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迷因幣”(Memecoin)成為加密市場中的熱潮,Solana鏈上也湧現出多個火熱的發行平台。 2024年初上線的Pump.fun迅速爆火,全年收入約4億美元,被認為是Solana迷因幣熱潮背後的推手。然而,隨著2025年初多起項目崩盤(如$LIBRA暴跌)導致市場降溫,用戶信心明顯受挫。就在此背景下,NFT“大鱷”Dingaling(前幣安CRO、PancakeSwap創始人)於2025年5月初推出了Boop.fun。 Boop.fun標榜“創作者與社區公平激勵”,提出通過代幣模型和社交互動來改善傳統發幣平台的分配邏輯,為低落的MEME市場帶來新的期待。
Boop.fun一個追求更加公平分配機制的MEME發射平台
Boop.fun由NFT界知名收藏家Dingaling發起,號稱“讓任何人輕鬆發射迷因幣”,並首次推出原生代幣$BOOP來構建激勵機制。 2025年5月1日上線後,Boop.fun隨即引爆市場,僅數小時市值便突破5億美元,交易量在1.5小時內達6390萬美元。
Boop.fun秉承“任何有想法和社區的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代幣”理念,旨在打破傳統發行模式對風投背景的依賴,成為一個面向“創作者經濟”的去中心化迷因幣發行平台。與早期純粹依靠資金或炒作的模式不同,Boop.fun強調與創作者和社區的利益捆綁:其創世通證$BOOP總供應量的50%將分配給cult(Boop.fun上發射的迷因幣)創建者和持有者,用以“公平補償那些圍繞其社區建立和推廣項目的人”。這一“創作者中心”代幣經濟學設計,使Boop.fun從一開始就凸顯了“社區與創作者共贏”的價值訴求。
為了追求更加公平的分配機制,Boop.fun採用了多個模塊化機制,從代幣創建到社區激勵都有詳細分配規則。核心可以歸納為“Cult孵化+代幣激勵”雙輪驅動。
Cult創建與推廣: 用戶通過Solana錢包連接Boop.fun網站,並通過X賬號認證後即可“創建自己的cult”,即自定義一款Solana代幣(迷因幣)。 Boop.fun的口號“start ur cult”體現了一種輕鬆娛樂的氛圍,同時也結合了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創建後,發行者需在社交網絡上宣傳此cult,吸引粉絲購買。 Boop.fun設置了市值里程碑獎勵機制:當cult的市值達到一定目標(如500萬美元)時,相應的BOOP空投、解鎖速度等激勵會被加速,從而鼓勵創作者積極推廣。
BOOP通證設計: Boop.fun推出原生通證$BOOP,承擔生態核心功能。首先,$BOOP用於獎勵成功推出cult的用戶:系統每天向“已畢業的Cult”分發1,000,000枚$BOOP(“畢業”指cult達到市場價值門檻並進入流動池)。這1,000,000枚BOOP中,創作者佔10%,其他90%由該cult的持幣者按持倉比例分享。此外,Boop.fun對生態採取創作者導向的分配:$BOOP代幣總量的50%將用於獎勵cult的創建者和早期持有人,遠高於傳統項目。簡言之,Boop.fun通過通證經濟鼓勵創作者打造優質社區,獎勵機制與項目成功度直接掛鉤,形成“創作者→社區→回饋”循環。
質押和費用分紅: Boop.fun還為$BOOP持有者提供穩健收益。 $BOOP可質押,質押者將獲得60%的Solana交易手續費(來自所有在Boop平台上交易的迷因幣)以及5%的新發行cult代幣供應。平台規定,每筆交易手續費的30%用於$BOOP回購併銷毀,進一步從通縮角度支持$BOOP價值。上述機制意味著:長期持有並參與質押的$BOOP用戶,不僅共享生態成長帶來的交易費收益,還可分得新幣供應一部分,實現穩健複利。
多元化空投策略: Boop.fun對早期社區和大V採取精確空投。平台預留了1.5億枚$BOOP用於空投,分別面向不同群體:回顧性獎勵活躍的迷因幣交易者、基於KaitoAI算法篩選的X優質賬戶、以及新用戶通過發起cult獲得的獎勵。空投額度按照用戶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和推廣表現分層級發放,且設置了鎖倉期(30天),以市場價值達到一定里程碑來加速解鎖。這一複雜空投體系既鼓勵資深“迷因幣老司機”回流Boop平台,也吸引社交媒體大V從事Boop項目宣傳,提昇平台可見度和活躍度。
技術與集成: Boop.fun利用Solana區塊鏈的高性能和低費用優勢,支持快速鑄幣和交易。在用戶體驗上,它整合了X身份認證(由Privy.io提供),使用戶可以“一鍵”通過社交賬號發幣。此外,Boop.fun積極與生態工具合作。 借助Jupiter 和MEVX 的深度集成,以及AlphaScan、Bubblemaps 等實時監控工具,Boop.fun為用戶提供了“更快發現+更透明操作”的發幣體驗,彌補了Pump.fun 在數據洞察和項目把控上的短板。
從極簡到共贏:Boop.fun 挑戰Pump.fun 的Meme 幣發行霸主
