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Token還有機會嗎?

主題:VC Token還有機會嗎?

嘉賓

Zheng @ZnQ_626

  • LUCIDA Founder

  • 2019 Bgain數位資產交易聯盟第一季混合策略組冠軍;

  • 2020 TokenInsight全球資產量化比賽,複合策略組四月亞軍、五月冠軍、賽季季軍;

  • 2021 TokenInsight x KuCoin全球資產量化比賽,複合策略組賽季季軍;

Jims @jimsyoung_

  • Youbi Capital Investor

  • 在傳統金融和Crypto都投一級

  • 專注Web3應用層賽道

Rui @yeruizhang

  • KOL

  • 2017年入圈

  • 主業投一級,副業投二級

Mason @ma_s_on_

  • Crypto/Tech FoF 投資人

  • 5年區塊鏈、互聯網,科技領域的FoF經驗

  • 調查過數百家的VC,二級,量化等基金

  • 對週期、資產類別、基金策略有獨特視角

Zheng @ZnQ_626

最近幾個月VC Token的表現普遍不盡人意,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稍微有點敏感的話題:VC Token還有機會嗎?

我知道三位都是在業界比較好的投資機構任職。今天我其實是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咱們三個朋友之間的一個閒聊,後續如果各位有一些比較鮮明的觀點,僅代表你自己,不代表公司。我還是希望各位能說一些real talk。在正式開始之前,先由三位來做簡單自我介紹,

Mason @ma_s_on_

大家好,我是Mason。過去五年,我專注於科技、網路、軟體和區塊鏈領域的投資,致力於為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希望今天能跟大家一起討論相關的觀點。

Rui @yeruizhang

我是Rui,17年開始做Crypto,一直在做投資相關的事兒,基本上跟市面上大小項目都聊過。一級經驗還算ok,然後21年開始寫twitter,寫的比較久。

Jims @jimsyoung_

大家好,我是Jims。我自己的經驗是最早是投出海的,在大廠做出海戰略,後邊也投過出海項目,後邊在crypto fund做一級投資,基本上都圍繞著一級投資來。這週期開始感興趣二級,在衝一些meme,整體是這樣。

我們先探討第一個問題:在這一輪週期中,VC Token表現不佳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如果各位能列出多個原因,那你們是如何排序這些原因的呢?

Mason @ma_s_on_

我認為有四個原因導致了目前這種狀況:

  1. 一級二級市場的錯配:這是資本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由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參與者不同,他們的資金和投資區域有限,這種結構性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2. Crypto的特性:Crypto市場的退出管道和規則不像傳統市場那麼成熟。在傳統市場,VC的退出管道較為清晰,例如併購或上市。但在Crypto裡,這些規則還在不斷自訂,條款和流通率的鬆緊程度可以隨意調整。這種靈活性加劇了一級二級市場的差異。

  3. 流動性不足:目前整體流動性較低,VC持有的Token流動性不足,這使得Token表現不佳,從而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4. 財富效應的負循環:財富效應導致的負面循環也是當前狀況的一個原因。

如果要排序,我認為第一和第二點,尤其是第二點是關鍵問題,產業需要回歸理性,而自訂規則的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僧多粥少的狀態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

我以股票市場為例,股票市場中初始流通率、解禁比例和一級市場投資人的獲利倍數等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一些KOL的數據顯示,今年新項目的估值可能是三年前的數倍,與四年前的項目相比,現在的項目在條款和規則上有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用量化指標來衡量。

且在上一輪週期中(2020-2021年),投資人比較謹慎,估值較低。而這一輪因為大量資金湧入,導致一級市場估值整體較高,退出時也期望在二級市場獲得更高的回報。

Zheng @ZnQ_626

有個觀點認為2022年熊市沒有像之前幾輪那樣兇猛,很多項目雖然艱難但並沒有完全崩潰,這可能是導致當前項目估值較高的原因。你認同這個觀點嗎?還有其他原因嗎?

