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dinal NFT 於2023 年1 月20 日由開發者Casey Rodarmor 在BTC 主網上推出,它是在BTC上創建NFT 的最新方式。雖然BTC 上的NFT 並不是一個新概念,BTC 之上的第2 層網絡(例如Counterparty 和Stacks)已經支持基於BTC 的NFT,但是Ordinal NFT 具有與其他BTC 上的NFT 根本不同的架構。
自從Ordinal 出現以來,越來越多的用戶、開發者和愛好者社區鑄造了超過20 萬個ordinal NFT,他們對BTC 原生的NFT 的潛力感到興奮。但究竟什麼是Ordinal NFT,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為什麼和其他的NFT 不同?
Ordinal NFT 自首次推出以來一直在穩步增長,各種媒體類型現已嵌入到不同的satoshis(聰)中
什麼是Ordinal 銘文?
Orinal 是通過將圖像、視頻等數據附加到基礎BTC 區塊鏈上的單個satoshi(聰) 來創建比特幣NFT 的。與之前出現過的BTC 的NFT 不同,Ordinal NFT 不存在於與比特幣不同的二層網絡上。相反,他們使用一種稱為ordinal 理論的任意但合乎邏輯的排序系統來為每個比特幣satoshi 分配一個唯一的編號。在這方面,序數NFT 完全是BTC 原生的。它們在不改變比特幣協議的情況下工作,不需要任何額外的二層網絡,並且與BTC 網絡向後兼容。
“satoshi”或“sat”相當於單個比特幣的1/100,000,000,比特幣的最小面額。
Ordinal NFT 的歷史
雖然Ordinal NFT 是基於Ordinal 理論的,但現在的Ordinal NFT 能夠實現也有賴於2017 年和2021 年對比特幣協議進行的隔離見證(SegWit) 和Taproot 的技術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更新並不是為了啟用這些新型NFT 的目的而被開發的。但是,由於這兩次更新都增加了一個區塊存儲數據量——這意味著現在有空間可以存儲圖像、視頻,甚至遊戲——無意中讓Ordinal NFT 的部署成為了可能。
隔離見證(SegWit)
Segwit 是2017 年的一次更新,導致了BTC 的軟分叉。該更新通過添加可以支持任意數據的“見證數據”部分,有效地將比特幣交易分為兩部分。
SegWit 將交易和見證(簽名)數據分成不同的部分,並允許將任意數據存儲在見證部分中
見證數據最初是作為一種方式創建的:
-
繞過塊大小限制的嚴格限制
-
允許可選的、任意數據傳輸
-
防止無意的交易延展性
在技術意義上,SegWit 的實施意味著交易不再需要包含見證數據(通常是發送者的數字簽名)。相反,在塊的末尾為見證數據創建了一個額外的空間,使其作為一個單獨的結構。它支持任意數據傳輸,並且讓“區塊權重”變小(因為segwit 中見證數據被存在了一個獨立的數據結構中,所以交易簽名數據不再計入區塊權重中),巧妙地將大量數據保持在比特幣的塊大小限制內,以避免硬分叉。
這是Ordinal NFT 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因為它擴大了交易中可以包含多少任意數據的限制。
Taproot
Taproot 於2021 年11 月實施,是一項多方面的升級,旨在提高比特幣的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通過這個升級,Taproot 創建了一個更簡單的系統來存儲任意見證數據,並放寬了對比特幣交易中可以放置多少任意數據的限制。此次升級的最初目標是進一步增強基於比特幣的智能合約,例如見證數據中經常使用的時間鎖定合約。
這些變化是Ordinal NFT 的關鍵推動因素,序數NFT 將NFT 數據存儲在Taproot 腳本中。升級使得構建和存儲任意的見證數據變得更加容易,為“ord”標準奠定了基礎。並且隨著數據要求的放寬,假設單個交易可以用其交易和見證數據填滿整個區塊,達到4MB 的區塊大小限制——這極大地擴展了可以放在鏈上的媒體類型。
Bitcoin NFTs 的原理是什麼?
