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一條公鏈要多久?原來只要十分鐘

公鏈賽道人滿為患

說起區塊鏈,這個鏈那個鏈,很多人還認為是高端前沿科技。

要在幾年前有人說自己發了一條鏈,那妥妥的大牛存在,

但現在呢,各種鏈的賽道可以說人滿為患,光是以太坊的Layer2項目,

粗略看了一下,現在整個加密產業可能有六千多個!

眾所周知,區塊鏈存在著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區塊鏈無法同時兼顧可拓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這三個維度。

例如我們的TBC和以太坊主鏈都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這兩個維度拉滿,但是可拓展性拉跨,每秒交易數( transactions per second,TPS)是人盡皆知的差。

以太坊主網的TPS是20左右,比特幣的主網TPS只有7。

有些開發者就透過Layer2的解決方案來打補丁,犧牲一部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 將主鏈處理的交易資料嘗試遷移到主鏈之外,以提高交易速度及負載。目前大部分layer2的TPS都有幾千,考慮到現在大規模應用場景有限,大部分鏈上互動都是炒幣交易,這個TPS應該是完全夠用的。

原來發鏈也可以“一鍵生成”

那做一條layer2的鍊是不是很難呢?

其實完全不難,有一個賽道叫RAAS(Rollups-as-a-Service),這種服務商支持“一鍵發鏈”,據說10分鐘就可以創建好一條鏈。 (展示官網錄影片)

而且各種生態隨便選:什麼比特/以太坊/solana都不在話下

用的還是最先進的zk-rollup

你就說,牛逼不屌吧!

剛剛我舉的這個例子就是Lumoz。

這個賽道也還有很多其他的知名選手,例如AltLaye這個項目就是RAAS賽道的佼佼者,今年一月底的時候上線幣安,目前FDV有二十幾億。

Altlayer這個計畫的特點是發明了一個再質押Rollup框架。

聽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要迷糊了?一會Rollup,一會ZK的,這些跟Layer2有什麼關係呀?

Layer2技術路線回顧

現在跟大家科普一下Layer2的技術路徑,目前大部分的二層鏈所使用的技術包括以下三種:

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

這種方法允許兩方或多方在鏈下進行多次交易,只在交易結束時將最終狀態提交到區塊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主要用於比特幣。

這個方案有點像打白條,假設你是開飯店的,有個賣豬肉的每天來你這邊吃一頓飯,同時你每天要向他買豬肉,正常情況下你們每天要發生兩筆交易。但如果你每天記賬,月底再結帳,那你們一個月下來就只要一筆交易。

這個方案特別適用於長期、重複、小額支付的情形,但不適合暫時增加或減少參與者。因此目前閃電網路也在交易所帳戶轉帳用得比較多,其他場景限制較大。

側鏈(Sidechains)

側鏈是一條獨立的區塊鏈,使用其自身的共識機制,但透過雙向錨定與主鏈(母鏈)連接。側鏈可以自由地實現不同的功能和最佳化,同時主鏈依舊保持其主要的安全和穩定性。

大名鼎鼎的Polygon就是使用的這個方案,用戶將以太坊從主網發送到Polygon 的時候,其實轉移從未真正發生過。真實發生的事件是將轉移的金額鎖定在主網上,並在Polygon上鑄造出資產的鏡像版本。這就是為什麼發送到Polygon 的以太坊可以作為wETH ( Wrapped Ethereum)來使用。

卷疊(rollups)

這第三種技術方案就是捲疊(rollups)了,這種方案的原理是把多筆交易捲到一條資料裡面上主鏈。

就好像你去飯店點菜,一下子點了50道菜,而你並不需要支付五十次,只需要支付一次就可以了。

而這種技術方案也有兩種路徑:

分別是OP和ZK,也就是Optimism 樂觀和Zero Knowledge零知識證明。

OP rollup很樂觀,假設所有捲疊進去的資料都是有效的,就像你去飯店買單,相信飯店的帳單都是正確的。為了防止詐欺交易,OP rollup 協議允許人們對虛假交易提交挑戰。詐欺交易直接在以太坊網路上提交,以檢查其是否合法,並解決爭議。

我們熟悉的Arbitrum/Base鏈都是用的OP rollups。

而zk-rollups則依靠一種稱為零知識證明的密碼學來工作,它允許某人在數學上證明一個陳述是正確的,而無需披露有關該陳述的其他資訊。有點把你點的每道菜都加密,最後產生一個獨一無二的密碼,最後這個密碼只要能對上,那店家是不可能纂改你的菜單的。

最近爭議很大的zkSync就是用的zk rollups。

另外我們熟悉的merlin chain用的也是zk rollups

那OP和ZK到底哪個比較先進呢?

V神曾多次表示“短期OP,長期ZK”,OP 門檻低,現在也形成了規模效應,但在安全性上卻不如ZK。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ZK技術是Layer2的終局。

ZK的缺點呢,就是消耗算力太多。

技術升級太快,ZK也變標配

本輪大火的模組化能填補上消耗算力過多的短板。

從技術原理來看,一個Rollup 至少分為3 個模組:

資料可用性(DA)、序列化器(Sequencer)、證明者(Prover)。

總體來說數據可用性(DA)是指區塊生產者將區塊的所有交易數據都發佈到網路中,以便使驗證者可以進行下載。

序列化器(Sequencer)負責將Layer 2 網路中的交易排序、組織、打包並提交到Layer 1 網路。

證明者(Prover)則需要透過密碼學的方式證明Layer 2的資料和上傳到Layer 1 網路的資料一致。

在這些模組中,DA 和Sequencer 領域已經有專案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幾百億市值的Celestia、EigenDA 等都為區塊鏈模組化發展樹立了榜樣。然而,在ZK-Rollup 領域中,Prover 模組的成本甚至高於DA,且目前尚未出現強大的競爭對手。 Lumoz 目前是該領域唯一的算力提供者。

這個Lumoz 團隊技術實力不錯的,他們改進了ZKP 演算法,顯著提高了叢集中機器資源的使用率,進一步加快了ZKP 運算。成功將平均交易確認時間從大約5-6 分鐘縮短到約3 分鐘,將ZKP 生成效率提高了約80% 。

Lumoz 也引進了ZK-PoW 的概念,邀請礦工參與維護zkEVM 並計算ZKP。 Lumoz 的目標是簡化ZK-Rollup 的使用,並促進其更廣泛的採用,從而促進基於zkEVM 的應用鏈的大規模部署。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感覺Lumoz這個專案很厲害呢?

沒錯,他們的實力在加密行業也是很受認可的,據說目前已經支持了Merlin Chain、Hashkey Chain、Ultiverse、Matr1x等20多個Layer2鏈。

是不是很炸裂?

要知道,現在市面上絕大多少Raas服務商都只能提供OP roll ups服務,而Lumoz的橫空出世,竟然讓zk rollups也可以一鍵發鏈了。

如果你擼空投被zkSync傷到了,這個lumoz就可以幫你報仇雪恨,十分鐘就能複製一個zkSync出來。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