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週教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行走江湖,人人都希望有個響亮的名號。而在Web3 的江湖里,域名就是那個名號。
某種程度上,域名也是一個比地址更容易理解的身份。
但目前每個鍊和生態似乎也都有了自己的域名服務,彼此間形成了一個個孤島,缺乏聯動和生態效應,不同域名的分配、管理和技術對接等步驟,尚未有統一的框架和標準。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整個域名賽道能否長遠發展。
我們不妨進入Web3 域名的江湖,觀察這些問題背後的一場混戰,見證一次江湖規矩的訂立。
Web3域名的江湖混戰
行走在Web3 的世界裡,人人都有鏈上地址,但大多數人都無法記住自己和別人的這串數字和字母的組合。對應到Web2 的世界裡,我們可能也並不知道百度首頁的IP 地址。
之所以能輸入baidu.com訪問到百度網站,是因為背後的DNS(域名服務)在起作用:將我們可讀易記錄的網址,解析和轉換成IP地址,進而順利進行訪問。
ENS 的開宗立派
同樣的,ENS 在Web3 的江湖里首先開宗立派,提供了類似DNS 的服務:對無序複雜的鏈上地址進行封裝,形成類似123.eth 等可讀易記的域名,訪問時再將其解析成對應的地址。
其中,ENS 的本質仍是鏈上合約,每個域名都會被鑄造成NFT,用戶可以自由進行註冊、交易轉讓和管理等。
ENS 的設計邏輯並不復雜,註冊和解析的功能也與傳統互聯網中的域名服務大體相同。
但它的出現,為用戶克服鏈上地址的不便創造了可能,轉賬出錯的概率得以降低,同時自己註冊ENS 域名也能夠展示個性,並且形成了類似個人主頁的聚合功能:你可以在一個ENS 域名下的網頁中關聯自己的各類社媒地址和資產。
至此,在保證用戶數據主權的情況下,ENS 實現了鏈上地址訪問路徑唯一性、可讀性和聚合性的統一。而在用戶視角下,Web3 裡也有了熟悉的“自定義暱稱”,晦澀的“0x”得到了個性化的封裝。
門派林立的混戰
ENS 先出一劍,.eth 的江湖名聲逐漸擴大。
但整個Web3 的江湖門派林立。新公鏈之爭中的各路好手,也勢必在域名賽道上不甘落後,紛紛建立自己生態內的域名體系;
同時各類交易所、Dapp、NFT 相關項目和域名方案提供商等,也希望打響自己的江湖名號,自然會在域名賽道上分了一杯羹。非公鏈後綴的域名也隨之出現。
圖源:Chuan Lin – A&T Capital:《全方位解讀Web3域名:應用場景、賽道情況、未來挑戰》
於是競爭成為了一種必然,但各自成長所產生的混戰,其帶來的負外部性則會產生整個行業共同面對的痛點:
首先是域名衝突和欺詐風險。
由於頂級域的分配尚無確定規則,例如.abc 後綴的域名由項目A 先發布,B 項目可能就沒法再將該後綴提供給用戶了;又或者B 項目也發布了.abc 後綴的域名,此時A 和B 之間必然陷入後綴衝突的混戰與紛爭。
同時,ENS 中的”零寬字符”問題也展示出了域名欺詐的可能,人眼看上去相同的兩個域名,其中一個有可能藏著不顯示的字符,極易誘導發生轉賬錯誤。而市場上也缺乏一個公認的鑑別“李逵”和“李鬼”的方式;此外,不同後綴但相同前綴的域名,是否指向同一個用戶?用戶在轉賬時,顯然會對123.abc 和123.cba 產生“是否會是同一個人”的困惑,可能會去不同的瀏覽器中進行查詢。
其次是跨生態對接的複雜。
既有單鏈域名,又有多鏈域名,以及還有提供跨鏈展示域名的空間。每個都有自己的對接規則、技術和呈現方式;
作為web3 項目,不同後綴的域名註冊、使用、更新、維護、轉手,要遵循不同域名發布者的規則,逐個去適應和對接也很麻煩。你能夠想像解析和跳轉百度的網站是一套規則,而谷歌的又是另一套規則?
