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平等的Web3遊民止步於尋仙問道

“你知道嗎?Web3有一部分人賺錢之後開始研究修仙和形而上了。”筆者的朋友在經歷了一場以出國是否自由為主題的網絡論戰之後,略顯無奈地說道。

這也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修仙論道問長生,就像古代帝王的必生追求一般,在大佬圈並不少見,在得到僅有少數人削尖腦袋才可獲取的財富與地位後,壽命成為了唯一不可攥緊的流沙。在華人互聯網圈,馬雲、黃崢、張一鳴,退休後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生命科學賽道;在矽谷圈,該現象則更為聳人聽聞,水蛭法、絕食法、藥物法,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致力長壽聞名的科技大亨布萊恩甚至用自己17歲孩子的血漿為自己定期換血。

但在新生的Web3圈內興起該種潮流,似乎也頗為奇怪,與談及就紙醉金迷的華爾街機構不同,眾人對Web3的印像似乎還停留在詐騙與陽謀中,沉浸在小人物暴富的各種傳說裡。

所以,Web3也有長壽修仙潮了?

爆發的數字遊民

答案是肯定的。

而這一切,還要從數字遊民說起。

1997年,日立公司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部經理牧本次雄(Tsugio Makimoto)和英國《電子周刊》編輯大衛·梅樂斯(David Manners)合著的《游牧上班族》出版,首次提出“數字遊民”概念,其在書中描述道,“未來的人類社會,高速的無線網絡和強大的移動設備會打破職業和地理區域之間的界限,成千上萬的人會賣掉他們的房子,去擁抱一種在依靠互聯網創造收入的同時周遊世界的全新生活方式,這些人通過互聯網賺錢第一世界水平的收入,卻選擇生活在那些發展中國家物價水平的地方”。在英譯中,該群體更為形象化,Digital Nomad,Nomad就特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現實中的Nomad示意

不得不讚歎前人的高瞻遠矚,這段描述一語成讖,到瞭如今,伴咖啡館與WIFI而生的數字遊民以一種新奇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互聯網的特殊群體。儘管數量仍舊稀少,但這一群體正高速增長。根據MBO Partners發布的2021年數字遊民報告,僅在美國,將⾃⼰描述為“數字遊⺠”的工人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2019-2021 年分別為730萬人、1090萬人、1550萬人,年環比增長率均超過40%。 2022年,由於流行病帶來的影響,數字遊民思潮蔓延,遠程辦公使該群體數量得到進一步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已經有3500萬數字遊民,到2035年,這一群體將超過10億人。

遊蕩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商機。

對於擇地而居的遊民而言,地點的選擇很簡單,性價比足夠高、使用便捷的寬帶網絡、最好還伴隨著大自然最原始的芬芳,這也讓眾多曾處於邊緣地帶的小國看到了經濟增長的希望。海外,巴巴多斯、馬耳他、冰島、希臘、愛沙尼亞、巴厘島和斯里蘭卡等多個地區成為遊民集聚地,在國內,雲南大理、各地古村落則是遊民最愛。據統計,全球已然有超過20個國家提供數字遊民簽證以吸引人流的到來。即使是遊民,也並非想走就走,在此背景下,配套服務也被催生成熟,旅居評級、簽證獲取、中介機構,成熟的產業鏈條側面反映出游牧生活的複雜性。

從性質來看,對於天然具有分佈式屬性的Web3,數字遊民無疑是極佳的價值觀代言。自由、平等、無主權管轄,去中心化特性在遊民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中又以華人群體最為突出,在中國徹底清退加密後,Web3華人被迫在全球四處飄蕩奔走,甚至獲得了Web3猶太人的稱號,在前段時間震驚全國的巴厘島案件中,Web3華人也再度被帶上了風口浪尖。