Mason @ma_s_on_

我認同這個觀點,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上一輪的財富效應吸引了更多投資者。供需關係決定了價格,資金流入使得估值上升。即使在22至23年的熊市,專案估值也沒有像前三輪那樣大幅下降。

Jims @jimsyoung_

我覺得流動性差確實是目前市場的重要議題。流動性問題在大放水時期可以緩解,但在當前週期中,流動性不足和優質資產稀缺成為主要困境。舉個例子,行動網路產業曾經經歷過一次巨大的浪潮,那時候的市場環境非常有利於投資,無論在哪個國家投資,回報都是不錯的。在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雖然其他領域的投資機會相對有限,但由於市場規模和內在價值,投資仍能獲得回報。

流動性差的現像在不同週期會有所不同。在過去的一個週期中,市場上的資產數量相對較少,流動性比較集中。而現在,隨著資產種類的增加,流動性被稀釋了。例如,現在市場上有許多新興的資產和Token,這些資產的價格漲幅較小,主要因為市場上的流動性沒有集中在少數資產上。

優質資產仍然存在,但表現有所不同。像Pendle這樣的資產,在過去一年中表現顯著優於市場整體,這說明市場上仍有一些資產是值得投資的。儘管市場上沒有了過去那種普漲的現象,但優質資產的表現仍值得關注。資產生產成本的降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以前創建一個公鏈的成本很高,現在創建Layer2解決方案變得更為容易,這使得資產種類增多,但單一資產的表現有所分化。

Zheng @ZnQ_626

關於你自己今年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表現如何?

Jims @jimsyoung_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管理資金,去年底到今年初市場表現較強勁,我增加了很多高風險投資,嘗試了不同的策略。不過,由於資金的彈性,我的表現整體上並沒有超過預期。特別是將大量資金投入比特幣的結果並不如預期。市場經歷了一些回撤,我調整了策略,逐步轉向大幣種的擇時策略,變得更穩健。整體來說,表現處於平均水平,學習和判斷能力得到了提升。

Zheng @ZnQ_626

我想補充一點,A股市場也經歷了類似板塊的輪動現象。今年的板塊輪動非常快,一個板塊的表現可能只有一週或幾天,這種現像在A股市場中其實很常見。市場的難度雖然增加,但這只是基礎難度,不是極端難度。

在過去的20和21年裡,許多投資者在市場上賺了錢,無論是投資哪個小幣種幾乎都能獲利。即使在16和17年的周期裡,隨便投資一個ICO幣種也能賺錢。這種現象導致了許多人對自己在選擇幣種方面的能力產生了盲目的自信。但實際情況是,目前市場的表現比起過去要平淡許多,但與傳統市場相比,幣圈的擇幣難度仍然是很低的。

Mason @ma_s_on_

關於我管理的FOF基金中小幣種的策略,整體表現差異較大。山寨幣的表現往往不如主流幣種,這是因為其風險較高且難以建立確定性。在投資配置中,機構通常更追求確定性,大部位的投資可能獲得50%的收益,比小部位的高倍收益更有價值。不同策略在市場中的表現也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專注於比特幣的波段操作,有些人投資少量的小幣種,而有些人則關注前十名的幣種。整體而言,目前週期尚未結束,最終表現仍需進一步觀察。

Rui @yeruizhang

我想討論為什麼這個週期VC幣的表現未達預期。儘管從去年11月起許多老幣表現較好,但相較於上週期,賺錢效應卻減弱了。這現象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市場參與者普遍變得更富裕。上個週期,擁有100K資金就已經算是較為高淨值的投資者了,但到了今年,很多人的起步資金已經是百萬等級。只要敢於投資,從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份,抓住幾個合適的資產通常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其次,現在的市場上幣通路主要集中在幣安等平台。能夠引起購買慾望的幣種很有限,很多幣在上幣安之前價格已經經過了充分的博弈。甚至有些幣在上線前已經進行了各種空投等操作,價格被算得非常清楚。這種情況導致開盤時價格往往很高,後續的賺錢效應較差。

第三,賽道的變化也影響了表現。過去,社群的FOMO心理非常強烈,例如一些公鍊和穩定幣計畫。在21年,社區對一些計畫的支持非常強烈,大家願意一起推動計畫。然而,現在很多計畫的社區氛圍不如以前強烈,缺乏那種共同推動的感覺。此外,許多新的賽道,其收入模式較為透明,投資者可以透過計算預期收益來判斷投資價值,而不是依賴社區的情感和想像。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的決策更加理性和計算化,導致一些項目的表現不如預期。

總的來說,市場參與者的財富水準、上幣管道的集中化、以及賽道和社群的變化,都是影響當前VC幣表現的關鍵因素。

Zheng @ZnQ_626

所以,今年你做小幣種投資的績效怎麼樣?

