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行情基本面分析為何完全失效了?

距離以太坊誕生已經過去了10 年,從金融市場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波瀾壯闊的「階層跨越」,畢竟以太坊已經從荒野走向了華爾街主流機構認可的ETF 賽道上,但這就是以太坊的終局,或者說Crypto 資產的歸屬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在前不久結束的EthCC 活動上,Blockworks 成員Mippo 在播客節目中採訪了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其中Vitalik 表示,未來的重點將逐漸從Layer1 問題轉向更接近應用層的問題。

他也認為最終決定Crypto 資產成功與否的是技術的實際應用,而不是持續不斷地炒作,正如他的諷刺表述“如果Crypto 資產領域被記住為一群逐漸減少的理想主義者不斷喊叫,或者是一群人互相交易數字猴子和名人照片,那將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

或許一部分Web3 從業者已經覺醒,這個產業需要的不再僅僅只是一個供大家「無厘頭炒作」的標的,還需要更廣泛的應用進入大眾視野,這也是為什麼像Ton 這樣的生態會突然成為各種機構和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因為背後正是數10 億用戶可用的Web3 產品,儘管也很早期,但已經具備了雛形。

儘管市場上還充斥著各種Layer2 的敘事,但在經歷各種“鬼城”和高市值後,不管是機構還是普通參與者都不再確信這個故事可以成功,畢竟當Layer1 都綽綽有餘時,誰還會在意Layer2。

從上半年瘋狂湧現的ETH L2 到現在突然雨後春筍般的BTC L2,同樣的故事還在上演,但這些Layer2 的背後卻是生態發展的屢屢受阻,以及只有擼空投的爆發式用戶,隨後便陷入停滯。

當現在我們再去思考「高市值、低流通」項目之所以不被接受的原因,除了資金的遺棄,更重要的是人們找不到「持有」的理由,畢竟沒有實際價值的項目為什麼需有這麼高估值,除了資本追捧,似乎也找不到解釋的理由,這點我們從當年爆火的“跑鞋”和“阿蟹”身上也可以找到參照,當用戶大量流失後,死循環便開啟了,當然,上一輪的新公鏈也是這樣的結局。

而這些所有故事的背後,最終都指向了一個地方:光有基礎設施還不夠,還需要大量優質應用的用戶來鞏固L1/L2 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Vitalik 會如此赤果果地諷刺NFT 的原因。

人們總說這一輪還算是牛市的「多頭」基本面分析不再可靠,但在筆者看來,到目前為止,除了ETF,其實產業還沒有迎來啥基本面的真正變化(這也是為什麼BTC跑贏了多數漲幅),既然沒有基本面變化,何來基本面的效用分析?

因此,如果上述結論成立,那麼目前我們在產業中要找尋的基本面應該是帶來更多流動資金的賽道,或者是帶來更多用戶的趣味產品,也許這才是本輪牛市的真正「飛輪」,但目前為止這樣的產品或賽道少之又少(要么還在萌芽期),更多的還是來剝削流動性的各種「鬼城計畫」,如此,哪來爆發性牛市?

正如基本面分析大師格雷厄姆所說,長期來看市場是稱重器,短期來看則是投票機,如果Web3 行業還要再上一個台階,僅僅是金融層面的工具還不足以撬動10兆美金的市值,畢竟美股15 兆美金的「七朵金花」可不是靠擼空投來獲取用戶和獲得市場地位的,除非這個產業僅僅只需要BTC 作為「數位黃金」 ,但至少Vitalik 是不甘心的。

從「證明它」到「見證它」,我們還需要下一個5 年甚至10 年。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