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沐,白話區塊鏈
近段時間,因長時間不及預期,批評以太坊的聲音多了起來,再加上此時以太坊基金會又不合時宜地陷入「出貨」風波,正可謂是牆倒眾人推,不禁再次令人擔憂起以太坊的「未來」來,那麼這一次,以太坊能順利度過這個「坎」嗎?
01 辯:以太坊“七宗罪”
似乎每輪行情走差,都會拿一些項目或者機構來“開刀”,這一回沒想到輪到了市值始終穩居老二的“以太坊”,近期打開社交媒體,不乏一些知名機構合夥人、知名KOL等發表對以太坊的各種「吐槽」聲,也有一些以太坊死忠的辯駁,今天我們一起來盤一盤正在爭論中的以太坊「七宗罪」到底孰是孰非:
1)發展Layer2的路線錯誤?
Layer2的發展落地,把以太坊生態的手續費打下來了,也把以太坊的價格打下來了,這一點似乎令許多人都始料未及,畢竟前幾年推Layer2路線時如此興奮和期待,區塊鏈終於解決了拓展性問題,突破了科技瓶頸雲雲。
解決了老問題,又來了新問題,一眾批評者把以太坊價格低迷的核心原因指向了Layer2路線的錯誤,認為Layer2「寄生、吸血」於以太坊,瓜分了以太坊流動性卻只提供在很少的價值捕獲反哺給以太坊,導致以太坊流動性和鏈上交易的流失的情況下,ETH自然一蹶不振。
關於這一點,應該不只一次討論了, 實際上如果只看表面,確實是Layer2搶佔了以太坊的市場,令以太坊鏈上暫時陷入冷清的境況,但這恰恰反而證明了以太坊Layer2路線的成功,因為以太坊主網、Layer2實際本身都包含在以太坊大生態之內,用戶、流動性始終大部分都還在以太坊生態之內沒有流失,同時Layer2的吸引力越來越高,我們會發現幾乎沒有什麼新的公鏈冒出來「競爭」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城市因為交通擁堵,於是分別來了幾家公司挖了幾條地鐵,人們被分流去坐地鐵了,然後突然有一天路上不堵車了,這時候路面交通經營者肯定收到影響,的士司機肯定會跳出來反對地鐵的設立,但很快整個城市都開始受益於這些新基礎設施,競爭力越來越強,人才、投資紛紛流入,城市的地下交通擴容又讓它展現了新的活力,迎來了新的發展。城市的體量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同樣的道理,以太坊之所以要擴容,就是為了未來整個生態的大規模採用奠定基礎,同時Layer2之間資金流轉的成本也很低,互通性問題也只是暫時的,一時的價格低迷不足以否定研究了那麼多年的分層和模組化擴容思路。
2)通膨加劇?
原本以太坊部署的EIP-1559大大降低了以太坊的通膨率,甚至此前轉POS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太坊通膨率還是負的,但後來以太坊鏈上活動衰減,Gas Price陷入低位,再加上Stacking和Restaking的概念讓POS質押率飆升,使得銷毀的ETH數量低於POS增發,於是以太坊不久前已開始進入通膨狀態。根據ultra sound money數據顯示,以太坊近30天增發7萬枚、年通膨率為0.713%。
這下可「好」了,批評者又找到了以太坊要「亡」的證據,認為以太坊開始通膨,未來有可能會陷入「死亡螺旋」…
不過,人們沒有註意到,ultra sound money展示的另一個數據,在人人喊打的以太坊價格低迷、鏈上冷清至極的當下,以太坊的年通脹率依然低於號稱「低通膨」的比特幣,這個數據看似差距不大,但要知道,比特幣現時不論是市場表現還是生態活力似乎都高於此時的以太坊。
本質上,今天以太坊出現的問題,正是Layer2落地順利,解決了擴容問題,而此時恰逢市場和鏈上活動都低迷導致的,我們不能忽略未來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帶來的莫大好處。
3)基金會出貨逃頂?
