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nnyZ_Crypto
TL;DR
背景
作為Web3項目負責增長的人,我常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怎麼冷啟動一個項目,說白了就是怎麼GTM,即讓項目被更多人知道,走向市場。
相比起Web2,目前Web3沒有成體系的GTM方法論,仍處於相對盲目增長的階段,且通過Token和NFT做社區用戶預期管理的方式也和Web2的增長黑客方式不同,這讓很多Web2的市場玩法施展不開,甚至水土不服。
但兩者邏輯和流程是相似的,都需要獲客,激活,留存和推薦,其中獲客這一條在Web3就有很多通用玩法,比如AMA,Giveaway,Collab等。
所以基於這些通用場景,利用好Web3原生增長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獲客效率並減少獲客成本,同時配合好社區運營還能相對精準地留存忠誠的種子用戶,就是一個字:絕!
AARRR模型
而隨著各類Web3項目的增加(熊市感覺項目方比用戶還多),Web3 Growth這個賽道湧現出非常多產品,逐漸細化出垂類領域,從用戶獲取、社區管理、信息提醒、獎勵分發、數據分析等多維度都有很多DApp可以使用【詳見下圖】。
Source: Twitter@Safaryclub
和項目冷啟動相關度最高的是用戶獲取,正好最近我LoopX的項目正在經歷冷啟動這個過程,所以復盤了我如何用Web3原生增長方式實現項目從0到10k粉絲的過程,同時也希望能給別的項目方做市場的小伙伴一點啟發和幫助。
增長路徑
在過去一個半月時間內,我按照下圖順序深度使用了13個平台,發起了多個活動並記錄了Twitter粉絲增長的數據,整體呈現階段性穩步上升的態勢,9月和10月活動較多增長較迅速,11月由於本人太佛了基本沒發任務,以合作和giveaway為主,所以增速稍稍放緩。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大家如果拿不准怎麼安排各平台的合作先後順序可以直接參考下圖。
這13個項目雖然各自方向不同,但功能點相似度較高,尤其是All-in-one平台,差距並不算大,還明顯看得出各自“借鑒”的趨勢,主要拼產品迭代和BD速度,實在是卷得飛起。
為了能更好地使用各平台,了解優劣勢,優化活動細節,我根據實操結果分析了這13個平台的數據(Aki和Clique的活動還沒結束,數據會在結束後再更新一版),在所有因素中重點對比了功能和流量兩大模塊,分別對應解決需求和提供價值(引流)兩個核心痛點,以下為各平台介紹和對比信息:
(聲明:不是任何平台的廣告或軟文,也非利益相關)
Web3增長工具實測匯總
平台介紹
關於這些項目的資料和文章很多,在此就簡單介紹,附上了鏈接整合,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其實除了上述平台Layer3,Dappback等項目也很不錯,但做活動要收費,所以不收錄在此次測評中,畢竟老白嫖怪了,我用的都是免費的工具。
其實從平台增長的邏輯來看,Web3現階段不收費無需可才能更好鋪開B端市場。現在用戶遷移成本低,產品之間的可替代性強,誰家便宜大碗又好用就用誰,樂得看大家捲起來,也算行業良性競爭了。
實測邏輯
在展示數據之前,咱們先捋順邏輯,方法主要為控制變量+多次測試,盡量保證數據的可對比性和相對準確程度。
任務設置:各平台任務設置相似,都是社媒關注和填寫一份產品反饋Google表單(當然有的平台不支持跳轉表單填寫就只有社媒任務),每個平台的表單內容一致但鏈接不同;
篩選方式:根據Google表單後台的回答內容手動篩選出真實用戶並發放獎勵;
數據分析:數據以用戶錢包地址為基礎在mintkit.ai進行分析,根據NFT持有量和類別、地址餘額、錢包關聯度等指標將用戶分為Bot(機器人),General(普通用戶),Diamond Hand(鑽石手),Blue Chip(藍籌用戶)和Whale(大鯨)5類;
多次測試:條件允許情況下同一平台會測試多種不同功能,如Galxe,Link3,Quest3,DeNet等平台均測試不少於2次;
細分場景:比如AMA,則用同一場Space來測多平台數據,GA同理。
(注1: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loopx_web3項目真實增長數據,單次測評數據存在一定誤差,以實際操作為準)
(注2:為便於標識,本文使用了部分平台和常用語的縮寫,分別是:TW為Twitter,DC為Discord,TG為Telegram,TS為TwitterScan,WL為Whitelist,GA為giveaway,Txn為Transaction)
流量對比
各平台的流量差異明顯,大致可分為三個梯隊,Galxe獨一檔,因為Galxe的自然流量就能打平第二梯隊平台,也就是Port3,Pyme,Quest3,Link3,TaskOn和Trantor,其中Quest3 Banner的流量優勢很明顯;
從TS的活躍度和傳播度兩個指標來看,Port3,Quest3,Link3,Crew3,TaskOn的TW運營很賣力,所以相對應的活動傳播度也比較廣(話說為什麼這麼多項目都叫xx3啊?);Galxe發幣久了有點躺平的跡象,畢竟老底夠厚,即使活躍度不高,傳播度也不受太多影響;
流量大的平台Bot也多,所有平台幾乎都有15~30%的Bot,其中Quest3為36%,小一半都是Bot,看來DID項目仍然任重道遠;在這些平台中,Port3和Clique是支持按多種數據條件篩選後再發獎勵的,不得不提的是Clique數據的監控深度最到位,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大量Bot持有獎勵;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Trantor,TW follower不多,但是活動參與者不少,而且用戶數據表現也不錯,在後續溝通中我發現Trantor經常主動發起多項目的聯合市場活動,這一點對於提升B端用戶粘性有較大幫助;
