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eaper
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多年來只被視為價值儲存的標的。
有沒有人想過,這是迫不得已的行為?
有沒有可能,曾經的比特幣其實是有辦法、有機會擁有以太坊那樣的繁榮生態與複雜應用,但是「不得不」被攔住了腳步。
這是中本聰退隱之前的一大決策——為了安全(避免潛在的拒絕服務攻擊),而禁用了一系列的原始操作碼(OP Codes),這些操作碼本用於二進制操作與復雜計算,本可以實現高階腳本的編寫。
其中比較知名的是OP_CAT,資料連線操作碼,如今,人們也在談論重啟它的計畫(BIP-420)。
那時候的比特幣,還不敢如此激進。於是相對保守的措施限制了比特幣上的智能合約發展。
於是,一直以來都有人在思考:如果當時比特幣沒有停用原始操作碼,比特幣生態會如何發展?比特幣又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安全問題?
其實,已經有幾場巨大的社會實驗在探索這個問題,例如BSV、BCH。在這些比特幣的分叉版本中,原始操作碼不僅高度拓展了生態開發潛力,並且在多年的實驗證明下告訴幣圈——他們不會引發任何安全問題或拒絕服務攻擊。
那麼,OP_Codes 有可能會重新啟動嗎?什麼時候重啟最適合?今天,逐步繁榮的比特幣生態給了答案。
隨著比特幣自身的發展,今天,「可拓展性」正在重返比特幣。 Ordinals、Atomicals、Runes、Stamp……誕生了無數的拓展協議與標準,在現今的比特幣主網風起雲湧。
越來越多可能性能夠在如今的比特幣基礎環境下得到技術實現,其中,也包括了Atomicals協議下的AVM(Atomicals Virtual Machine, 原子虛擬機)概念,旨在透過模擬比特幣虛擬機在比特幣上實現智能合約。
Atomicals協議創辦人Arthur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某種方式,全面開放OP_Codes,徹底解放比特幣原生程式設計能力。
這一切可能性一開始就存在,但那時它不適合走向世界。今天的比特幣已不同往日,「比特幣生態」的發展空間被全面打開。
AVM的實現,本質上是在協定虛擬層提供了測試原始操作碼的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基於AVM方法來測試與應用比特幣的原始操作碼。也有人將它比喻為「雲端比特幣」。
在現在的比特幣生態裡,我們看到的銘文、符文、郵票等數位資產類別,可以被視為一種基於比特幣的“疊加協議”,而AVM,不對比特幣本身進行修改,而是在這一層面針對疊加協定創造了一種方法,所有疊加協定(不限於Atomicals)都可以主動採用AVM。這項解決方案其實是比特幣生態及此類疊加協議自然演化發展的結果,為整個比特幣生態提供了原始操作碼的開發平台。
「我們提出了一種透過模擬比特幣虛擬機器及其腳本解釋器來為各類疊加數位資產創建和執行智能合約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比特幣區塊鏈不僅為鏈上儲存的智慧合約程式提供時間戳和數據,同時,這些程式的執行也透過各種疊加協定索引器在一個沙盒環境中進行。形成了一種自發的共識。
——AVM白皮書段落節選
在比特幣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原生的OP_Codes是最有效率的程式設計方式。它本來就屬於比特幣,在足夠安全的環境下,它是比特幣的技術拓展最適解。
如果說,當年的比特幣被禁用OP_Codes後不得不只作為“數位黃金”,那麼這一次AVM將OP_Codes帶回比特幣就是一次巨大的比特幣應用實驗,這一次,我們將見證比特幣能否“不僅僅是數字黃金」。打開了想像空間的比特幣會如何發展?從數位黃金到黃金生態、黃金產業鏈、複雜的黃金金融體系…把AVM後的比特幣生態稱為「Bitcoin 2.0」 並不為過。
其實,很多比特幣開發者也認為,比特幣本身的操作碼重啟很可能是歷史的大勢所趨。而AVM,提前走向了可能出現的未來。白皮書坦言:“我們希望比特幣最終能夠重新啟用所有原始操作碼,從而釋放中本聰創造的最大潛力。”
比特幣能不能有生態?比特幣該不該有生態? AVM會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