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00y,Four Pillars;翻譯:金色財經0xxz
要點
Polygon 2.0 是一個由ZK 驅動的L2 鍊網絡,旨在成為互聯網的價值層,旨在通過ZK 技術實現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
根據新的藍圖,POL 的新代幣經濟學已被提出,預計它將在Polygon 2.0 生態系統成熟之前發揮重要作用。
1. 大規模採用之路
1.1 前言
儘管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仍遠低於上次牛市的高點,但區塊鏈領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多樣化。特別是,上次牛市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宏觀環境以及區塊鏈缺乏有意義的現實用例,因此可以看到許多協議將其方向集中在當前市場的大規模採用上。
對於大規模採用來說,改進的不僅僅是一個領域,而是許多領域。首先,增強錢包等服務的UI/UX 非常重要,這些服務通常是用戶使用區塊鏈的初始接觸點。其次,需要為用戶提供更多實用的區塊鏈服務。最後,需要一個完善的基礎設施來促進許多用戶輕鬆使用區塊鏈。
1.2 不同類型的區塊鍊網絡走向大規模採用
本文將從基礎設施的角度探討大規模採用的概念,但為大規模採用而設計的網絡實際上應該是什麼樣子?到目前為止,不同的區塊鍊網絡已經提出了獨特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個是在單鏈上進行優化。這是Solana、Sei、Aptos、Sui 等人所採用的方法。單鏈的優點是鏈中的各個dApp 可以無縫組合地相互交互。然而,缺點是網絡的性能由性能最低的節點決定,並且網絡可能變得中心化,因為節點需要更高規格的硬件來實現高可擴展性。
第二是構建一個具有多個L1網絡和適當的跨鏈協議的生態系統。 Cosmos、Polkadot 和Avalanche 是這種方法的一些例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理論上可以通過並行擴展無限增加可擴展性,但缺點是儘管存在跨鏈協議,但不同網絡的異步特性降低了可組合性,並使生態系統和安全性變得碎片化。
第三種方法是垂直提高可擴展性,例如基於單個基礎層的rollup網絡。這種方法的例子包括Optimism、Arbitrum One 和Starknet。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它允許高可擴展性,同時仍然通過執行鏈外計算而受益於基礎層的安全性,並且它允許各種應用程序在一個網絡內以高可組合性進行交互。然而,缺點是L1 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L2 的可擴展性,正如Vitalik Buterin 指出的那樣,使用相同的垂直擴展結構來垂直提高可擴展性是有限的。
所有上述方法都很重要,因為它們為大規模採用提供了方向,但它們都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點。因此,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方法,綜合上述方法優勢,如下圖所示。
除了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的Polygon之外,所有領先的rollup網絡——Optimsim 的OP Stack、Arbitrum 的Orbit、zkSync 的ZK Stack 和Starknet 的Fractal Scaling——都在尋求提高垂直和水平的可擴展性。
在上述方法中,多個L2或L3網絡共享基礎層,其優點是1)繼承基礎層的強大安全性,消除安全破碎化,2)通過並行運行網絡實現理論上無限的可擴展性,3)實現更多通過共享結算或數據可用性層實現無縫且安全的互操作性和可組合性。
在我看來,這是區塊鏈大規模採用的最佳模式,因為1)區塊鍊網絡的安全性需要統一而不是碎片化,以便大量資金流動,2)對於用戶而言它需要提供高水平的可擴展性,3)即使存在多個網絡,資產轉移和交互也需要無縫且安全。
2、Polygon 2.0
(來源:Polygon)
2.1 互聯網的價值層
最近,Polygon 發布了Polygon 2.0 藍圖,該藍圖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並以“互聯網的價值層”為願景。正如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創建和交換信息一樣,價值層是一個允許任何人創建、交換和編程價值的協議。
