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亞洲經濟體感受到影響


亞洲經濟渠道裡瀰漫著不安的聲音。這不是風,而是風。這是中國經濟低迷帶來的經濟寒意。

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作為全球經濟主宰者的中國正在讓其鄰國感到不寒而栗,尤其是那些深深紮根於其商業網絡的國家。

韓國的科技困境:亞洲的警告信號

韓國的經濟脈搏常常成為亞洲科技領域健康狀況的診斷工具。遺憾的是,預後並不Optimism。這家科技巨頭的出口大幅下滑,出現三年多來最大幅度的下滑。

原因?中國對計算機芯片的需求減少。如果這還不夠令人震驚的話,工廠活動已經連續14 個月令人不安地減少,這是該調查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下跌。

日本和台灣這兩個亞洲經濟強國也陷入了類似的泥潭。他們的工廠產量正在減少,外國海岸的需求也隨之減少,這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

儘管許多分析師對中國的複蘇潛力抱有希望,但最近陷入通貨緊縮的局面蒙上了疑慮。

對消費者消費不穩定、房地產市場搖搖欲墜以及地方政府債務不斷升級的擔憂只會加劇這種情況。

經濟擔憂盛行

如果說有一件事是透明的,那就是亞洲經濟體與中國之間的共生關係。北京Gavekal研究小組的Vincent Tsui用他的話恰當地總結了這一點:“當中國打噴嚏時,亞洲就會感冒。”

香港和新加坡尤其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中國的需求密切相關。韓國意識到形勢的嚴重性,已採取措施,例如設立新的全國假期,以拼命刺激消費。

然而,正如渣打銀行的Park Chong-hoon 正確指出的那樣,除非中國經濟迅速實現180 度大轉變,否則韓國的複蘇仍將是海市蜃樓。

在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階段,澳大利亞成功地保持了經濟繁榮,但現在卻陷入了困境。

澳元的估值受到打擊,跌至近一年來的最低點。必和必拓等主要商業實體對未來越來越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如果中國繼續拖延重振經濟的話。

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些國家以前忙於貿易活動,現在正面臨出口率低迷和工業生產下跌的問題。

當越南與出口下跌14% 作鬥爭時,馬來西亞則在努力應對近兩年來最慢的增長率。泰國呢?這個國家陷入癱瘓,不僅因為中國的經濟衰退,還因為國內政治不穩定和遊客數量減少。

全球經濟的不祥預測

亞洲可能是直接的病人,但如果Gavekal 的分析師可信的話,整個世界可能很快就需要經濟重症監護。中國經濟低迷不是短期流感,而是一場短期流感。這是一種慢性病。

隨著其經濟衰退,其他從其蓬勃發展的市場中獲利的國家將很快面臨清算。

總結中國經濟減速不僅僅是一個小問題; 這是一場巨大的經濟震動,動搖了亞洲經濟的基礎。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除非採取嚴厲措施,否則區塊鏈反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經濟問題的海嘯。

我們只能希望全球決策者認識到局勢的嚴重性,並齊心協力防止經濟崩盤。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RYPTOPOLITAN。版權歸作者Jai Hamid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