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主席加里·根斯勒:加密貨幣世界的“公敵”還是“鐵腕官”


SEC主席Gary Gensler因頻繁對加密貨幣行業發表監管言論而備受爭議。在高盛等公司工作多年後,曾擔任CFTO主席,並於2021年4月成為SEC主席。在任期內,他對加密貨幣產業進行了多次執法行動,例如針對Ripple實驗室、Coinbase、BitConnect、BlockFi等公司的案件。儘管他的監管風格引發爭議,但他也透過批准比特幣期貨ETF等事件,促進了加密貨幣產業向主流金融的整合。儘管存在負面影響和爭議,Gensler的行動可能對加密貨幣產業未來發展產生正面影響。

原文標題:《解讀被誤解的SEC主席Gary Gensler》

原創:Odaily星球日報

作者:夫如何

提到加密貨幣世界的「公敵」,不少人首先反應會想到美國交易委員會(SEC),每一個部分項目或知名人士被SEC盯上,都會導致一輪行情下跌,SEC主席Gary Gensler更是“臭名昭著」。

從2021 年4 月擔任SEC 主席至今,Gary Gensler 被授予已過半數職位。在被授予職位期間,他經常向加密貨幣行業“開砲”,發表了諸如“加密貨幣市場代幣交付都屬於”等主題的公告,因此發布和銷售這些加密貨幣代幣會受到監管的“等監管言論”,其目標控制了針對幣安、Coinbase、Kraken 以及FTX 等眾多加密貨幣企業的案件。

種種跡象表明,Gary Gensler 似乎對加密貨幣行業失去了偏見,但事實確實如大家「眼見」的那樣? Odaily 星球日報將以此全新的視角,帶大家重新認識SEC 主席Gary Gensler。

高盛出身麻省理工學院教書匠,轉身成為加密貨幣“鐵腕教官”

Gary Gensler 的工作經驗:鐵腕是他的辦事風格

Gensler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從小對金融耳濡目染,畢業後按部就班進入了巨鱷高盛工作,並在30歲的時候成為當時高盛最年輕的合夥人之一,最終在高盛耕耘了18年的青春。

1995 年,高盛執行長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 出任美國財政部部長,Gensler 追隨魯賓加入美國財政部出任金融市場助理部長,正式開啟任期。

Gensler 一直是堅定的共和黨人士,在2008年為歐巴馬競選總統提供建議,並在歐巴馬擔任總統期間,出任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O)主席。當時正值金融危機過去,商品市場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Gensler 從監理部門入手,不斷推出監理新規,幫助美國商品市場重建市場秩序。由此,Gensler 被命名為“金融危機後的主要改革者之一”

在歐巴馬任職後,根斯勒也擔任希拉蕊2016年總統競選的財務長。 隨著川普的勝選,仕途無望的根斯勒前往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教授《區塊鏈和貨幣》價格。

在任課期間,Gensler 鼓勵學生參與區塊鏈產業,而機器Algorand 舉例說明區塊鏈可以改變生活。 「或許5 年之後,您可以區塊鏈上打造Uber 或Lyft……屆時區塊鏈在性能上會綠色強度,如Silvio Micali 的Algorand,他是麻省理工學院圖靈獎得主,我們曾一同工作,Silvio 具備出色技術及性能,您可以在(Algorand)之上開發Uber。

2020年拜登奪得當年大選勝利,根斯勒也拜登提名為SEC主席,引發他與加密貨幣產業的爭論。

從Gensler的工作經驗中不難發現,如今他強硬的監管風格源自於擔任CFTO主席期間。在他看來,當今加密貨幣產業和金融危機過後的產品市場正在相似之處,但作者相信從他在MIT任課階段對加密貨幣產業的熱愛並不是偽裝的。如此矛盾的經驗發生在Gensler身上,想也挽救了大眾的責任。

Gensler 法規期間對加密貨幣產業的執法行動

從2021年到2024年,Gensler銜接的SEC對加密貨幣產業採取了許多重要的執法行動。以下是一些詳細案例:

Ripple實驗室:

案件摘要:SEC 在2020 年12 月對Ripple Labs 提起訴訟,指控其透過出售XRP 代幣進行未註冊證券發行。該案例在2021 年繼續推進,Ripple 抗辯稱XRP 不是證券。

結果:2023 年7 月的法院判決中,Ripple 確定獲勝,部分行為被認定不屬於任何法律,因此存在違規之處;而SEC 要求Ripple 支付近20 億美元罰款,目前仍在等待最終判決。

Coinbase:

案件摘要: 2021 年9 月,SEC 警告Coinbase 其計畫推出的借貸產品可能構成未註冊證券,並威脅要起訴Coinbase。

結果:Coinbase 取消了借貸產品的推出,並繼續與SEC 合作以確保其其他產品的合規性。

BitConnect:

案件摘要:SEC 對BitConnect 及其訴訟指控,其涉及超過200 萬美元的騙局。

結果:BitConnect 的多個高層遭到起訴,案件仍在處理中。

BlockFi:

