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0萬港元購買香港身份是否值得


香港近期引起了新的關注,尤其是在投資移民政策方面。 2月8日,香港投資推廣署批准了以太坊作為3000萬港元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申請,這標誌著加密貨幣資產可以用作移民證明。合資格投資者須在六個月內投資三千萬港幣於特定資產,且需提供資產來源證明。這項政策對加密貨幣持有者來說降低了移民門檻,同時表明香港對於加密的包容態度,可能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推動當地的web3產業發展。

市場冷淡依舊,被忽視已久的香港,也引來了新的關注。 ,也引來了新的關注。

2月8日,香港執業會計師clementsiu在社交媒體上披露,香港投資推廣署批准了一項以以太坊作為3000萬港元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申請,其還表示在去年10月,也曾成功辦理了,也曾成功辦理了全香港首個以比特幣作為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案例。

乍一聽平平無奇,但是對於加密貨幣持有者尤其是華人持有大戶而言,境外移民的門檻還是顯著降低,3000萬港幣,在富豪汲汲的加密貨幣圈並非偌大的財富算是華人自然而然的方向。

但投資移民是否如此簡單?香港又是否真是加密貨幣烏托邦?不同人的心中,也有不同的答案。實際上,先不論是否包含加密貨幣,投資移民這項政策隸屬於港府在2023年提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英文簡稱「(cies」)。該項計劃向合格投資者開放,通過引入外部投資者與資本,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

根據該計劃,合資格的投資者在香港投資,3000萬港幣獲允許資產後,可獲得逗留Visa,居住滿,居住滿,但深入到實操,但深入到實操,仍有諸多需關注的細節。

首先是申請者需自費聘請香港專業會計師出具本人擁有3000萬港幣淨資產的驗資證明,在這一步,資產所在地並不受約束,對於資產的構成也不受限,只需要證明申請人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6個月的整段時期內,絕對實益擁有市值不少於,絕對實益擁有市值不少於3000萬港元淨值的淨資產或淨資本,值得注意的是,該期限本來是兩年,後續由港府進一步優化為,後續由港府進一步優化為6個月。

有資產當然不夠,港府的最終目的是讓資產流入香港本土。在遞交申請前的,6個月內,或在獲批後的6個月內,申請者需要把不少於3000萬港幣投資在指定獲許投資資產類別中。港府對於可投資標的作了相當明確的規定:合資格投資者需將2700萬元港幣投資於金融資產範疇(各類均以港幣/人民幣計價交易),細分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債務證券、存款證、後償債券;合資格集體投資計劃,這其中包括獲證監會9號牌機構發布的基金、房地產信託、開放式基金以及壽險計劃;在香港註冊的私人有限合夥基金;作商業或工業用途的非住宅房地產範疇(包括樓花但不包括土地),但該類投資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港幣。

而剩餘300萬港幣相當於強制標的,需投資於由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該投資組合會向香港有關聯的公司或項目作出投資,以支持創科行業和其他有助香港經濟長遠發展的重點行業。具體操作是將300萬港幣存於金融中介的指定賬戶中,由betatron Venture組、英諾天使基金、概念資本及慧科科創投資等四家基金管理公司及相關服務機構負責管理。說的直接點,這筆,300萬港幣就相當於給香港天使投資作貢獻了,賺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賠了也無話可說。 ,若是賠了也無話可說。

完成上述投資後,香港移民署會發放2,後續需續簽,後續需續簽,續簽一般是3+3的形式,但每一年申請者均需要聘請專業會計師的驗資報告於3000萬港幣,並未把資產轉移或用於其他用途,但該投資總額與此前投資虧損無關,即便投資虧損萬港幣即可,不用再額外投入,而投資盈利的利息或其他利潤可以自由支配。後續居住滿,而投資盈利的利息或其他利潤可以自由支配。後續居住滿,屆時投資金額就不再受限制,屆時投資金額就不再受限制自由支配。

整體流程如上,而本次加密的參與,就中心化在首次驗資階段,即比特幣與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也可用作資產認定,加密貨幣資產可放置於冷錢包或通過幣安​​等頭部交易證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現有的比特幣與以太坊已被認可,但其他加密貨幣能否用於該證明並不能一概而論,僅以現狀而言,幣值相對穩定、流通量大、在香港合法的幣種才可適用。

此外,3000萬港幣的投資能否投資虛擬貨幣etf,還有待商榷,據宏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的副管理合夥蕭耀和表示,可能性相對較小,但可通過開設有限合夥基金嘗試,但可通過開設有限合夥基金嘗試購買,是否能直接投資還需後續驗證。 ,是否能直接投資還需後續驗證。

