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DA解決方案盤點

在上一篇關於資料可用性的文章《Web3 科普|資料可用性為何對Layer2如此重要? (上)》中,我們介紹了L2面臨的資料可用性(DA)問題主要是安全性與成本之間的權衡。在權衡之下也產生了鏈上與鏈下的DA解決方案,以下將具體介紹這兩種不同的方案。

鏈上解決方案:Proto-Danksharding

鏈上解決方案指的是L2仍將以太坊作為DA層,並且依賴以太坊降低資料可用性成本。

Proto-Danksharding(又稱EIP-4844)便是以太坊降低資料可用性成本的方案。它引入了一種新的交易格式 — — Blob,L2上傳的交易資料將以Blob的格式在以太坊共識層上作非永久存儲,為L2帶來了更廉價的資料可用性。

這意味著以太坊未來將作為一個即時公告板,板上的資料公告一段時間後便會刪除,L2必須自己想辦法儲存所有資料的備份。

Proto-Danksharding預計將在以太坊今年年底的坎昆升級中上線。

鏈下解決方案

通俗的講,鏈下解決方案即是不再將以太坊當作DA層,轉而尋找更經濟的方式來獲得數據可用性。根據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不同,可將鏈下解決方案分為四種:Validium、資料可用性委員會(DAC)、Volition、通用型DA方案。

  • Validium

在以太坊最初探索的擴容方案中,使用有效性證明並將數據發佈在鏈上的稱為ZK Rollup,同樣使用有效性證明但將數據發佈到鏈下的稱為Validium;使用欺詐證明並將數據發佈在鏈上的稱為OP Rollup,同樣使用詐欺證明但將資料發佈到鏈下的則是Plasma。

Plasma的擴容方案現在已經被以太坊拋棄,在以太坊宣布以Rollup為中心的擴容路線後,Validium也漸漸無人問津。但因為Validium發佈到鏈下的交易資料由一個中心化營運商管理,所以Validium現在被特別指一種高中心化的DA方案。

在這種模式下雖然交易方隱私得到了極大保護,DA成本被降到了最低,但風險也是最高的,如果鏈下運營商出現故障或者作惡,用戶的資金將無法找回。

  • 資料可用性委員會(DAC)

為了減少單一業者帶來的單點故障風險,目前Validium大多的配套著資料可用性委員會(DAC)使用。 DAC類似於一條聯盟鏈,由多個權威或受信任的節點成員組成,它們會保存交易數據的副本,並在運營商出現故障或惡意行為時公開數據,便於用戶提取資金。

DAC的運作成本也相對較低,但從安全角度來看,一個小型DAC(8–10人)依然容易發生私鑰被盜取或集體惡意行為,鏈上資金同樣會被凍結或竊取。

  • Volition

Volition是一種混合模式,它允許用戶自行選擇單一交易的資料是發佈在鏈上還是鏈下。例如,在選擇此模式的DEX中,使用者可以控制多個帳戶,在需要交易時將資產轉移到鏈下資料帳戶進行頻繁且便宜的交易,交易結束後再將資產轉移會鏈上資料帳戶。

因此與單純的Validium相比,Volition可以繼承以太坊一部分的安全性。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 通用型DA方案

以上討論的DA鏈下解決方案都是在以太坊的脈絡下,而還有一類通用型的DA方案,他們不只可以為以太坊的L2提供資料可用性,還可以服務更多的鏈與專案。例如下一部分要具體介紹的EigenDA、Celestia、Avail等。

雖然通用型DA方案的技術實作各有不同,但整體思路都是在增強資料可用性的安全性,以求達到公鏈級安全。因此它們有自己的驗證節點、區塊生產者和共識機制等,只不過沒有智慧合約。

DA層項目介紹

在模組化區塊鏈的思維下,以太坊幾乎佔據了共識層和結算層90%的份額,執行層經過激烈的競爭後初步形成「四足鼎立」的格局(即Optimism、Arbitrum、Starknet、zkSnyc )。唯有資料可用性(DA)層的還處於起步階段,以下筆者將介紹幾個較熱門的DA層項目,供讀者們參考。

StarkEx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StarkEx是由StarkWare團隊研發的,專為特定應用程式提供擴容解決方案的框架,因為其也為應用程式提供資料可用性方案,所以也歸為DA層專案。 StarkEx有三種資料可用性模式:鏈上、Validium及Volition,與上述介紹的純粹的Validium有所區別的是,StarkEx提供的Validium方案融合了DAC來提高安全性。

目前使用StarkEx提供資料可用性的項目包括dYdX v3、Immutable、Sorare、DeversiFi等。

zkPorter

zkPorter是由zkSync的研發團隊Matter Labs在2021年4月提出的鏈下DA解決方案。 zkPorter是一條專門供L2發布交易資料的獨立鏈,該鏈透過PoS共識機制來維護安全,zkSync代幣持有者可以質押代幣成為zkPorter的守護者(Guardians)來驗證和簽署區塊。這也是為什麼社群會認為zkSync會發幣和空投的原因之一,因為zkPorter的共識機制涉及了治理代幣。

