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市場看好XR的C端消費增長。
來源:創投日報
作者:敖瑾
近期,海內外科技大廠相繼傳出調整XR業務的消息。 All in XR的Meta於去年末最先開啟歷史最大規模裁員潮,本月則有騰訊的XR部門幾乎全線裁員,字節Pico也進行了15%的人員“優化”。
負面消息不斷的XR行業要“涼”了嗎?一級市場投資人不這麼看。深圳一中腰部投資機構創始人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將重點佈局XR領域,儘管目前市場存在不同的聲音和反應,但其認為XR“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從投融資情況上看,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進入2023年以來,XR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12起,大多數項目仍處於B輪以前的早期輪次,但也有靈犀微光等多個項目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機構方面,頭部市場化財務投資機構目前並未加碼對XR領域的投資,國資則有成為投資主力的趨勢,截至目前,已有7個國資背景的投資平台出手XR領域項目。
一級市場看好XR的C端消費增長
C端需求的巨大潛力,是一級市場投資人看好XR領域的主要原因。
時代伯樂創始人、董事長蔣國雲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當一個智能終端的滲透率達到95%以上,人類就會開始尋找下一個智能終端,“手機早就已經達到了95%以上的滲透率,下一個智能終端很可能就是XR設備,大廠的佈局、資金的流向,就能反映出這個具有確定性的趨勢。”
其進一步表示,2021年Facebook改名Meta,全力發展元宇宙時,外界還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到最近作為元宇宙入口的XR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明顯確定性的趨勢。 “在硬件產品領域理解最深的Apple,它的MR設備發佈時間一直推遲,這個過程中也讓市場產生了猶豫,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蘋果今年內推出MR產品的概率越來越大,屆時市場對XR的看法可能會有更大的改觀。”
1月31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蘋果申請的“具有自混傳感器的頭戴式電子設備”專利正式公佈。該設備具有頭戴式外殼和由該頭戴式外殼支撐的光學部件,光學部件可包括相機、可移動光學模塊和其他部件。在此之前,有外媒消息稱蘋果將在今年春季發布MR/VR產品,並與秋季向消費者交付。
此前,松禾資本合夥人馮華在展望今年投資機會時,亦對創投日報記者表達了對AR/VR的關注。其認為,目前VR設備內容豐富度不斷提高,2000元上下的價格也在消費者可接受的水平,“這塊可能會有一些投資機會,包括上游光學系統這塊的創新。但也要繼續觀望國外大廠的出貨量情況。”
市場研究機構IDC預計,受經濟環境和廠商提價影響,2022年全球AR和VR頭顯全球出貨量為970萬台,較2021年同比下降12.8%。不過,IDC認為2023年將恢復增長態勢,而出貨量將同比增長31.5%,預計AR和VR頭顯在未來數年將持續增長30%以上,到2026年的出貨量將達到3510萬台。
其中,Meta在VR硬體市場佔有率預估達到84.6%,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第二名則是字節旗下的Pico,市佔率為7.4%。
國資積極出手,光學組件受關注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XR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127起,其中有70起在2022年完成。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B輪以前的早期輪次,僅15起為C輪及以後輪次。
在細分領域方面,光學模組賽道集中了較多的融資事件,且聚集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
如光波導系統提供商光舟半導體,近兩年共完成3輪融資,吸引了騰訊和字節跳動的先後出手,國資平台深圳高新投等亦參與了投資。此外,AR光學顯示模組及衍射光柵研發商至格科技、消費級AR提供核心顯示解決方案提供商靈犀微光、幾何光波導模組供應商理湃光晶等,也在近兩年完成了多輪融資,中芯聚源、富智康、碧桂園創投等多家產業資本參與了投資。
除了作為產業鏈核心環節的光學模組細分受到資本的關注外,終端設備廠商也是機構佈局的重點。創投日報記者註意到,近兩年內完成4輪或以上融資的XR項目,均為終端設備廠商,包括Nreal、Rokid以及當紅齊天。
其中,Nreal以及Rokid近兩年融資總額均超過了10億元的規模,參與的機構陣容也相當龐大。 Nreal接連引入了中金資本、蔚來資本、雲鋒基金、高瓴創投、紅杉中國、阿里巴巴以及Gentle Monster等明星股東;Rokid則獲得了復星集團、餘杭國投等的資本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3年,頭部市場化投資機構暫未出手XR領域項目,而國資則保持了積極的佈局節奏。
創投日報記者註意到,今年截至目前宣布完成融資的12個XR項目中,有5個獲得了國資平台的投資,共計7家國資背景的投資平台出手了XR項目,包括常熟高新區投資引導基金、深圳高新投以及長三角數文基金等。
蔣國雲對記者表示,時代伯樂此前亦與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合作設立了一支AR/VR專項基金,“總規模30億元,投向國內的AR/VR產業鏈,當地希望打造元宇宙基地,就需要做這件事。”
創投日報記者註意到,除江西南昌外,北京市通州區、浙江杭州也曾明確提出發起XR產業專項引導基金,支持當地元宇宙產業發展。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