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lox:只有元宇宙一半的模樣

「Roblox不僅僅是個遊戲,我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已成年的英國雙胞胎Ben 和Matt Horton,從10歲開始就沉浸在Roblox的宇宙中,並在13歲一個聖誕假期打開了開發Roblox遊戲的大門。他們開發的遊戲Boat Ride打開率達到上億次,這對幸運的雙胞胎每年可以將20萬英鎊收入囊中。

更有甚者,通過Roblox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

Roblox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遊戲平台。今年第2季度DAU(Daily Active User單日活躍用戶)已達4320萬人,每人每天在平台上活躍時長高達2小時左右,超過一半都是13歲以下的美國年輕人。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個為05後打造的美麗新世界,背後創始人Dave Baszuck竟然是個60後,比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足足大了21歲。

數據統計表明,美國9-17歲的年輕人中,有近七成的用戶是Roblox用戶。在他們眼中,Roblox不僅是遊戲,更像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社交平台和賽博過家家的線上游樂場。

這可能是紮克伯格最想要吸引的用戶了。目前00後對於Facebook並不是很感冒,這讓扎克伯格產生了危機感。

據媒體報導,本週這家社交平台將改名,名字或與「元宇宙」相關,全面押注元宇宙賽道。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也已早早佈局。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家頂著「元宇宙第一股」光環上市的公司,目前市值高達483億美元(截止10月24日),也掀起了市場對於元宇宙概念的廣泛關注。

元宇宙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終點,而以去中心化為特徵的Web3.0則是其必經之路。

本文將試圖回到這家公司本身,從社交、內容、經濟三個維度分析Roblox的底層架構,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 為什麼說Roblox是元宇宙的雛形?

  • Roblox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 為什麼Roblox營銷費用率如此低卻能不斷吸引年輕人?

  • Roblox中心化的平台機制是否會成為它邁向Web3.0的掣肘?

元宇宙雛形

如果說元宇宙的雛形是Roblox,那麼Roblox的雛形則是一家少兒編程教育公司。

1989年,當大衛·巴斯扎基和他的兄弟Greg聯合創立Knowledge Revolution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正在為日後的這場“元宇宙大爆炸”埋下第一顆種子。本質上,Knowledge Revolution是一家做教學軟件的公司,它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模擬物理實驗;但獨特之處在於,他們把物理實驗當成了一種遊戲。

2002年,大衛·巴斯扎基又投資了一家社交網絡公司——Friendster,這為Roblox埋下了第二顆種子。

這兩顆種子共同組成了Roblox的奇點:具有強大創造工具的物理沙盒,和能夠吸引凝聚用戶的社交網絡。

2004年,Dave Baszuck和Knowledge Revolution的前同事Erik Cassel共同創立了Dynablox,也就是Roblox的前身。 2年後第一版Roblox Studio正式上線,社區成員可以開始製作自己的遊戲,用戶只需通過低代碼創作者工具簡單操作,即可自己製作遊戲。

不過直到2010年,Roblox才迎來它的第一次爆火。

2010年,麻省理工推出了圖形化少兒編程工具Scratch,引爆了全球。 Scratch利用圖形控制讓兒童可以不懂代碼也能簡單便捷地進行編程。由於Scratch完全開源的特性,在推出沒多久,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基於Scratch源碼的各類少兒編程工具。

這些編程工具首先讓這些00後的兒童和他們的家長認識到,它在降低開發者門檻和提高開發效率上的優勢。

而Scratch的流行也讓之前一直低調的Roblox也跟著火了一把。

不過低代碼也有其局限性。當你在腦海裡想像著《頭號玩家》的畫面去Roblox官網「打卡」時,往往會被首頁上樂高風格的小遊戲所震驚。這些遊戲畫風粗糙、動作奇怪,距離沉浸式逼真的遊戲體驗還差十個《原神》。

公司的研發費用主要用於開發製作遊戲的工具和雲存儲等方面。公司最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率維持在20%-30%範圍。

所以與其說Roblox是以技術取勝,不如說它是以模式取勝的公司,低代碼的技術成熟使得做一家UGC遊戲平台成為可能。 Gartner預測,今年低代碼市場達到138億美元,預計同比增長23%。

在視頻領域,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UGC平台依靠用戶自主創造的豐富內容,極大挑戰和衝擊了愛奇藝、騰訊視頻等PG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模式的視頻巨頭。而Roblox,想做遊戲行業的抖音。

Roblox studio之於Roblox,就像剪映之於抖音,通過降低創作者門檻,極大地擴大了整個生態的創作者人群。想像一個12歲孩子成功開發屬於自己的遊戲,獲得不錯的點擊量,甚至因此有了收入,他在同齡朋友面前驕傲的樣子。

Roblox平台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即賦能工作室和客戶端的雲端(Roblox Cloud)、面向開發者和創作者的工作室(Roblox Studio)以及面向玩家的客戶端(Roblox Client)。