爭議的長壽DAO

即使是遊民,也需要認同感。

與世人熟知的逃離世俗的印像不同,作為社會性突出的人類,數字遊民依然需要社區,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鏈接,興趣小組模式般的DAO在其中開始發揮關鍵作用,不奇怪地說,任何可想到的事件屬性都存在一個DAO。修仙論道路漫漫,但延長壽命卻非常實際,為便於操作,筆者以Longevity為關鍵詞對DAO進行了檢索,果不其然,發現了一個真正從事相關研究的社區——VitaDAO。

根據官網描述,VitaDAO於2021年成立,由去中心化生物技術協議Molecule的Tyler Golato發起,旨在資助長壽研究,目前社區成員已有9000多名,均為該領域的“愛好者、研究人員和貢獻者”,2022年,VitaDAO投入了超過350萬美元用於研究衰老疾病、細胞生物學和修復與年齡相關的身體損傷的項目。

兼具未來感與邪教感的VitaDAO,參與人陣容頗為強大,在年初完成的41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中,投資方包括製藥巨頭Pfizer Ventures,風險投資基金Shine Capital,投資集團L1 Digital,而在此前投資中,以太坊創始人V神赫然在列。

至此,與本篇主題關聯最為緊密的Zuzalu終於浮出水面。

Zuzalu是今年由V神、Frens和Vita DAO在黑山發起的首個快閃式城市社區,持續時間兩個月,從3月25日到5月25日。在該實驗中,Zuzalu作為集加密貨幣、生命科學、哲學三者為一體的小鎮,吸引了200名來自全球各地居民參與,並有約700人來參觀。在Zuzalu,居民可以通過ZuPass 登記領取利用零知識證明生成的電子“護照”,短暫的從數字遊民駐足成為擁有實地戶籍的Zuzalu人,並對長生不老、公共治理、零知識證明、人工智能等議題進行談論,從而建設更為真實的加密城市。

VitaDAO官網中對Zuzalu的描述,來源:VitaDAO官網

出於囊中羞澀,筆者難以實地去參與該實驗,但在社群中遠程窺見了該城市實驗的一部分。在支持者的描述中下,Zuzalu成為了靈魂自由的象徵,並具備可改變眾多Web3人職業和人生選擇的能力。

早上,去海邊打坐,去山上採野花,聽黑山教堂的鐘聲,在月光下的海邊修習金剛功,在這裡,可全然脫離個人的瑣碎生活,遠離房貸、車貸等世俗壓力,只需沉浸在大自然饋贈的烏托邦,依山伴水,不亦樂乎。在參訪者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參後感中,Zuzalu儼然已上升到游牧文明與網絡秩序的探討,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V神在Zuzalu與大家一起討論,來源:Coindesk

平和而寧靜,但卻與世俗割裂,縱觀該活動,無不透露出一絲絲嚮往又詭異的擰巴感,在Web3,這種撕裂感則更為強烈。

Web3世界由最為複雜的一群人組成,華爾街精英與原生OG、底層人物與投機大戶在此糾纏,鄙視鏈在充滿戾氣的賭場中一層接一層,在這裡,人生觀和價值觀難以避免發生激烈的對抗。

部分人士對Zuzalu頗為不屑,認為這只是精英階層的遊戲。 “對,你去參加之前,首先要有錢購買你黑山的往返飛機票和安排食宿,然後你還要有閒,不用全情投入上班去參與討論,綜上所述,這已經對參與人進行篩選了,還談論什麼平等、思想自由。”身兼多職的散戶Cynic如是說道。

也有人在略有好奇,“真誠發問,所以Zuzalu可以解決現實中的高房價、孩子教育等實質性問題嗎?”

