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意見領袖與權力:製造共識

文章作者:Dryden Brown 文章編譯:Block unicorn

感謝Vitalik Buterin、Tarun Chitra、Sreeram Kannan、Arthaud Mesnard、Maxwell Tabarrok、Robert Drost的回饋。

加密貨幣面臨去中心化的威脅,去中心化是將權力從直接領袖轉移給意見領袖的過程;意見領袖影響代幣持有者的投票偏好。意見領袖的數量較少,因為他們在跨項目上具有影響力。因此,當專案去中心化治理時,它實際上在整個行業中集中了權力。這使得加密貨幣更容易受到攻擊和控制,因為只需要捕獲較少的人,而他們的分佈可以由他們使用的社交平台的所有者來擴大或限制。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些去中心化的風險,我們可以減輕它們。最後,我們應該制定一個促進該行業長期發展和成長的監管環境。

為什麼要去中心化?

加密貨幣專案總是從集中化治理開始的,專案始於一個願景,試圖實現這個願景,由一個由直接領導者領導的個人或團隊執行,直接領導者會決定關於策略和資源分配的決策。

通常,策略或產品設計的一部分涉及發行代幣。代幣通常是對項目創造的價值份額的一種流動的、可交易的索賠。去中心化是指直接領導者將決策權(權力)從自己轉移給其代幣持有者的過程。代幣持有者對專案應該做什麼:策略和資源分配進行投票。

那麼,為什麼直接領袖在發行代幣時要去中心化呢?去中心化對一個組織會帶來一些成本——決策速度較慢,由下層人員做出,他們不需要對糟糕的決策負責,這就是為什麼公司不以這種方式運作的原因。這些成本正在整個產業內感受到。離開Gitcoin的直接領袖Kevin Owocki後來回來,描述了「創始人回歸」的更廣泛趨勢,以解決去中心化引起的組織功能失調問題。隨著治理變革的推動力增強,MakerDAO的Rune Christensen在2022年寫道:“ 治理流程和政治動態… 與有效處理複雜的現實世界金融交易的實際情況根本不相符。”

專案去中心化通常是因為這是發行代幣的監管要求,這是豪威測試(Howey Test)的隱含規定。豪威測試(Howey Test)認定大多數幣如果宣稱來自一個「共同企業」(直接領導者和團隊)的價值,就被視為證券。如果代幣被判定為證券,將給直接領袖和團隊帶來巨大的監管困擾和支出。除了代幣可以實現的功能性產品可能性外,去中心化還帶來以下好處,影響了去中心化的決策過程:

1. 早期持有者的流動性;比股票市場和監管更少的市場關注;比首次公開發行便宜。

2. 透過流動的資本市場解鎖了新的所有權需求,增加了融資可用性和專案價值;比傳統金融(tradfi)股票市場更少的市場和監管關注;比首次公開發行便宜。

3. 將代幣分發給客戶、供應商等,利用代幣作為吸引用戶和在協議上構建的團隊的一種獲取成本(CAC)和留存策略;相較於首次公開募股(IPO),成本更低,而且受到的限制更少。

4. 代幣發行者可以在代幣成功後停止工作,享受代幣發行所帶來的好處。

這些好處是實際的。儘管這個行業對此有一些懷疑,去中心化最終的理由可以讓他們了解到:盲目模仿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可以累積品牌的價值,從而實現合法性。放權常被視為崇高,但實際上,它通常只是一種因經濟動機而放棄責任的藉口。

計畫之所以選擇去中心化,是因為根據美國的監管要求,這樣做具有強大的經濟動機,並為他們帶來了合法性;但他們必須承擔專案內組織效率下降的成本,也為整個產業的權力集中付出了代價。

製造輿論

當專案去中心化時,直接領導名義上是把權力交給代幣持有者,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不是的-去中心化是將權力從直接領導者轉移到輿論領袖手中。

選舉無法準確表達選民的偏好,因為在民主制度中,選民更願意將權力交給輿論領袖。輿論領袖是那些影響選民對專案看法的人,因為他們被視為比選民更了解專案、行業或主題,因此他們的觀點和建議更有分量,也許更明智,肯定更具有合法性。輿論領袖通常是前直接領導者,但有時他們是另一個計畫的前或現任直接領導者。借助代幣持有者的信任賦予他們的權力,輿論領袖控制了影響選民偏好的資訊流。透過控制訊息,輿論領袖決定了投票結果;有時輿論領袖透過正式的代表系統擁有明確的權力。通常像以太坊這樣的一級鏈(L1)擁有健全的鏈下治理系統(例如EIP),在投票之前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但投票正式決定了擬議更改的命運。

這動態最著名的描述出現在喬姆斯基和赫爾曼的《輿論的製造》。他們認為,大眾傳媒是美國政府的宣傳工具,大眾傳播媒體控制資訊流,因此它決定了投票結果。今天,有一個更廣泛的獨立輿論領袖網絡在社交媒體上嶄露頭角,但他們仍然感受到政治力量的壓力。此外,獨立的輿論領袖受到直接領導者的支配,後者控制著他們用來傳播觀點的社群媒體平台。如果社群媒體平台去中心化,這個問題將進一步加劇。伊隆(馬斯克)展現了直接領導的潛力,作為能夠擺脫輿論領袖影響的人。