工作室提供開發工具與開發教程,客戶端形成遊戲、消費、社交數據會反饋到雲端,雲端則為工作室提供技術支持,並將審核通過的內容以信息流的形式發布至客戶端。

不過UGC只是用戶願意留在平台的部分原因。

通常對於遊戲平台來說,為了吸引用戶,營銷、拉新、推廣費用是公司很大一部分支出。但回頭看Roblox,其過去三年的營銷費率維持在4%-9%之間。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提到Roblox的另外兩個秘密武器,建立社交網絡和經濟系統,這是它區別於騰訊遊戲、暴雪等Web2.0公司的特徵。

在內容激勵機制與社交裂變的碰撞下,Roblox打通了身份系統+內容創造+社交網絡的閉環,爆發出強大的內容創造力和獲客能力。

2016年對於Dave Baszuck來說,發生了兩件大事。

之前Roblox在2006年上線了自己的第一個版本,但是上線的第二年,美國就出台了《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規定網站管理者和在線管理者需要遵守隱私規則。

這對於主要面向兒童的Roblox,頗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味道。因此Dave Baszuck不得不改變策略,對於13歲以下兒童在平台上社交只能選擇已有固定信息,大大降低了他們社交的積極性。

直到2016年,規定從聊天限制變成了白名單制,相比之前,13歲以下兒童在社交平台上能更自由地表達。

社交的功能完善讓社交平台的網絡效應開始顯現。有統計數據顯示,Roblox上有一半以上的用戶是和朋友一起玩遊戲或者聊天。

無論是之後疫情期間建立生日party場景,還是收購社交平台Guilded,都可以看作是Roblox在社交能力上的加強。

此外社交媒體和KOL也為Rolox帶來了流量。去年疫情期間,Roblox相關視頻在Youtube的觀看量達到了750億,僅次於Minecraft。 2020年Roblox平均日活躍用戶為326萬,是2019年的1.85倍。

在2016年那年,Dave Baszuck還做了一個在當時被很多用戶反對的決定,終止發行Tickets虛擬幣。

在此之前,Roblox上存在著兩種虛擬幣,Tickets和Robux,前者主要為了維持用戶在平台的活躍,免費給予每天簽到、讓其他朋友訪問網站的用戶的獎勵,而獲得的Tickets可以被用於購買遊戲內物品和投放廣告,這和許多Web 2.0的遊戲公司拉新的做法類似。

當年Roblox月活躍用戶迅速增長到3000萬,已然走過了社交平台最難邁過的從0到1的過程,形成了正向的用戶增長循環。

不過Dave Baszuck迫切想要關閉Tickets的真正原因還是在於,在Roblox同時運行的兩個貨幣系統被人有意利用機器人鑽了空子。

用戶只需要用我們熟知的類似刷單機器人,在不註冊賬號的情況下可通過登錄,免費獲得平台獎勵的Tickets,再通過Roblox平台內建立的類似於外匯交易的貨幣交易所,將Tickets按動態匯率兌換成Robux,而Robux最後可兌換成美元或用於購買遊戲、道具、衣服等。

這將對公司造成財物損失,用戶也將更傾向於通過Tickets換Robux,而不願意直接用美元或者提供道具等來獲得,後者將大大降低創作者開發的積極性。

在Roblox的博客上,Dave Baszuck寫道:關閉Tickets是為了給Robux鋪路,我們和以往的的MMOS、社交遊戲不一樣,Robux制度所創造的是一個更有趣、更有參與感的世界。

Roblox貨幣交易系統也隨著Tickets的終止而一同關閉了。

就這樣,Dave Baszuck構建的理想國,一個和真實交易系統平行的貨幣兌換體系,最終敗給了刷單機器人。

不過在終止Tickets之後,Robux構建的經濟制度得以更健康地運行。

那麼究竟Robux所構造的是個怎樣的經濟制度呢,它和以往的Web 2.0遊戲有何不同?

搭建內部經濟系統

如果說生於Web2.0時代的90後遊戲幣是QQ幣,那麼00後對遊戲幣的理解更可能來自Roblox原生貨幣Robux。

Robux和QQ幣之類的遊戲幣最大的不同在於,QQ幣是消耗型,虛擬幣只在平台和玩家之間流通,玩家只是單純消費者,沒法通過平台獲得遊戲幣。

而Robux則是在平台、開發者和創作者之間流通,開發者和創造者可通過出售自己開發的遊戲、虛擬物品和開發工具獲取Robux。

通過創作或者充值獲得Robux的用戶,可以在平台內購買購買虛擬物品、訂閱會員、為開發工具付費、在平台上投放廣告等。

以此形成了Roblox的第二個正向循環。經濟系統的正反饋帶來了平台內容生態的極大豐富,以此吸引更多新玩家的加入並提高老玩家的黏性。

當然創作者也可以將Robux兌換成美元,不過過程並不容易。你需要加入Developer Exchange Program,收入超過100000Robux,並擁有狀況良好的平台賬戶後,才能將Robux兌換為美元。

