金色財經主編Maxwell。以下為直播實錄精華版整理:
Web3的發展史是怎樣的?如何看Web3在互聯網中的位置?
sandy:最開始Web3的概念是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來的,那個時候以太坊還沒有開發出來,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是因為他們在開發以太坊的時候需要做一個鏈上的虛擬機,圖靈完備的區別於比特幣的虛擬機。那個時候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我們能不能構建一種應用程序範式,這種應用程序運行在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上,完全公開透明,不屬於任何人和組織。其實這就是Web3最初基於技術的概念,這是Gavin Wood從技術視角給Web3的定義,因為他當時認為,只有去中心化技術才是維護自由民主的唯一希望。這可能也是他後面去做波卡的原因,因為他覺得以太坊沒辦法承載Web3裡面更大型的應用。
對於Web3的信仰者來說,我們最常聽的概念就是,Web3就是下一代互聯網,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甚至是我們社會組織的下一個階段。我們想要Web3顛覆Web2,顛覆寡頭壟斷或者是政府監管。我們後面展開講到底能不能顛覆。
就技術開發而言,我們印像中Web3可能就是打破之前傳統服務開發的一些架構模型,傳統的服務開發比如CS架構。但是現在的話對於非區塊鏈圈的開發者來說,可能我們聽說過serverless,就是無服務架構模型。對開發者來說,我不需要運行後端服務,不需要運行服務器,我只需要把代碼寫上去,然後提交給雲服務商提供的serverless這種技術服務工具,然後就能運行它的代碼了,像阿里云有一個叫做函數計算的功能。 Web3的架構其實跟serverless的架構是一樣的,只是它的serverless提供商不再是雲服務,是區塊鏈。如果是在以太坊上的,就是以太坊區塊鏈的計算以及存儲的能力。
所以Web3是一種新的應用,Web3上的應用完全公開透明,所有權不屬於任何人或者組織。他的所有權是使用者和開發者共同開發和維護來獲得的。使用者的話,就涉及到代理分發的模型。開發者的話。可能就涉及到他們社區的一些討論。所以對於Gavin Wood來說,Web3就是一種應用,這種應用的屬性是:更少的信任而更多的事實。就是我不需要信任你這個應用,比如騰訊維護微信不作惡,或者谷歌維護crime不作惡,我不需要信任你,信任也可能會導致信仰。他更多的是事實,事實就是我看到你這個鏈上的代碼是怎麼運行的,這個鏈就給了我事實。這就是我對Web3的一些總結。
Jimmy:剛才sandy講的很專業,我就從非專業角度給一些視角吧。可能大家都比較清楚Web1.0、2.0、3.0到底有什麼區別。這裡有一個比較聚合的歸類,如果是Web1的話,它的內容由平台公司來創造和控制,用戶的身份由平台來掌握,收益由平台來分配。 Web2的話就是可讀、可寫,內容由用戶來創造。但內容、身份都被平台控制,收益也被平台分配。 Web3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去中心化,沒有中心化的概念,用戶可以獲得互聯網的價值。內容由用戶自己創造和控制,身份由用戶自己掌握。收益如何分配也是用戶說了算。這是流傳比較廣的對Web1、Web2、Web3的對比。
講到Web3發展史的話,最早就是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比特幣白皮書,最初的Web3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它帶來了加密貨幣這樣一個新的東西。然後到了2014年V神推出來以太坊,在去中心化只能記賬之外實現了智能合約,使很多應用級的產品可以使用智能合約。因此2013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大量的應用以及公鏈、ICO出現,當時市場也比較亂,比較跌宕。到2020年,出現了DeFi,去中心化金融。給整個Web3帶來了極大的知名度、流動性、人氣。特別是帶來了流動性挖礦,引入借貸這個金融概念,極大的推動了市場的繁榮。
然後接下來節奏比較快,像2021年的layer 1、layer 2,就是一層公鍊和二層公鏈。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東西呢?隨著DeFi這些應用場景的延伸,用戶的增加,交易量的增加或者說是鏈上活動量的增加,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以太坊雖然安全性比較高,但是它的速度比較低,費用也很高,對於一個應用產品來說,這就是兩大痛點。於是就帶來了多鏈的繁榮,很多一層的公鏈湧出來,比如雪崩鏈、TERA、Fantom、Cosmos等。以太坊本身也在尋求解決方案,比如說它把計算等很多東西放到layer 2解決,還有像用分片來解決它的速度和費用的問題。這是2021年公鏈隨著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又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到2021年下半年又有一個新變化,就是DeFi。典型代表是infinity這個遊戲,帶來一個play to earn的模式。從模式上或者說內容上來看,它並不會顯得質量很高,但它帶給大家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把線下的遊戲市場跟Web3連接起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應用行業。
