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2049 小作文集錦:業界在洗牌牛市未真正落地

整理:金色財經

2024年,加密產業依然充滿挑戰與機會。今年,我們再度聚焦新加坡Token 2049,精選10篇洞察深刻、觀點犀利的“小作文”,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

Theo(3rd Street Capital創辦人):AI+加密成新風口,融資寒冬來襲

1.大多數投資人都在尋找將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結合的優質項目。

2. 市場上出現了大量模仿「pump.fun」等專案的團隊,缺乏創新。

3.社區對專案的實用性要求更高,對單純的Meme專案興趣減弱。

4. 團隊在考慮MemeFi專案時,會優先考慮對品牌形象的影響。

5.市場上的優質投資項目數量有限,同質化競爭嚴重。

6.與會者透過週邊產品品質來評估專案的專業程度與態度。

7.許多團隊舉辦的活動品質不高,甚至有空場的情況出現。

8.會議期間的社交活動對專案的影響很大,有些團隊因活動表現不佳而留下負面印象。

9.基礎設施層的專案估值較高,生態系層專案的估值相對較低。

10當前融資市場低迷,團隊融資困難,創投機構對加密貨幣專案的投資意願降低。

Generative Ventures 聯創:產業會議的價值被誇大了

我們做投資的,平常做點什麼,尤其是在這些活動期間:

1)參加Portfolio 和其生態的demoday,選擇項目去支持,確實也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想法,比較早期,也同時和Portfolio 線下聊點敏感的關鍵交易和上所的事情;

2)去一些創辦人聚集的加速營和大家講講我們的產業觀察,主要是談談基本面認知,也正好啟發了我要多研究和探索一些tokenomics 結合基本面的方向;

3)與重要的LP 見面,如果有業務合作,則重點對接項目,其實有非常多傳統金融機構在進入和考慮進入,是這個週期裡我認為真正的alpha;

4)與績效良好的同儕交流,了解各自進入好專案的方式,理解一下大家工作方式的不同和優缺點,主要是以審查我們盲目為主;

5)去好朋友的場子panel 一下沖沖人氣也見見老朋友們,也感受一下優質活動和充數活動的區別,也是考察項目方是否會營銷的點;

6)了解專案方背後的工作室,對接給需要的Portfolio,加速build 的進度與速度,也更清楚的去製定相關的投入與預算;

7)參加一些private dinner,認識產業上下游大佬們,因為我們是web2 過來的基金,所以確實還有不少人要認識;

8)與產業上下游例如交易所,做市商們碰一下,比較公對公的把一些業務上的事情對一下,也確保我們投資的項目被看到;

9)和base 在新加坡本地的老朋友們catch up,發現身邊不少人也進入的加密行業,大家心理狀態都不錯其實;

10)深聊了四、五個創辦人,主要是之前都認識的,但是線下沒有見的,當面聊天的資訊量還是巨大的;

原則上,參加任何活動,不硬聊,不浪費體力做無效社交;大佬KTV,有色夜店活動,高籌碼打牌活動,這些我們在web2 投資時代都見識過,確實也不是我們的風格;我還是喜歡和產品和技術老炮們花上幾個小時在最愜意輕鬆的環境裡,好好討論大事,這樣最享受;我同事回來和我複盤,很多基本面不錯發展很好且機會很大的項目,其實我們平常一二度人脈內都見過,只是我們當時沒選擇投資而已,所以不是靠這些活動去source 來的,更多的功夫在平時。就像當年滴滴字節快​​手餓了麼都是被投資人翻來覆去看過的項目,沒那麼容易在sourcing 層面錯過的。

幾百場活動的oversupply,和目前市面上垃圾資產的oversupply 一樣多;大家辦活動進入了一種複製粘貼的模板模式,所以邊際效用早就遞減到接近0 了,反而我覺得有幾個private活動我覺得挺實用的:(1)在MBS 附近早上活動之前的早餐聚會,讓大家邊吃飯邊碰碰(2)新創公司的融資慶祝活動,把新舊投資人拉在一起吃頓飯(3 )公鏈生態項目的集中demoday,把五湖四海的投資人叫過來集中看項目,這個對項目方大老遠跑到新加坡來是有意義的。

