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ME三天漲1000倍再次打開ICO非法集資的門

來源:劉紅林律師

週末兩天,幣圈的朋友們比平日加班還忙。

一個叫BOME的MEME項目,在三天的時間內讓Web3.0的價值投資者徹底懵逼。

故事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3月14日,Pepe Meme藝術家Darkfarm發了條推特,說要募集一些資金在Solana鏈上發行一個叫BOOK OF MEME ($BOME)的項目。

Darkfarms解釋說,「BOOK OF MEME」並不僅僅是一個讓人矚目的shitcoin,它是一本可實時更新的數位雜誌、一個創意無限的Meme製作平台、一個匯集無盡CC0 Meme圖片的圖庫,擁有所有尚未被鑄造的JPEG圖像連結。

在零前期宣傳、零創投支持、零空投活動、零代幣生成活動(TGE)、零白名單活動的情況下,僅用三天時間,市值從200萬美金幹到了15億美金,更離譜的是,週六早上在幣安交易所上了合約交易,下午就上了現貨交易,成為史上最快上幣安的MEME幣。

計畫發起Darkfarms近日在X總結觀點:Meme就是藝術,藝術就是Meme;Meme就是生活,生活就是Meme;Meme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就是Meme。他認為,誰控制了Meme,誰就控制了宇宙。 ?

BOME的這項波騷操作讓不少Web3創業的朋友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幹了半輩子,人家這三天的時間就走完了。

有感慨的不僅是幣圈的朋友,連幣圈的律師都忍不住感慨了:區塊鏈產業發展六七年,合規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跟進式創新方面,中國的專案方從來沒有輸過。

就在BOME爆火的同時,多位X上日常活躍的炒幣KOL發文公開進行募款。例如早上紅林律師看到的這位網友,開門見山直接表明要募資。

當然,融資不是目的,目的是重鑄BSC鏈上榮光。

依照該網友的說法,原計畫是要募資18,000枚BNB(備註:2024年3月8日,BNB價格大概為550美金,專案折合人民幣大概7,500萬),結果網友太熱情,一晚的時間大概已經超額完成了。

這份操作估計是專案發起人都沒想到,身為Web3產業律師的我更沒想到。

我原本以為,在幣圈稍微有點風險意識的朋友,應該已經知道在中國搞ICO是違法犯罪行為,但從現在的操作情況來看,你以為的還真的不是別人以為的。

或許在這些網友看來,這件事情夠好玩,既然某外國大V能搞,為什麼自己不能搞?頗有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道理。

但不好意思的是,中國的公安一般來說不太會去管外國的和尚。

如果你是中國公民,或是針對中國公民進行虛擬貨幣的募資,那不好意思,這事情就是違法犯罪。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會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自此之後,但凡在中國搞Web3、想發幣的朋友,基本上都會選擇出海合規發展,無論是辦理海外身份,還是在海外設立基金會作為發幣主體,都是為了避免違反中國的監管政策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牢獄之災,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前車之鑑,未必能成後車之師。

類似前面那位朋友直接發幣募資的KOL可不在少數,更有的KOL,為了鼓勵大家參與,毫不避諱地說「開盤拉十倍」。話說現在幣圈的年輕人說話都這麼直接嗎?

不過這拉的豈止是盤,這是自己的命啊。

或許在這些朋友的世界裡,真的拿自己當世界公民了。覺得網路上是法外之地,想幹啥幹啥。但不好意思這絕對是個錯覺。

當然奔著募資圈一波錢然後財富自由躺在海外的朋友,是我格局小了。

身為旁觀者,你可以說我們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但要知道,絕大多數在網路上募款的專案方都是騙子,參加ICO或許一時爽,但賭輸了可就是幣圈火葬場。

類似這樣的發幣騙子項目方,在幣圈可就太多了。

所以再次強調本文的主旨:

1.預售MEME幣這事,屬於典型的非法集資行為。乾了就是犯罪,跟你再有職業操作沒啥關係,跟你是否有將募集過來的資金放在流動池裡也沒關係。

2.作為幣圈的個人玩家,看看熱鬧就行,千萬別跟著亂折騰,更別跟著瞎吆喝。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