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Layer1技術躍遷殺不死以太坊:先天缺陷已有解決方案

撰文:Haotian,Twitter:@tmel0211

如果「開放、包容、可信、組合」,這樣的以太坊最終都成就不了區塊鏈價值落地,我很難相信一個新鏈就會。

最近,Solana 帶領Avalanche、NEAR 等Layer1 公鍊大殺四方,市場又傳出殺死以太坊的聲音。確實,ETH Killer 是上一輪牛市大部分公鍊手握的王牌敘事。

不過,在EVM 一統江湖,Layer2 尚未爆發的當下,單靠MEME、DePin 等敘事不足以撼動ETH 的市場地位。這只是坎昆升級前,Alt-Layer1 的短暫狂歡,Why?

科技「躍遷」並沒有成為激發新敘事

1.各大公鏈爭相殺死以太坊的敘事,已然被一輪牛熊週期充分驗證「失敗了」。表面上看來源自以太坊強大的市場共識,和開發者群體創新力量,以及DeFi、NFT 金融應用無限組合的魔力。

實際上因為,Crypto 市場也受限於技術、市場、合規等因素並未實現Mass Adoption 大規模普及,這些新公鏈帶來的技術「躍遷」並沒有成為激發新敘事,擴大新市場增量的抓手,還僅僅在吃以太坊的溢出紅利。

Solana、Avalanche、Aptos 等公鏈想從開發語言、程式碼複雜度、運行機制等底層框架徹底提陞技術水平,為應用市場提供更好的infra。例如,Solana 的高並發處理效能和使用者體驗UX 優勢,單論技術確實更適用於未來增量Crypto 市場。

只不過,眼下市場基本運作邏輯還沒真正蛻變。

偏好風險的遊資,渴求財富密碼的市場受眾,不斷刷新的多樣玩法,始終存在的信息差,偶爾溢出圈的暴富故事等等,這些完美構成了周期性的牛市基本要素。

這讓技術「先天侷限」的以太坊,愣是靠各類EIP、ERC 標準協議等縫縫補補,也足以衍生出一個龐大的應用市場,還能讓其他競品公鏈僅靠溢出效應就能頻頻冒頭。

但大家都在吃以太坊DeFi 市場紅利,還沒到Alt-layer1 可以輕鬆取代並超越以太坊的時候。

以太坊「先天缺陷」已有解決方案

2.以太坊「先天缺陷」已經探討出了一整套成熟解決方案,例如:擴容問題,演變出了Rollup、Plasma、Validium 等各類方案;又例如:EOA 地址局限,靠ERC4337 Account Abstraction 也得到了升級,甚至演變出了一個帳戶抽象賽道;

此外,Layer2 也同樣成了一個敘事賽道,OP-Rollup 和ZK-Rollup 展開持續拉鋸戰等;後續還有坎昆升級後的Blob 空間以及更遙遠的Sharding 分片、底層SNARK 化等來提供後續發展支撐;

即便是區塊容量上限潛在的DA 能力局限問題,也延伸出了Eigenlayer 等基於Restaking 方案來優化DA,再透過模組化組合Celestia 這類三方DA 方案,以及對VM 執行層的可選替代方案等等。

整個以太坊的開發、擴展、外延環境已經足夠成熟和繁榮,它背後的開發者力量才是大以太屹立不倒的基石。

雖然以太坊過去幾年,持續疊樂高建構生態的落地結果確實不及預期,但能在頻發的黑客攻擊下,完成PoW 到PoS 的關鍵升級,又能把開發者資源聚攏在以以太坊EVM 為在中心的主線上,且能演變出一個更宏大的Layer2 敘事板塊,以太坊的後續潛在可能性不容小覷。

相信以太坊,是對以太坊多年穩固共識的敬畏,也是對其背後龐大開發者群體Builder 的Respect。

依稀記得18 年歲末,EOS 號稱全新範式公鏈,且掀起了一輪菠菜遊戲狂潮,但事實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短暫繁華散儘後,最終還是慢卻穩健的以太坊笑到了最後。

真正的價值發現,一定要慢慢Capture 捕捉。

Layer2 的後半程要靠高頻交易和應用驅動

3.Layer2 在熊市的Build 速度確實慢了,尤其是沒有一輪Layer2 Summer 的市場大饋贈,讓參與Layer2 生態構建的每個人都有點心有不甘。

不過,Layer2 Build 速度過慢和以太坊DeFi 敘事溢出到各大新銳公鏈另立山頭道理類似。以太坊Layer2 的後半程要靠一些高頻交易和應用驅動,單靠以太坊金融玩法的溢出效應和路徑依賴,和Alt-Layer1 硬碰硬對抗並沒有優勢。

一方面,Arbitrum、Optimism 等OP-Rollup 有了Layer2 先發生態優勢,並在Stack 戰略下,擴大了市場疆域,但這些戰略擴張到底屬於B 端佈局,OP-Rollup 需要解決被詬病的中心化難題且帶動C 端市場成長。

另一方面,zkSync、Starknet 等ZK-Rollup 有更Advanced 技術優勢,只不過ZK 也是著眼於未來的技術,已有用戶量級無法充分顯現ZK 的強大之處。只有使用者量級擴大,Gas 才能低到忽略不計,體驗也越絲滑,這才是ZK layer2 的最終形態。

此外,Layer2 市場腰尾力量正在舉事,例如,Metis,試著用Hyper(OP+ZK)Rollup 技術,做PoS 去中心化Sequencer,變革Token 的激勵方式(治理—>實用)等等。還有,Espresso、Astria 等共享Sequencer 方案,也在以Rollup as a Service 的方式也不斷外延Layer2 市場的潛力。

別以為OP+ZK 就已經把Layer2 的故事講完了,在我看來,Layer2 War 才真正開始,真正內捲的Layer2 市場坎昆升級後可能才拉開局面。當坎昆升級時間敲定後,Layer2 的抱團逆勢上漲不正是對眼下Layer2 憋屈處境的一次情緒釋放?

當未來應用鏈敘事場景打開,Mass Adoption 的局面被打開後,Layer2 賽道能沉澱的資金、使用者和DApp 應用,一定比其他Alt-layer1 更穩固。

4.當然,此刻為以太坊生態發聲,並非否定Solana 的市場潛力。不可否認,Solana 的技術創新起點確實高於已有區塊鏈架構,無論是它的儲存和運算分離特性以及高並發交易處理特性,都使得它對用戶很友好,更容易打造生態。

以DePin 為例,物理基礎設施+Token 代幣激勵,這是過去在失敗漩渦中反覆的敘事,例如Filecoin Arweave 等。在Solana 上會不會真正成功,我不知道,但DePin 發生在Solana 上,我對DePin 的信心會多一些。畢竟,高併發的技術起點和web2 天然接軌,這和靠模組組合併入的生態邏輯還不一樣。

Solana 眼下的崛起,一方面是以太坊Layer2 短暫沉寂帶來的空窗機會,另一方面則是Solana 上本來就活躍著一批開發力量的結果。但要修正的是,Solana 的目標並非殺死以太坊,它其實在找以太坊的「空白」點伺機突破,如果有所建樹且有於以太坊匹配的生態當量,頂多也就是比肩而已,何來取代一說。

以太坊不可避免的會被一些全新技術起點的Alt-Layer1 鏈衝擊,但他們都不是以太坊「殺手」,我更傾向於稱之為,Web3 破局創新者。

以太坊在DeFi 金融應用以及龐大的組合性生態已經獲得了成功,而Layer2、Layer3 未來的新征途還在路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