孟岩:區塊鏈支付走到了可以大規模落地的階段

1.區塊鏈支付講了這麼多年,真正走到了可以大規模落地的階段了,唯一的一個障礙就是隱私。從技術上講,本地ZKP 生成將掃清這最後一個障礙,使得互聯網在區塊鏈和ZK 技術加持之下,成為遠超傳統銀行金融網絡和諸如微信支付寶之類的中心化技術方案的最先進的價值傳輸網路。我在現實世界中跟人家講這個道理,很多人還是來反駁,或是想給銀行網路辯護,或是想給微信支付寶辯護。我這個人骨子裡有討好型人格,當著人的面不願意表現得太傲慢,但是實話實說,讓我去解釋區塊鏈支付的先進性,簡直是浪費時間,根本就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的東西。我現在的看法時,區塊鏈支付已經過了需要去講故事聚共識的階段了,可以霸氣一點,你聽不懂就算了,幾年之內技術的發展會讓你服氣。

2.支付方面,配合支持監管現在是關鍵了。反洗錢、反恐融資、反貪腐,這些的確是作為一個支付產品應該支持的,這不是投降,也不是出於利害而​​做出的妥協,講道理,就應該是這樣。

3. 據說SWIFT 自己在做一條鏈。那些還在為傳統支付技術辯護的人,耗子尾汁吧。

4. Social Pay 既是pay,也是Web3 Social,可能是一石二鳥的關鍵破局點。我在前不久寫的一篇談Web3 賽道的文章已經分析過了。

5. 一個突破性的啟發,通證經濟的核心問題,可能不是如何設計一套完美的經濟模型,而是如何發展一個AI,由它來進行使用者的貢獻測量和激勵發放。

6. Solana 在區塊鏈領域裡發動了一次宗教改革,某種意義上相當於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功莫大焉。但這並不意味著應用創新就只能發生在Solana 上,甚至連Solana 也不必然是Web3 應用創新浪潮裡最後的贏家。

w3tester:加密產業進入了mass adoption 的前夕

1. ZK與隱私,本次大會最大收穫

在Network State 會場見到了Zcash 的創辦人Zooko Wilcox,不愧是老牌cypherpunk,對隱私的理解與宣傳能讓全場歡呼。隱私這個方向的人心向背,可見一斑。目前穩定幣支付是大勢所趨,但是支付隱私是攔路虎。可以預見,穩定幣支付鋪開之後,隱私支付方案不是可選項,而是剛需。目前已經接觸到的需求方包括電商平台、穩定幣發行者、銀行等等。這裡的產品體驗是重點,讓使用者傻乎乎的等待幾分鐘肯定不行,一兩秒的本地ZKP 生成是產品體驗上的殺手鐧。

2. 線下為王

現在的穩定幣支付產品絕大多數只專注於線上支付,但其實支付產業七成以上的體積在線下,目前看很少有項目方能夠碰到。這個領域Visa、Master 的U卡只是開胃小菜,原生支援crypto 的POS 機網路才是藍海大餐。

3. SWIFT 已死,SWIFT 萬歲

近期接觸下來,商業銀行、央行、國際銀行組織對區塊鏈技術的使用正在快速增加,這一塊的市場機會非常大,同時對專案方的資質和經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個小常識,SWIFT 協議是銀行業務系統的根基,基本上不可能撼動。一個可能的方向是相容SWIFT 協議,但平替SWIFT 訊息服務,從這個角度切入,就有希望去分SWIFT 的蛋糕。

4. SocialFi 的新思路

大會期間了解了幾個頭部SocialFi 專案的近況,感慨想建立新的Web3 social 花園,然後期待用戶會遷移過來的可能性太小了。在這一點上,Solana Blink 和Ton 錢包打開了很好的思路:meet users where they are. 那可不可以用無需平台許可的方式,把crypto 錢包放到Twitter 裡去,放到Instagram 裡去,放到TikTok 裡去,放到Discord 裡去…讓crypto 的基礎設施在已經有億萬用戶的存量平台上四處開花結果?毫無疑問,這裡需要硬核的技術上的原始創新,但是一旦搞成,威力巨大。好消息是,曙光已經出現。

5. 全新賽道

social payment。具體的,使用AI 大模型,結合已有的海量社交網路數據,制定支付/價值分發規則,用新型social payment 基礎設施完成token/NFT 的分發。簡單說就是在Google 廣告的基礎上再疊加一個價值分送層,實現AI-powered digital value distribution on social network。

6. zk-DePIN

DePIN會繼續存在,也會繼續壯大。 DePIN設備內的本地ZK計算可以解決許多資料隱私方面的剛需。這一塊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可能無感,但是會成為一個專案能否立項、能否做大的決定性因素。畢竟隱私資料保護、資料流轉出境的監管和法律可不是鬧著玩的。

