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啟示錄:後資本主義時代的生產關係革命

隔夜BTC在61k一線繼續下跌。早上簡單複盤了一下投資記錄:2024年以來,BTC平均加倉成本67.7k(浮虧9.9%);若從去年9月份算起,平均加倉成本55.4k(浮盈10%) —— 相比於無腦定投52.8k,買得是要略貴了一些,主要原因很清楚: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30-50k的區間投入不足,而4月下旬以後開始邊跌邊補,主要補在60-70k這個區間,導致了整體上平均成本被拉高。反思起來,自己的風格還是喜歡左側加倉會更多一些,即逆勢操作,在倒車的時候上車。而面對不斷暴拉的那種右側行情,就總是被甩在後面,上不去車。

整體上,這些年下來,BTC底倉的整體持倉成本也被不斷拉高到瞭如今14.5k(浮盈320%)的水平。算起來年化複合增速CAGR約為27%,雖然還不到30%,但是相比很多其他投資方式都可以說是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的了。而教鏈能夠透過上段所說的並不完美甚至常常弄巧成拙的操作,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在於採用了正確的戰略思想。

一流的戰略,三流的戰術,雖然常常不能取得一流的成績,但是至少也可以輕輕鬆松混個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一流的戰術能力,卻只有三流的戰略思想,最終卻往往一敗塗地。這個市場裡有很多又聰明又勤奮的人,不斷被割,不斷爆倉,不斷失敗。即便是個別人在個別週期裡踩中了大運,猛然暴富,也常常很快就連本帶利都還回去,根本無法持續取得勝利、持續擴大戰果。殷鑑不遠,令人嘆氣。

BTC的本質,在教鏈看來,是一種後資本主義時代的新型生產關係。

姑且讓我們定義「價值」是生產物之間的某種比例關係。就像長短關係、輕重關係一樣,任何兩個生產物之間也有某種價值關係,一個價值大,一個價值小。從定性比較,到定量比較,我們需要引入度量衡和測量工具。長短用米,測量工具用尺。輕重用克,測量工具用秤。價值大小用貨幣單位,測量工具用人心。

單獨一件產品,是談不上長還是短、輕還是重、價值大還是小的,只有和別的產品互相比較,才能有長短、輕重、價值大小這樣的關係。因此,關係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但長度、重量和價值又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產品本身的客觀屬性。但是,價值和長度、重量又有所不同。測量長度的尺子,測量重量的秤,都是標準化的,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而測量價值的那桿秤,卻在每個人的心裡。所謂“百姓心中有桿秤”,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BTC的礦工,為BTC生產了最原初的產品:BTC的帳本,或者,嚴格地說,BTC的區塊空間。支付BTC作為上鍊手續費,或曰“礦工費”,以求把自己的BTC轉賬交易記錄到BTC的賬本上面去,本質上就是在競拍這平均大約每10分鐘產生的、一個個的、有限的區塊空間而已。

當然,這區塊空間,和我們普通的磁碟儲存空間大不相同。就像一輛車,和製作汽車所用的原料如鋼鐵、橡膠等,已經大不相同。這些區塊空間,是由無比強大的算力所產生的PoW工作量證明所證明過的存儲空間,所有寫入區塊空間的數據,都被這個證明蓋上了“可靠”或曰“安全”的烙印,就算是今日地球上人類所掌握的最強大的權力也無法動搖它,最強大的武力也無法擊敗它,最強大的資本也無法收買它!

試問這樣一個產品,有沒有價值?當然有價值!