尋求損害項目或行業的對抗性行為者將在項目的內部邏輯範圍之外運作(拜占庭參與者)——他們不會試圖竊取錢或代幣,而是試圖製造混亂,以創建一個根本問題:行業功能障礙和潛在崩潰。如果加密正在從某個行為者那裡獲得零和政治權力,這種反應是合理的。

這個教訓是:如果一個對抗性的行為者(也許是敵對政府或其他不一致的利益團體)想要控制加密,他們會:

1. 激勵項目去中心化(用財政或社會資本)。

2. 鼓勵意見領袖中心化(可能使用社群平台作為槓桿)。

3. 借助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來合作影響重要專案。

這比操控這些專案的團隊要容易得多,因為意見領袖具有跨專案的影響力。去中心化的結果是一個更脆弱的行業,有明顯的致命弱點。

計畫的命運:充滿活力或瀕臨崩潰

以太坊在正式上是去中心化的,但它是一個活躍的主導項目:它由一組高合法性的意見領袖積極領導,包括其創始人Vitalik。幾乎沒有跨專案的影響,因為核心開發團隊沒有留下權力真空。很難找到一個非以太坊意見領袖,以太坊的人認真傾聽。在更廣泛的以太坊生態系統中,二層擴展深受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的影響;考慮到它們的去中心化主要來自與基礎區塊鏈網路(L1)的深度關聯,這似乎是不可避免。這凸顯了對第二層擴展方案(L2)的一種攻擊方式,會導致L1網路不再那麼活躍。

死掉的主導項目是那些去中心化的項目,其創始人不再參與,而是真正地退休了。這留下了專案內的權力真空,使專案容易受到外部影響。

死掉的主導項目很難復活,由意見領袖主導的項目很難轉變。很難有動力執行所需的轉變,以獲得重大的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因為作為一個新的潛在的活躍主導者,在項目內爭取社會資本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沒有明確的機制來獲得與執行長級別工作相當的經濟激勵,即代幣,更容易的方法是簡單地啟動一個新專案。

威脅專案成長的路徑

許多專案都有一個類似比特幣的最終願景:一個在網路上永遠運作的自治、不可變系統。值得花一些時間來欣賞這些系統的賽博朋克風格和歷史成就,但是,將一個項目引導到崇高的高度需要領導力——如果科技的歷史教會我們任何事情,那就是使用新技術的新項目將取代舊項目,特別是如果沒有一個高度合法的領導者來應對克里斯滕森式的顛覆。過早去中心化並不是通往永恆的路徑-它是通往更快滅亡的路徑。

意見領袖主導的專案很難在發展的後期階段取得巨大成功(第二階段或是第三階段),這為新進者創造了更多機會。想像一下,如果Facebook 在實現市場適應性(或達到10 億DAU)後分散到Facebook Protocol,那麼META 就不會是價值8,000 億美元的公司,因為意見領袖不會引導代幣持有者投票支持「定價過高」的Instagram 收購,當然也不會投資於元宇宙技術。只有具有馬克·祖克柏的合法性的直接領導者才能做出悖論的決策。在Facebook Protocol 世界中,Instagram 會從Facebook 核心產品中獲得用戶注意,而Oculus 可能正在積極研發元宇宙技術,打造自己的帝國。而Facebook Protocol 將會逐漸式微。這本身並不是壞事,但它確實表明過早的去中心化會阻礙專案的成長。未完成的使命是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但從更實際的角度看,較小的結果意味著更高的產業資本成本。創投機構願意承擔在具有巨大成果的領域進行「高昂」交易的風險。

去中心化專案的招募變得更加困難,由於他們不太可能做出大膽的策略決策,潛在的招募人員選擇成為創辦人。擁有如此高度合法性的項目是少之又少,以至於他們傳遞的社會資本超過了使用新技術創立新項目的明顯經濟動機。以太坊基金會的招募非常成功- 他們的研究人員可能會透過啟動類似Avalanche 或Solana 的新L1 來賺更多錢- 但EF 是個例外。

過早的去中心化導致了更多的項目(這是好事),但更小的結果和更高的行業資本成本(這是壞事)。

結論

請深思去中心化對專案和整個產業所產生的代價。 Vitalik曾寫道,「 小事物被集中控制是好的,而極大事物的集中控制令人恐懼。」而加密產業中最大的事物就是整個產業本身。我們不應該讓加密走向一個可能會將權力集中並由對立意見領袖控制的地方,尤其是以這個行業創建的高貴理念為幌子。

我們需要能夠創造代幣,而不必排斥掉直接領導。偉大的事物是由具有權威力量和勇於採取大膽行動的傑出領袖在長時間內建立起來的。為了在不誤導去中心化的情況下實現代幣化的好處,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有利的監管環境。透過這樣做,我們將能夠實現更大的成果,降低加密資本成本,並推動產業進一步成長。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增強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消除了一個我們通常忽視的潛在攻擊途徑——即惡意行為者可以利用過度去中心化來危害加密產業。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