7. Solana Vibe

Break Point 大會讓人感覺背後有傳播、市場、社區方向的高人指點,會場的整體氛圍、佈景、議程、展位甚至DJ 和音樂的安排都非常棒。就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這一點,Solana 很值得其他公鏈參考。

金色財經月兒:有種報復性的瘋狂和歇斯底里的無能為力

1.Token2049主會場贊助方展位超過300個,週邊活動超過700場,規模龐大,活動密集。

2.解釋下為什麼說是“報復性的瘋狂和歇斯底里的無能為力”

  • 大家都有今年是牛市的預期,然而牛市並沒有完全意義上落地,現在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階段,就好比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個爆笑的梗,但表演者沒發揮好,但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所以我只能硬著頭皮佛笑捧場;

  • 每一年我都認為不可能更瘋狂了,但隔年永遠帶給我新的震撼,甚至這種瘋狂不分牛熊;

  • 主會場的特點就是大雜燴,不管是什麼類型,也不管從哪裡來,所有的攤位都堆在一起。每個行業都會有幾個標竿性的峰會,但是我參加其他行業峰會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混亂的場景。主辦單位真的在考慮透過這個高峰會促進產業發展嗎?

  • 我聊得很多展位,參展方完全說不出來參與這場展會的目的。決策者沒有把這個事情跟執行人員同步,那能指望獲得多好的效果嗎?又或許大多數想的就是,我必須要在這個產業頂尖的峰會裡佔一個位置,即使我什麼都不做。

我承認今年參會參得太多,認知由量變引起質變,看待Token2049的目光都有點苛刻了。

3. 賽道現狀

NFT氣絕身亡,GameFi垂死掙扎,DeFi穩如老狗,AI奮力爭先,交易所家大業大,公鏈試圖搞事,Depin興致缺缺…總而言之一句話,圈外流量進不來,生態建設都白扯。聯準會降息了,讓我們期待送來新韭菜。

K線教主:都知道需要新鮮血液,都不願意真的投錢做這件事

1.缺乏投資破圈的行動

儘管大家都知道Web3 需要新鮮血液,但大多數仍處於囚徒困境中,等待他人投入資源。希望更多人能夠效法微電影的投資者,為Web3 破圈貢獻力量。

2.中西方圈子的分離

華人圈子的活動與歐美圈子各自獨立,部分剛進圈的與會者甚至找不到華人的活動,顯得有些尷尬。

3.生態位與標示的重要性

在圈內,必須選擇一個明確的代表性標籤。如果什麼都做,除非是真大佬,否則可能給人不專業的印象。圈內人顯得比同齡圈外人更成熟、情緒穩定,00後表現特別出色。但許多人有掉髮問題,建議大家注重健康,如補鈣和用生薑擦頭皮。幣圈的關係單純且深厚,透過共同業務和合作培養出的感情比預想的更牢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成本高,見面優先順序就是體現。

猶太趙主任:週期、黎明及流動性無能

1. 歐美計畫方前所未有的努力:往年歐美計畫方輕鬆融資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年他們紛紛舉辦盛大的Side Event,親自下場拉攏業務,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

2. 亞洲市場資金枯竭:歐美專案方依然認為亞洲市場有資金,但事實是亞洲的流動性已經耗盡,交易所的合約產品和比特幣敘事幾乎吸走了全部流動性。

3. 與會者普遍「心如止水」:今年與會者,無論資方、專案方或散戶,資金早已耗盡,導致參與活動時興致不高,甚至開始變得佛系,不再強烈渴望賺錢。

4. 賺錢的人成了「韭菜」:幣圈中,追求賺錢的人反而成了被割的對象,真正賺錢的往往是賺那些「想賺錢」的人的錢。

5. Solana Breakpoint成為亮點:相較之下,Solana 的Breakpoint 是今年Side Event的焦點,而以太坊的活動顯得黯然失色,Layer 2 也未有突出表現。

6. 週期的餘音:目前市場的上漲並非新多頭市場,而是2021-2022週期的殘餘,類似2019年的情景,距離新的周期可能不遠,但也接近回檔風險。

7. 一級市場的悲壯感:一級市場充滿了「投了找死、不投等死」的無奈與悲壯,這種情緒是危險訊號。

8. 看好的未來方向:未來的機會可能出現在DePIN專案、CeDeFi RWA穩定幣發行、以及鏈上交易和槓桿工具的創新。

9. 黎明前的黑暗:雖然新的週期不遠,但目前仍處於最艱難的時刻。未來Crypto與傳統金融的結合將超越預期,產業面臨巨大機會。

10. 堅持到最後:面對嚴酷的市場環境,每個人都是產業的最後防線,必須堅守住,因為「背後空無一人」。

“從暴風雨中走出來的人,從來不是靠傘。”

