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NFT泡沫散去18數藏陷阱浮出水面

Crypto圈中非常盛行“幣圈一天,人間一年”這句話。因為和傳統金融市場相比,加密資產行情的波動顯得尤為劇烈。不過,國內今年興起的“數字藏品”市場,卻打破了加密市場給人的衝擊——比起“數字藏品”市場行情的波動,加密市場彷彿只是湖心小魚探頭出水造成的點點漣漪。

人們甚至壓縮了天上人間的差距,命名“數字藏品”市場的波動為“一日牛熊”。

所謂“數字藏品”,本身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趨勢,尤其保證了創作者的合法權益。

各個平台用區塊鏈技術保障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並幫助他們獲得經濟回報。賽道火熱有目共睹。但看似含金量極高的產業,卻因為入行門檻極低,造成從業人員素質、操守都參差不齊。與此同時,因監管尚不完善,有關個別數藏平台投機炒作等方面的爭議頗多。

據新浪旗下消費者投訴平台“黑貓投訴”上的數據顯示,“數字藏品”相關投訴超過1800條。投訴內容普遍為轉移功能受限、承諾贈送但未履行等內容。其中一個名叫“十八數藏”的平台問題尤其突出,備受網友關注。我們發現,用戶集中控訴“十八數藏”的問題主要有:

1、平台繞過用戶,將用戶購買的數字藏品銷毀。

2、可能存在”老鼠倉”、員工利用信息差獲利等違法行為。

今年8月,有用戶在購買十八數藏平台推出的“運糧鼠”數字藏品時,發現編號為1945的數字藏品竟然同時有2個。完全顛覆了區塊鏈技術賦予數字藏品的“唯一性”這一珍貴特徵。也足以說明十八數藏並不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平台。

3、平台及背後公司的問題。

據媒體報導,某“數字藏品”搭建平台業務員稱,只要3萬元就可以搭建一個H5網頁的數字藏品平台,3天左右就能交付,只要錢給夠,在售藏品、寄售市場、公告區等板塊一應俱全。隨便拿錢就跑路的平台,很可能出自這種“購買外殼”的方式。

此前就有用戶抱怨“十八數藏”卡頓的時候就提到,十八數藏僅僅有H5頁面,並沒有開發一個APP。但實際上,十八數藏有app,只不過無論是官網還是app都沒有很明顯的入口,百度搜十八數藏搜不到入口,對於這一行徑,我們推測,也許是“十八數藏”怕被監管盯上。

更為人所詬病的是,“十八數藏” 通過一系列的控盤操作和市值數據作假來穩定市值不斷上漲,從而達到吸引用戶投資的目的。

細心的網友發現,“十八數藏”甚至直接把其他平台的藏品和數據拿過來,算到自己的平台,從M數據展示出的內容來看,單單數據作假和市值增發就已經有超過2.3億的問題數據。

(數據來源:M數據)

微信公眾號信息顯示,十八數字是專業的一站式數字藏品電商平台,賬號主體為個人,倆年曾三度改名,2020年10月13日註冊“河藝表白牆”,2022年07月24日“河藝表白牆”改名“來說數藏”,2022年07月25日“來說數藏”改名“十八數字藏品”。

工信部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可以查詢到十八數字藏品隸屬於樹鏈(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後者成立於2022年06月08日,註冊資金500萬元,但實繳資本0元,參保人數0人。相關法律法規,數字藏品銷售平台要進行銷售行為需要持有相關證件,但我們並沒有在“十八數藏”的任何公開資料中查詢到其擁有ICP。

4、隨意修改抽獎規則或者在抽獎結果已經出爐後修改獎勵構成。

10月16日中午,十八數藏發布平台公告稱要對在10月16日0點-24點之間淨買入前500名的用戶進行空投獎勵。 17日18:49又修改公告,將前500同樣的禮品分出了4個等級。有用戶提出質疑:

1)平台發布獎勵公告時,活動時間已經過半,如果用戶沒有及時看到公告,完全相當於失去了參與活動的機會;

2)16日晚活動結束。本該17日一早公佈的活動獲獎名單,參與者們遲遲未等到;

3)17日傍晚發出的公告,並未公示獲獎名單及買入金額。並且,平台還隨心所欲的修改了獎品分配辦法。

如果等結果出爐再調整獎品分配辦法讓人吃驚,那接下來幾日的十八數藏平台公告則更讓人瞠目結舌。

如圖上所示,4份公告均為活動時間結束後才發布的競爭排名活動公告。即便這獎勵是要真實發放,那誰得獎就全由平台說了算。如果這些排名靠前的用戶均為平台自有的控盤賬號,那這些獎勵不就成為“左手倒右手”的文字遊戲。

5、平台隨意暫停服務,引發“控盤”指責。

一位用戶向媒體透露,今年8月15日十八數藏的部分藏品價格下跌超過80%。根據公開信息,數字藏品靜坐羅漢8月15日最高售價為8500元,而16日跌至不到1461元,跌幅達82%;數字藏品歡喜羅漢8月15日最高售價為7681元,16日則跌至1580元,跌幅為80%。 8月16日,十八數藏關閉了寄售市場。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十八數藏的模式幾乎是為大戶和投資機構量身定做的,大量資金入場製造賺錢效應,並吸引散戶入場,最終達到“割韭菜”的目的。

然而,如此大規模的持續空投會導致藏品發行數量的急劇增加,只有源源不斷的新用戶流入,寄售市場方能維持保持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旦散戶流入的速度下降,甚至流入的資金低於流出,該模式就無法繼續支撐。

結語

法律界人士指出,數字藏品發展應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進行。研究人員認為,回歸數字藏品背后區塊鏈技術的“工作證明鏈”屬性本身,將有助於數字藏品產業走向健康發展。

作為消費者,認同數字藏品的“社交屬性”和收藏價值都是合理的。但同時需要認識到,數字藏品,是一種想像力的經濟。用戶心甘情願買單的前提,是發行方能用數字藏品滿足用戶對權益落地的想像。可惜在這個賽道充滿了投機、暴雷和被割韭菜的用戶。消費者早日理性看待數字藏品,那些一心想賺塊錢的平台們才不容易有可趁之機。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