最後,賽道中的玩家們缺乏共同利益。
不同的公鏈、交易所和項目方們都有自己的打算,都希望在競爭中佔據優勢。面對功能相似的域名,各自為戰是一種必然,但沒有辦法形成合力,結果是生態之間一個個的域名孤島。
本位主義和局部主義的導向下,A 的發展好壞和B 的關係並不大。行業中缺乏一個開啟全局視角來推進域名賽道資源分配、協調和生態建設的拉動者。
當整個域名賽道面臨共同的問題時,也意味著需要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案。
在一場關於域名的混戰中,各門各派的影響力,似乎沒有獲得持續的增量發展。
ENS 們的出現,從需求端保證了所有權,即域名及解析出來的內容和業務都屬於你自己。但是,供給端的問題逐漸被放大:
**哪些域名應該分配給誰,哪個域名是真的,域名在不同鏈上如何互通,如何降低對接成本 **?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於訂立一個公認的、普惠的、清晰的江湖規矩(協議和標準)。當域名賽道的玩家們都能按同一套規矩行事,才能帶來摩擦的減少和效率的提升。
而這樣的江湖規矩,在Web2 的互聯網裡早有成功先例。
ICANN,即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在傳統互聯網世界裡定下了域名分配和管理的規則。由它來統一處理IP 地址的空間分配、通用頂級域名(如.com)以及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如.US等)的管理。
圖源:MIT學術論文:《在成長和變化的互聯網中理解ICANN的複雜性》
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ICANN 形成了一套全球統一的標準,來解決哪些域名頒發給誰、如何註冊和對接等問題。也正因為擁有同一個規則,全球互聯網域名才能健康運行,相關的應用和生態才能在此規則上構建。
去中心化的ICANN,Registry3 的新規矩
Web2 裡的這套老江湖規矩,對Web3 也有借鑒意義。
在Web3 的域名賽道裡,我們也需要一個類似的組織,來訂立一套新的江湖規矩,用於處理域名的分配和各方利益的協調。
而近期出現的新項目 Registry3,正在致力於這套新規矩的構建:打造一個能夠促進Web3 公平和開放的域名分配框架,並通過完整的內部工具包來加速Web3 域名的大規模應用。
進一步研究其產品功能,我們發現Registry3 更像一個“去中心化的ICANN”,試圖訂立一套Web3 域名的行業標準,其產品設計涵蓋了域名的分配、技術對接與管理等多個方面:
第一是Web3 頂級域的分配規則設計和CA 職能。
正如前文提到的域名後綴衝突,兩個域名註冊商都開放了例如“.abc”後綴的域名註冊服務,此時後綴佔用的先後以及所代表的業務真假都容易產生爭論。 ICANN 對頂級域(如.US和.UK)採取了統一管理,並且將域名資源分配給了不同國家,進而避免了後綴衝突問題。
類似的,Registry3 將進行公平開放的協議設計,並且引入競爭與合作機制,將Web3 中不同後綴的頂級域有條件的發放給多個域名註冊商,以解決後綴衝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目前其產品仍處於早期階段,具體的設計和競合規則暫未完全公佈,但我們預測其存在利用通證來進行質押、競價和轉讓頂級域的設計。
另外,Registry3 也考慮了CA(證書服務)的設計。由於零寬字符等問題的存在,某些看上去一樣的域名,實際上背後並沒有得到認證,目前僅靠小狐狸錢包和Opensea 等平台對其進行一些標識,且各平台的標識方法也不一致。而Registry3 的設計是給合法通過註冊的域名發放證書以確認域名的真實有效,以避免相應的域名欺詐問題。
第二是統一和簡化域名服務的對接流程。
在域名混戰的環境下,接入“.eth”需要使用ENS 的SDK,而接入“.bnb”則又要用到SpaceID 的SDK,缺乏一個統一的流程。
而Registry3 則定義了一套統一的域名技術對接的規範,多後綴域名的情況下無需逐個對接不同的SDK,各域名註冊商僅需共同使用Registry3 的統一SDK 即可。
同時,類似ICANN,域名的解析、續費、轉移、競價和whois 查詢服務等域名註冊相關流程和環節也都是一套標準,域名在不同的鍊和生態之間的轉移會變得更加順暢和便利。
也正因為這種域名服務的統一性,例如當行業中的交易所、錢包和其他應用已經通過Registry3 接入了.nft 域名,那麼.nft 後綴的一些新項目出現後,他們就無需再逐個去確認和評估新項目們的安全性,簡化了域名相關的識別和對接事項。