據悉,Robux與美元的兌出比例為1Robux=$0.0035$。這其中的差異,就是Roblox遊戲平台的利潤空間。

作為UGC平台,Roblox的盈利離不開玩家的Robux充值。根據公司公告,目前所有用戶充值主要分為應用商店費用、開發者份額、平台維護成本、Roblox份額四部分,其中開發者激勵佔據24.5%。

更重要的是,對於開發者創造的收益,平台要拿走近51%,留給開發者的只有24.5%。而與Roblox 類似的平台Core給開發者的比例是50%。

儘管有不少開發者通過Roblox獲得可觀收入,但是如此高的抽成比例,很難不理解為大平台的壟斷為創作者帶來的不平等。

這也指向Roblox作為Web2.0平台企業的重要缺陷,即生產關係和價值分配。

中心化的隱憂

實際上,Roblox只能說是一半的元宇宙。

通過身份系統+社交網絡+內容創造+經濟系統,Roblox給年輕人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宇宙,賦予了美國下一代年輕人雙重身份,讓他們擁有數字身份,在一個自治的、完全脫離現實的平行社會體系中,體驗數字社交和數字經濟,成為通往下一個階段的試驗品。

然而在奔向Web3.0的旅途中,Roblox必然面臨其自身作為中心化平台所帶來的阻礙。

在理想的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中,身份系統是一種全新的社會關係,價值系統是一種全新的生產關係。

如果不建立起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和價值系統,元宇宙就無從談起,這比先進的硬件設備技術、逼真的沉浸式體驗更為重要。

在Web2.0時代,成長出了一批如滴滴、美團、頭條、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企業,這些企業不可避免的具有平台屬性,讓用戶在其中交換信息、創造內容和價值。

通常來講,Web 2.0 的平台都是由某個公司來運營,而公司的天職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有時股東、用戶、創作者、員工間利益無法形成很好平衡。用戶和個體的時間、數據和注意力,也成為平台販賣的商品。

因此Web 2.0對於用戶來說,仍是中心化和巨頭壟斷的格局,只不過是新巨頭替代舊巨頭罷了。

在Roblox的案例中,雖然公司有意識給開發者激勵,以形成正向循環的內容創作體系,但中心化平台的原生特性,決定了Roblox並不會將開發者利益最大化,並會在激勵過程中設置阻礙。

Roblox玩家必須接受平台的利潤和價值分配規則,一旦觸犯規則,則可能面臨封號的風險,無法掌握主動權。

儘管Roblox在元宇宙賽道中已經有了先發優勢,但並不會是唯一的龍頭。當其他遊戲企業也打造出元宇宙模式,並展開價格戰(即更低的抽成比例),Roblox或可能面臨開發者流失的風險。

此外,雖然Roblox允許玩家創建全平台統一的「身份系統」,可以在不同遊戲間以同一身份交流,雖然最近Roblox為了提升玩家真實的體驗,在ID上增加了玩家自身的臉部特徵,但是Roblox身份系統目前還不是構建於NFT之上,不是具有唯一性的身份ID。相對來說,將ID、內容構建在區塊鏈上的Mirror ,更接近於Web 3.0的樣式。

Web 3.0是去中心化的社區創造和維護的平台,價值系統既是市場交易的系統,也是社會倫理的系統。

同時區塊鏈作為價值系統的底層技術,將通過智能合約保證價值分配達成共識和公平分配,從而將權力從壟斷平台的巨頭手中奪回,下放給參與的每一個人。平台會成為用戶和個體的商品。

以NFT(Non-Fungible Token)為例,加入網絡的參與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社交資本,即購買特定NFT。擁有NFT,就擁有了該社區的敲門磚,並顯示出參與者在社區中的地位,這些人要么非常早期進入社區,要么非常有錢。

NFT本身的增值效應,是項目發起方和主要運營者的最大動力,同時也推動著社區成員主動做出貢獻,向更大範圍的人群推廣NFT,從而在社區中獲得相應的價值回報和地位。

因此,儘管NFT看起來只是個像素圖片,但其上附著價值和社會資產的神奇力量,可以驅動社區發起方和參與者在無中心化管理的情況下,自發參與社區建設和推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從而推動整個社區正向循環和不斷發展。

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去中心化社交關係網絡參考樣本。

生於數字時代的00後,每個人都是「互聯網原住民」。

數碼融入他們的血液,手機成為他們的義肢。他們從小的玩具是IPad,而不是積木;他們從電子屏幕上接觸貨幣,而不是紙鈔;他們更熟悉家用機器人,而非野生動物;他們玩著Roblox長大,對跳房子遊戲很陌生。

Web3.0或許會通過他們的大腦更快實現。

去中心化網絡的來臨,也將進一步推動這些「數字時代原住民」去思考更公平合理的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思考每個個體的社會價值,保護個人利益和隱私,並用技術打造出他們想像中真正的美麗元宇宙。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