這個價值有多大?目前大概是1萬多億美刀—— 也就是BTC今日之市值。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市值並不是這個價值的測量值,應該是礦工的總收入(比如2023年是100多億美刀,甚至,進一步的,今日礦工之總收入還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區塊獎勵,也就是新增的BTC,小部分才是來自於用戶支付的手續費 只有手續費才算是真正的為區塊空間支付的費用,體現了區塊空間的市場價值。價值就更小了,可能大概也只有5%-10%,也就是每年5-10億美刀。

非也。

有了這樣一個「安全」的區塊空間,在裡面就可以安全地記錄BTC的轉帳交易,而這些交易,即價值轉移,就湧現出了價值單位—— BTC。 BTC作為一個符號是人為定義的,而其作為價值單位是系統湧現的結果。

BTC的產出是由一個確定性的、公開透明的、無人可以動搖和篡改的數學公式決定。高安全的區塊空間是這個數學公式能夠得到忠實執行的兜底保障。這使得BTC成為一種很好的儲存價值的工具。

也就是說,BTC的上述特性導致它有能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把暫時不花的錢換成BTC,當作一種儲蓄,把錢存起來。

凱因斯說,儲蓄就是投資。

當你決定把價值儲存到BTC儲蓄起來的時候,價值其實就會變成資本- 可以自動產生新價值的價值。

例如你今日花費61000美刀買入了1 BTC並存放到冷錢包儲蓄起來,那麼這61000美刀的價值,略過場內的換手,最終被轉移到了某個賣出1 BTC的人手裡。這個人得到這61000美刀的價值之後,可能是消費或投入生產。考慮投入生產的情況,他用這個價值去購買了生產所需的資本(例如場地、機器、人手等等),生產出遠超61000美刀的價值出來。然後他把賺取的錢,拿出一部分,重新​​兌換為BTC。

我們假設這個老闆或個體生產者是一個效率極高的生產者,他相對於市場其他競爭者有巨大的優勢,於是他生產出來了極大的剩餘價值,這使得他在不久之後可以拿出( 61000 + x)美刀來重新購買BTC。

如果這樣的競爭優勝者不僅能夠完全買回當初自己、賣幣消費者以及虧損的生產者等所淨虧損的BTC,而且還能多買回一些,從而進一步增加自己的BTC持有量,那麼,他們的買入就足以推動BTC的上漲。

囤BTC的儲蓄者手上的BTC部位就會因為BTC的上漲而增加價值。這加值的部分,來自於BTC系統外的生產力所產生的價值,回流到BTC系統中。在囤BTC者看來,就彷彿是BTC的價值「自動」成長了一樣。

因此,從囤BTC者的角度說,BTC就具有了保值和自動增值的功能,從而成為一種優良的「價值儲存」(SoV, storage of value)。

也因為BTC是一種優良的「價值儲存」成為一種普遍共識,才會有生產者把系統外投資報酬的價值重新回流到BTC這件事的發生。

可以想像,如果BTC不能持續保有甚至是不斷摧毀價值,比如大多數「一波流」山寨幣跌跌不休的鬼樣子,那麼只有傻子才會把價值重新回流到這樣的「鐮刀收割之地」呢。

所以,BTC的市值,絕不僅僅是體現了BTC區塊空間對於BTC轉帳交易的那麼一點點兒原初的價值,而是體現了所有接受了BTC所轉移的價值,將其轉換為資本,投入生產或再生產,產生更大的價值,然後這些價值再重新回流BTC,這樣大的一個價值生產大循環的總估值。

由這個邏輯推導開來,可以推到未來。

更妙的是,這樣一個所有人獨立自主、共同生產的系統,其總價值卻又由全體BTC持有者共享!共同創造價值,共同分享價值,這已經非常接近「大同社會」的理想圖像。

僅僅稍有欠缺的是,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物質極大豐富。但是,在今天工業產能爆棚、AI等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或許只需要經過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就真的能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海量物資,應有盡有,琳瑯滿目,件件“9塊9包郵”…

生產力大大提升的表現一定是商品價格越來越低,手上囤的BTC會越來越耐花,花不完,真的花不完。

今日的主流經濟學家——資本主義經濟學家——怕死了,因為這種現像在課本裡叫做“通縮”,可怕的通縮。

為什麼經濟學家怕通貨緊縮?因為今天的主流經濟學家,本質上是站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上思考問題的。資本怕通貨緊縮,所以他們也怕通貨緊縮。

