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覽LRTFi 的原理、生態與玩法

以太坊質押浪潮

以太坊進入2.0時代後,質押ETH運作節點成為了新生意。合格的節點運行者每年可以獲得ETH幣本位4%左右的收益,長期看漲ETH的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理財選擇。

但實際上運作節點的門檻不低,既要求有32個ETH的資金門檻,又有要求節點穩穩運作的技術、硬體門檻,一不小心掉線還會遭到罰金處罰。

於是Lido,Rocketpool等一批staking計畫應運而生,專門幫助用戶解決資金與技術的難題。

ETH質押數量隨之不斷上漲,目前已經有超過29M個ETH質押在信標鏈中,總鎖倉價值達到$71B,質押比例從21年1月的2.4%,上漲到現在的24.4%。

(Source:https://cryptoquant.com/asset/eth/chart/eth2/eth-20-staking-rate-percent)

Liquid Staking Token (LST)和LSD(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Fi

當用戶使用了質押協議,如Lido,會得到一個流動性質押代幣(LST),如stETH。

而LST本身又是ERC20代幣,因此可以輕鬆地建造流動性池,讓這部分被鎖倉的流動性重新活躍起來,繼續投入到LSDFi項目中,如Frax,Origin中,獲取更多的套娃收益。

(Source: https://facts.frax.finance/frxeth)

LSDFi就是在LST、LST衍生性商品的基礎上建構的DeFi項目,如Pendle,存入stETH後可以獲得本金代幣和收益代幣,由此衍生出基於不同風險偏好的收益策略。

從質押到再質押

節點質押,本質上來說是讓用戶交保證金運行節點,維護專案安全。認真履行職責的節點會得到收益,失職或作惡則會罰沒保證金。

因此不只是公鏈需要節點,跨鏈橋、預言機、DA,如Chainlink,the Graph,Celestia等各類項目,都需要質押來確保其節點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以太坊的節點數量、品質和龐大的資金投入,都讓其成為最可靠的公鏈。

但任何無法在EVM上部署或驗證的模組,都無法利用以太坊網路的信任優勢,都需要有人運行節點,提供主動驗證服務(AVS)。

而運作節點又需要用戶掏出真金白銀來確保安全,在流動性有限的前提下必然就很困難。

EigenLayer提出的方案是透過再質押,讓其他的AVS來繼承、共享以太坊的安全性。

(Source:EigenLayer)

本質上來說,EigenLayer提供了一種池安全性機制和一個安全性市場,即多個項目可以共享以太坊安全池,而用戶需要衡量各個項目所提供的收益和風險,來選擇加入或退出在EigenLayer上建構的再質押模組。

再質押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

  • 對用戶而言可以一魚多吃,質押一份以太坊,收穫多個項目的質押回報,還包括未發幣項目的空投預期(尤其是EigenLayer);

  • 對於專案方而言,減輕了獲取質押資金的壓力的同時,又能夠繼承以太坊部分的安全性。

當然,這也並不是完全無風險的雙贏結局。

  • 對專案方而言,質押代幣是以太幣而非自己的代幣,讓自己的代幣價值捕獲能力又少了一層;

  • 使用者在質押中多了一個EigenLayer的信任層,增加了一層風險。

  • 對於以太坊而言,更是不太滿意,相當於手下一個員工打多份工。而且由於額外的質押收益,在沒有限制的前提下,用戶肯定更願意將以太坊質押進EigenLayer,而不是直接質押進以太坊。那如果該員工在其他公司因為任何原因(可能是違反了紀律,也有可能是該公司錯罰)遭到質押資金罰沒(slashing),反過來會影響其在以太坊的質押,甚至導致該節點失效,動搖了以太坊網路的安全性。因此V神之前發文提出,不要讓以太坊的共識過載,就在點EigenLayer。

Liquid Restaking Token (LRT)和LRTFi

對於用戶來說,質押到EigenLayer是一本多利的好選擇,但面臨幾個問題:

  • 質押不進EigenLayer。由於EigenLayer的熱度太高,允許質押的LST目前種類和額度又都非常有限,所以用戶很難擠進去;

  • 把ETH或LST存進去後,流動性又被鎖住了;

  • 節點運營商的選擇、參與的專案的風險管理等,都讓策略研究的複雜度指數上升。

因此LRTFi計畫的出現主要解決了這些問題,降低再質押的門檻。

  • LRTFi將質押進EigenLayer的ETH/LST以LRT的形式歸還給用戶;

  • 至於EigenLayer的積分,要嘛出讓先前專案方自己挖的,要嘛透過EigenPod的形式去挖(EigenLayer允許直接在beacon鏈上再質押,沒有額度限制);

  • 更好的風險管理策略,如Puffer有防Slashing機制(防節點被罰沒)。

LRT的收益是建構在LST之上的,顯然會有更高的回報。同時,LRT專案也會有更高的風險,主要風險如下。

  • 多重協議套娃的合約風險,因此一定要謹慎選擇經過審計的LRT專案;