Rui @yeruizhang

最近表現一般,尤其是從五月開始,投資收益略有下滑。不過在此之前,情況還不錯。例如,把錢投入像Eigenlayer、Pendle等專案中,殖利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在高收益期,鎖定收益後年化收益可以達到50%以上。儘管如此,買山寨幣的虧損還是比較嚴重的。

Zheng @ZnQ_626

了解了。其實我想補充一點,關於VC特徵表現不佳的原因。我個人的一些觀察是,這輪週期散戶似乎對Web3的故事不再像之前那麼相信了。回想2017年和2018年,ICO最熱門的時候,許多用戶真心相信這些項目,甚至在2020和2021年,也有很多人對NFT等新興項目充滿信心。然而,這一輪週期散戶的信任似乎顯著下降,這也可能解釋了Rui提到的社區狀態不佳的問題。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不一定嚴謹。藉此我想引出下一個問題。

你們現在還相信Web3嗎?如果相信的話,你們目前的投資邏輯是什麼?為什麼還要參與一級市場的投資,尤其是作為VC去投資這些項目?

Mason @ma_s_on_

確實,我們仍然相信Web3的趨勢。儘管與上輪週期相比,這一輪的創新可能沒有那麼引人注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Web3的前景失去了信心。上輪週期的情緒非常高漲,例如Uniswap這種透過簡化複雜問題來帶來突破性的創新,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一輪的創新可能顯得不那麼耀眼,但仍有許多項目在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產業進步,這些依然值得我們關注。

不過,這一輪週期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首先是實現路徑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確定Web3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路徑會是什麼樣的,是否會出現快速成長後再陷入低谷的情況,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投資決策。

其次,西方和東方對於Web3的敘事有明顯差異。在西方,許多投資者,包括華爾街的一些機構,他們的親戚和身邊的人也在積極參與區塊鏈產業的創業,這顯示他們真正相信這一領域的潛力。而在投資方面,西方的投資人可能更關注如何將區塊鏈技術與合規方向結合,例如如何在Web3中實現合規的資產管理(RWA)。

整體而言,我們依然對Web3保持信心,但對其發展路徑和實現方式有一些未確定性,這些因素將影響投資決策。

Zheng @ZnQ_626

那從你的角度看,不論是你們投資的項目,還是透過FOF基金投資的一級市場基金,你覺得有多少比例的創業者是真心希望透過項目來改變世界或推進Web3的?有多少比例是為了賺錢並講一個故事,以期最終能夠獲利?如果從機構的角度來看,這兩類創業者會有怎樣的價值觀上的偏好?比如說是否對第一類創業家有較高的偏好?

Rui @yeruizhang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首先,這個產業已經相當成熟,所以大多數創業者並不是單純追求改變世界。他們更多的是在現有的生態中扮演關鍵角色。例如,DA賽道上的許多項目,實際上是在現有的生態系統中補充和完善一些功能。現在的專案更多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創新,而不是單純的「顛覆」整個產業。

與上個週期相比,這一周期的項目更多是在穩固的行業基礎上做一些改進。例如Eigenlayer等項目,其實是填補了現有系統中的空白,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些項目更多的是在現有的積木上添加新的一層,或者說是增加了幾片磚瓦。

至於市場上那些專案方是否真的有意圖“割一波”,情況複雜。一方面,許多專案方確實是希望透過解決產業問題來獲得成果,而不僅僅是為了短期的利益。例如,所有在幣安上市的項目都需要進行報備,幣安有一定的審查機制,這使得那些純粹為了短期利潤的項目並不容易成功。另一方面,確實有一些專案方希望透過「割韭菜」的方式來獲得利益,但這些情況相對較少。

Zheng @ZnQ_626

理解了。那麼再衍生一個問題。對你們來說,一個專案的邏輯和存在的必要性是否是投資的必要前提?如果一個專案本身是一個重要的積木,但在經濟模型上沒有很好的財務回報,甚至短期內可能無法獲利,你們還會投資嗎?或者說如果你對它的經濟模型不滿意,認為未來一兩年可能不會賺錢,你們是否仍會考慮投資?