Crew3受域名問題影響,這次的數據參考性不大,Web3項目還是很脆弱的,域名賬號這些一旦有問題對於項目發展而言打擊挺致命的。
用戶重合度對比
所有平台和Galxe用戶的重合度都較高,一方面說明羊毛黨沒有明顯平台偏好,跨平台擼毛是常態,另一方面也看得出Galxe的用戶基礎很大,市場先發優勢明顯;
Port3,Link3,Galxe用戶高度重合,有可能是因為Port3上一版本不支持直接發reward,需要和Galxe配合使用,所以這部分用戶來源於Galxe;而Galxe是所有平台中最早推出AMA badge功能的,Link3主推AMA垂類市場,兩者用戶來源一致重合度高也很正常;
Pyme和Trantor用戶重合度也較高,Pyme的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用戶優勢明顯,Trantor由StarryNift孵化,也側面說明GamFi轉化來的用戶主要分佈在上述市場;
在所有平台中,TaskOn的數據非常不一樣,無論是Bot數量還是重合度都很特別,而TaskOn是OntoWallet孵化的,說明DeFi用戶和NFT Badge收集者大概率不是同一類。
功能對比
項目方橫向對比的話無法窮盡所有功能,這里以項目方相對剛需和高頻使用的功能為主要對比點,並拆分為鏈上任務、鏈下任務、獎勵分發、數據分析、場景覆蓋5個模塊,其中灰色標識為有此功能,綠色標識為此功能比別的平台更好。
垂類平台和All-in-one平台對比功能不在同一個維度,所以也按平台類型拆分了,大家在查看的時候建議分開看會更合理。
各平台功能點差異不大,整體呈現以鏈下驗證為主,鏈上驗證為輔,多場景覆蓋的現狀,也印證了上述DApp功能卷,各自的可替代性強這一點;
數據分析功能很重要,但是有這個功能的項目並不多,也就Port3,Link3,BetaPlug和Clique,畢竟數據分析需要和數據監控打通,對於平台來說這是一個性價比不高的功能,尤其是留存數據,真要展示出來要求還挺高,也側面說明現在Web3增長還沒到data driven的階段;
功能完整度和流量並不一定成正比,這和各項目的市場策略有關,是否通過To B來實現To C這一點還是有差異的,比如純工具平台CWallet,Genki,當然還有Gleam,都是只To B增長而不To C的,說白了就是不會直接給本平台倒流,這也決定了這一類平台不具有launchpad屬性,也就決定了不太適合早期項目做冷啟動來使用;
產品形態的具體差異主要來源於各平台長期Mission不同,比如Galxe要做鏈上憑證體系,所以只在發Badge這一層做得很細分,前期的流程配合Gleam一樣能完成,這也讓Galxe的可擴展性很強,但在任務發布方面就顯得平平無奇;比如Crew3要做Web3 Discord,所以它的社區內活動模版就很多,像日常打卡、內容創作、邀請任務之類的就比其他平台更聚焦;
All-in-one平台功能雖然全,但細分場景驗證深度不足,功能不完善,所以基於GA,AMA這樣的一些高頻場景衍生出了很多細分領域的產品,說白了就是網賺市場很大,機會很多,乾就完了。
這裡附上各項目方後台截圖,大家可以直觀感受各自差異和功能細節⬇️
結合功能和流量兩大硬性指標,上述項目的大致分佈如下:
(再次聲明,單次測評數據存在一定誤差,以實際操作為準)
我們能看道這個賽道其實並沒有非常明顯的龍頭產品,百花齊放爭奇鬥艷,不斷有新產品冒頭,這是個非常好的市場信號,每個DApp都可以找到各自的定位,有巨大的空間發展。
其他因素對比
除了兩大指標外,在使用產品和團隊對接的過程中,以下項目在設計、開發、BD等方面都很不錯【排名不分先後】,其中Quest3的設計,Link3的迭代,Clique的BD都很頂 ?
BD響應及時:Clique,Port3,DeNet,Pyme,TaskOn,CWallet;
產品設計優秀:Quest3,Link3,Crew3,Aki Network;
功能迭代快速:Link3,Quest3,Beta Plug,Clique。
很多時候BD響應的差異決定了項目方合作的速度,這些軟性指標往往真正決定一個項目後續的走向,尤其是DApp類產品,因為產品需求是有共性的,市場一線人員的信息獲取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反饋給產品的速度,直接影響了產品的發展和迭代,所以大家在選擇長期使用某個產品的時候可以多看看項目方TW活躍度和迭代速度再決定。
使用建議
在和別的平台沒有深度合作情況下,第一場活動建議要用Galxe,自然流量非常能打,且用戶基數大,能相對快速地獲取早期用戶;
盡量和項目方達成Co-PR和社區推廣合作,如果能拿到Banner或其他推薦位一定要爭取,Quest3的Banner就比較不錯,Galxe的Banner可以在增長做到一定階段了,產品有大版本launch的時候用;
不要可著一個平台薅羊毛,要分佈式使用,單平台用了多次之後不會有新增用戶,和只在自己社群做活動沒區別。長期來看,Alli-in-one平台2~3個比較合適,垂類平台建議按場景拆開,每個場景1~2個比較合適;
相對比較成熟的項目方可以多做激活和留存類活動,而目前有這些活動玩法的我看到的項目方並不多,Port3,Trantor,Crew3和BetaPlug還可以,其他的暫時沒有發現,如果有好玩的平台歡迎推薦~
合作聯繫
和項目方確認後,以下聯繫方式是大家可以直接溝通合作的,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直接和對方團隊對接。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SunnyZ_Cry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