資本為什麼怕通貨緊縮?因為通貨緊縮意味著利潤降低甚至虧損,企業破產、裁員,員工失業,手停收入斷,階層下滑,生活返貧,社會陷入動盪。

為了方便討論,教鏈把傳統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公司製(或稱為薪資僱用制),叫做生產關係1.0;把新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平台經濟,叫做生產關係2.0;而把上文描述的BTC的這種「共產共享」的生產關係,叫做生產關係3.0。

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三個版本的生產關係系統,它們各自的特色。

生產關係1.0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公司了。公司這種生產關係別看今天很普遍,其實歷史很短,才400年左右而已。今天可能受限於時間和篇幅,可能沒法再去追溯1.0版本之前,比如農民-地主,奴隸-奴隸主,以及原始社會等等諸多更早期版本的生產關係了,以後有機會再撰文探討。

公司製的特徵就是有明顯的分層:持股的是股東;不持股、領薪水的是員工;其他的給公司提供收入的人,是顧客,或曰消費者。但嚴格來說,持有少量股票的員工是哪一類(class)?自己還奮鬥在一線工作的老闆又是哪一類?如果是上市公司,那你在二級市場買了兩手該公司的流通股,你又該屬於哪一類?

所以說,我們不能把持有股票的人統統看成是公司老闆,或是資本家。股票,不過是對於公司剩餘價值的索取權而已。只有對公司資本的實際控制權,才是決定誰是主人的關鍵。

對了,「類」的英文class,也正是「階級」的意思。中國人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就是要“人以類分”,也就是按照階級來劃分,其實也就有些把人“物化”成“工具人”的味道。這是文化的視角,只是我們論述中的點綴。

比如說,假設教鏈憑藉自己打工多年的積蓄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公司。萬事起頭難,剛開始就是自己幹,也就是自己僱用自己,自己剝削自己。假設該公司每年收入30萬,刨除水力發電房租雜七雜八,剩下20萬,給自己薪水。那麼此時的教鏈,即是一個拿工資的僱員,又是一個公司的所有者,一個資本家,但是,是一個不合格的資本家,一個「假資本家」。

為什麼說此時教鏈當資本家是不合格的?讀者朋友可能會以為,公司是獲利的呀,每年成本10萬,利潤20萬。並非如此。資本的經濟計算,看的是“機會成本”,而不僅僅是顯性成本。

假設,教鏈如果去打工,即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在市場上能夠拿到每年100萬薪水。那麼,這意味著,教鏈的生產力可以被市場評估到100萬/年。當然,要注意,同樣的時間和勞動,做不同的工作,產出的價值是不同的。自由市場的人才和崗位的不斷重新匹配,就是在持續優化,把一個人的勞動和時間的價值最大化。

無論如何,當教鏈放棄100萬年薪的打工機會,去自己開公司賺20萬/年的時候,此時就已經產生了每年100萬的機會成本。加上顯性成本10萬,每年公司的真正成本是110萬。

成本110萬,收入30萬,淨虧損90萬/年。也可以換個演算法,本來可以賺100萬,現在只賺20萬,虧損80萬,加上雜項虧損10萬,總共虧損90萬/年。這才是真實的經濟計算。一個連年虧損的投資,肯定是不合格的投資,因此,從資本家的要求來看,教鏈此時是不合格的。

如果,把現在的虧損如果看成對未來的投資。例如5年後公司營收能夠達到110萬/年,此時就達到了損益平衡。 5年總“投資”,即總虧損額,已經累積到了450萬。

再過5年盈虧平衡的日子。假設公司收入翻倍到了210萬/年。這時候它才開始生產剩餘價值,每年100萬。先前虧損的450萬,需要大概5年才能用100萬/年的剩餘價值償還完畢。

但是,也要考慮到投資本金本身的社會一般增值速度。假設一般國債利率4%,450萬會以複利的方式每年增長,13年後就會變成750萬。所以,其實需要8年,每年100萬,才能真正彌補最初5年的投資虧損(電腦會損失)。

看看這是多少年過去了? 18年!