Mason @ma_s_on_

這個問題非常好。對我們而言,專案的邏輯和存在的必要性確實是投資決策的核心部分。我們會考慮專案是否真正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是否能夠在Web3的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政治正確」或存在的必要性是我們判斷一個專案是否值得投資的前提。

然而,財務回報和經濟模型也是重要的考量。如果一個專案在經濟模型上有明顯的問題,或短期內沒有獲利前景,這會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我們會綜合考慮專案的長期潛力和短期財務回報之間的平衡。如果專案在長遠來看具有戰略價值,即使短期內獲利能力不強,我們也可能會選擇投資。但這通常要求項目能夠證明其長期的潛力和可持續性。

總的來說,專案的存在必要性和解決的問題是投資的核心考量,但經濟模型和財務回報也必須經過合理的評估。我們需要確保專案在長期內能夠帶來預期的回報,同時解決實際問題。

Rui @yeruizhang

其實有很多我們投資的項目,都在不斷建設行業內的公共設施,至今仍未盈利,且幾乎沒有任何盈利的預期,但仍然吸引了許多機構投資。我個人認為,只要一個專案真的有意義,並且在某個生態系統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最終它的價值總是會被發現。就拿Pendle來說,最初它並不成功,但經過三年的發展,Pendle找到了它的機會並取得了成功。

這個行業的特點就是不斷變化,新的機會和挑戰不斷出現。專案方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抓住機會,就能取得成功。即便一個專案目前看起來不賺錢,也不代表它未來永遠不會獲利。例如,Etherscan最初並沒有賺錢,但現在卻賺得非常好。它們最開始是透過打賞和廣告賺錢的,現在則是透過接收新鏈來賺取大筆費用。這說明一個專案的價值和獲利潛力可能需要時間來顯現。

所以,大多數機構對這種情況會持比較開放的態度,願意耐心等待。投資機構通常會關注專案的長期價值,而不是只看短期的獲利情況。

Jims @jimsyoung_

我覺得Web3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特別清楚的定義。從這個概念被提出以來,各種解讀層出不窮,許多Web2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被歸結為Web3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將一個現有的框架替換或擴展成Web3,並不意味著它能夠解決所有問題。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我們把區塊鏈當作Web3的定義,那麼其實很多地方已經在使用區塊鏈了。例如跨國支付和加密貨幣交易,這些領域已經部分實現了Web3的理念。但目前的Web3應用仍然存在著許多挑戰,它們在某些地方看起來像是“火星賭場”,也就是尚未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的技術和模式。對於一些金融系統不成熟的國家,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新解決方案,但它的實際應用仍然面臨許多障礙。

外部因素同樣對區塊鏈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例如,硬體技術的進步和人工智慧的發展都可以顯著提升區塊鏈技術的效能。以太坊的儲存方式從磁碟到硬碟的改變,就是硬體技術進步對區塊鏈發展的例子。這些技術進步並不是區塊鏈技術本身解決的問題,而是硬體和其他外部因素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此外,政策和法規的變化也可能對區塊鏈產業產生重大影響。某些國家如果放寬對區塊鏈的監管,那麼可能會促使傳統業務進入這個領域,進而推動產業的發展。例如,新加坡政府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措施就是一個正面的例子。

總的來說,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僅依賴產業內部的創新,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推動。雖然目前可能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應用,但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區塊鏈產業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們需要耐心等待,並積極探索這些新機會,同時關注外部因素對產業的影響。

你們覺得這個重啟VC token的必要條件是什麼?除了“宏觀流動性變好”,“專案早期估值變低”,還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Mason @ma_s_on_

好,我覺得首先是市場環境的變化,包括宏觀經濟的改善是重啟VC token的必要條件。除了這些之外,我還認為有幾個方面可以推動VC token的重啟:

  1. 市場博弈: 市場博弈在決定VC token的價值和表現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如果市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投資者可能會採取不同的策略來實現回報。近期大家調侃說“如果meme幣都很貴,那麼價值幣也可能變成meme幣”,說明市場的博弈策略可能會影響對VC token的態度。這種博弈不僅體現在價格的漲跌,還包括投資人對市場動態的反應。

  2. 資本結構上的賽局: 如果VC token的表現不佳,可能會導致VC基金整體表現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VC基金可能會面臨市場熱度下降的局面,從而推動估值回調和市場重估。這種調整有助於讓市場重新評估投資機會和風險,從而可能帶來VC token的重新評估和機會。