要理解Ordinal NFT 是如何工作的,有必要區分“Ordinal(序數)” 和“inscription(銘文)” 這兩個術語,它們都用於指代這種新型的基於BTC 的NFT。
-
序數是一種對sats(聰) 進行排序的系統,從而創建了NFT 所必需的“不可替代”屬性。銘文是Ordinal NFT 本身的內容——圖像、文本、視頻或任何其他用戶認為可以在NFT 中使用的任意數據。
-
通過類比非BTC 的NFT,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NFT,它們是獨特的一對一的Token,通常有兩個組成部分:TokenID 和元數據(metadata)。
TokenID
可替代Token 是可互換的。例如,無法區分兩個不同的ETH,就像無法區分一美元與另一美元一樣。 TokenID 將“不可替代”屬性注入NFT 中——它們為每個NFT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條形碼,使用戶能夠將Token 從彼此區分開來。 TokenID 是使得NFT 能夠獨一無二的因素。
*如果由不同的智能合約創建,NFT 可以具有相同的TokenID。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合約是區分一個NFT 和另一個NFT 的方法。
作為TokenID 的Ordinal 理論
Bitcoin 是可替代的,這意味著一個BTC 和另一個BTC 是無法區分的。這就是序數理論的作用所在。
Ordinal NFT 的關鍵創新在於,它們提供了一個對每個單獨的satoshi 進行編號的系統。結果是:比特幣區塊鏈上每個單獨的satoshi 都有一個唯一的ID。每個Ordinal,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中,只是一個被分配了一個唯一編號的satoshi。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在Ordinal 理論中,單獨的satoshi 按照它們被挖掘的順序進行編號。第一個序數是追溯到2008年挖出的第一個satoshi。當一個satoshi 被轉移時,其順序通過基於交易順序的先進先出系統進行保留。
Ordinal 按照被挖掘的順序進行編號。基於先進先出的流程,訂單將在交易中得以保留
Ordinal 理論並不違反BTC 可替代性的本質。 BTC 協議沒有正式承認這種新穎的satoshi 排序方式。相反,一個序數愛好者社區只是決定共同賦予這個編號系統重要性,並基於它構建了工具。
元數據
在非比特幣區塊鏈中,元數據是NFT 的可選附件,可以存儲任意數據。它用於代表和展示藝術、遊戲內的廣泛資產、個人資料圖片、金融資產等,這些已成為“NFT” 一詞的同義詞。
銘文作為元數據
Ordinal NFT 沒有像非BTC 網絡中的NFT 那樣的元數據指定位置。相反,Ordinal NFT 的元數據保存在交易的見證數據中。
比特幣銘文示例—— CryptoPunk 圖像,該圖像由其所有者重新利用
這也是術語“銘文”的來源——附加到特定satoshi 的數據被“銘刻”在比特幣交易的特定部分中。要用數據刻寫特定satoshi 並創建Ordinal NFT,用戶必須將單個satoshi 的交易發送到與Taproot 兼容的錢包,並在交易中附加所需的元數據。他們還必須注意交易的順序,以確保所需的satoshi 不會用作網絡費用。自動化此過程的工具有助於消除這些風險,並使非技術用戶的過程更加容易。
比特幣序數與NFT 有何不同?
比特幣Ordinal 和更標準的NFT 類型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流動性。因為比特幣協議沒有正式承認ordinal 理論,所以ordinal 可以是可替代的或不可替代的。這完全取決於誰擁有ordinal 以及他們是否希望保留這個單一個的satoshi。
例如,如果BTC 用戶不認識或不關心ordinal 或附加到它的數據,它可以像任何其他BTC 一樣簡單地使用。序號以這種方式是可替代的——它們可以用來支付網絡費用或作為付款發送,儘管任意數據仍將保持附加狀態。以太坊NFT 則不同。以太坊NFT 與ETH 完全不同,並且不可能將可替代通證與NFT 混淆,因為以太坊網絡對每種token 類型的處理方式不同。
圍繞Ordinal NFT 的爭論
Ordinal NFT 的興起在比特幣社區內引發了關於BTC 的基本作用和精神的討論。
一些人認為BTC 應該用於安全的金融交易,由meme推動的ordinal 銘文的興起不必要地填滿了比特幣的區塊空間並推高了交易費用。其他人對有序NFT 可以給比特幣區塊鏈帶來的meme/文化價值以及比特幣將其不可變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擴展到金融交易之外的想法感到興奮。
因為序號在今天的比特幣軟件中是完全有效的,所以刪除創建Ordinal 銘文的能力需要更新比特幣協議。因此,最終由比特幣社區共同決定是否保留Ord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