在Boop.fun 問世之前,Pump.fun 已憑藉其“人人可發幣”模式,成為Solana 上最具影響力的迷因幣發射平台。自2024年1 月上線以來,用戶只需填寫名稱、代號和圖標,支付0.02 SOL 的發幣費,即可一鍵創建代幣並自動上線交易。 Pump.fun 堅持“無預售、無團隊私募”,有效避免了內幕炒作,也正因如此,它一度被稱作“鏈上博彩”——截至2025 年初,平台已發行代幣超700 萬枚,佔Solana 每日新幣的71%,日活地址接近10 萬,單日營收約200 萬美元,2024 年全年營收達4億美元,預計2025 年可破10 億美元。
然而,巨量發幣也帶來了泡沫化風險:過度飽和、價格暴漲暴跌頻現,“發幣即丟棄”成為常態;而平台收益幾乎全歸項目方所有,代幣持有者無法分享這塊蛋糕。正是這種單向價值提取,讓市場對“更公平分配”產生強烈需求,也為Boop.fun 的崛起打開了空間。
Boop.fun 作為後來者,在吸收了Pump.fun 的優勢後,進一步升級了發幣與分配機制。 Boop.fun推出原生通證$BOOP,圍繞“創作者→社區→平台價值”搭建閉環激勵。平台將50% 的$BOOP 分給成功“畢業”的Meme 社區(cult)創建者與持幣者,15% 用於多層級鎖倉空投,60% 的平台手續費分紅返還給質押者,且“30%回購銷毀”確保通縮支撐。上線當天,BOOP 短期市值衝破5 億美元,這對Pump.fun的MEME幣發行霸主地位發起了有力衝擊。
Boop.fun 與Pump.fun 的對決,本質上是“極簡發行”與“共贏激勵”兩種模式的較量。 Pump.fun 以0.02 SOL 的超低門檻、綁定曲線定價和“無預售、無團隊私募”原則,為用戶提供最簡便的發幣和交易體驗,依靠海量發幣與交易手續費積累了可觀收入,用戶主要是去中心化的散戶投機者;而Boop.fun 則通過發行平台幣$BOOP,整合50% 通證分配、股息式手續費分紅及多層級鎖倉空投等創新激勵,將創作者與社區深度綁定,塑造“草根經濟”與KOL 驅動的社群文化,其短期憑藉BOOP 通證迅速拉升估值、釋放出強勁吸金能力。要想撼動Pump.fun 的規模優勢,Boop.fun 需要持續擴大“畢業”項目和日活用戶規模,並藉助更多空投機制與行情監控工具的整合,鞏固其共贏生態的長期吸引力。
Boop.fun能否成為Web3 的下一代Meme Coin Launchpad
隨著Solana生態在2024年的全面復甦,Boop.fun的崛起正在引發關於“下一代Meme Launchpad”的激烈討論。在Solana鏈上TVL回升至80.1億美元(較2024年10月增長30%)、機構資金加速流入(如DeFi Development Corp的2400萬美元戰略投資)的背景下,Boop.fun以“社交資本代幣化”為核心邏輯,試圖重構Meme幣發行的底層範式。其日均300萬美元手續費收入和4.7億美元市值的成績單,不僅驗證了市場對新型Launchpad的需求,更揭示了Web3創作者經濟與金融工具深度融合的可能性。
相較於傳統Meme Launchpad的單一發幣功能,Boop.fun的突破性在於構建了“發行-激勵-治理”的三位一體架構。技術層面,平台將Jito流動性質押衍生品與“1分鐘發幣”工具結合,使Meme幣天然具備DeFi可組合性;經濟模型上,首創BOOP代幣與空投獎勵的共生機制,將35%手續費收入用於生態建設基金,形成價值反哺閉環;治理體系中引入veBOOP模型,允許社區投票決定手續費分配比例等關鍵參數。這種設計使Boop.fun超越了單純的技術工具定位,進化為社區驅動的價值創造平台——用戶社交網絡的傳播效力可直接轉化為質押收益,創作者影響力通過鏈上聲譽系統量化,這些創新或將重新定義Meme經濟的估值邏輯。
然而,要真正成為下一代Launchpad,Boop.fun仍需跨越三重挑戰。首先是市場波動性困局:BOOP代幣83%的30日波動率遠超SOL的41%,高槓桿操作導致價格體系脆弱性加劇;其次是社交裂變機制的治理風險,KOL過度中心化可能引發市場操縱爭議;最後是監管合規的灰色地帶,美國SEC對“社交驅動型代幣”的定性仍存不確定性。為此,Boop.fun正通過多維度策略構建護城河——與Armanino合作審計增強透明度,接入Fireblocks多簽冷錢包提升資金安全,開發鏈上KYT工具篩查可疑交易,併計劃推出波動率對沖衍生品平抑市場震盪。
當前,Solana生態的爆發為Boop.fun提供了絕佳的實驗場。平台近期推出的Meme幣指數基金和社交圖譜分析工具,顯露出向結構化產品進化的野心。其核心價值在於證明:當Meme經濟從短期投機轉向長期價值捕獲,Launchpad可以升級為社交金融基礎設施。數據顯示,平台35%的收入已來自數據分析、流動性優化等衍生服務,這種“工具即服務”的轉型若能持續,或將為Web3開啟“Community-as-a-Service”的新紀元。但最終答案仍取決於一個根本問題:Boop.fun能否在加密市場的周期性震盪中,將社交勢能轉化為可持續的協議價值?這場實驗的成敗,或將決定下一代Meme Launchpad的進化方向。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0x财经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