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EigenLayer白皮書中的那些用語?

作者:潘致雄,ChainFeeds共同創辦人

EigenLayer 剛發布了其協議代幣EIGEN 的白皮書,引入了許多新穎且複雜的概念,如Intersubjective、Work Token、Token Forking、slashing-by-forking 以及Intersubjective staking 等,這些術語迅速成為社區熱議的焦點。

EigenLayer 協議設計的初衷是泛化以太坊節點的用途,不僅能讓這些節點執行其他業務邏輯以增加收益,還能為參與ETH 共識的用戶增加收入。然而,這樣為節點增加效用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在這些風險中,除了可直接觀察到的客觀風險外,還有一些處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不確定區域。這種不確定性雖無法透過密碼學和數學完全保證,但卻是基於「社會共識」的。這正是所謂的「Intersubjective」,我更願意將其翻譯為「社會共識」。

而由此展開,正因為是「社會共識」,所以他們的協議代幣也需要能被分叉,而能被分叉就又要設計雙代幣的隔離模型,以及發起分叉的挑戰等等邏輯作為配套。它更像是用以太坊實現了一整套網路的邏輯,它既有(社會)共識也有節點,還能分叉,但它卻不是區塊鏈。

除此之外,我還回想起了一些與Work Token 和Weak subjectivity 相關的陳年趣聞,作為補充。

什麼是Work Token

工作代幣(Work Token)自2018 年左右就被討論了,而更多人知曉的原因又是因為Multicoin Capital的Kyle Samani。一句話解釋,在Work Token 的模型下,服務提供者透過質押網路的原生代幣才能獲為網路執行工作的權利。

也就是節點既需要提供代幣,還要提供服務,才能獲得回報。當然隨著這幾年鏈上流動性和DeFi 協議的普及,節點需要質押的代幣可以透過第三方投入,而不需要節點本身拿出大量的資產。也變成了現在EigenLayer 的這種模式:使用者提供ETH,Liquid Restaking Protocol 提供流動性、節點業者提供硬體、AVS 提供業務邏輯。

在2018 年或更早,業界對於代幣進行過各種五花八門的分類,當時比較最常見的分類是:價值儲存(如比特幣)、證券型代幣、實用型代幣、工作代幣等。

關於Work Token 和其他代幣模型,建議從Multicoin 的這篇文章入門:https://multicoin.capital/2018/02/13/new-models-utility-tokens/

什麼是Intersubjective?

首先,我們來定義兩個關鍵詞彙:Objective(客觀)和Subjective(主觀)。在區塊鏈和去中心化網路中導致的錯誤可以根據它們的性質被分類為以下四種:

  • Objective(客觀)錯誤:這些錯誤是基於資料和密碼學的,可以被明確驗證,例如以太坊虛擬機器(EVM)的執行過程。

  • Intersubjective 的錯誤:這類錯誤涉及群體間的社會共識。當某些行為或判斷超出了這個共識,它們就被視為Intersubjective 錯誤。

  • 無法被觀測的錯誤:這類錯誤僅為受害者所知,其他人無法觀察到。

  • Subjective(主觀)錯誤:這些錯誤完全基於個人的經驗和觀點,導致沒有共識的結果。

EigenLayer 認為無法被觀測的錯誤和主觀錯誤是難以糾正的,因此提出使用ETH 來避免客觀錯誤,使用EIGEN 來避免Intersubjective 錯誤。

Intersubjective 這個概念可以看成是一種介於「客觀」與「主觀」之間的狀態。這個字是由「Inter」(意指「在…之間」或「相互」,如同Interactive 的「互動的」、Internet 的「網際網路」)和Subjective(主觀)所組合而成。因此,Intersubjective 指的是個體間形成的一種主觀狀態,是社會內部透過互動形成的共識。

如果問ChatGPT Intersubjective 是什麼意思,它會告訴你一個很難理解的中文翻譯:「互為主體性」。

例如,在金融市場中,普遍不接受「1 BTC = 1 USD」這樣的陳述,這種錯誤的共識可以被歸類為Intersubjective 錯誤。因此,如果要解釋Intersubjective,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社會共識」,即一個群體內部對某些觀念或事實的共同接受。

雖然在學術和專業討論中,「社會共識」與Intersubjective 之間存在細微的差別——Intersubjective 更側重於描述個體間主觀經驗和知識的共享過程,而「社會共識」 則更關注於共同決策和行動的結果。

ETH 客觀,EIGEN 主觀?

簡單回顧下EigenLayer 協議,用戶可以將ETH 存入Liquid Restaking Protocol 中,然後這些協議會將這些ETH 質押運行以太坊驗證節點,這些驗證節點還會同時運行各種AVS 等中間件業務(例如預言機、跨鏈橋、資料可用性等等),為終端應用提供服務。

對於AVS 而言,也可以分為客觀和Intersubjective 的兩種。客觀的AVS 是基於密碼學和數學,可以明確量化和驗證,在EigenLayer設計中,這些AVS 就可以依賴Restaking 的ETH 作為安全性保障。而Intersubjective 的AVS,以預言機為例,因為鏈外資料無法在鏈上驗證,所以只能依賴節點之間的社會共識,足夠多節點認可的資料就是可信的。

總結來說,Restaking ETH 將作為EigenLayer 協議中的客觀AVS 的工作代幣,EIGEN 將作為Intersubjective AVS 的工作代幣。

協議代幣也能分叉?

Token Forking,也是個新穎的概念。通常所說的區塊鏈可分叉的特性指的是開源程式碼或網路(也就是鏈本身),而ERC-20 代幣理論上是不可被分叉的,至少不會自帶這個能力。因為代幣作為一種智能合約,它完全依賴EVM 的客觀屬性。

但EigenLayer 認為在他們的框架下,代幣的可分叉性是一種保底的安全措施,即使這是百年難遇的。如果EigenLayer 網路中惡意攻擊者的數量超過了半數,那麼普通用戶就可以透過這個方式分叉代幣,然後所有用戶和AVS 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的代幣,其實也就是讓社會共識來決定哪個代幣才是最正統的。他們也把這個概念稱為slashing-by-forking(透過分岔懲罰),也是源自Vitalik Buterin 在9 年前寫的文章。

為了能支持這種分叉性,需要增加大量的邏輯來支撐。例如,如果代幣是可分叉的,那對於借貸協議而言,EIGEN還能作為抵押品嗎?因此他們設計了雙代幣隔離的模型,EIGEN 不能被分叉,但是另一種bEIGEN 就可以被分叉。以及也設計了發起分叉的挑戰過程,以及賠償邏輯等。

以太坊的Weak subjectivity(弱主觀性)

但其實以太坊的PoS 共識也早就有一個名為「弱主體性」的概念(又是Vitalik Buterin發明的),也是一種介於「客觀」與「主觀」之間的概念。而且也只有PoS 共識的區塊鏈才有Weak subjectivity 的屬性。

對PoW 網路來說,由於算力競爭是實打實的成本,所以最長鏈就是最安全的,可以算是完全「客觀」的。而對於PoS 網路來說,出塊成本忽略不計,攻擊成本也很低,所以對於剛加入網路的節點來說就需要檢索社會訊息,找到這個「弱主觀性」,加入正確網路後才能客觀的參與PoS 的過程。所以在進入正確的網路之前存在一些「主觀」因素。

但對於已經進入準確的以太坊網路參與共識的節點來說,所有的共識過程和EVM 運行過程都是客觀的,由密碼學和數學保證,例如EVM 輸入輸出的確定性,而雙簽等會被Slashing 的情況也都是明確的規則。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