  3. 創新的出現: 市場對真正顛覆性的創新具有高度的接受度。如果出現了新的、顛覆性的技術或項目,能夠引起廣泛關注和需求,那麼這種創新可能會成為推動VC token重啟的動力。創新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也可以是商業模式、市場需求或營運方式上的重大改進。

  4. 監管環境的變化: 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態度也會對VC token的市場產生影響。如果監管環境變得更加友善或透明,可能會刺激更多的投資和市場活動,從而對VC token的表現產生積極影響。

  5. 市場情緒的轉變: 投資人情緒和市場心理也會影響VC token的表現。如果市場情緒變得更加樂觀,或對風險資產的接受度提高,那麼VC token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投資。

綜合來看,重啟VC token不僅依賴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的改善,還需要市場博弈、資本結構的調整、創新的驅動以及監管和市場情緒的支持。各因素的綜合作用將決定VC token是否能迎來新的成長週期。

Rui @yeruizhang

我覺得是這樣的,怎麼說呢?就是大家詬病的其實是解鎖期,就是在解鎖期內,一直會有拋壓出來。有的項目是半年解鎖一批,這種其實還好,比較麻煩的是一個月解鎖一次的,像OP,ARB這種。它貴,它可以跌,但你可以選擇不買。但大家都知道OP,ARB會解鎖,你非頂著去買,這毫無必要。

利弊是什麼呢?本週期相較於上週期,確實出現了許多陷阱,但只要避免這些陷阱,問題不大。例如,像四月份的Starnet的表現就是一個明顯例子。過去,只有對科技非常了解且看好科技的投資人會投入這類項目,而一般散戶交易者一般不會涉足。因此,本週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許多資訊不公開,博弈也趨向理性。

我的觀點是,一個幣的價值能否上漲,取決於解鎖計畫。如果項目方延遲了解鎖時間,可能會避免市場上的拋售壓力。 Mason提到的估價水準和流動性問題也是常見的。基本上,只要沒有解鎖期,市場就不會面臨大規模的拋售問題,因此風險可控。

Jims @jimsyoung_

對,我覺得基本上就很清楚了。 Mason可能說更宏觀一點或更長期一點,而Rui說的更微觀一點,聚焦在核心點。然後從宏觀角度講,其實還有一個事兒是最優質資產的問題,就是到底啥是優質資產和啥能達成共識。

這個週期我們現在價格和技術和各種指標其實已經非常充分的博弈了。認識很多專案方,就是他們到底有多少貨,其實基本上已經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在這種情況下,到底什麼是優質資產?如果說技術沒有門檻,你做ZK其他人也可以做,你做AI其他人也可以做,價格其實大家也很清楚,到底什麼能夠形成壁壘?到底哪還有資訊差,哪裡還有非共識的價值?我覺得這個是比較核心的回答問題。

大家說VC幣不好,是因為VC幣不漲,它只是沒有像之前漲那麼多了。如果我們採取非共識的邏輯,那就哪些還可能是非共識。當這種非共識出現了之後,背後就隱藏著巨大的機會,別人沒找到你找到了,這就是機會。

就是像Rui剛才在上個問題講到的,現在這個週期有越來越多的項目能算賬了,賬算的清楚,故事就定了,大家就都衝著那個點去使勁,這事就沒太大想像空間。

但有一些算帳不太能被算明白的東西,就可能就變成非共識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從單幣種或者單賽道的角度講,有可能出現大機會的地方。

Zheng @ZnQ_626

我觀察到身邊之前的一級參與者參與二級越來越多了。針對這個現象,我有幾個點想跟大家討論。

你們覺得一級市場機構參與二級市場是因為一級市場不賺錢嗎?如果這些機構參與二級市場,你們在一級和二級投資上的方法論有什麼不同?你們認為參與二級市場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Mason @ma_s_on_

這個問題可以一起回答。首先,一級市場資金進入二級市場的現像很常見,因為賺錢的地方自然會吸引大家。至於一級VC參與二級市場的優缺點:

優點:一級市場的投資者通常有更多的內部資訊和資源,例如對團隊能力和行業趨勢的深入了解。這可以幫助他們在二級市場中做出更有信心的投資決策,這些資訊往往是一般零售投資者無法獲得的。

缺點: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可能會因為習慣長期投資而在二級市場面臨困難。二級市場波動大,短期內可能會有許多挑戰,這與他們在一級市場的長期投資策略不完全匹配。此外,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方法可能不適用,因為二級市場有更多的定量數據可供分析,而一級市場則更依賴定性判斷。

Rui @yeruizhang

基本上就是,如果你信了項目,即使虧得多也要堅持。這種情況下,虧損就不可避免了。

Zheng @ZnQ_626

那麼,你覺得一級機構參與二級市場是短期策略還是長期計畫?如果一級市場好轉,他們會不會停止投資二級?