這還是在假設公司營收頭5年翻3-4倍、後5年翻2倍這種理想情況下才能得到的結果。

如果把這450萬投資虧損的機會損失,不是用一般國債利率來對標,而是用投資於BTC來對標呢?假設教鏈已經掌握了投資於BTC並取得長期獲利的方法,長期年化成長率能做到30%。那你一算就知道,只要10年時間這筆本金就會成長到驚人的6200多萬。除非公司業務出現指數級爆炸性成長,否則永遠不可能追上這筆BTC的增值速度。

推算到這裡就有兩個很明顯的結論了:

第一,不要輕易創業,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創業。打工加上囤BTC的複合策略,是遠好於自主創業的策略。

你打工的薪水越高,後一個策略的性價比就越高。

第二,階級躍升是極為困難的。打工人想透過創業做老闆變成資本家,幾乎100%的結局就是成為一個不合格的假資本家。

也正是這個約等於零的轉換機率,才把商品社會的人分成了打工人和資本家兩個階級。如果人人都能輕易轉換身份,那麼階級就不存在了。

如果教鏈突然開了掛:在最開始就用30萬/年的公司保底收入,以10萬年薪(實際工資還要低,因為還有稅費社保等等)僱用了3個員工。這3個員工生產力爆棚,每人每年能為公司創造40萬收入。假設公司顯性的雜項成本,因為多人合用,平均費用降到5萬/人/年,那麼總費用就是20萬/人/年。這樣一來,公司從一開始就能有多少獲利呢? (考慮機會成本後)

30 (教鏈創造的收入) + 40 x 3 (員工創造的收入) – 10 x 3 (員工薪資成本) – 100 (教鏈薪資成本) – 20 (雜項費用) = 0 【式1】

驚喜不?從第一天起,公司就損益平衡了!但是,你說得是什麼樣的員工,和什麼樣的業務,能開10萬薪水給公司賺40萬?

那麼這個時候,教鏈仍然還不能算是個合格資本家。因為,教鏈自己還沒有脫離勞動。最多只能算是一個「準資本家」。

如果多僱1名員工呢?那麼教鏈就可以不參與業務工作了,但是還需要承擔管理任務,這也是勞動。但是算式變成了:

40 x 4 (員工創收) – 10 x 4 (員工薪資) – 100 (教鏈薪資) – 20 (雜項費用,擠一擠,假設不變) = 0 【式2】

這還不夠。還需要雇用更多。假設再多僱1名如此優秀的員工。這時候教鏈就可以花30萬/年僱一個經理,負責公司經營管理,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當一個真正的老闆了。此時的公式:

40 x 5 (員工創收) – 10 x 5 (員工薪資) – 30 (經理薪資) – 100 (教鏈薪資) – 20 (雜項費用,繼續擠一擠,不變) = 0 【式3】

到這個規模,5名員工、1位經理,教鏈才開始真正比較徹底地脫離勞動,變成一個小小的資本家。 【式3】中「教鏈工資」這時候其實才真正是公司利潤,也就是由其他員工創造的剩餘價值來支付的。

因此,如果教鏈一直自己一個人工作,就算是業務爆棚,年入1000萬,教鏈也只能是一個「假資本家」。如果僱人,但還是要親自管理,或是操心一些公司經營,那就是「準資本家」。如果一切公司事務全權交給專業人士去打理,自己啥都不用乾,但是卻仍然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和分配權,那麼,這時候才真正完成階級跨越,成為一個真正的資本家。

但是,由於這個公司的規模實在太小太小了,每年收入才百萬級,也就是一個塵埃般的小資本家而已。如果公司達到年入百億~千億規模,就可以算是中等大小的資本家了。

中等大小的民族資本家,才夠得上教員在1925.12.1《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所劃分的「中產階級」的層次。文章定義的很清楚:「中產階級。這個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產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對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

