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 AI:社區主權的人工智慧

黃仁勳在杜拜的WGS上演講時,提出了一個字「主權AI」。那麼,哪個主權的AI能符合Crypto社群的利益和訴求呢?

也許需要以Web3+AI的形式來建構。

Vitalik在「The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crypto + AI applications」一文中講述了AI與Crypto的協同效應:Crypto的去中心化可以平衡AI的中心化;AI是不透明的,Crypto帶來透明;AI需要數據,區塊鏈有利於資料的儲存和追蹤。這種協同,貫穿在Web3+AI的整個產業圖景中。

大多數Web3 + AI的項目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AI產業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問題,少數項目則是利用AI解決Web3應用的某些問題。

Web3 + AI產業圖像大體如下:

AI的生產和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在這些環節中,Web3與AI的結合主要體現在四個面向:

1.算力層:算力資產化

近兩年來,用於訓練AI大模型的算力呈指數級增長,基本每季就會翻一倍,以遠超摩爾定律的速度瘋狂增長。這種情況導致AI算力供需長期失衡,GPU等硬體價格快速上漲,進而抬高了算力成本。

但同時,市場上也存在大量的中低階算力硬體閒置,可能這部分中低階硬體的單體算力無法滿足高性能需求。但若透過Web3的方式建置成分佈式算力網絡,透過算力租賃、共享的方式,打造去中心化的運算資源網絡,仍可滿足許多AI應用需求。由於是利用分散式的閒置算力,可顯著降低AI算力的成本。

算力層細分包括:

  • 通用的去中心化算力(例如Arkash、Io.net等);

  • 用於AI訓練的去中心化算力(例如Gensyn、Flock.io等);

  • 用於AI推理的去中心化算力(例如Fetch.ai、Hyperbolic等);

  • 用於3D渲染的去中心化算力(例如The Render Network等)。

Web3+AI的算力資產化,核心優勢在於去中心化算力類項目,結合代幣激勵很容易擴展網絡規模,而且其計算資源成本低,具有高性價比,可滿足部分中低端的算力需求。

2、資料層:資料資產化

數據是AI的石油、血。如果不依賴Web3,一般只有巨頭企業手中才有大量的用戶數據,普通的新創公司很難取得廣泛的數據,用戶數據在AI產業的價值也並沒有回饋給用戶。透過Web3+AI,可以讓資料收集、資料標註、資料分散式儲存等流程更低成本、更透明、更有利於使用者。

收集高品質資料是AI模型訓練的前置條件,透過Web3的方式,可以利用分散式網絡,結合適當的Token激勵機制,採用眾包收集的方法,以較低成本獲取高品質且廣泛的資料。

根據項目用途,資料類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資料收集類項目(例如Grass等);

  • 資料交易類別項目(例如Ocean Protocol等);

  • 資料標註類項目(例如Taida、Alaya等);

  • 區塊鏈資料來源類項目(例如Spice AI、Space and time等);

  • 去中心化儲存類別項目(例如Filecoin、Arweave等)。

資料類Web3+AI項目,在設計Token經濟模型的過程中更有挑戰性,因為資料比算力更難標準化。

3.平台層:平台價值資產化

平台類專案大多會對標Hugging Face,以整合AI產業各類資源為核心。建立一個平台,聚合數據、算力、模型、AI開發者、區塊鏈等各種資源和角色的鏈接,以平台為中心,更便捷地解決各種需求。例如Giza,專注於建立全面的zkML營運平台,旨在使機器學習的推理變得可信和透明,因為資料和模型黑盒是目前AI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透過Web3的方式採用ZK、FHE等密碼學技術來驗證模型的推理確實有正確執行,是遲早會被業界呼籲的。

也有做Focus AI的layer1/ layer2,例如Nuroblocks、Janction等。核心敘事是連結了各類算力、資料、模型、AI開發者、節點等資源,透過包裝通用元件、通用SDK的方式,幫助Web3+AI類應用實現快速建置與發展。

還有Agent Network類別的平台,基於這類平台可以為各種應用情境建立AI Agent,例如Olas、ChainML等。

平台類的Web3+AI項目,主要以Token捕捉平台價值的方式,激勵平台各參與者共建。對於新創專案從0-1的過程比較有幫助,可以減少專案方尋找算力、資料、AI開發者社群、節點等合作方的難度。

4.應用層:AI價值資產化

前面的基礎設施類的項目,多數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AI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問題。應用層專案則較多利用AI解決Web3應用存在的問題。

例如Vitalik在文章中提到兩個方向,我覺得很有意義。

一是AI作為Web3參與者。例如:Web3 Games中,AI可以作為一個遊戲玩家,它可以快速理解遊戲規則,並且最有效率地完成遊戲任務;DEX中,AI已經在套利交易中發揮作用很多年了;Prediction markets(預測市場)中,AI Agent可以透過廣泛接受大量資料、知識庫和訊息,訓練其模型的分析預測能力,並產品化提供給用戶,幫助用戶以模型推理的方式對特定事件作出預測,例如體育賽事、總統大選等。

二是創造可擴展的去中心化的私人AI。因為許多用戶擔心AI的黑盒問題,擔心系統有偏見;或擔心存在某些dApps透過AI技術欺騙用戶來獲利。本質上是因為使用者對AI的模型訓練和推理過程沒有審查權限和治理權限。但如果創建一個Web3的AI,像Web3計畫一樣,社群對這個AI有分散式治理權,可能會更容易被接受。

截至目前,在Web3+AI應用層尚未出現天花板很高的白馬專案。

總結

Web3 + AI還很早期,業界對這個賽道的發展前景也是有分歧的,我們會對這個賽道持續關注。我們希望Web3 與AI的結合能創造出比中心化AI更有價值的產品,讓AI擺脫「巨頭控制」、「壟斷」這些標籤,以更社群化的方式來「共治AI」。也許在更近距離參與、治理過程中,人類對AI會多一分「敬畏」、少一分「恐懼」。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