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驅動的投機遊戲MEME浪潮背後的殘酷真相

作者:Jason Choi,TANGENT 聯創來源:X,@mrjasonchoi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最近,我讀了一些創投公司關於Memecoin的部落格文章。這些文章角度新穎,作者也值得尊敬,但我不禁認為,這些分析本身就是人們交易meme的原因之一。

事實是這樣的:meme並非文化滲透的「特洛伊木馬」(至少現在還不是),我甚至認為它們不是最有效的行銷策略。我理解創投需要以一種讓有限合夥人(LP)接受的方式來包裝meme,畢竟我以前也是LP之一。

但讓我們現實一點。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參與meme交易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因為「管它呢」。

原因很簡單。

meme熱潮只是已開發國家正在上演的更大趨勢的又一個症狀:年長一代許諾給年輕一代的未來,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遙不可及。

對我的父母那一代來說,他們的夢想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棟房子和養育一個家庭。而我這一代則夢想著大學畢業後成為億萬富翁科技創辦人。

為什麼呢?部分原因是受馬克祖克柏的影響,他在電影《社群網戰》中被偶像化(當然,我們完全誤解了電影的真諦),就像《華爾街之狼》中的喬丹貝爾福特一樣(但這是一個值得另開一篇長文的話題)。

但還有更深層的原因。自1985年以來,房屋中位數價格飆升了80%(經通膨調整後),房屋價格與收入比率是祖父母時代的兩倍多。今天,50%的人在30歲時的收入低於他們的父母,而1940年時這一比例高達90%。

這個世界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富裕,然而,年輕一代繼承的財富卻不到他們前輩的一半。努力工作和奉獻精神並不能保證獲得與父母相同的機會。

既然無法向上攀爬社會階梯,一輩子注定當「打工仔」,那麼為什麼不擲個硬幣,看看自己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輟學億萬富翁企業家呢?

加密貨幣的出現就如同在這股潮流上註射了大力神藥。如今,近三分之二的年輕人認為股票市場是累積財富的好方法…

然而,由於生活成本不斷上升,90% 的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資本投資,即使每年能獲得7% 的平均回報率。

加密貨幣的巨大波動性,一夜致富的神話故事,讓它成為一個未解的博弈遊戲——只要你足夠早加入、足夠聰明,也許有點冒險精神,你就有可能獲得美好生活的機會。

對外在世界來說,這比賭場稍微體面一點,對於我們當中那些聰明的年輕人來說,也更具智力刺激性。

你可能會說,“呃,其實……自從17 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以來,人類就被快速致富的投機遊戲所誘惑!你應該讀一讀《落後就要挨打!》。”

是的,但我的觀點是,歷史上由貪婪驅動的東西,現在越來越多地由絕望驅動。想感受一下這種情緒嗎?和任何一個20 多歲的人聊聊,無論是在香港、韓國或美國等等。

為了過著舒適的生活,年輕人必須做出越來越冒險的決定。他們認為,或者說,他們知道,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上一代人所做的財務決策所造成的。

現在,這一代人還想透過複雜的監管將加密貨幣遊戲從他們手中奪走。

他們「為了保護你」而取消了ICO,所以當這些代幣最終上市時,你只能以種子輪價格的500 倍買入。

他們稱之為“老鼠藥”,同時卻從購買加密貨幣的客戶那裡收取高額費用。

哦,這些客戶?沒錯,還是同一批人——他們向創投基金投入數十億資金,試圖將越來越多的遊戲私有化。

這就是人們交易meme的原因。

是的,這有貪婪的成分,也有「購買沒有風投巨額持倉的代幣」的想法,對於成長於智慧型手機時代、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一代人來說,這就像是一種賭博遊戲。

但這同時也是一種「管它呢,其他方法都行不通」 的心態。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對他們認為辜負了自己的一代人的「反抗」——正是這一代人,現在正試圖透過難以理解的監管和日益私有化的機會,奪走似乎能讓他們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

也許我錯了。也許meme真的是新創公司下一個很棒的市場推廣策略。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