由於歷史上以太坊基金會多次出貨在了較高點的位置,於是有一些人把「以太坊基金會出貨」事件設定為一種出貨指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8月24日以太坊基金會地址向Kraken 存入3.5 萬枚ETH 被認為是出貨逃頂,一時間引起眾多加密用戶的「口誅筆伐」。眾多KOL、自媒體也跟進事件發布以太坊基金會出貨逃頂的FUD資訊。
對此,以太坊基金會執行董事AyaMiyaguchi 在X 發文表示,「這是其資金管理活動的一部分,以太坊基金會每年的預算約為1 億美元,主要由撥款和工資組成,部分受助人只能接受法定貨幣。地逐步賣出。
簡單的說,以太坊基金會的回應是3.5萬枚ETH是正常資金管理,同時轉入交易所並不代表馬上全部賣出,而是有計畫逐步賣出。
8月30日,以太坊基金會發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資金分配用途表,總共使用了約850萬美元資助了近100個社區活動和項目,其中包括社區教育、技術研發、創新項目、開發者工具、研究、生態發展相關的幾大類別,清楚標示了項目類別、名稱、描述網址等詳細資訊。隨手點開這些受資助的專案網站,有全球各地區舉辦的社區、生態技術會議,也有技術研究教授/團隊的研究計畫、也有改善以太坊生態開發者開發體驗的工具,無不令人感受到全球範圍內以太坊生態社區的活躍和認真的技術研究氛圍。這在很多社區是完全看不到的景象。
那麼,以太坊基金會每年花掉的1個億預算,你認為值不值?見仁見智。
4)現貨ETF毫無作用?
先前比特幣現貨ETF通過後讓比特幣價格上了一個大台階,而以太坊現貨ETF的通過似乎並沒有為以太坊價格帶來多大的利好。
記得前兩年,Vitalik Buterin 認為加密資產現貨ETF不見得就是好處,他認為我們不應該熱情地追逐大型機構資本,在我們得到更多關注之前,生態系統需要時間成熟。
或許比特幣、以太坊的主流化雖然帶來了新的資金入口,但也會帶來更嚴密的中心化監管。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配置加密資產現貨ETF的美股投資者中機構較多,這些機構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ETF的體量越來越大,也會逐步影響加密市場,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如果加密市場行情好,讓他們看到了增值潛力,就會大舉配置,反之也會大幅砸盤,因此現貨ETF只會順勢而為,目前這種狀況現貨ETF短期內確實很難發揮正向作用。
5)創新不足?
先前曾有「以太坊殺手」計畫社群提出以太坊的創新停滯不前,發展動作很少、很慢。對於這個事,只能說以太坊太冤了,真實情況是,這些年來以太坊社區一直都是加密社區技術創新的“領頭羊”,不論EIP-1559、Staking、Restaking、Layer2、ZK、DA、分層模組化等Token經濟和技術上的革新都出自以太坊社群。至今不論比特幣生態、Solana生態或其他各公鏈,無不受益於以太坊生態這些年帶來的解決方案與開源技術創新。
6)V神搞「一言堂」?
總有人拿V神在以太坊「獨大」來說事,不可否認Vitalik作為創始人在以太坊社區的威望值相當高,但並不意味著以太坊社區只有一種聲音,作為去中心化社區,公開、透明的運作,Vitalik 的意見和建議雖然受到高度關注和重視,但最終的決策還是需要透過社區的開發者的廣泛討論才能達成,這是大量社區成員協作的成果。如果相比較大部分加密專案創辦人來看,除了消失的中本聰,其他大部分創辦人都看不見像Vitalik 那樣低調和淡泊名利。
8月底,Vitalik Buterin 公佈以太坊基金會支出資訊更新時在評論中回覆稱其薪水為每年18.2 萬新元。這相對於一個國際大企業的領導人動輒上億的薪水來說九牛一毛。
另外,美國SEC早就對以太坊基金會等機構展開長期的調查,調查對象自然包括Vitalik,最終在今年SEC放棄調查,側面佐證了以太坊基金會組織和這個項目足夠去中心化,作為創始人自然無法「一家獨大」。
7)轉POS陷中心化?
這個老生長談的話題了,居然現在還有人在爭論。當然,以太坊POS 合併近2年的時間,我們回頭再看,以太坊平穩的運作已足以證明POS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2 小結: 大環境不行,只能內耗
這世界總是那麼奇怪,熊市時期以太坊堅挺的時候,都在喊”牛逼,創新無敵,看好未來”,現在行情低迷了,做什麼都變成了錯誤。
其實從以太坊誕生起,從DAO駭客事件到DApp被證偽再到DeFi的崛起就陷入各種無休止的爭論,之所以每次爭議得如此激烈,恰恰說明以太坊的發展備受重視,它早已代表Web3、加密市場成為不可或缺的中堅份子。
今天這個局面,主要可能是由於美元加息導致的外部流動性的不足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看看早已深陷泥潭的傳統互聯網公司便知道了,即便是AI明星賽道裡的獨角獸企業也可會因為缺乏流動性而倒閉,如今的加密市場相對前兩年熊市時期來說已經很好了。
流動性的不足,導致進入的新錢不多,縱然對加密資產有更專業研究的「老錢」推崇以太坊,但比特幣的數位黃金概念更貼合當下的大環境,同時Meme潮的爆發,為數不多的新錢自然大量分流,以太坊就更難了。
大環境的衰退也好、流動性緊缺也好,終將過去,加密和Web3的創新和應用落地採用也會加速補上,一切都將走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