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鄭君
9家央媒旗下平台入局,30家平台完成超2億元融資。
2022年,是國內數字藏品行業潮起潮落的一年。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數藏行業走過了從起步到火爆,再到寒冬的進程。
在行業最火爆的5月、6月,國內數藏平台數量超過1000家,排名前50的平台月銷售量高達500萬份,數藏一級市場的月銷售額曾超過2億元,甚至部分開放二級市場的平台日流水過億元。
2022年7月以後,數藏行業迅速下滑,銷售量和銷售額均大幅縮水,部分平台滯銷停擺,部分平台跑路或清退。與此同時,部分平台在艱難中尋找出路,或賦能實體經濟、數字版權,或進軍元宇宙。
在無序炒作退潮之後,流轉市場的出路也逐漸清晰,“國家隊”的入場探索或意味著數藏合規流轉的新動向。
“國家隊”探路數藏流轉
2023年1月1日,由中國技術交易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華版數字版權服務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正式發布,並開放機構合作申請。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技術交易所為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
華版數字版權服務中心總裁尹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平台交易標的物是相關的數字藏品、數字版權,具體交易商品和交易規則還在研究中,將通過制定規範的交易流程、標準來規避二級市場的過度炒作。
同一天,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旗下廣文數字文化資產交易平台也宣布即將上線,將有版權保護、素材交易、數字藏品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對於數字藏品的合規流轉,“國家隊”的探索早已開始。
2022年11月3日,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聯合利國數字版權交易中心(下稱“聯合數交”)上線,其核心業務包括為國內知名數字商品、非遺等數字版權提供合規、便捷的發行和流通渠道。
目前,聯合數交已與數藏中國、INF VERSE數字藏品平台合作,並支持平台發行數藏的流轉和拍賣。
另外,新華網與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等聯合發起的國版鏈,也正在探索數字藏品的合規流轉,央企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旗下數藏平台中傳新文創於11月開放寄售功能。
在數藏寒冬中,“國家隊”對數藏流轉的探索正在為行業發展帶來一線希望。
數藏平台“千團大戰”
“流轉”是數藏行業火爆的關鍵,然而,由於缺乏明確的監管政策,流轉也成為行業爭論的焦點。
數字藏品緣起於國外的NFT(非同質化通證),天生帶著金融屬性,而改名“數字藏品”本身就包含規避監管的痕跡。是否可流轉、如何流轉,成為上千家數藏平台必須要面臨的抉擇,甚至決定平台發展的路徑和成敗。
2022年春節是數字藏品火爆的起點,央視網、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央媒,騰訊音樂、天貓、支付寶等大廠平台推出春節、元宵主題數字藏品,推動處於萌芽期的數字藏品開始出圈。
春節後,數字藏品平台大量湧現。 2月初國內數藏平台不到100家,而7月初則增長至超過1000家,其中,超過20家有上市公司背景,15家具有國資背景,央媒旗下數藏平台達6家。
據《鏈新》統計,在2022年5月、6月,騰訊、幻核等大廠平台月銷售金額最高超過2000萬元,而排名前50的平台一級市場月銷售總量超過500萬份,月銷售總額高達2億元。
隨著市場的火爆,炒作和賺錢成為用戶大量湧入和購買數藏的主要原因,在開放二級市場的平台上,用戶搶到藏品轉手可賺上百倍,炒幣、炒鞋的資本和大學生等群體被捲入。
然而,監管就像一把隨時可能出鞘的劍懸在各平台頭上,平台方要么選擇藏品自由流轉,同時將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要么選擇穩妥的策略,禁止藏品的流轉或者只允許有限制的流轉。
有平台在上線初期即支持自由流轉,開放二級市場,如iBox、幻藏等。由於有賺錢效應,此類平台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用戶和銷售流水。據報導,iBox在火爆時日流水超過億元人民幣,按手續費5%計算,其日淨利潤超過500萬元。
大廠旗下的平台往往選擇穩妥策略,阿里旗下的鯨探支持有限制的流轉功能,持有藏品半年後方可轉贈,而騰訊旗下的幻核則完全禁止流轉。
在“賺錢效應”的吸引下,用戶大量流向開放二級市場的平台。
從2022年5月開始,自帶流量的幻核出現滯銷,鯨探也不再“秒光”,而在此前的3月、4月,用戶定鬧鐘也難以搶到鯨探和幻核的藏品。