案件摘要:SEC指控BlockFi提供未註冊的加密貨幣借貸產品,第六部分構成證券。

結果:BlockFi 同意支付1美元以達成和解,其中5,000 萬美元支付給SEC,另5,000 萬美元支付給各州監管機構。

Kraken:

案件摘要:SEC指控Kraken的質押計畫構成未註冊的證券。

結果:Kraken 同意支付3000 萬美元的罰款以達成和解。

FTX 和SBF(Sam Bankman-Fried):

案例摘要: 2022 年11 月,FTX 因流動性危機破產,揭露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問題。 2023 年,SBF 被指控詐欺和挪用資金。

結果:SBF面臨多項法律訴訟,案件仍在處理中。

Binance 和CZ(趙長鵬):

案件摘要:SEC 對幣安及其創始人CZ 展開調查,指控其涉嫌詐欺投資者,從而阻止其交易所業務。

結果:幣安同意被沒收25 億美元,並支付18 億美元的刑事罰款,總計43 億美元。捷克共和國被判4 個月監禁。

創世紀與雙子座:

案件摘要:SEC 對加密貨幣貸平台Genesis 和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 提起訴訟,指控其通過的加密貨幣借貸產品吸引投資者,違反證券法。

結果:該案件仍在進行中。

Terraform Labs 與Do Kwon:

案件摘要:SEC 對Terraform Labs 及其創辦人Do Kwon 提起訴訟,指控其詐欺投資者並利息公眾,涉及未註冊證券的發行和銷售。

結果:案件仍在審理中,Do Kwon 和Terraform Labs 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從上述舉例來說,Gensler 率領的證券交易委員會推出的質押和押金產品幾乎可以抵消一次性使用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其次是黑天鵝事件,最後是反欺詐和反洗錢相關的案件。三類執法部門較容易接受,也不利於產業發展。但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判斷代幣是否合規「」的問題上引發大眾的質疑。

目前SEC判斷標準來自豪威測試(Howey Test),它是根據美國在1936年判決的案件《SEC v. WJ Howey Co.》中製定的。

· 投資者投資金錢包括可替代的資產;

· 投資者的投資是共同企業中;

·投資者預期依賴第三方機構(該機構由其自身設立)以獲得投資回報;

· 投資者的回報取決於法院。

這四點條件通常需要滿足,但代幣發行目前較為流行,某些活動不予接受,因此Gensler因此招攬了一些嘲諷行為。

Gensler雖身披罵名,但仍促進了加密貨幣產業向主流金融的融合

Gensler 對於加密貨幣產業的觀點大多是貶義的,認為他正在毀掉加密貨幣產業等相關言論屢見不鮮,基本上大部分文章也是從這個角度來批評Gensler 及SEC。

這個角度真的正確嗎?依作者所述,此類觀點有些失衡,縱觀整個加密貨幣產業15年的歷史,SEC對加密貨幣領域的專家作用不如Gensler制度的三年。

細數在Gensler從2021年4月到如今對加密貨幣產業產生正面影響的重大事件。

·2021年10月,首個比特幣期貨ETF上市。

· 2024年1月,第一個比特幣現貨ETF上市。

· 2024年5月,核准以太坊現貨ETF的19 b-4文件。 (多家機構表示本月以太幣現貨ETF產品將上線)

三個事件對於加密貨幣產業的意義均非同小可。

: 但今年在提及周圍人都能接受的關於比特幣的討論時,他們也了解到了比特幣的真正價值,並且他們也了解到了比特幣的真正價值,所以他們也了解到了比特幣的真正價值。

從上述經驗來看,SEC批准的加密貨幣是將加密貨幣市場引入主流世界的背書,並以一個正式的名稱在全球上市。 Gensler認為,這足以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或許也有人認為,就算換一個人擔任SEC主席,在如今的大勢所趨下,同樣也會批准的加密貨幣ETF。但此類看法顧不是「馬後炮」? 如今的大勢如何她,以及SEC在核准的加密貨幣ETF中的作用是否被低估,這都無法去理解。但主流世界的資金能進入產業,也不以安全性為前提,相較於此類說法,作者認為這些主流資金會更相信國家級的背書安全。

同時也大多數人認為Gensler率的SEC也同樣對加密貨幣產業帶來特定負面影響,尤其是行為狀況的下跌和相關項目的推行。 但看SEC的執法活動,其中包括黑天鵝事件,如FTX、BitConnect等,這種事件是「紙包不住火」必然引發的,剩下的大多是類代幣倡議問題。 從側面反應,這也是這也是主流世界設法為加密貨幣產業建立活動框架。 雖然目前框架的最終倡議依舊沒有定論,但這也是Gensler及SEC積極嘗試的必經之路。

至於短期內市場波動會被時間所抹平,終歸只是市場趨勢中一個小小的起伏,但近年來SEC批准的加密貨幣ETF卻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光輝。

總的來說,Gensler 或許有陣營、私心、外在壓力甚至是利益,但作者更願意相信他以自己的方式讓加密貨幣世界盡快融入主流世界。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Odaily星球日報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