退休前的馬老闆,是個成功的「準資本家」。退休後的馬老闆,才升級成中等大小的民族資本家,也就是教員所稱的「中產階級」。

為什麼馬老闆、張老闆這些如此成功的商業人士,還只能稱得上「中等大小」呢?因為,資本是全球化的,因此排座次、比規模也要放眼世界。真正的大資本家,大家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不熟悉。例如美國的洛克斐勒家族、摩根家族等傳承百年的資本世家。其實中國就沒有真正的大資本家,有的只會是這些大資本家安排在國內的代理人。他們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階級,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中,被稱為「買辦階級」。

對於當今資本主義佔據主流的世界而言,真正的大資本家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國家,不過是他們僱用了放到台前表演的戲子、打手和吉祥物而已。

大資本家幹掉小資本家,就像踩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資本就天然有合併的趨勢,強者恆強,幾乎不可能被打敗。這就意味著,想走白手起家、一路做大做強的路,最後乾翻舊的資本家,自己成為大資本家的幾率,不說絕對等於0吧,也是無限趨近於0。

這資本主義所採用的生產關係1.0版本,相較於先前地主-僱農的生產關係0.5版本,有很大的進步。透過公司這種形式,把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可以全世界範圍內流動,並且擺脫小農經濟那種單打獨鬥,大量員工可以劃分專業和崗位,進行大分工、大合作,生產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

同時,對於員工而言,在新的生產關係中也得到了解放,不用被束縛在土地上,而且還可以在公司這個集體中得到相互支持,這體現在每月固定的工資,不用像小農那樣看天吃飯。當然,如果遇到特別惡劣的經濟週期外部衝擊,可能會遭遇裁員,失業下崗。

生產關係2.0,也就是「平台經濟」的誕生,基礎的理論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人和人彼此分工合作,為什麼必須組織成公司?因為很多工作的性質,無法準確地測量投入產出,也就是,無法由自由市場來定價。

當自由市場定價的議價成本(也叫摩擦成本)太高的時候,例如寫代碼的程式設計師,或是其他專業性極強的崗位,由於知識優勢導致巨大的資訊不對稱,使得進行極小顆粒度的任務評估並市場化定價十分困難,所以不如乾脆把這個程式設計師的勞動買斷,讓他成為公司的員工。這就是科斯定理的基本意思。

從現實來看,雖然有程序外包平台和所謂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的存在,但是它們迄今仍然無法徹底取代僱用製程式設計師。

教鏈之所以拿程式設計師舉例,是因為程式設計師是新一代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傳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1.0,聲稱是因為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機器、廠房等),所以資本家才是老闆。但到了網路時代,程式設計師工作所用的生產資料,包括電腦、手機、網絡,其實都是自己負擔或可以負擔的,也就是說,除了表面上有的公司還要假惺惺地提供這些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東西,其實每個程式設計師都完全可以做到自己獨立擁有自己的生產資料。那麼,這時候,為什麼一個不佔有生產資料的老闆還能佔資本家的坑位呢?

生產力發展到這個階段,雖然資本家們還可以透過製造一些例如知識產權,數據所有權,等等壁壘,來阻止個體勞動者佔有全部的生產資料,但是,時代的車輪顯然已經準備從傳統資本家的頭上碾過去了。

程式設計師工作過於專業化,受科斯定理的約束,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徹底解放。但是,在其他更標準化的工作上,就已經誕生了這樣的個體生產者,或曰自由勞動者。例如,電商賣家,專車司機,外賣員,短視頻博主,公眾號作者,等等。

資本家的公司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平台。

個體生產者、自由勞動者和平台之間是交易關係,而沒有僱傭關係。也可以說是小資本和大資本的資資關係,而不是生產關係1.0的勞資關係。

但是,由於小資本在大資本面前是毫無議價權的,所以,在生產關係2.0的早期階段,這些個體生產者們雖然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也同時承受了更大的壓榨和剝削。