Phyrex:環環相扣,互相受制,這就是這場Token2049背後的真相

這次Token2049終於階段性的結束了,之所以是階段性,是因為僅僅完成了「社交」的部分,而隨著社交而來的還是更加繁重的長尾任務。

1. Token2049的性質與參與者:

這次的Token2049和以往不一樣,以前只是作為一個看客,用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來評判活動中發生的一切,但這一次是親身成為了矩陣中的一環,如果Token2049是一個矩陣的話,不論是專案方,還是資本,還是KOL,還是交易所,還是看客都是環環相扣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Token2049幾乎沒有什麼「韭菜」來參與,過千美元的門票本身就不是為了給普通用戶看的,為票價買單的往往是哪些心有不甘的行業內人士,這也注定了,Token2049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社交舞台,是專案方在向資本,交易所,KOL展示的舞台,唯獨沒有直接對用戶。

2. 專案方的困境:

– 需要大量投入資金用於展位、宣傳和招待。

– 面臨巨大壓力,必須參與以獲得融資機會、合作機會和用戶關注。

– 大多數專案方只是在努力生存,而非追求高速發展。

– 頭部項目有更多資源和機會,而小項目往往處於劣勢。

參展商的光鮮靚麗其實就是抽打在專案方身上的鞭子,而資方,交易所和KOL就是掛在騾子前的胡蘿蔔,看上去很近,很想咬一口,但不論你如何努力,都只能更加靠近,但是卻幾乎沒有咬到的可能,因為Token2049並不是直接能成交的地方,最終還是要進一步的勾兌,但沒有Token2049行嗎?

3. VC(創投)和做市商的挑戰:

– VC們普遍感到壓力巨大,甚至自稱是”真正的韭菜”。

– 面臨”帳面收益”的壓力,實際獲利困難。

– 有些VC被迫考慮非常規手段以求生存。

– 做市商處境稍好,但也面臨激烈競爭。

– 小型做市商生存困難,不得不冒更多風險。

花的越多虧的越多,已經是VC們的共識,動不動就是鎖兩年和三年讓部分VC不得不去想一些歪門邪道,也不是沒有真的VC在做事情,反而是幾個加速營和孵化器我看做的就不錯,這在Web2已經是被證實有用的,在Web3也不會錯,所以介乎於在VC和專案方之間的加速營反而有很強的呼聲,尤其是背靠頭部公鍊或生態的加速營,往往是順風順水,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優質的加速營會誕生出一批在流動性緊缺下還能脫穎而出的項目。

4. 交易所的困境:

可能有小夥伴認為,果然交易所才是食物鏈的頂端,專案要看交易所的臉色,VC要看交易所的臉色,看上去是風頭無兩,但實際上交易所也有自己的苦,「消耗「是目前交易所所面對無法擺脫的痛點,這種消耗即是用戶的消耗,也是自身的內耗,以及產業間的損耗。 用戶的消耗可能是交易所最頭痛的問題,上了一個優質的項目吧,用戶未必會感謝你,認為是項目方和做市商努力的結果,上了一個明明口碑很好,但是價格卻很拉跨的項目吧,不但專案方要挨罵,就是交易所本身也會被罵聲不斷,更別提上了口碑和價格都不好的項目,那才是惡夢,所以交易所也頭疼,畢竟用戶才是真正核心,這個核心一直被消耗才是最可怕的,但彌補用戶消耗所需花費的經驗和時間往往比拉新的成本還要高。

5. KOL的處境:

KOL才是業界中最上層的建築,專案方需要KOL的宣傳,VC願意給KOL組局,交易所希望透過KOL來做輸入輸出,妥妥的就是人生贏家啊。但實際上,KOL中「不賺錢」是大多數人的心聲,總有小伙伴說你看那個誰誰誰誰發條廣告就多少錢入賬了,那個誰誰誰帶單收益日進斗金,還有那個誰誰誰誰返傭賺的飛起。 確實有部分的「KOL」是賺錢的,但賺錢的這部分人往往不是各個環節需要的,這麼說可能有些小夥伴不太懂,稍微直白點說,賺錢的KOL都不是Token2049需要的,因為Token2049需要的是對市場的發聲,對產業內的發聲,更多的去傳播「會議精神」的人,當然所謂的不賺錢和大家想像中的也不一樣,而我說的不賺錢,只的是沒有在KOL的副業中賺錢,而副業才是最賺錢的一環,可惜了,「被割了」才是當前KOL的主流。

