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FT 談自主世界是Crypto 基本屬性的必然延伸

作者:空島,Parallel Ventures 投資經理

Twitter:@DittoJoBrr

區塊鏈本身中立,長久留存與自主存續的技術特性

Thanks for reading 空島飛行! Subscribe for free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一、通過NFT 重申Crypto 的基本屬性

紀伯倫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是這樣說的,“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

有時候我們接受某種東西往往是因為慣性,其實很有必要重新審視那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本原則。

現在大家已經普遍接受了NFT 是有價值的,NFT 可以被真正的擁有,可是擁有一個NFT 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對NFT 的需求是指感官上的圖像,那誰都可以右鍵保存就可以“擁有” 一個NFT。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擁有一個NFT 指的是這個NFT 的所有權被區塊鏈唯一確認,而不是感官的圖像本身,這一點對於身在2023 年的Crypto 參與者來說並不難理解。

但是對於置身於Crypto 之外的“麻瓜” 來說,看NFT 玩家彷彿是在看一群傻子,他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記得21 年的時候有一個消息說,NBA 球員庫里花了18 萬美元買了一個BAYC,這個消息觸達了相當一部分的普通人,很多人的反應是右鍵保存,然後在評論區留言:18 萬美元到手了。

所以這裡的矛盾究竟來自哪裡,這裡的矛盾來自於,我們Crypto 的參與者發明了一種新的“擁有” 的定義並且對此產生了認同,或者說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而外界對這個新定義並沒有認同感,這才是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

而且,Crypto 為這種新形式的所有權進行了定價,當有了真實價值,對這種新的所有權的認同感也反過來加強了。能夠被定價的所有權才是真正的所有權,不能被定價的東西也無所謂擁有與否了。

為什麼NFT 沒有在數據庫中出現?其實實際上是出現了,只不過不叫NFT,比如各種遊戲道具。但是遊戲道具和NFT 的區別是,區塊鏈賦予了NFT 更大的“嚴肅性”,而這種嚴肅性讓NFT 能承載更大的價值,承載更嚴肅的意義。 NFT 可以成為數字潮牌,甚至成為藝術品觸及永恆,但是沒有人會把數據庫裡的文件當作藝術品。

這種嚴肅性來自於區塊鏈獨特的性質,讓保存在區塊鏈上的邏輯和信息能夠長久“自足” 地存在。區塊鏈上的NFT 就像自然界中的一塊石頭,不管有沒有“石頭交易平台”,石頭本身都是存在的,NFT 不依賴於某一的平台,甚至不依賴於發行團隊的存續。借助區塊鏈,人在數字空間模擬了自然造物。

相信鏈上的代碼能永恆自主的存續才能寄託更大的意義感,NFT 更多的是從心理和認同上改變了參與者,而不是感官上。

經過上面的抽絲剝繭,我們還原出Crypto 的兩個重要屬性:

區塊鏈本身中立,長久留存與自主存續的技術特性;

區塊鏈技術從心理層面改變了參與者,並發展出相應的文化認同;

雖然我們是以NFT 為例進行的討論,但是整個Crypto 幾乎都是依靠這兩個屬性在運作,比特幣,以太坊也是如此。

二、自主世界

當我們觀察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系統,和數據庫相比:

區塊鍊是軟件通過激勵結構和博弈理論“管理” 人;數據庫是人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管理機器。

區塊鏈把代碼提升到了主體的地位,這樣的系統是自足運行的,當一段代碼運行在區塊鏈上,這段代碼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而這樣自足,自主運行的系統我們稱之為“自主世界”。

自主世界除了要考慮如何長久的維持,還需要考慮如果在這種自主性存續的前提下如何引入新內容,引入新內容與“世界” 的自主性之間是有衝突的,因為想要引入變化就不得不需要人的干預。

比特幣選擇了一條相對保守的路徑,盡量減少變化,盡量減少新內容的引入以維持比特幣世界的自主性。

以太坊則引入了一種新方式,協議底層仍然是相對保守(雖然對比比特幣已經是很激進了),但是在應用層引入了可編程性,新內容在應用層引入且不會損失整個系統的自主性。通過在應用程添加可編程性,以太坊引入了另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無許可的可組合性,這一點在NFT 中體現的不太明顯, 但是在Defi 中表現尤為突出。