實際上,僅從資產證明的角度,在美國、新加坡等地,早已有加密貨幣作為資產證明的先例,但對於加密貨幣持有者而言,最困難的永遠不是拿出錢哪裡來?在使用加密貨幣作為資產證明時,相關機構以及會計師均會要求客戶遞交資金來源證明。 ,相關機構以及會計師均會要求客戶遞交資金來源證明。

證明通常需涉及到購買加密的原始資金來源以及購買加密貨幣資產的場所與低點,顯而易見的是,對於加密貨幣這種大起大落且有著說不清道不明匿名性的領域,上述問題無疑極難回答。而這,才是加密貨幣資產移民真正的難點,歷史包袱厚重,持有者必須要做到凡事留痕才可予以解決。 ,持有者必須要做到凡事留痕才可予以解決。

無論如何,本次香港投資移民首次使用加密貨幣,不僅體現了香港高度開放性,也再次印證了港府對於加密貨幣包容的態度,對於華人幣圈仍具備一定吸引力,而加密貨幣使用場景的增加也可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地位,長期而言從人才與資金兩大方向出發形成集聚效應,推動香港web3產業蓬勃發展。

縱觀香港近年來的規劃,除了新資本移民外,自2022年底,香港特區政府陸續發布了多項吸引外地人才來港的措施,包括優化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政策例如優才計劃、新推出,包括優化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政策例如優才計劃、新推出的高才通計劃等一系列舉措,多元化招攬人才,豐富香港的人才庫。推出原因也非常簡單,香港的人2019年736.5萬人滑落至2022年的722.4萬人返港。換而言之,香港三年淨離港人數高達,53萬人次,這幾乎佔據常住人口的7%。

花3000萬港元加密貨幣資產買“香港身份”,划算嗎?

從目前來看,引進計劃成效顯著引進計劃成效顯著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推出以來,香港已成功接收超過,香港已成功接收超過750宗申請,預計總投資額超過220億港元,但遺憾的是,現階段只有,在近年,在近年,在近年來收縮的宏觀背景下,香港本土經濟也受到衝擊加密貨幣在年輕階層流行,成為了本港消費市場的外部支柱之一。 ,成為了本港消費市場的外部支柱之一。

在種種現實背景下,香港對於,web3領域的關注不減反增,僅從去年一年來看,香港的窗口特徵日益突出,在虛擬資產方向兼顧監管與包容,呈現出政策上完善、生態上支持的,呈現出政策上完善、生態上支持的局面,在產品創新、平台許可、監管框架延伸上進展顯著。 ,在產品創新、平台許可、監管框架延伸上進展顯著。

從產品端而言,2024年,香港審批通過華夏基金(香港)、博時國際和嘉實國際三家基金公司發行的6只香港虛擬資產現貨ETF,極大地提升了投資者的購買便捷度,促進虛擬資產,促進虛擬資產合規化、產品化發展。截至目前,三支比特幣現貨eTf持有比特幣總數達到4330枚,總資產淨值達到4.25億美元,以太坊現貨etf持有以太坊2083枚,資產淨值達到0.56億美元。

從交易所而言,虛擬資產新規已實施,截至目前,截至目前,香港獲批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已達9,超過,超過1,31號牌升級,超36家資管獲虛擬資產9號牌升級。而在備受關注的payfi領域,香港金管局不僅推出香港金管局不僅推出會相關法案委員會首次審議《穩定幣條例草案》,如無例外,該法案會於今年生效,成功實現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規管穩定幣持牌人,讓穩定幣有規可詢,在去年,香港更是推出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持續推動傳統金融與,web3,將在監管的第二輪公眾諮詢,並推出虛擬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諮詢方案。 ,並推出虛擬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諮詢方案。

花3000萬港元加密貨幣資產買“香港身份”,划算嗎?

有利於web3發展的環境正在夯實,但若是從市場來看,在有限市場規模與高昂的成本背景下,香港終究難以成為全球web3發展的策源地,對於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力幾乎微乎其微虛擬資產etf即可看出去香港,還不如去新加坡或是澳洲,迪拜的黃金Visa也才424萬港幣。 」

但此前就提及過,香港本就不是計劃從加密貨幣市場搶份額,而是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嘗試構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以填補虛擬資產的空白,即穩固傳統金融中心的定位也從創新出發接軌未來數字資產的交易時代,這也是當前香港在以牌照化規範發展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同時又重點聚焦穩定幣、 rwa領域的原因。還是那句老話,儘管香港並非加密貨幣最活躍的地區,但「小政府、大市場」也意味著安全與穩定,而從傳統資本的角度,安全,遠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 ,遠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