Polygon 2.0 的價值觀是“無限可擴展性”和“統一流動性”,其目標是通過ZK 驅動的L2 鍊網絡來實現。在用戶方面,儘管使用多個ZK L2 鏈,但UX 感覺就像使用單個鏈。
2.2 Polygon PoS → Validium
(來源:Polygon)
在我們深入了解Polygon 2.0 的架構之前,Polygon 聯合創始人Mihailo Bjelic在治理論壇上發布了一項提案,將現有的L1 網絡Polygon PoS 升級到validium,以實現Polygon 2.0 的願景。 Polygon 已經擁有與以太坊兼容的ZK L2 技術,稱為Polygon zkEVM,目前運行良好。
首先,zkEVM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以太坊網絡的安全性,因為PoS網絡的計算結果的有效性證明將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驗證。其次,現有的Polygon PoS驗證者將代替以太坊網絡來管理交易數據,與rollup模式相比,可以實現更低的費用和更快的速度。
這稍微改變了PoS網絡上驗證者的角色:首先,它們將繼續確保交易數據的可用性,其次,它們將充當排序器來確定L2網絡交易的順序。
2.3 Polygon 2.0架構:ZK驅動的L2鍊網絡
(來源:Polygon)
Polygon 2.0是基於以太坊的ZK L2鏈生態系統。這些由ZK 驅動的L2 鏈稱為“Polygon Chains”。從垂直和水平可擴展性的改進來看,Polygon 2.0 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就像互聯網具有稱為互聯網協議套件的分層結構一樣,Polygon 2.0 也包含執行不同角色的層。
2.3.1 質押層
Stake Layer 是負責Polygon 2.0 驗證者所有事務的層,它作為智能合約存在於以太坊網絡上,有兩種類型:
-
驗證者管理者- 一個智能合約,用於管理Polygon 2.0 生態系統中的驗證者池,包括所有驗證者的列表、哪些驗證者參與哪些Polygon 鏈、它們的質押大小、質押/解除質押請求、懲罰等等。
-
鏈管理者- 存在每個Polygon 鏈的智能合約,用於管理驗證者列表、驗證該鏈的配置(例如,驗證者的最大/最小數量、懲罰條件、質押所需代幣的類型/大小)等。
驗證者可以通過質押代幣加入Polygon 2.0 中的公共驗證者池,並根據需要作為多個Polygon 鏈上的驗證者參與。 Polygon 2.0 中的驗證者基本上負責排序和驗證用戶的交易以創建區塊,以及生成ZKP 的證明過程並確保交易數據的可用性。
驗證者因其各種角色而獲得補償,包括1) 協議獎勵,2) 來自參與Polygon Chain 的交易費用,以及3) 來自Polygon Chains 的額外獎勵(例如,原生代幣)。
2.3.2 互操作層
(來源:多Polygon)
互操作層可在Polygon 2.0 生態系統中實現無縫跨鏈消息傳遞,使用戶感覺他們正在使用單個網絡,儘管他們實際上使用多個網絡。
每個Polygon鏈都管理消息隊列,消息隊列是發送到其他Polygon鏈的消息,其中包含1) 內容、2) 目標鏈、3) 目標地址和4) 元數據。消息隊列都有相應的ZKP,如果特定消息的ZKP在以太坊上得到驗證,則目標鏈可以安全地執行此跨鏈交易。
然而,由於ZKP 在以太坊上驗證的成本很高,因此互操作層還添加了一個聚合器組件,該組件將由Polygon鏈中的消息隊列生成的多個ZKP 匯集在一起,並允許它們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廉價的驗證。由於聚合器需要去中心化以保證活性和抗審查性,因此它由Polygon 2.0 的通用驗證者池管理。
事實上,跨鏈交互是這樣的,一旦聚合器收到ZKP,目標鏈就會以最佳方式處理交易,為用戶提供“統一流動性”體驗,因為交易幾乎可以立即和原子地處理,儘管使用多個網絡。
2.3.3 執行層
執行層是Polygon Chains中實際計算發生的層,它具有類似於典型區塊鍊網絡的組件(例如P2P通信、共識、Mempool、數據庫等)。
Polygon Chains 在客戶端層面是高度可定制的,包括原生代幣、交易費用流程、額外的驗證者獎勵、區塊時間和大小、檢查點時間(ZKP 提交的頻率)以及rollup/validium選擇。
2.3.4 證明層
由於Polygon 2.0是ZK驅動的L2鏈的集合,因此ZKP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證明層負責為Polygon鏈上的每筆交易生成ZKP。證明者使用Polygon 團隊開發的Plonky2 。
3、新代幣:POL
3.1 代幣經濟學