到了今年,NFT出圈了,就是非同質化代幣。它跟同質化代幣的區別是,同質化代幣就像發行貨幣一樣,比如一個貨幣發行多少個,每個的價格、匯率有所漲跌。但是對於線下資產來說,NFT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它起到什麼作用呢?線下有無數種資產,這些資產能不能一一對應到線上呢?它是打通了Web3和現實世界的連接,促進了Web3的繁榮,帶來大家對於數字資產的無限想像。但隨著NFT出來大家又發現一個問題,確實有很多東西都能數字化,但是怎麼去定價?怎麼解決流動性問題?所以就出現了NFTFi,來解決它的定價和流動性問題的。比如說我們最近看到有中國團隊在以太坊中提出了一個改進提案EIP-3525,它就是用於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說我們看到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現在遇到了熊市,但我認為接下來整個Web3世界,我們不說金融也不說投資,只是說它產生的應用,它成為一個逐漸走入越來越多人生活的一個世界,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件事兒。
Web3有個很重要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這會起到兩個很大作用。去中心化就不需要信任,我是寫在合約裡的,不需要新人成本,合約裡面是怎麼寫的代碼就是那樣,你不可篡改。我們傳統的互聯網它起到什麼作用?信息聚合的作用,提高效率的作用,提高了人們的生產效率,從而改善了生產力。那Web3當你的信任成本降低之後,也是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力,從而改變生產關係。就像智能合約,以前Web2線下的東西很多會搬到Web3上來,因為它可能效率更高一些。隨著未來基礎設施越來越好,我的遷移成本越來越低,在這裡的信譽成本又這麼低,那我在這裡更高效,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些生產關係?比如改變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呢?現在平台對用戶有很大的掌控權,那麼接下來是不是用戶驅動的,而不是而不是項目驅動的,這就是生產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就是智能合約,它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很多項目之間是有可組合性的。就不會出現傳統的Web2獨角獸巨頭之間的壁壘,比如說我不兼容你的應用,你不兼容我的應用。合約之間本身是可以兼容的,可以疊加的。可能傳統的兩個互聯網巨頭聯合起來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沒有聯合,在Web3世界通過智能合約之間的對接,就可以增效、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東西,這是我看到Web3的核心價值。
Web3需要哪些基礎設施?各自現狀如何?
sandy:我們都知道Web3就是基於區塊鏈的,相當於是去中心化的一種應用或者說線上系統。首先我們需要的基礎設施就是區塊鏈,我們前幾年起來這麼多高性能的鏈,其實都是為了解決區塊鏈的效率問題,然後讓更多的區塊鏈應用在它們鏈上運行,所以區塊鍊是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設施。然後配套的就是錢包,錢包作為一個用戶的入口,作為一個基礎設施,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可能大家不熟知,很多Web3應用的數據存在分佈式的文件系統比如IPFS上,所以IPFS也算目前Web3的基礎設施了。
我個人覺得現在Web3的基礎設施肯定沒有辦法承擔更高頻更大量的用戶進來。我們也能看到此前牛市的時候,以太坊上面的交易手續費如此之高,它擋住了一大批想要進來體驗的人。所以區塊鏈目前是沒有辦法承擔我們現在所暢想的關於Web3的種種。比如GameFi,目前沒有一條鏈能夠承擔起GameFi上面如此高頻的交易,或者是要上傳的數據。所以我的結論是,未來Web3的基礎設施可能需要一些方式的轉變才能承擔起我們現在所暢想的這些DeFi的應用。
基於現在的去中心化賬本和UM虛擬機這種範式來構建區塊鏈的話,我們無非就是可以看到它的存儲和計算,對於一個應用的存儲和計算都是在鏈上執行完成的。即使我們未來看到以太坊2.0它可能會分成64個片,波卡的100個平行插槽,這都是為了把一台計算機擴展成100台或者64台計算機來處理它整個網絡裡的交易。但是對於龐大的GameFi應用來說,可能100台計算機也沒有辦法處理掉裡面所有的交易。比如玩遊戲的時候需要買賣裝備,用戶量再一上來,這種交易都進行上鍊的話,那肯定是沒有辦法處理的。所以我們可能會更多的考慮通過範式轉變來構建Web3,讓存儲和計算進行分離。