然而,對於開放二級市場的平台而言,“賺錢效應”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炒作的用戶在平台之間快速流動,以尋找掙錢機遇,來得快去得也快。平台方往往在“割一波韭菜”後,隨即面臨價格暴跌、用戶維權等困境。
9家央媒平台入局
2022年6月成為數藏行業的拐點。
隨著數藏平台的增多,市場供需逐漸出現逆轉,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而國外NFT市場的下滑引起的悲觀情緒也傳導至國內。
2022年7月,數藏行業的火爆退去。開放二級市場的平台藏品價格出現大跌,不少平台在短期內價格暴跌80%以上,部分平台曝出跑路傳言,而大廠平台滯銷成為常態。
2022年8月16日,幻核發佈公告進行清退,也意味著數藏行業正式邁入寒冬期。
事實上,上半年的數字藏品幾乎都處於“純圖片模式”,並沒有實際應用場景,大廠平台靠自帶流量支撐,中小平台則靠“賺錢效應”吸引用戶,這注定是不可持續的,而數藏行業的無序炒作也被認為不會被監管部門容許。
2022年4月1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提出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不在NFT底層商品中變相發行交易金融產品等。
行業進入低谷時,數字藏品的價值卻逐漸得到認可。
三協會在上述倡議中指出,NFT作為一項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在豐富數字經濟模式、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等方面顯現出一定的潛在價值。
2022年7月12日,上海發布《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支持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設,研究推動NFT等資產數字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字確權保護等相關業態在上海先行先試。
數字藏品在賦能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非遺精神等方面的價值也開始凸顯。
一方面,各地文博單位與數藏平台合作發行數字藏品,另一方面,文博單位和央媒等則建設自有的數藏平台。
2022年7月18日,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上線數藏平台天工數藏。 2022年8月5日,上海博物館自建的數藏平台“海上博物”正式上線。截至目前,央媒旗下的數藏平台已達9家。
同時,數藏行業的融資異常活躍,據《鏈新》統計,2022年數藏平台完成了超過30起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億元,而6月至10月,數藏行業完成融資25起,融資總金額達1.7億元。
清退潮中尋找出路
2022年10月以來,主動清退成為數藏行業的常態。
2022年10月25日,河南商丘市公安局公佈了國內第一起數藏平台涉刑案,推動數藏平台清退達到高潮。
據《鏈新》統計,2022年10月和11月,主動發布清退公告的數藏平台超過60家,約80%按首發價的5%-30%進行退款,其中,11月上半月主動清退的平台超過25家。
在數藏寒冬期,平台虧本經營已成為常態,在清退之前,平台幾乎都存在用戶維權和被大量投訴的情況。
大量平台清退的同時,數藏行業正在進行大洗牌,行業共識的發展方向是數字版權、賦能實體經濟和元宇宙等。
靈境藏品從元宇宙和大品牌營銷合作方向突圍,光箋收藏家提出了產業化數藏和元宇宙的發展方向,而數藏中國則看好元宇宙、版權品、實體賦能三大方向。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數藏行業已逐步走向成熟,趨於合規化、標準化。
雖仍未有明確的監管政策和全國統一的行業標準,但行業已發布多個行業自律倡議和供參考的應用規範。
2022年4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的自律要求》;6月,百度、騰訊、螞蟻、京東等近30家機構聯合發起《數字藏品行業自律發展倡議》。
2022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重點實驗室區塊鏈版權應用中心、《鏈新》等聯合發布《數字藏品應用參考》。
數藏行業的產業鏈也逐步完善,底層區塊鏈平台、底層技術提供方、數藏發行平台、數藏流轉平台、數藏運營方等均已形成一定的積累。
在底層區塊鏈平台方面,形成了星火·鍊網、BSN鍊等官方機構背書的聯盟鏈,至信鏈、螞蟻鏈、百度超級鍊等互聯網大廠旗下聯盟鍊和趣鏈、光箋鏈、樹圖鍊等數藏平台底層區塊鏈矩陣。
在數藏平台方面,除了央媒、大廠旗下平台外,數藏中國、靈境藏品、光箋收藏家、嗨藝購等平台也通過長期運營、聚焦垂直領域等方式在行業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