而對該項目的支持者而言,Zuzalu是網絡文化外溢的模擬實驗,更是精神上的一種釋放,具備較強的哲學意義,而非單純以富這個詞去承載。 “它並不是一張富人的網絡,卻可能成為一張思想精英的網絡,或者說一個“士”的網絡。”SeeDAO 發起人唐晗在其參後感中寫道。

部分人士認為這本就是對Web3的合理解讀。 “逃避可恥但有用,儘管它不涉及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但更像是一個烏托邦式世外桃源的體驗,可以形成通過多元化角色對現有社會結構逃避的平行空間。”

Web3的世界觀

問題的討論遠不止於Zuzalu本身。

在開頭筆者朋友參與的討論中,針對出國是否意味自由的議題就引發了難以調和的矛盾,正方網友認為出國意味著言論自由與福利保障,並非一定要成為傳統意義上的rich才可享有自由,因而建議無負擔的年輕人應多往海外發展;而反方則強調沒有經濟基礎何談自由,該境遇不分內地與海外。這場爭論從是否出國逐步遷移至國人是否在海外遭受種族歧視,引起群內的各自反饋,最終在討論完各自的成長環境後,止步於死寂的沉默。

在這場舌戰的背後,筆者更為深刻的感受到,即使在號稱人人平等的Web3再疊加數字遊民的灑脫Buff,世界也從未是平的,想自由的心難免會被現實的瓶頸所束縛,所處階層限制了參與的天花板,正如看似毫無門檻的長壽DAO,也蘊含著無數難以明說的籌碼。

黑山的美不屬於所有人,來源:google picture

而在論戰中,一直生活在相對富裕的家庭的正方,即便在海外也享有著友好的鄰居與融洽的社區氛圍,其所支持的論點是生活環境所賦予的直接感受,但對於普通人,顯然反方的論點更接地氣,也更容易接受,畢竟即使是出國這一舉動,也隱含著某種標價,更遑論海外的生存。

歸根結底,差距,在任何圈層都有體現,並不會因Web3而改變。反觀Web3的出現,恰恰是由於流動性的減速與階級的固化,這一攜帶著小人物夢想因子的行業,因渴望躍遷的普通人而興起,因精英人群的湧入而加速,也因多樣性的增加而退潮。到目前,它與其他行業的差別正逐漸被填平,暴富的機會隨著機構入場迅速減少,鄙視鏈正在逐步蔓延。但所幸的是,Web3仍賦予了個人更多的選擇機會,在機會不多的當下,可選擇已然是來之不易的希望。

回到論道本身,該模式已然遇到了現實問題,數字遊民的生活方式並不意味著低成本、低開銷與永遠和諧,衣食住行的基本開銷尚不足論,看似惠及的原住民就已然不滿。日前,關於數字遊民新殖民主義的論調湧出,在第一世界中獲得高額收入再前往第三世界生活的數字遊民,無可避免的侵蝕著原住民的生活。生態被改造,原住民的被迫遷移屢見不鮮。以墨西哥城為例,人流的湧入推動基建的價格上漲,3年間,當地數字遊民聚居區房租漲幅60%,致使原有住民難以承受背井離鄉。

同樣的情況在巴厘島則更為激烈,原住民認為外來游民享有外國人特權,並要求政府對此採取行動。 “即使過期旅遊護照也不會被驅逐,甚至可以不繳稅,享受生活,而當地人卻在掙扎著每月的177美元填飽肚子。”一位網友在其推特上寫道。

結語

目前來看,Web3的修仙問道之旅已然開始,最有影響力的人已經投身其中,旁人的妄加指責毫無用處,而更多的普通人無非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發點牢騷。更何況對比在長壽最前線戰鬥的富豪們,Web3er的求仙尚還處於呼吸新鮮空氣、做做有氧操理論的最邊緣,遠未到輸血、克隆、基因改寫的逆天地步。

耐人尋味的是,儘管如何折騰,預期壽命卻並未顯著增長。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20年的77歲下滑至2021年的76.4歲,退步到了1996年的水平。當然,必須承認的是大佬的努力並非毫無作用,相對於貧困的同齡人,有錢人壽命增加約為十年。

無論矽谷大佬還是Web3的上層人士們,拼盡全力也就比兢兢業業的打工人最多活十年,這或許是不幸中的好消息,畢竟死亡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平等的。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