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法律監管不明晰,一些買方機構都表示對加密資產感興趣,但只是關注。
最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調查。
日本野村證券旗下的加密風險投資部門Laser Digital 進行了一項調查,覆蓋歐洲、中東、亞洲、南非和拉丁美洲21 個國家,超過300 名機構投資者,資金總量達4.9 萬億美元,包括財富管理機構、養老基金、對沖基金、投資基金和保險資產管理機構。
調查結果顯示,96% 的受訪投資者認可加密貨幣的潛力,認為數字資產“代表了投資多元化的機會”,與固定收益、現金、股票和大宗商品等傳統資產類別相當。
關於加密資產的看法,超過五分之四(82%) 的專業投資者對加密行業的總體前景持樂觀態度,尤其強調他們對未來12 個月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樂觀態度,只有一小部分(3%) 表示負面展望,而其餘15% 則保持中立立場。
在考慮投資選擇時,8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或他們的客戶正在積極考慮投資數字資產。具體到比特幣和以太坊,將近一半(48%) 的參與者將它們視為新興Web 3.0 經濟的基礎元素,提供長期投資機會,另有四分之一(26%) 將這些資產視為有長期投資前景的高度投機性資產,而其餘26% 主要將其視為高度投機性資產。
機構投資者不僅僅關注兩大加密貨幣,8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看到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其他精心挑選的加密貨幣的價值,只有12% 的人認為擴展到其他加密貨幣沒有價值。
投資者在其風險範圍內對數字資產的最大配置有所不同。 22% 的受訪者表示最多可以投資其投資組合的5%,而30% 的受訪者表示最多可配置4%。
展望未來,近一半的參與者(45%) 表示,他們或他們的客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對數字資產的總敞口從5% 到10% 不等,只有極少數(0.5%) 提到在此期間沒有接觸過數字資產。
就數字資產類別中的首選敞口策略而言, Momentum (當價格沿著過去的軌跡繼續運動時,我們能夠獲得收益)成為最受歡迎的選擇,80% 的投資者表示偏愛它。其次是Value(價格恢復到之前的某種均衡狀態時,我們能夠獲得收益;),受到68% 的受訪者青睞。
最後是Carry(當價格不發生變化時,我們能夠獲得收益),受到61% 的受訪者青睞。然而,絕大多數(77%) 表示更喜歡所有這些因素的風險策略組合。
以上種種似乎是非常樂觀的數據,但是也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風險因素”。
-
90% 的受訪專業投資者表示,在他們或他們的客戶考慮投入資金之前,獲得“大型傳統金融機構”對任何加密資產基金或投資工具的支持非常重要。
-
大約75% 人表示,“法律或監管限制”可能會阻止他們的公司或客戶投資與加密相關的基金或產品。
總結起來,買方機構以及他們的客戶爸爸們對加密資產持好奇或者感興趣的態度,但是法律監管不明晰,缺乏ETF 等入場工具讓他們暫時處於觀望的狀態。
這和筆者的實際經驗類似,接觸的一些買方機構都表示對加密資產感興趣,暫時不投資但是關注。
相較於股市,加密世界缺少ETF 以及公募基金這樣的工具或者說產品,從而讓大多數散戶直接在市場中博弈,一擁而上,一泄而上。
曾經在“灰度牛市”的時候,加密行業從業者曾經喊出“以後不會再有大熊市了,因為未來是機構主導”,結果沒想到所謂的機構要么暴雷,要么跑得比誰都快。
從這個角度來看,比特幣ETF 意義重大。
正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前主席Timothy Massad 發文所言:“比特幣ETF 將成為散戶投資者投資加密貨幣的一種方式,而無需實際購買它並處理託管的複雜性。”
投資比特幣ETF 就相當於間接購買了比特幣,相較傳統的交易途徑:一方面,交易門檻更低,免去了投資者學習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或場外交易操作、錢包存儲以及私鑰管理的學習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平颱風險(交易所被盜及監管不足)和自持風險(保存失當)。
此外,比特幣ETF 給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比特幣的合規投資通道,這意味著傳統的基金公司也可以通過ETF 帶來更多進場資金間接實現比特幣的投資組合,比如,美國市場非常重要的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就因為政策限制無法參與加密市場的直接投資。但如果將比特幣包裝成ETF,養老基金就可以將其作為合規的加密市場投資工具納入投資組合。
但是,擺在比特幣ETF 面前的又是一道監管天塹,至少美國目前對加密資產監管處於一個不友好甚至混亂的狀態,沒有明確的合規規範指導,近期美國SEC 連續對Coinbase 和Binance 提起訴訟,釋放了美國對加密貨幣監管趨嚴的信號,幾乎所有的加密資產都可以被披上“證券”的外套然後一頓“拳打腳踢”。
因此,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都在等著監管落地,不怕“快速一刀切”,怕的是模糊不清,然後一直拖著,一拖就是1 年2 年,人生很短暫,我們還能經歷幾個牛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