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第三代互聯網)區別於Web1.0(第一代互聯網)、Web2.0(第二代互聯網)的核心特徵是,它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可信的價值互聯網,是智能的立體全息互聯網,能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這是一場數據變革,數據的所有權和身份的自主權將從大型平台回歸於用戶,互聯網將變得更加平等、更加開放、更加符合群體利益。在Web2.0中,大量的用戶數據集中於互聯網平台,一旦洩露,將對用戶隱私造成極大損害,比如Facebook(臉書)就發生過類似事件。在Web3.0中,用戶數據經密碼算法保護後存儲在分佈式系統中。身份信息與誰共享、數據是何用途均由用戶決定。一個典型的商業案例是自動分佈式信用評分系統,鏈上智能合約會先檢索與每個錢包相關的所有交易信息,再輸入機器學習模型,最後得到用戶的徵信評分。只有客戶簽名之後的徵信報告才能被各方使用,以有效防止數據和徵信報告被濫用。
這是一場信任變革,信息互聯網將演化為可信的價值互聯網。 Web1.0和Web2.0僅是信息網絡,雖然可以傳播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信息,但無法像發郵件、發短信一樣點對點傳遞價值。 Web3.0則是價值互聯網,不需要依賴特定中介機構即可實現價值的點對點傳遞。最典型的Web3.0的商業應用是數字貨幣,比如USDT(泰達幣)。在互聯網中傳遞價值的形式還可以是數字資產,這兩年的熱點是NFT(非同質化通證)。 NFT起先在卡通和遊戲領域試水,後來藝術家、拍賣行、數字媒體、文化公司、體育聯盟紛紛向NFT注入各類文化IP(知名文創作品),使得數字文化、數字藏品通過NFT可在網上直接流轉。
這是一場體驗變革,互聯網將變得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更加個性化。通過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XR(擴展現實)、可穿戴設備、人機接口等技術,人們可在立體全息的空間中,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交互感、沉浸感和參與感。在虛擬世界,每個動作都與真人的動作如出一轍,除了視覺和聽覺,玩家在虛擬世界中感受到的觸覺甚至可以通過特殊材料製成的衣服傳導給本人。相比而言,Web1.0和Web2.0僅能傳遞視覺和聽覺。
這是一場基礎性的技術變革,涵蓋高性能芯片、高性能計算集群、高性能網絡、VR、數字孿生、數字建模、圖像渲染、密碼學、區塊鏈、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發展Web3.0要緊緊圍繞國家當前倡導的創新驅動、技術自主可控、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戰略定位和政策導向。在技術創新方面,Web3.0要強調以技術自主可控為核心。在Web3.0中,我們面臨著同在Web2.0中一樣的挑戰。在Web3.0應用領域,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處於同一水平,沒有代際差,我國甚至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基礎技術研究領域,我國依然存在芯片、核心系統、加密算法等“卡脖子”現象;在國際標準參與和製定方面,我國還可能存在短板。對於在Web2.0中落下的課,我們在Web3.0中不僅得補上,還必須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在技術應用方面,Web3.0要強調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處於由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特定階段,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 Web3.0和元宇宙或將重構傳統商業模式,激發出全新經濟增長點。麥肯錫的調研顯示:95%的高管預計元宇宙將在5年到10年內對其行業產生積極影響;估計到2030年,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天花在元宇宙體驗上的時間將達到6小時;50%以上的現場活動很可能在元宇宙中舉行;從消費者發現品牌到訪問虛擬商店,超過80%的商業活動可能會受到元宇宙的影響。元宇宙的潛在價值將達到5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的經濟體量。 Web3.0的未來值得期待。
我國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0%。
在Web1.0問世前夕的1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出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戰略計劃,大力建設信息時代的“高速公路”,從而獲得Web1.0和Web2.0的全球領導地位。當前正處於由Web2.0向Web3.0演進的重要時間點,相信我們必能抓住和用好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目前,Web3.0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在不斷豐富和拓展。這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如何及時跟進、辨明方向、有序競爭、創新引領,需要業界、學界、監管部門集思廣益,共同推進。
《讀懂Web3.0》一書深入淺出地探討了Web3.0的價值理念、技術特徵、商業模式、金融變革、組織治理、發展趨勢、風險挑戰和投資機遇,涵蓋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元宇宙、創作者經濟等諸多主題。希望該書的出版,能對學界、業界有所助益。
(作者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監管局局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