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7日的香港web3節上,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在線分享了她對web3發展的觀察。她認為,真正的突破在於為用戶創造價值,而非單純教育用戶。何一提到技術的定義不應束縛創新,web3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吸引用戶,並強調持續為社區創造真實價值的重要性。同時,她認為監管的增強是對web3價值的承認,最終技術應服務用戶需求。對於華人創業者,何一建議要保持樂觀,並在逆境中堅持創造。
4月7日,在剛剛落幕的香港web3節上,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通過線上連線形式,參與了以「跨越鴻溝|
在對談中,何一分享了她對,web3發展的長期觀察,從區塊鏈概念初興到如今的技術普及,她認為技術定義不應成為束縛,關鍵在於是否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同時她也指出,web3真正破圈並不是依靠“教育用戶”,而是通過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贏得大眾的自然使用。 ,贏得大眾的自然使用。
除了行業觀察,何一也談到了創業者的初心與責任,強調持續創造真實價值、長期回饋社區的重要性。 ,強調持續創造真實價值、長期回饋社區的重要性。
以下為完整對談實錄整理:
開場
杜宇:
歡迎來到圓桌對話環節,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姐”,一姐
何一:
大家好,首先感謝杜總的邀請。我是大家熟悉的“幣安首席客服”,幣安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社區用戶和業界夥伴們的支持,包括杜總、肖風總等。也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能用中文與大家現場交易所。 ,能用中文與大家現場交易所。
雖然我今天沒能親臨現場,但已經感受到香港的熱情氛圍了,謝謝大家,謝謝大家
關於web3的演變與理解
杜宇: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web:web3如何從極客文化走向大眾共鳴“。你2013年,我也剛好十年。這十年間,我們經歷了,我們經歷了”到“ web3”,有人會疑惑這是不是換了個說法。 ,有人會疑惑這是不是換了個說法。 ,有人會疑惑這是不是換了個說法。
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如何看待“ web3” 這個概念?在你十多年的行業經歷中,對“區塊鏈”或“ web3” 的理解是否發生過變化?你曾說“ web3的google”,那幣安在web3中扮演的核心服務角色,究竟是金融服務還是更廣泛的應用平台? ,究竟是金融服務還是更廣泛的應用平台?
何一:
我自己其實並不喜歡被過度定義。很多時候我們定義一個新概念,是為了在更長的歷史維度上找定位。 ,是為了在更長的歷史維度上找定位。
從人類社會來看,我們經歷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再到現在的信息時代。每個時代的核心資源不同:農耕時代是土地,工業時代是機器和組織管理
在這種背景下,web1.0是信息傳遞,web2.0是人與人的連接,web3則可能是我們試圖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新的信任機制和組織方式。但這些定義並不絕對,和“元宇宙”“ rwa”,總是在不斷演化。 ,總是在不斷演化。
幣安一直堅持的口號是“交易所世界”,我們搭建的是一個平台,讓人們可以交易、支付、聊天,甚至拉群交朋友。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站在哪個技術階段做什麼,而是是否為用戶提供了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而是是否為用戶提供了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就像喬布斯說過的,技術本質是服務用戶的工具,不能解決用戶需求的技術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希望用區塊鏈技術,不只是做交易,而是構建生態基礎設施
Web3如何實現大眾化
杜宇:
是的,技術最終還是要服務用戶。那我們來談談大眾:截至2024年底,全球擁有加密貨幣資產的人數約為6.59億人
幣安目前有約2.7億註冊用戶,你也曾多次提到“吸引下一個十億用戶”,目前,web3走向大眾的過程中,主要阻礙是什麼?幣安和其生態系統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主要阻礙是什麼?幣安和其生態系統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何一:
