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去了哪裡?為何交易所不list你的幣?

作者:shaqima;來源:作者Twitter | @Daji_357

近期這個話題,眾說紛紜,本人從整個資金市場的流量角度以及交易所,VC商業模式角度進行了全面的思考。

這裡用簡單易懂的邏輯和舉例的方式來進行分享。

當下情況,歷史告訴我們並不是無解的。

內容分為幾個大類:

1.當下的市場資金分佈以及人群分佈

2.VC模式幣以及交易所的營運邏輯

3.交易所為什麼不喜歡你的B?

4.未來如何破局?我們來看前車之鑑

要知道交易所為什麼不喜歡你的B,那就得先了解交易所的營運模式和它在加密生態(資金市場)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一、市場資金分佈及人群分佈

從大的類別中可以將資金市場主要的分為一級和二級,如果向下細分,則會出現各種生態,板塊以及不同形態的資金產品(NFT,Token,銘文,符文…) 。

從人群中可以整體的分為兩大類,國人以及海外。

自從政策落地後,國人對於交易所的可選項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因此對國人而言,交易所當下並不是求著你們來的態度,而是你不來,你也沒地方去的態度為主。況且隨著造富效應的產生,自有人來。

當然,交易所並不是只有一家,但是每個交易所都在市場中尋找到了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有的選擇主打安全,有的主打新生態建設和推動,有的選擇頭部交易所看不上的一些次類資產先存活下來,更有甚者是去爭奪一級市場的蛋糕….

因此,在拋開資產的形式,從交易所的角度可以將B分類為:

C:一級市場的普通資產(風險不確定,需要調查,了解然後決策)

B:一級市場的良好資產(具備潛力,但仍有風險,分析其利益點再做決策)

A:一級市場的優秀資產(背書背景非常優秀,風險較小,確定性的收益)

因此,A類資產是所有人都搶著要的,B類資產是頭部交易所挑選的,C類是基本上不會去看的,自己在一級市場玩就行了

用個例子來簡單概括

這裡的ABC就像是考生,交易所分為了頭部本科,本科,以及大專。

優秀的考生能為學校帶來利益,自然是所有人都喜歡的。

如果你不優秀,但是你有人脈,能為學校帶來價值也是一樣的。

那些成績一般的,出得起錢我們也可以接納。畢竟學校也要賺錢。但是名額有限,不過別灰心,還有其他學校比我們更歡迎你。

學習差的,你就算給錢,但存在擾亂學校風氣的隱患,萬一你給學校抹黑,就得不償失了。乾脆你自生自滅,要嘛你去大專,總有學校不怕風險,想賺你這點錢。

門檻,就此形成了。所以說,專案方也是要考試的。

當然這些是明面上的,暗箱操作的地方有哪些呢?

如果你是“海外身份”,即便你成績一般,實力一般,但如果你來到我這裡了,可以讓我在海外的市場也能有名遠揚。自然也是歡迎的。

所以說,當下的資金市場,國人為主的項目要靠實力來卷。不想捲就要看你的背景人脈。畢竟國人市場已經飽和了,我不怕你不選我,畢竟你不選我沒地方去。

而海外市場對於交易所來說,是可以增加營收的主要目標。

海外熱度比較高的項目接納後是可以帶來海外用戶的,一旦能讓他們留下來,就可以持續的擴充自己的收益。

到這裡,人群和資金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說得再深一些,當有新的敘事出現的時候,先看其中的人群佔比。

如果是海外用戶為主的,特權通道先給到,門檻可以給你降低一些。實在不濟不賺錢也行,只要你能把人帶來。以後我能從他們身上賺回來。

如果是國內用戶為主的,看你能耐,看你實力。

敘事夠新穎,我們也不是古板的人,該誇獎也要誇獎,但是條件還是一個不能少的。當你生態做的夠龐大,利潤夠可觀,咱們再說「刀了」的事。

因此在有持無恐的條件下,寧缺毋濫就成了所有人的盼頭

說完外在的環境了,我們再看內部的構造。

二、VC模式幣以及交易所的營運邏輯

為了簡單易懂,我們先不說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的。從普通的項目來開始說。

一個敘事在建構出來後,需要的是在市場上存活下來,也就是流量。剛開始沒有人氣的時候,就需要數據來支撐自己的“體面”,因此在潛龍時期,大家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

小有成就,自然會有有實力的人向其拋出橄欖枝,如果自身條件不夠過硬,單打獨鬥一定是困難的。需要抱團一起取暖才行。

這個時候,你的基礎流量就會透過這些橄欖枝們開始擴大。

當流量擴充到了一個理想的階段時,就具備了上名校的資格了。

那就需要來談回報,畢竟,沒錢誰給你瞎扯淡。

從剛開始屬於你自己的100%,分給了橄欖枝們一部分,有分給了名校一部分。這時候你一摸褲兜,壞了,不夠分給之前在我沒名氣的時候幫我撐場子的兄弟們的了!