6. 產業生態系的複雜性:

環環相扣,互相受制,這就是這場Token2049背後的真相,反而是你在做什麼,你做的怎麼樣,並沒有那麼的重要,因為賽道的熱點不是專案方能決定的,而是靠資本堆出來的,而資本堆的錢又需要有足夠的用戶來買單,而用戶的終端就是交易所,交易所的獲客又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的KOL,但KOL又和專案方相愛相殺。 我可以說出很多正經的內容,像是賽道分析,像是專案分析,像是產業分析,但這一切都只是表層,回到根本產業中的你我,都只是被隨波逐流。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權,不論是為了自己的口袋還是自己的夢想,只能打破了頭也要往前衝,哪怕我們都知道,前方可能會很崎嶇,但別說後退,只要你停下來,可能就會被洪流踩在腳下。

傑克船長:業界前景明朗,不要下桌

1.大部分panel嘉賓對市場預期偏悲觀,甚至擔心,如果明年5月,還沒有新創新,新增長,市場生態可能整體洗牌重塑;

2.創新缺失,存量向頭部集中,用戶數和市值加權排top15的幣,如doge、shib從最高點跌70-80%,其它更慘。 (根據自己看到的數據,我猜交易所交易量可能從今年搞點減少80%);

3.去中心穩定幣、支付應用,兩項基礎建設,是明顯的增量賽道;

4.一級市場信仰崩塌,最近2年投一級市場項目,少部分賺錢;

5.一級不好賺錢,專業金融機構卷二級,李林掏出5億美元玩2級量化母基金,量化進入市場;

6.目前我們感覺有穩定二級量化能力的機構,不會超過10家;

7.韭菜對抗量化,策略是top5大幣買入和持有不動,減少交易,死熬;

8.韭菜,buy&hold,交易所交易量會減少, AUM也減少,交易所難受;

9.二線交易所開始猛砸行銷,參加了Bitget、XT活動,跟Gate朋友一起出海,看到BingX, Weex行銷….So,交易所行銷成本將增加;

10.Ton生態上所,Solana生態,好像有些結構性交易性機會;

11.作為2003年入行互聯網的老兵,雖然看到問題,但相比2000年互聯網,從業人員數量技能,基礎設施,應用戶數,行業總量&細分領域增長空間,還會有很大。 So,不要下桌。

Ruby:業界在洗牌,中小VC 出清

業界在洗牌,中小vc在出清,好多dpi都做不到1。相反頭部VC持續成長,5個月內迅速close 新round。只投早期有品味的incubator或專註生態的垂直VC可以leverage 超高賠率/垂直競爭優勢找到生存空間。

2. 監管是房間內的大象,但美國人對美國監管比中國樂觀,相比恐懼風險,準確評估風險,了解自己在面對的風險更重要。

3. mm還是最核心的player,新出來好多mm,創始團隊選擇和pua mm的能力也成為核心能力之一,判斷熊市牛市市場環境,制定合適的mm deal structure。

4. 討論最多的application,賽道是Socialfi和Ai crypto,Ai落地有硬barrier,需要等技術breakthrough的轉折點時刻。 pumpfun是最成功的socialfi,真正適合web3 的socialfi不是Web3 twitter,而是社交化的賭場。

5. 量化收益進一步被壓縮,好多離開A股的量化團隊在進入crypto。

6. BTC,穩定幣/支付,賭場是該行業目前唯一證明有效的biz model。穩定幣在一級成為新的捲王賽道,但沒人能講清楚如何打破Tethe的網路效應。 所有人都要準備好如果未來沒有新創新,所有增量都只買btc,我們該怎麼辦。

7. 生態角度:solana breakpoint比主會場熱鬧,開發者看好firedance更新打破solana「停機鏈」魔咒。 “pay now buy never” 試圖把ponzi加入支付賽道。

8. Ton生態流量效應開始發酵,生態狂捲小應用,幾個專注遊戲的VC帶著一把web2遊戲團隊入駐,目前看不出是要撕下虛假流量的遮羞布,還是帶著VC 和gamefi ponzi補貼把tg羊毛黨轉化成有效留存用戶。

9. AI生態有點尷尬,decentralized AI 和Agentfi階段性證偽之後,拿了大錢的AI 計畫開始把自己捲成新的Alt layer 1。

10. listing 別迷信權威和代理,交易所看的就是專案能帶來多少新用戶。做好產品,品牌和傳播比啥都強。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