  • LRT的專案涉及的資產也多,因此也包含了可質押的LST的風險;

  • 為了高收益而參與更多的AVS,會導致保證金罰沒風險敞口增加;

  • 另外就是LRT本身的流動性風險,和LST一樣也會出現脫錨等現象,這些都是參與LRT計畫的風險。

LRT 項目

目前,LRT專案已經上線的有EtherFi,Renzo,Swell和KelpDAO,還有近十個在測試網,專案的玩法差異性不大,區別主要在挖EigenLayer積分的能力和退出流動性上,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已經上線的這四個項目。

Ether.Fi

EtherFi在去年2月完成了53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目前TVL超過3.3億美元。

用戶存入ETH可獲得$eETH,參與即可同時取得EigenLayer積分和EtherFi自己的loyalty points,都是後續空投的參考標準。退出流動性也很方便,目前unstake功能已經上線,退出摩擦較小。

(Source: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ether.fi)

進一步地,可以將$eETH存入Pendle中進行PT和YT的拆分,目前YT溢價很高,立即賣出就有10%的收益,剩下的PT等到到期後又能贖回完整的本金。

具體操作請看:

一魚三吃:使用Pendle 取得十倍EigenLayer 積分教學

https://mirror.xyz/0x30bF18409211FB048b8Abf44c27052c93cF329F2/X6_C9xgM2-t0fbjCSDtLBwxkXDPVf2rXF-JoKQVwRJg

(Source:https://app.pendle.finance/trade/markets)

Renzo

Renzo先前揭露的資訊較少,上周宣布了由Maven11領投的320萬種子輪融資之後,TVL應聲而漲,目前達到1億美元。

除了ETH,Renzo也支援LSTs,如rETH,cbETH,stETH。 Renzo的LRT代幣是$ezETH,推出了積分計畫Renzo ezPoints,取得積分的方式就是鑄造$ezETH,暫時還沒有退出流動性的方法。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renzo)

KelpDAO

KelpDAO是老牌計畫Stader推出的,類似的,質押後獲得LRT $rsETH,可以取得KelpDAO積分。

在1月29日EigenLayer開放存款後,目前存的幣都會轉移到EigenLayer,獲得雙重積分。

比起其他項目少了些空投預期,已經有Stader的代幣$SD了。而KelpDAO的質押是經由EigenLayer的LST開放質押進去的,因此可容納的資金有上限,但是暫時不能退出。

(Source: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kelp-dao)

Swell

Swell是LST項目,順勢加入了LRT行列,用戶可以存入ETH賺取質押收入,也可以拿swETH去參與Pendle等項目。

它的Super swETH產品允許用戶存入ETH或stETH以獲得高達18%的年化收益。除了質押收益,還可以取得Pearls(珍珠,類似一種積分憑證),或許在TGE時可以換取Swell的代幣。

協議目前TVL超過$425M,存入swETH要到1月29日EigenLayer開放挖礦才能獲取EigenLayer的積分,後續推出LRT的rswETH可以直接參與雙挖,退出流動性也十分方便,有交易池可以直接swap換成ETH。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swell)

Puffer

Puffer是基於Eigenlayer 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是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再質押項目,早期收到了以太坊基金會的資助,用於開發Secure-Signer 技術,以降低罰沒風險並儘可能提高獨立運營商的數量,從而實現網路去中心化。

Puffer的節點既是以太坊的驗證節點,也是EigenLayer上的原生節點,因此可以同時獲得以太坊的獎勵和Eigenlayer 再質押獎勵。 Puffer收到了55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投資人包括EigenLayer的創辦人。

以太坊和EigenLayer 都有懲罰機制,Puffer節點的私鑰安全和抗罰沒問題得到Secure-signer、RAV 軟體和TEE 硬體的共同保護,有效降低了LSD 和LSDFI 資產的風險。

已上線的項目摘要表格如下:

基於EigenLayer的LRT專案都比較複雜,牽涉到各方面的細節。

例如可以質押的代幣種類(ETH、LSTs),協議本身的代幣(LRT),分發的獎勵來源,協議收費模式,質押到EigenLayer的途徑(是透過LST質押還是透過EigenPod質押,這決定了協議資金帽的上限)。

和LST專案類似,在合約審計安全的前提下,LRT專案越早上線的協議越容易有先發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網路效應。

市面上的資金本來就有限,搶佔先機和龍頭地位至關重要。但LRT有它的複雜性,如何做好風險管理也是LRT專案的一大競爭力。

LRT專案也會和LST專案一樣,為了確保節點運作穩定,會尋求和DVT技術專案的合作,如Obol,SSV;基於LRT的借貸、dex、衍生性商品也會逐步出現;另外,為多鏈專案提供支持,也會是LRT計畫的發展方向之一。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