我們everPay這邊提出了一個SCP存儲計算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也比較適合GameFi這種場景。就是把數據存儲到專門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面去,然後計算放在鏈下進行計算,相當於通過數據分片來解決這種擴容問題。 IPFS的話,我之所以沒有把它定義為去中心化的文件存儲系統,是因為分佈式和去中心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它可能還是一個分佈式的文件系統。
如果嚴格按照Gavin Wood對於Web3技術方面的定義,現在除了DeFi,其他大部分應用可能都不會滿足公開透明、代碼開源這種定義。比如你是NFT項目方,你的NFT圖片肯定沒有存在鏈上,你可能是存在IPFS上,可能也是存在你自己的服務器上。對於一個用戶來說,我購買了你的NFT,但我其實是自己保存這個圖片的,或者我不保存這個圖片,依靠OpenC或者項目方網站去下載這個圖片,這也是違背“更少的信任更多的事實”這個Web3定義的。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能還是需要更多的區塊鏈組件,比如那些基於區塊鏈存儲的協議來進行構建。
Jimmy: 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包括自己的理解,有的分類我比較認可。把Web3基礎設施分列成三類,第一類就是數據的參與者,區塊鏈本身是數據和算法的核心,圍繞團隊構建和運營Web3項目,怎樣能提供最基礎的核心架構和工具?比如說有核心的基礎設施,像運營節點的、存儲數據的、通過api提供這些數據的等等,這些核心的數據基礎設施,隨著行業的發展集中度是很高的,有一些巨頭已經出來了。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基礎設施,比如開發者工具會降低項目方的開發門檻。在這個行業會比較分散,包括很多類別對應不同的應用。
第二個類別是區塊鏈的支持服務,基於數據做服務。比如維護網絡需要礦工,做staking的服務商讓普通的用戶去staking,特別是以太坊2.0升級後,負責讓網絡更穩定和穩定產生區塊的角色。接著就是鏈上的分析,最終這些數據發生了什麼?能夠指示出來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態,未來是什麼樣的狀態?每個項目方都需要數據分析工具。
這裡面有兩類,典型的第一類就是中心化的數據分析工具。通過中心化的方式告訴用戶這些是需要知道的,或者說用戶需要知道的信息會不斷增加。還有一種就是去中心化的,參與區塊鏈的人很多都有代碼能力,平台將基礎數據整理清楚,用戶想要什麼東西不去定義,只負責生產數據。如果想要更底層的,自己去組合也是支持的。
第三類就是直接去創造價值的解決流動性問題、定價問題等應用。核心的就是錢包,錢包相當於Web3的網關,每個人進入到Web3都需要一個錢包,用於存儲一些Token來支付,還有就是像機構的託管人,可以連接現實世界的貨幣和整個區塊鏈的貨幣,相當於貨幣兌換、外匯供應商的角色。還有其他的像交易所,要提供關於所有鏈上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定價,包括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很多用戶需要一個資產管理的服務,這個行業在線下已經很成熟了。
也有去中心化的保險庫錢包裡它去管理,還有就是通過智能合約,使用投資策略自動幫用戶去使用用戶的幣去投資,不改變幣的屬性。這些都是我認為區塊鏈包括Web3基礎設施的三個重要層面,以及他們的現狀。
基礎設施裡看好哪些Web3的方向?
Sandy: DeFi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創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創新,DeFi創新可能會把我們帶進下一個牛市,所以非常看好這個賽道。 DeFi是一個真正的Web3應用,因為它所有合約以及數據狀態全部都在鏈上,是一個絕對去中心化的應用。
其次就是GameFi了,GameFi是我目前覺得唯一能夠把區塊鏈帶出圈的希望。之前S2E這個軟件應用也得到了很好的認證,讓很多人通過玩S2E進到區塊鏈裡。我們還是需要真正可玩性比較強的,實時給用戶正反饋的遊戲來出圈。未來如果出現這樣的產品,很有可能會讓區塊鏈更上一個層次。 Web3是需要用到DAO的,一個Web3的應用,它的所有者除了開發者還有使用者。 DAO是一個組織,可以運營一個Web3的應用,或者是一系列的Web3應用。所以DAO在Web3領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比較看好DAO。
Jimmy:整個Web3看好的方向,邏輯上整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受益於生產關係重塑、生產效率提升的這種行業。比如游戲、藝術品、金融等,都是傳統行業就有的,他們在Web3上得到效率的提升,就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第二種就是生產力的變革,比如在生態上有創新,舉個例子,DAO就是一種新的組織形態,NFT金融化在傳統市場沒有這種創新的例子。
我個人比較看好幾個方向,第一個就是DeFi衍生品交易,華爾街對金融之上能夠搭建什麼已經很成熟了,有做量化的、做技術交易的、一級發行的二級發行的、做市商等很多,Web3都會有。現在Web3還沒有是因為基礎設施還不完善,費用很高且速度很慢,很多交易就支撐不起來。未來這些問題被解決後市場一定非常大。
第二個就是像NFTFi結合了生產關係重塑以及生產的變革。生產關係重塑指的就是我們都會有一個數字身份,相應的就會有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都是有其獨特性的。