改良型的生產關係1.0還會被國家強力要求保障員工權益和基本福利。這所有的一切,對於生產關係2.0的自由勞動者而言,是幾乎沒有的。

他們比生產關係0.5裡的僱農要好一些的地方在於,在多家平台存在的情況下,可以透過換平台的可能性,來獲得對平台的一定的議價權。

他們比生產關係1.0裡的員工要好一些的地方在於,如果乾得是有知識含量、專業門檻或者乾脆就是氣質屬性極強的業務(比如直播帶貨),那麼是有機會做大做強,從而獲得超額收益,甚至進化成吃剩餘價值的真正資本。

生產關係3.0,也就是教鏈前面所描述的那種各自生產、共同分享、互相幫助的「共產共享」的生產關係,是由BTC開創和啟發我們的新型生產關係。

它是建立在生產關係2.0的基礎上的,更高級的發展階段。

生產關係的進步與變革,是由生產力的進步所推動的。

為什麼生產關係1.0會進化成生產關係2.0?科斯定理是限制這進化的約束量。而推動量是什麼?是生產力的進步。

用直白的、可能有些刺耳的話說,就是內捲。捲不過的人,就被公司淘汰了,而且找不到新工作,於是只能去送外賣、開專車、開網店、搞直播了。

為什麼會內卷,會淘汰勞動力?因為科技的發展,效率的提高,生產力的提升。

這兩年大家議論最多的是什麼話題?不就是AI(人工智慧)的發展一日千里,將來必淘汰一大堆各式各樣的工作嗎?

教鏈前幾天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國外媒體,編輯團隊,去年60位編輯,今年裁的只剩下主編自己。稿件用AI生成,主編負責修改、潤飾、發表即可。

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被生產關係1.0淘汰,而不得不擁抱生產關係2.0。

但是,如果這些困在生產關係2.0裡的自由勞動者、個體生產者們,只是像古代的生產關係0.5裡的僱農那樣單打獨鬥,他們永遠都沒有翻身出頭之日。

唯一能夠解放和拯救這些自由勞動者的,就是聯合起來、連結起來。

不是在資訊上鏈接,而是把他們彼此擁有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資本鏈接起來,形成一個聯合起來的大資本,碾壓所有生產關係1.0和2.0的資本的規模。

這個聯合起來的大資本,就是BTC。

今天,BTC的市值1萬多億美刀。全球公司市值排名十名左右。

未來BTC市值再擴大十倍,即可稱得上大過任何一個公開的上市公司資本了。

所有持有BTC的自由勞動者、個體生產者們,看似是一個個沒有被資本僱用的個體,但是他們卻背靠著大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體量的大資本,並時刻分享著這個大資本不斷增值的回報。

他只需要勞動一段時間,累積了足夠的BTC之後,就會驚訝地發現,僅靠資本的回報,就已經足以支撐自己的生活開銷。此時他可以不再勞動,專心享受生活。或者他可以繼續勞動,但只是為了興趣和嗜好,或是某種人生的使命感。

BTC作為一個聯合資本,會吸收所有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減去被其他平台吸收走的部分),然後公平地和所有人分享。

當你勞動囤積BTC時,就是用自己創造的價值去滿足別人的需求。當你不再勞動,而是靠BTC生活時,本質上是其他人奉獻了他們創造的價值來幫助你。

你養BTC,BTC養你。你養所有人,所有人養你。所有人養所有人。

最重要的,BTC是去中心化的,沒有隨意的增發,沒有PoS資本生息,沒有初始代幣分配所創造的階級不平等(鐮刀-韭菜),沒有單一組織綁架其他參與者控制硬分叉任意更改代幣發行方式的特權,等等這些,是十分關鍵的基礎建構。

缺乏這些基礎建構,一個幣就會成為鋒利無比、嗜血吃人的收割利器。

有了這些關鍵建構,一個幣才有機會發展成為BTC這樣的聯合資本。

這樣的聯合資本,只能在足夠克服科斯定理的生產力範疇上率先形成。

而只有用真正去中心化的加密資產承載聯合資本,才能實現真正公平的聯合,確保每個人創造和貢獻的價值能夠被公平地“共享”,才可能構建出新型的生產關係3.0。

這就是教鏈從BTC所領悟到的,關於後資本主義時代的生產關係革命的啟示。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