最後,以DAO 的方式進行域名相關的事項管理。
ICANN 是在Web2 的環境下,基於特定的歷史和國際環境形成的中心化機構。而在Web3 中,DAO 的組織形式則更適合域名相關的事項管理。
域名這件事上,交易所、錢包、各類Dapp 甚至是Web2 的域名機構都是利益相關方,他們或早或晚都會參與到域名的對接、識別和跳轉等流程中。因此讓利益相關方以DAO 形式共同參與Registry3 就成了非常自然的步驟。當新項目註冊域名時,DAO 成員也會參與到項目的安全評估中,滿足一定條件後才發放域名。
同時,DAO 裡的成員等於結成了一個同盟,共同對web3 域名的整體負責,同時也能獲得共同利益,如降低域名對接成本、識別域名欺詐以及域名的多生態互通等。
規矩的落地:鏈、節點與生態
此外,這些DAO 中的成員,也對應著Registry3 關於公鍊和節點的設計。
在Registry3 的構想中,其產品會由一條公鏈來承載,而包含交易所、錢包和其他Dapp 成員的節點,將會以去中心的方式,共同運行和維護著Registry3 鏈的穩定。
在這條鏈上,涉及到整個Web3 域名體系中的註冊、更新、維護、轉讓和查詢等行為,都可以被看做是鏈上交易,而節點們也需要對這些交易進行驗證和處理。因此,Registry3 相當於打造了一條“域名鏈”來專門處理域名相關的事宜。
而這條域名鏈則更偏L0 的位置,向其他的L1 們提供域名註冊、調節和協同等服務;同時任何L1 區塊鏈都能運行Registry3 來啟用其提供的域名服務,並且也能擴展延伸到L2 上。
在節點設計上,Registry3 採用了開放的分層模式:與域名利益相關且規模較大的組織,如頂級交易所、錢包、其他公鏈代表和監管者等,作為根節點來維護鏈的運行;其他重要的生態夥伴作為VIP節點加入,而任何其他感興趣的人也可以作為節點加入到Registry3 中,承擔節點的角色,並共同分享質押收益。
在鍊和節點的設計下,Registry3 形成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生態建設路線。域名的註冊、更新以及證書服務所產生的收入,除了覆蓋自身DAO的運營和開發之外,也會分給節點,用以激勵其維護鏈的穩定運行;同時部分費用也會用來扶持中小型Dapp,促進其支持Registry3 的域名服務。
而當規則得以訂立,落地有據可循之後,剩下的就要看Registry3 是否有能力執行了。
MetaScan的江湖經驗
當Registry3 想要製定Web3域名的統一標準時,必然需要熟悉域名的玩法,和擁有整合行業內外資源的能力。這件事,恐怕並不是一個門外漢可以為之。
而為Registry3 提供背後支持的是MetaScan。在此之前,MetaScan曾經孵化過兩款產品:分析加密行業社交媒體趨勢的工具 TwitterScan,以及跨鏈域名服務 NNS(NFT Name Service)。
其中前者提供的API 被OKX、Huobi、Bybit 等知名CEX 所調用,而後者則是一個完全與域名和DID 相關的項目。在建設這兩個項目的過程中,MetaScan 必然會通過數據索引的業務與行業上下游建立聯繫,同時也會對Web3 域名設計和痛點感同身受。
這些往期項目的江湖經驗,能夠為Registry3 的發展提供良好資源:
TwitterScan 積累的用戶和合作夥伴,可以在同一個生態下順暢的導入到Registry3 中,成為其DAO 中的節點相對來說更加容易;同時NNS 在域名設計上的開發經驗和框架,也可以作為Registry3 的基線,在域名註冊功能實現之外,拓展更多相關場景:例如NNS 的鏈上聲譽系統,已經支持了用戶通過Link3 和TwitterScan 來快速連接Web2 身份;以此為起點,完全可以將Web2 大型遊戲平台和開發平台上的成就和專業技能等進行導入,使得域名和身份背後所承載的信息更加豐富。
從外部視角追踪行業熱度的工具,到參與其中打造自己的域名服務,再到躬身入局參與整個域名賽道的標準建設,更像是一種經驗積累的必然:在行業內專注某個點積累的經驗,會逐漸變成解決行業整體痛點的底氣。
Registry3 這類項目的出現,讓構建域名賽道事實標準的探索往前進了一步。當江湖規矩得以形成,當生態之間有了更好的協作模式,上層應用的爆發和增量用戶的湧入才會成為可能。
江湖奔流,生態不息。 Web3 的江湖故事仍在繼續,每一個Builder 的傾力演出,也終將換來用戶的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