首先我不太贊同“教育用戶”,也很討厭被,“教育”,是因為它能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 ,是因為它能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
比如拼多多,無論是80歲的老太太“砍一刀”,還是60歲的果農在上面賣蘋果,他們不是被教育出來的,而是因為這個產品對他們有用。同樣地
舉個例子,我們在迪拜舉辦bbw時,一位肯尼亞的小哥分享他會用幣安把工資匯回家,成本低、速度快。這就是“用得上”,根本不需要他去理解什麼叫區塊鏈。 ,根本不需要他去理解什麼叫區塊鏈。
很多人把“交易所”和“錢包”割裂開來看,其實並不必要。對我而言,我不炒幣,交易所賬號就是我的錢包。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邊界並不涇渭分明,關鍵在於是否解決了用戶的某個具體需求。 ,關鍵在於是否解決了用戶的某個具體需求。
公眾印象與監管趨勢
杜宇:
的確,技術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核心。但公眾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仍然偏向負面,部分因為媒體關注價格波動,部分因為一些行業亂象。同時,各國也在逐步加強監管。你覺得幣安作為行業領導者
何一:
公眾的誤解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人性本能追求秩序和安全,所以每一項新技術誕生之初都會被質疑。 ,所以每一項新技術誕生之初都會被質疑。
工業革命時,修鐵路都要被拿著大刀的人阻攔;互聯網剛興起時,我們上網都得偷偷摸摸。回到現在,web3也是一樣。
中本聰最初的設想確實是“反傳統”,所以早期參與者很多是理想主義者。但我認為,今天的關鍵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那個“甜蜜點”。 web3,幫助我們構建更高效、更優雅的金融系統。 ,幫助我們構建更高效、更優雅的金融系統。
監管的逐步介入也是好事,它代表傳統體系開始承認,web3的價值。我們需要做的,是持續發出積極的聲音,讓公眾看到真實的技術應用和價值。 ,讓公眾看到真實的技術應用和價值。
ai與web3的融合想像
杜宇:
說到新技術,我想補充個話題,——— ai。這兩年從chatgpt到deepseek,aiai正在影響各行各業。你之前也在採訪中提到看好ai賽道。那你如何看待ai對web3 的影響?所謂的“ ai natival”加上“加密貨幣本地人”,你覺得兩者結合會帶來哪些新機遇?
何一:
我認為ai是“生產力的革命”,而區塊鍊是“勞動關係的變革”。
幣安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當年只融了1500萬美元,但今天回饋了無數代幣持有者。技術帶來了新的生產關係,一旦你能結合有效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就會產生巨大變革。
那進一步問題就是:你要用ai 或區塊鏈技術解決什麼問題?誰是你的用戶?他們是否願意為此付費?這些是創業中最關鍵的事。
很多web3項目項目
如果你真心想幫助用戶,就需要考慮長期性和責任感。 Web3創業不是“割一波”,其實都是一份責任。 ,其實都是一份責任。
對華人創業者的建議
杜宇:
我們也祝賀幣安剛獲得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gx的20億美元投資,這也是近年來華人創業者獲得的最大規模投資之一。很多人都說web3缺應用,而華人其實在應用開發上特別有優勢。你能不能簡短地給華人創業者一些建議? ,而華人其實在應用開發上特別有優勢。你能不能簡短地給華人創業者一些建議?
何一:
我習慣把問題放在一個組織框架裡去看。
我們這代人受益於中國強大的基礎教育,也擁有極高的勤奮和韌性。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也擁有極高的勤奮和韌性。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但我想提醒大家,別被世界的“割裂”嚇倒。你要做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 – 在最悲觀的土壤中,開出最樂觀的花。 ,開出最樂觀的花。
成功不在於你是否一帆風順,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堅持,是否願意為社區回饋。當你擁有了成功,更要,更要”,不要忘了是社區支持你走到了今天。
杜宇:
謝謝一姐精彩的分享今天時間有限,意猶未盡,也期待我們下次能線下見面,進行更深入的交易所。謝謝一姐,也謝謝大家,也謝謝大家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