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高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 發布了新指南,明確了非同質化代幣(NFT) 何時被視為虛擬資產。這些指南旨在保護使用者並最大程度地降低造成廣泛損害的風險,它們將成為2024 年7 月19 日生效的《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的一部分。
新的NFT 分類指南
週一,FSC 詳細說明了NFT 被歸類為虛擬資產的條件。監管機構解釋說,NFT 通常發行數量有限,主要用於收集影片和圖像等內容。由於NFT 由少數個人持有,且二級市場交易受到限制,FSC 認為NFT 受到廣泛用戶損害的風險很小,從而將NFT 與其他虛擬資產區分開來。
被排除在虛擬資產分類之外的NFT 特徵
根據金融管理委員會的規定,如果NFT 符合以下條件,則根據《執行法令》不將其歸類為虛擬資產:
收藏類:主要用於收藏目的的NFT。 促進各方之間的交易:促進用戶之間特定交易的NFT。 獨特且不可取代:NFT 是唯一的,無法被其他代幣取代。
例如藝術品市場的真實性證明代幣、財產交易記錄和供應鏈驗證代幣。然而,FSC 指出,如果NFT 有效地發揮虛擬資產的作用,則將適用《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和其他相關法規的規定。
實施情形及主要措施
《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於2023 年7 月18 日頒布,將於2024 年7 月19 日生效。該法案旨在保護虛擬資產用戶並建立市場秩序。主要措施包括:
定義虛擬資產:闡明虛擬資產的組成。 安全儲存要求:強制安全儲存使用者的存款和虛擬資產。 不公平交易的處罰:對不公平交易行為施加處罰。
執行法令提供了進一步的細節,包括虛擬資產類別的排除、用戶存款的管理、強制使用冷錢包儲存資產以及事故責任的保險或準備金要求。
逐案法律分類
FSC 強調,NFT 的法律分類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這種評估應該考慮實質,而不是名稱或技術。評估因素包括:
發行及分銷結構條款及條件廣告業務及服務內容
打算發行、分發或處理NFT 的個人和實體應徹底評估這些因素,以確定適當的法律分類。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出CRYPTOMETER。版權歸作者Manjeet Mane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