雖然我們一直在仔細研究Polygon 2.0,但很明顯,實現這一願景既涉及協議經濟學,也涉及技術。作為回應,Mihailo Bjelic、Sandeep Nailwal、Amit Chaudhary 和Wenxuan Deng向Polygon 社區提出了一種名為POL 的新代幣模型。
在白皮書中,他們將POL 的設計目標設定為1)生態系統安全,2)無限可擴展性,3)生態系統支持,4)無摩擦,5)社區所有權,並提出了以下實用效用:
-
驗證者質押: Polygon 2.0 中的驗證者必須質押POL 代幣才能參與驗證者池。
-
驗證者獎勵:必須持續向驗證者提供預定義的獎勵。驗證者默認獲得協議獎勵,並且還可以從Polygon Chains 獲得交易費或額外激勵獎勵。
-
治理:代幣將用於治理,治理框架尚未披露。將有一個新的社區金庫,由POL 代幣持有者管理,並將有助於支持生態系統。
POL 代幣的初始供應量為100 億,從MATIC 1:1 遷移,建議年通脹率為2%:
-
驗證者獎勵:驗證者將在前10 年額外獲得總供應量1% ,此後社區可以通過治理決定是否維持或減少這一份額。
-
生態系統支持:前10年,將向新推出的社區金庫提供相當於總供應量1%的金額,可通過社區治理用於生態系統支持。 10年後,社區可以通過治理決定是維持還是減少這個數額。
(來源:Polygon)
與現有MATIC 代幣經濟(MATIC 總供應量固定為100 億)不同,POL 代幣的通貨膨脹率為10 年每年2%。在Polygon 2.0 生態系統足夠成熟之前,這種通脹供應將為網絡提供良好服務。一旦Polygon 2.0 生態系統完善並通過交易費用實現可持續性,社區就可以通過治理來減少通脹。考慮到目前比特幣網絡的通脹率約為1.8%,2% 並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3.2 模擬
但新POL 代幣的代幣經濟學有多現實呢?網絡是否足夠安全,驗證者是否會受到足夠的激勵,生態系統是否會得到足夠的支持? Polygon 模擬了這些問題並將結果包含在白皮書中。
基於一系列假設,很明顯,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驗證者也可以獲得4-5% 的年度激勵,並且社區財政部將獲得足夠的資金。 (請注意,社區金庫的規模是使用1 枚POL 5 美元的平均價格計算的)。
-
Polygon 公鏈平均交易費用:0.01 美元(目前Polygon PoS 平均費用),平均驗證者數量:100,平均TPS:38。
-
Supernets Polygon Chains 的平均交易費用為0.001 美元,平均驗證者數量:15,平均TPS:19。
-
每個驗證者的平均年運營成本:6,000 美元(應用摩爾定律的修改版本,每三年運營成本減半)
(來源:Polygon)
3.3 與其他代幣的比較
乍一看,擬議的POL 代幣經濟與Polkadot 的DOT、Cosmos 的ATOM 和Avalanche 的AVAX 類似,但也存在一些差異。
首先,POL 和DOT 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構建在底層上的網絡要成為平行鏈,需要通過一個稱為平行鏈拍賣的過程將大量DOT 代幣鎖定到Polkadot 中繼鏈中。然而在Polygon 2.0中,任何人都可以部署Polygon Chain,滿足驗證要求的驗證者就可以參與。
其次,POL 與AVAX 和ATOM(支持ICS)略有不同,因為這三者的共同點是質押原生代幣的驗證者可以作為多個網絡上的驗證者參與,但它們在通脹率、治理等方面有所不同。 。
4、最後的想法
隨著區塊鏈行業和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嘗試垂直和水平提高網絡的可擴展性,而Polygon 2.0正在走這條路。雖然其他領先的L2 項目(例如Optimsim、Arbitrum、zkSync、Starknet)也在做出類似的嘗試,但Polygon 2.0 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1)具有高度以太坊兼容性的zkEVM 技術,2)利用ZKP 的跨鏈解決方案。
雖然其他項目參考了多條L2/L3 鏈的跨鏈解決方案,但很少有項目提供詳細的跨鏈解決方案。最近,跨鏈項目已經開始使用ZK 技術(例如zkBridge、Electron Labs、Polymer Labs 等),Polygon 2.0 也具備在其跨鏈解決方案中利用ZKP 的能力,旨在提供卓越的跨鏈用戶體驗。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Polygon 2.0與ZK技術一起能否實現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的價值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