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主攻交易場景的Layer 1

自Uniswap 發明了AMM 這一DEX 的核心機制之後,DeFi 發展日新月異,交易量也不斷攀升,從CEX 中虎口奪食。

但與CEX 的訂單簿有所不同,大多DEX 均採用了自動做市商(AMM)機制,這個機制仰賴數學模型運行。雖然它無需仰賴傳統做市商提供流動性,但所帶來的劣勢也很明顯。滑點和無常損失都飽受用戶的詬病,此外用戶也無法像在CEX 一樣執行現價單操作。

而從宏觀來看,即便是同一種交易對,但由不同DEX 平台發行不同的LP 代幣,這也進一步割裂了資產的流動性。 AMM 的機制,為DEX 打破了從0 到1 的難點,為DEX 行業引入了最初的流動性。但這一機制也制約著DEX 承載更大的流動性、和DEX 的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早在AMM 誕生之初,類似CEX 的訂單簿機制DEX 就已誕生。但受限於以太坊的性能、用戶群體的數量、流動性等多方原因,鏈上訂單簿交易所一直未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今日,Sei Network 發佈白皮書。 Sei 在協議級別,利用Twin-Turbo 共識和並行化來提高性能。而更為不同的一點在於,Sei 網絡擁有一個核心基礎設施—— 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這一創新性的設計會給Sei 帶來哪些不同於其他Layer1 的變化?

CLOB 如何變革Layer 1 的核心交易機制?

Sei 是基於Cosmos SDK 開發的Layer 1 區塊鏈,其核心是以中央訂單簿(CLOB)為基礎的交易基礎設施。這使得Sei 不僅能夠在自己的鏈上與dApps 整合,而且還能利用整個Cosmos 生態系統的流動性,並為其在Sei 上的資產創造交易市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Sei 是一個“需要許可” 的區塊鏈。這意味著開發者不能自由部署智能合約。智能合約需要通過治理流程提案通過之後才可部署。目前Sei 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智能合約:使用Sei 的DEX 模塊的CosmWasm 合約,以及不需要DEX 模塊功能的通用合約。

作為一個“為交易而生” 的Layer1,在處理交易時Sei 並沒有單一採用AMM 或傳統訂單簿機制的任何一種,而是選擇了一組折衷方案—— 中央訂單簿(CLOB)。 CLOB 在鏈這一更底層的結構中構建了訂單撮合引擎,通過在鏈“內置” 訂單簿來試圖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基於訂單簿機制的交易,除實現預先掛單外,高交易速度和低廉的手續費也讓高頻交易成為可能。

對於現行的DEX 來說,它們都通過智能合約處理交易。而在鏈這一層次結構上,鏈本身並沒有什麼優化。對於DEX 開發者來說,如果想試圖改善DEX 的性能,開發者無法對Layer 1 進行任何操作。

而Sei 則有所不同。 Sei 的dApp 建構在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之上。每一個區塊結束時,所有與CLOB 相關的訂單都將由原生訂單撮合引擎處理。

作為DeFi 產品的基礎設施,Sei 將可靠性、安全性和高吞吐量放在首位,基於其構建的應用程序將會受益於專門的內置訂單簿基礎設施、快速執行、深度流動性和完全去中心化的撮合服務。

通過在Layer 1 添加訂單撮合引擎,基於Sei 構建的DEX 的性能和體驗都可大幅提升。而Cosmos 的可擴展性又讓Sei 擁有了互操作的能力,其他基於Cosmos 的區塊鏈也可利用CLOB 作為共享流動性中心為其他資產創造市場。

為交易而生:與眾不同的生態路徑

與其他Layer 1 大而全的發展方向有所不同,Sei 的專業性和方向感更為明確。 Sei 的核心生態更圍繞交易展開。 Sei 團隊曾公開表示,“長期而言,以交易為重點的區塊鏈希望為交易所建立更好的基礎設施,從而逐步改善DeFi 的基礎設施。”

在協議級別,Sei 利用Twin-Turbo 共識和並行化來提高性能。這一共識可以顯著改善區塊構建和處理時間。 Sei Network 也是第一個並行化的Cosmos 鏈,這允許鏈同時處理不同的獨立事務,提高整體吞吐量和延遲。

9 月底,Sei 宣布推出5000 萬美元生態基金,旨在為DeFi 構建更完善基礎設施。到目前為止,Sei 的生態系統擁有超過50 個團隊。團隊大多具有項目經驗,主要來自Solana 、NEAR 、Polkadot 、Terra 等其他Layer1 網絡。

目前Sei 已有種類較為豐富的項目啟動

此外,與大多數Layer 1 直接面向C 端用戶的發展策略也有所不同。 Sei 的發展路徑更重視開拓並服務好開發者。

從宏觀上來看,Web3 這一敘事層的更迭為加密世界注入了新的想像力和更多的用戶。但我們縱覽行業版圖不難發現,“交易” 依然是加密行業頻次最密集、用戶群體最普遍、資金量最為龐大的行為。因此,Sei 選擇了這樣一種距離C 端應用層並不是那麼近的發展路線。

在目前的行業版圖上,交易所仍是資金和用戶的重中之重。目前的Layer1 基礎設施阻礙著鏈上交易的發展,而Sei 要做的,則是吸引開發者,打造更優秀的下一代DeFi 應用生態體系。

與大多Layer1 公鏈開發者需要“重複造輪子” 不同,Sei 已開發好DEX 模塊,該模塊允許智能合同利用基礎訂單撮合引擎輕鬆開發和定制新市場。此外,也為dApp 接入中央訂單簿的撮合引擎做出了諸多優化。

加密納斯達克?

這一系列圍繞交易構建的策略,也讓Sei 的野心顯露出來—— 加密納斯達克。對於Sei 來說,若可提供高速、低成本的交易基礎設施,那麼開發者便會開發交易產品,交易員和投資者則競相湧入。最終,就如同納斯達克高速的電子報價擊敗了其他交易所的傳統報價一樣,Sei 或許也可通過這一途徑成為一個龐大的“下一代” Layer 1。

但對於現在來說,這一切仍為時甚早。正如Sei 團隊自身所承認的那樣,“除以太坊之外,現在所有Layer1 都是初創企業。”

Sei 項目由Jeffrey Feng 和Jayendra Jog 共同創立,核心成員多來自互聯網和TradFi 領域公司,如Robinhood 、 Databricks、 Airbnb、 Goldman Sachs 等。今年8 月,Sei Labs 完成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Multicoin Capital 領投,Coinbase Ventures、GSR、Flow Traders、Hudson River Trading、Delphi Digital 、Tangent 等參投。

在Web3 發展方向仍充滿著大量不確定性之時,Sei 並沒有去捕捉應用層可能迎來的爆發趨勢,而是進一步深耕頗具規模的交易市場。對於Sei 來說,以交易為重點的策略可為交易行為所建立更好的基礎設施,從而逐步改善DeFi 的基礎設施。

這一另闢蹊徑的發展路線我們無從得知其結果通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DeFi、穩定幣、交易,這些伴隨加密世界許久的物種仍會繼續共存。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