Rui @yeruizhang

這取決於情況。如果一個項目在一級市場表現好,機構可能會在二級市場繼續加倉。這種行為更多是基於對專案的信心,而不是完全轉型。

Zheng @ZnQ_626

在我眼裡這算一級行為。

Rui @yeruizhang

一級機構參與二級市場,並不是為了短線操作,例如看5日均線或10日均線。這種參與方式更多是基於對專案的長期看好,而不是完全轉型。機構仍以其原有的投資邏輯,只是從非流動資產轉向流動資產。

Jims @jimsyoung_

明白了,Mason說的觀點已經很全面了。關於一級機構參與二級市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級投資人手上有很多幣需要處理。舉例來說,之前投資的項目到了上幣和解鎖階段,投資人拿到的可能是表現不佳的幣。這時,他們需要考慮幾個問題:是否買入這些幣?什麼時候減持?如何向社區解釋?這也牽涉到基金需要實現DPI的情況,處理這些問題就是一級投資人參與二級市場的重要原因。

Zheng @ZnQ_626

我可能之前沒定義清楚什麼算參與二級。我認為,一級市場討論的項目不算在二級市場的參與範圍內。真正的二級參與是指直接在二級市場買賣,與一級市場討論完全無關,包括OTC交易也不算。

Jims @jimsyoung_

明白了。參與二級市場往往是自然過渡的過程。例如,當你決定賣出某個項目時,你會比較市場上類似的其他項目,可能會發現被低估的幣,進而選擇投資。這種決策過程是連貫的,一級投資人由於習慣性思維,會在二級市場也延續類似的操作方式。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

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未來Crypto基金的發展形態和業務線。未來的Crypto基金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它們的業務線會如何發展,以及這些業務線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何?

Mason @ma_s_on_

我覺得首先要問的是,未來的Crypto基金資金來源是什麼?另外,未來的Crypto基金經理人會是什麼樣子?目前的debate是基金應該走合規路徑還是維持原有方向,影響了未來的Crypto基金形態。合規路徑可能會吸引那些對國債等確定性資產感興趣的投資者,而另一條路則可能會更專注於微創新。

至於基金的具體形態,如何賺錢是關鍵。目前,除了crypto特有的funding rate套利外,其他的基金模式和傳統模式基本上都相同。 Crypto領域的模式大多可以從傳統金融中找到類似的形式,例如VC、對沖基金和平台型基金。因此,Crypto基金的演變很可能會沿用傳統金融的模式。

Rui @yeruizhang

我認為,Crypto基金的最終形態主要取決於能否吸引到LP的資金。無論基金如何運作,首先要說服LP。未來的Crypto基金可能會有多種模式,但核心在於靈活應對市場變化。許多大基金最近推出了各種特殊用途基金,這與傳統金融並無太大差異。最終,基金的表現和資金募集還是要跟隨市場節奏。

說服LP的關鍵是展現你的投資報酬率。華語區的LP大多已經經歷過Crypto的波動,主要還是看實際收益。之前嘗試性的投資者已經投過了,現在最重要的是透過收益來吸引新的LP。

Jims @jimsyoung_

總結來說:

Mason和Rui已經很好地闡述了問題。從宏觀角度,Mason提到Crypto基金會借鏡傳統模式,Rui則強調收益率的重要性。我補充一下這輪週期中可能出現的新趨勢:

  1. 專項基金的興起:美國有許多專款,例如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這種模式可能會被引入Crypto領域。以前可能一個基金涵蓋所有賽道,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細分賽道增多,出現了專注於特定領域的基金,例如DePIN基金或GameFi基金。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2. 精細化管理:過去的基金管理可能不夠詳細,但現在需要更精確的資金管理和收益計算。每一筆資金的使用、買賣時機和收益率都需要清晰記錄和分析。這種精細化和專業化提高了對市場動態的掌握能力。

這兩個趨勢反映了Crypto基金產業在專業化和精細化方面的演進,機構投資者也需要提升相關能力。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