怎麼辦呢,女巫是個好東西。

“近期所謂的女巫等事件頻繁,這些在加密賽道能夠被忍氣吞聲真的就是笑話。”

所以說,在以上的邏輯中。

專案方扮演的是技術構思以及落地。 (當然也有純靠構思就賺到錢的,那是遠古時代了)

VC扮演的是王婆。必須幫你造勢,你缺錢了給你錢,透過人脈關係幫你打造聲量。

交易所扮演的是流量擴大器(流動性)。

專案方透過技術以及理念,賺到了自己創業的收益。 VC透過自己的人脈關係和資源,賺到了自己的低價籌碼。交易所透過自己的流量,換去了低價的籌碼。

分配好了籌碼後,接下來就是怎麼賣的比較好。 (這裡就不過多的提及做市商了,邏輯一樣。)

說完VC,再看交易所:

交易所畢竟是最早創業的人群,透過科技建構了一個方便的交易環境,沒有一級市場的複雜性,同時然大家覺得這裡降低了一定的風險性。

技術做好了,那就需要有人來。在剛開始的存活階段,就需要各種各樣的計畫方帶人來以及做補貼活動吸引人來和吸引人留下來,讓自己的場子火起來。

有一天發現,村子裡的所有人都在你場子裡玩了,方圓幾百里都沒有其他場了。你自然也不會太賣力再宣傳了。

接下來就需要思考的是,怎麼讓更遠的遊客來你這裡玩的事情了。

所以說本質上大家都是基於整個市場在圈自己的池子,當羽翼豐滿時,自然會出現愛惜羽毛的情況。換句話說,自己種的菜,怎麼能被別人說收就收了呢?

三、 交易所為什麼不喜歡你的B?

自家的孩子怎麼看都是好的,這個觀點很多時候都是需要被捨棄的。

很多時候多數項目更多的是完成了流量的要求,但是並沒有完成收益的要求。

古話說師出有名。交易所接受你也是需要有一個很好的投名狀的。

我們從交易所的角度來考察一個項目:

1.流量上是否足夠的龐大,如果你的流量龐大到就是我想要的那種。可以好說話。

如果只是小有流量,那再看其他的。

2.你是否能帶來利益? 交易量的利益對交易所來說是最後最後的選擇,也是留給那些大流量的項目的底線。

直接收益才是最真實的,看不到錢的東西,交易所為什麼要把流量提供給你來換取流動性?你拿錢走人了,交易所一地雞毛。

所以說,籌碼給到,或是錢給到,這個才是真的。

“黃老爺,錢不到,怎麼剿匪?”

所以說,鬧騰的再大的項目,交易所明明可以用免費的支持來增加你的夢想。為什麼還要再拿自己的真金白銀來支持你的夢想呢?

一切的一切,歸根究底還是利益。明面的規矩從來都是用來整人的,暗地裡的規矩才是用來辦事的。

你以為你選中的孩子已經滿足了那些所謂的要求,實則,大夢一場。況且更多時候要從客觀角度真實的去評估項目的優勢。而並非看到了一個老外就認為都是老外,都是老外。這是自欺欺人了。

四、未來如何破局?我們來看前車之鑑

市場是買賣行為所形成的產物,交易所永遠只是簡化了這種買賣行為的路徑,從而分得一杯羹。當人群夠大的時候,賺的自然也多。

但是市場從來不是一個無限大的蛋糕,因此交易所也不可能獨佔整個市場。這個是常態。

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是會面臨當下階段的挑戰。

幣安如今的作風出於何因,我並不關心,但確實,幣安遇到了瓶頸了。

交易所在創新,收益,安全三個選項上並不能做到兼得。

當下高度,舉步維艱的困境之下,即便是幣安也不可能把市場所有的群體徹底的壟斷掉。

一面是風險性,一面是向上的利益博弈,,一面是向下的流量爭奪。總要有捨有得。

就按照目前來看,合規性安全性可能是幣安當下的首要選擇,因此失去了活力和創新。

近期新興的MEME主打的是公平性和盡可能的貼合去中心化的賣點,但同時也意味了一件事,把原有的生態食物鏈的角色踢開了許多。

這個鏈條自然就無法再在先前的模式下運作。就意味著創新。

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出現,2021年的BYAC作為NFT的新興產物,交易所在這場狂歡中扮演的更多的是前半場的吹捧,和後半場的跟隨。

因此在這個新興市場之下,也出現了opensea等眾其他的交易場景。

市場的規律並不是可以被單獨的個體可以完全掌控的

因此,當下階段的pump也好還是unisat也罷,這些平台的出現也是在新的一環中扮演了分量較重的角色。

未來會有更多的新興資產繞過這些所謂的龍頭平台發光發熱,當具備足夠大的流量時,也會衍生出token的資產再回到這些平台裡來共同推動整個生態市場。

當下的幣安已經不是一個小船,機動性強的階段了,巨輪既然要穩健,但並不會剝奪掉小船的存在價值。

因此當下階段,MEME也好還是其他的新興事物也罷,都是給更多小船的機會。

藉此機會會有更多的巨輪出現。歸根到底,即便未來MEME賽道剝奪了一定的常規VC模式代幣的角色,無法成為這些VC寵愛的交易所選擇的對象。

不代表不會有屬於MEME自己的交易所出現。

每個人評價優秀的標準不同,千人千面市場之下,當需求夠巨大的時候,就會衍生出更多的機會。

NFT也好還是Pump,Brc20,Rune,不會被一個幣安拒絕後而不會成長

歷史的巨大洪流之下,交易所也只是過客之一。幣安幾年之內完成了當下的壯舉,也意味著:自有後來人。

當下的問題是困境,但對於那些有想法的交易所和團隊來說也是機會。

任何一個巨輪的墜落對產業來說都是沉重的傷害,是需要每個人為其買單的。沒必要摧毀它,只能說隨著升級發展,很多人已經不再是它的客群了。

但不代表這個市場不存在了

對於大資金的出金和安全性來說,幣安仍舊具備核心競爭力。

當其無法承載每個人對於「推動產業」的期望時,自然會有其他的後起之秀出現。

鯰魚效應有時候也能刺激產業發展畢竟。

從生態角度來說,幣安並無法阻擋週期的運營,從個人投資者角度來說,保持和交易所一致的交易邏輯,仍舊能夠賺到理想中的收益。

期待眼前一亮的破局之法出現。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