無許可的可組合性允許創新復利式的疊加,流動性挖礦並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拼湊” 出來的。作為一個開放系統能夠湧現出新的玩法和機制,這也是Defi summer 能夠發生的原因。

Defi 系統整體是由經濟與投機驅動的,缺乏投機之外的自發參與動機,這也是Crypto 脆弱性的主因。 NFT 相較Defi 有趣的一點是它引入了娛樂,認同和歸屬感,創造了某種形式的消費。除了投機,我們想引入其他形式自發性的參與,用Defi 這種能夠開放組合的方式在區塊鏈上構建更偏向娛樂的自主世界,你可以把它叫做一個遊戲,一個onchain game,但它的內涵是大於遊戲的。

這樣的自主世界有這樣兩個特性:

能夠中立,長久,自主的存續

允許新的開發者自由的拓展“

首先討論第一個特性

我們追求的運行在鏈上的metaverse(或者說自主世界) 和big tech 的metaverse 的一個很大的區別是,鏈上的metaverse 追求的不是感官上的沉浸,我們更多追求的是心理和意義上的嚴肅性,而這種嚴肅性會帶來真實的沉浸感。

在文章開頭NFT 的例子中我們討論過,區塊鏈技術在心理層面改變了參與者,提高了基於其構建的系統的嚴肅性。而這種嚴肅性的來源在於,我們製造的這個世界有著自然造物才能擁有的永恆性,而且只要為它設定好基礎的規則它還可以獨立的演化和運轉(接下來在特性2 中會討論)。

這是上帝才擁有的權力,創造世界的權力,我相信在這個領域真正嚴肅的開發者與普羅米修斯無異。一個中立,長久自主存續的鏈上世界,才是值得投入真實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因為它具備真實的堅固性。當它被去中心化了,它也變得更真實了。

當這個世界變的嚴肅和真實,文化才能從中產生,居於其中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生活在其中,這個世界才能變得更加反脆弱,具體的演生過程在NFT 例子中已經討論過。

第二個特性

我們想讓所有人都能參與都能無許可的參與世界的建構,just like Defi,但是在用智能合約的方式構建這個系統並不足以達成這個目的。

一個明顯的阻礙是技術架構問題,因為我們想要達成的自主世界是一個複雜應用,三方開發者參與開發有明顯的技術障礙,搞明白應用是如何架構的並且貢獻內容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我們需要一個標準的架構來降低門檻。

還有就是想要讓這個遊戲有足夠的可擴展性,除了技術上的問題,也要有針對性的遊戲設計模式。我們想讓這個世界保持自主性,但同時這個世界能不斷的引入新的內容,這兩點其實是有所衝突的,因為引入新的內容時需要人的參與,人的干預越多,世界的自主性就越低。

這裡需要設計模式的創新,解決方案是,將游戲進行分層,分成基礎規則(或者稱之為digital physics) 和規則之上的衍生,基礎層是嚴格的,永恆的,堅硬的,很少進行變動的數字法則,而在基礎層之上開發者可以通過巧妙運用基礎層的digital physics 創造新的玩法和內容。

基礎層的存在使得遊戲仍然保佑自主世界的自主性和嚴肅性,而衍生玩法則讓這個世界能夠不斷的演化。很像以太坊協議層和應用層的分野。

拿撲克牌舉例子,撲克牌的基礎規則就是52 張不同花色不同大小的牌,這個是不變的,但是具體如何玩,允許不同的“開發者” 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開發,你可以玩德州,21 點,也可以斗地主。

嚴格的基礎規則+無許可的可組合性=湧現式的gameplay

三、總結

自主世界因為永恆且堅固,而且可以很容易與真實世界的價值相連,所以能夠創造足夠的沉浸感,而無限可拓展的特性又得以使得玩法湧現。

自主世界會是區塊鏈的下一個創新前沿,真正對行業有認知的嚴肅思考者認識到這一點是很容易的,大眾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意識到這一點,我相信會在未來的幾年內成為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和敘事。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