第三個就是GameFi,整個傳統的遊戲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以前的遊戲類資產所有權嚴格意義上是歸遊戲開發商所有,但在鏈上之後,沒有人會奪走你的所有權。甚至不同遊戲之間同樣的資產也可以轉移。
第四個就是DAO組織,我看好的最核心的點就是它能夠自己去參與決策和擁有一個項目。你是用戶的同時也是這個項目的擁有者和開發者。依據我的經驗判斷,這四個方向是有機會的。
Web3未來的基礎設施包括它上面的應用,應該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Sandy:未來如果達到十億量級用戶的話,肯定不會基於現在的區塊鏈架構來進行開發。基於現在的區塊鏈架構,相當於在一台服務器上面運行所有的Web3應用,目前我們也在探索未來能承載更多的Web3應用。服務於里面的各種交易,把計算交易的過程進行上鍊存儲,會找一個專門做存儲的鏈進行存儲。
現在Web3基礎設施就是區塊鏈,是沒有辦法承載十億級別的用戶來進行使用的,未來也希望有技術的人能夠推出更好的方式來解決。承載更多的Web3的用戶進入區塊鏈世界。
Jimmy: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節點供應商,自己建的節點成本很高,穩定性會比較差,存儲和計算也非常耗費資源。就會調用Web2的雲服務,雲服務很昂貴,它的利潤就是你的成本,所以非常重要的就是Web3的特質。 Web3和Web2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Web3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是基於去中心化,把底層框架做好,用戶來提供存儲。每一個提供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的人,可以從中得到回報。使用數據的人來付出回報,把這個鏈條打通,用智能合約來約束這個事情,到最後形成一個有機的循環,是未來一個很好的方向。一定要圍繞Web3的去中心化特質,才符合這個行業發展的趨勢。
第二個就是視野的問題。整個世界線下有多少用戶,能在Web3提供給Web2什麼價值?用戶進來之後需要做好什麼準備,一定要有這個視野。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得長久。
Web3未來可以像以太坊的質押運營商一樣中心化嗎?怎麼平衡這種性能和監管之間的張力問題。
Sandy:首先,美國政府開啟監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區塊鏈很多基礎設施在中心化服務商的手上,對這種應用層的監管,其實是可以規避的。我們可以構建更加完整的基於IPFS的訪問,將前端部署到IPFS上,讓更多的瀏覽器支持直接用IPFS進行訪問,就可以避免DNS跟域名服務器的攻擊。在政府面前想要搞定某一條區塊鏈,還是非常簡單的,主要的問題還是區塊鏈的影響力不夠,或者說參與的人數不夠。
美國政府或中國政府有不同的監管策略,有自己的規則。一個基礎設施提供方式中立的可能,監管機構更多的是要監管協議層之上的應用層。對於一個監管機構來說,對區塊鏈政策更友好的方向是引導,監管機構對應用層進行監管,而不是直接監管協議層。
Jimmy: 人類社會永遠存在競爭和博弈,任何社會的變革都是由於利益分配問題所導致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資源會向頂端流動,需要一個東西去打破它,這是人類社會本質的法則。聯繫到監管這件事情,監管有兩個層面,一種叫做狹義意義上的監管,比如無序競爭傷害了很多用戶,那監管就是好的初衷。還有一種監管,舉個例子,美國在製裁中國,這是一種原有秩序和新秩序之間的衝突。
監管只是手段,但背後重點不是這個問題。所以說針對於區塊鏈監管,也是同樣的兩個問題。第一就是有很多亂象需要被規劃、被監管,但具體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還存在很多問題。基於去中心化精神的區塊鏈,可能更適合自治。政府的監管更多的是秩序跟秩序之間的衝突。它是有一個長期的過程的。相信未來基礎設施會有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我們有明確的未來願景,但技術完善的路還很長。隨著行業的發展,它的弊端會越來越明顯。那我對於這個基礎的設施的去中心化也是一樣的問題。它有一個替代的過程。從效率出發,先解決用戶的問題,再慢慢的去中心化。
Web3背後都有國家屬性和地理屬性,無法繞開國家監管。所以是一個博弈和變革的過程。美國忽略了中國十幾年的發展,到現在足以跟他對抗的時候,他會限制發展,這中間會有一些變化。大部分監管是有益的,它會保護容易受傷害的用戶。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監管可能就變成一些利益衝突。這些東西是擋不住的,我們只能接受他、擁抱他,無法預測他和控制他。
Maxwell:非常感謝兩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希望通過嘉賓的解讀,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Web3。感謝騰訊科技的支持,希望騰訊科技的網友別忘記下載我們金色財經APP,了解更多Web3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