另外,在Matter Labs的設想中,zkPorter上的帳戶可以與ZK Rollup(zkSync Era)上的帳戶或合約無縫交互,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可能唯一明顯的區別是zkPorter帳戶的費用會便宜很多倍。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zkPorter雖然是幾年前提出的,但目前仍沒有動靜,Matter Labs也沒有揭露任何關於zkPorter測試網及開發進度的資訊。

EigenDA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EigenDA是基於EigenLayer開發的DA層項目,對於EigenLayer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閱讀洞鑑周刊往期文章《研報|EigenLayer:加固以太坊安全,激發質押新紀元》。

但從根本上說,與通用型DA項目Celestia、Avail不同的是,EigenDA是一個中間件,它沒有自己的共識機制,其安全性透過EigenLayer的以太坊驗證者再質押模式獲得。

EigenDA也是EigenLayer上的第一個主動驗證服務(AVS),再質押者將ETH重新質押進EigenDA執行數據驗證服務以獲得報酬,買方(L2)將數據發佈到EigenDA從而獲得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TPS。

雖然EigenDA還未上線測試網,但已經有許多團隊計劃將EigenDA整合到其L2中,例如Mantle、Layer N、Offshore等。

Celestia

Celestia是一條通用型的DA公鏈,擁有自己的驗證節點、PoS共識機制,雖然比其他鏈下DA解決方案相比更昂貴,但安全性顯著高於它們。

Celestium是一條以太坊L2鏈,它使用Celestia作為DA層,並將以太坊作為結算與共識層。

Celestium實現資料可用性的方式如下圖:

  • Celestium照常將證明資料(Proofs)上傳到以太坊,但將交易資料(Transaction Date)發佈到Celestia;
  • 由Celestia的驗證節點對資料可用性證明簽章後發送到部署在以太坊上的DA Bridge Contract進行驗證並儲存;
  • 以太坊上的L2合約可以隨時對其進行存取。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Celestia先後完成了兩輪融資,在2021年3月的種子輪中完成了150萬美元的融資,在2022年10月的第二輪中完成了5500萬美元的融資,多個知名VC參投。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同時,Celestia 9月26日發布的空投消息又將人們的視線引到了模組化區塊鏈和DA層賽道。

根據官方說明,Celestia將給7579名開發者和576653個鏈上地址空投TIA(Celestia的原生資產)。開發者包括公共產品和關鍵協議基礎設施、Eth Research、DA層專案的公共貢獻者(例如Avail、EigenLayer以及Solana),鏈上地址包括以太坊Rollup中的活躍用戶與Cosmos Hub和Osmosis的質押者及IBC中繼器。

Avail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Avail原本是Polygon Labs在2020年創立的解決資料可用性問題的項目,但在今年3月從Polygon脫離,作為一條獨立的DA公鏈運行,不在只限於Polygon或以太坊。

在技​​術上,它比Celestia更加複雜一些,主網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上線,目前只上線了測試網。 Avail測試網現在已經進行到了第二階段,使用者有多種方式可以參與,包括:

  • 代幣取得:用戶可以取得AVL測試網代幣來探索質押和提名功能;
  • 區塊鏈開發:用戶可以自由開發與Avail整合的模組化區塊鏈應用程式或鏈;
  • 網路角色:使用者可以選擇以驗證者或輕客戶端加入測試網,從而促進資料驗證流程。

顯然,相比於做L2的交互,DA層項目的交互門檻更高,但鑑於Celestia已經宣布了空投,因此有條件的小伙伴可以去探索交互一下。 Avail 目前有測試網激勵活動「Clash of Nodes Challenges」

https://docs.availproject.org/clash-of-nodes/challenges/…

但結論:光運行節點沒用,拿不到積分,你要拿積分就要申請Validator,申請不容易。普通用戶現在就是等新任務,可以持續關注。

總結與思考

在Vitalik 2022年展示的以太坊未來路線圖中,清晰的顯示了繼The Merge後,以太坊的下一階段要實現的The Surge重點就是透過EIP-4844為L2進一步降低發布數據成本。這意味著以太坊只願意分離執行層,而希望繼續維持DA層、結算層及共識層的功能。

因此,這不難解釋為何EIP-4844提案者及L2BEAT不傾向承認使用鏈下DA解決方案的擴容項目是L2了。

模組化新時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及專案盤點

而待坎昆升級正式完成後,這些鏈下DA層專案(特別是DA公鏈)或許將會直接面對與以太坊的業務競爭,而到那時除了主打成本更低以外,它們又將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呢?

Celestia選擇在這時候發幣激勵開發者和鏈上活躍地址,或許也有搶佔先機、籠絡人心的策略考量。同時對於用戶來說,未來在DA層的競爭中能否出現像Optimism、Arbitrum那樣的大毛計畫也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1】PSE Trading:模組區塊鏈新敘事-DA層群雄逐鹿

【2】The Ethereum Off-Chain Data Availability Landscape

【3】Intro to EigenDA: Hyperscale Data Availability for Rollups

【4】Proto-Danksharding FAQ

【5】以太坊壅塞還有救? zkPorter:一種可組合的以太坊Layer 2擴容方案

【6】Quantum Gravity Bridge: Secure Off-Chain Data Availability for Ethereum L2s with Celestia

【7】Volition and the Emerging Data Availability spectrum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