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同樣無法逃離打工者的996壓力


Coinbase模仿了中國的996工作模式,CEO阿姆斯特朗指出紐約團隊正在加班開發。該動態引發了網友的分歧討論,歐美用戶批評過勞文化,而亞洲網友表示這種方式很常見。儘管Coinbase仍是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之一,但2025年財報顯示淨利潤大幅下滑94%。增長乏力與市場結構變化有關,ETF的興起以及用戶習慣變化使得交易所面臨更大競爭。為了應對困境,Coinbase正轉型,致力於成為全方位金融平台,拓展穩定幣和機構服務。

Coinbase把中國人那套996學走了。

首席執行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紐約團隊已經集結加班加點開發(所有交易所)

原本一條普通動態,卻在評論區引發激烈分裂:歐美網友批評這是病態的過勞文化,亞洲網友卻輕描淡寫:「在中國很正常

然而996只是表象,背後是coinbase真實的焦慮。

2025年Q1,Coinbase淨利潤同比暴跌94%,Q2財報淨利潤為14億美元,乍看之下很高,circle投資的賬面增益,而非自身造血。所以coinbase真正的現貨交易業務仍在塌縮

這不是共同基礎獨有的困境,交易所都在尋求更成交量的996和更有空間的轉型。

Coinbase們桌上的問題愈發尖銳: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黃金年代,還能延續多久? ,還能延續多久?

從華爾街到華盛頓

早在五六年前,coinbase就明白:若想走得更遠,交易所繞不開四個字,合法合規。 ,合法合規。

2019年,Brian Armstrong,準備像創業者面對投資人一樣,把加密貨幣解釋給議員們聽。 ,把加密貨幣解釋給議員們聽。

但迎面而來的問題,卻讓他哭笑不得:「哦,所以你是比特幣的,首席執行官?」

還有人問:「這是一個電子遊戲嗎?」

那一刻,他意識到:這不是一場辯論,而是一次「跨物種溝通」。 ,而是一次「跨物種溝通」。

事實上,Armstrong第一次被迫直面「誤解」。在coinbase上市之前,他多次回憶過作為創始人的孤獨時刻,在加密貨幣仍處灰色地帶的那些年,幾乎沒有銀行願意與,幾乎沒有銀行願意與coinbase合作

他坦言,那時候的每一次談判,都像是在向傳統金融體系「乞求」一條生路。 ,都像是在向傳統金融體系「乞求」一條生路。

創業初期,阿姆斯特朗:只要守法:就能心無旁騖地做產品。但隨著,就能心無旁騖地做產品。但隨著coinbase做大

這種經歷

阿姆斯特朗:如果不主動塑造規則,就只能等著別人替你蓋棺定論。 ,就只能等著別人替你蓋棺定論。

於是,他開始改變打法。除了繼續飛去華盛頓充當「教育者」,他組建了政策團隊,出資創建

2024年,美國大選第一次把「加密貨幣選民」推上台前:反加密的議員被投票淘汰,親加密的新面孔成功當選。華盛頓終於意識到:竟然有5000萬美國人用過數字貨幣包。原來這不是邊緣話題,而是可以被操控的選票機器。 ,而是可以被操控的選票機器。

在華爾街,阿姆斯特朗:合規。 :合規。

在2021年上市前夕,Armstrong,Coinbase能夠叩開納斯達克的大門,不只是因為商業成績

    財報

2025年,他推動《天才》落地,法案要求穩定幣必須,100%由現金或美債儲備。這不僅是一次立法勝利,更是coinbase的「護城河」:circle股東,它從usdc的利息收入里分潤。 2024年全年

穩定幣成了華爾街和國會同時買賬的故事:對政府,它延續美元霸權;對資本,它提供穩定現金流。 ,它提供穩定現金流。

就這樣,coinbase完成了一個身份轉型:在華盛頓,它是遊說機器,塑造規則;在華爾街,它是合規入口,嫁接資本。 ,嫁接資本。

阿姆斯特朗:「只要你做大,即便你不關心政府,政府也會關心你。」,政府也會關心你。 」

這句話,也像是一則註腳,coinbase的新戰場,早已超越交易所本身。

財報中的「cex危機」

只有合法合規,對交易所來說遠遠不夠。 ,對交易所來說遠遠不夠。

儘管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之一,coinbase在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裡,卻寫滿了焦慮。 ,卻寫滿了焦慮。

一季度總收入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幅,24.2%,聽起來還算體面,但在淨利潤同比暴跌94%的背景下,這個數字幾乎失去了意義。 6600萬美元的淨利潤

現貨交易收入的下滑尤為顯眼。

機構交易同比下跌30%,19%。這背後固然有行情轉冷的因素。自2025年以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波動性驟減,市場從「過山車」變成「平地風」,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都失去了頻繁進出的衝動。 ,都失去了頻繁進出的衝動。

但更深層的壓力,來自市場格局的重組。 ,來自市場格局的重組。

etf的推出,直接改寫了投資者的路徑。比特幣之後,以太坊、 solana,xrp紛紛申請eTf,這些原本是coinbase的核心交易幣種。與cex動輒cex動輒0.5%的交易手續費相比,etf年化0.1%–0.5%的管理費顯得便宜得多,資金自然開始流向華爾街。 ,資金自然開始流向華爾街。

與此同時,鏈上的造富效應把更多用戶​​留在了鏈上。 ,鏈上的造富效應把更多用戶​​留在了鏈上。

meme與defi的熱潮,讓原生投資者形成了新的習慣:cex不再是交易場,而只是一個「出入金的跨鏈橋」和「穩定幣的臨時錢包」。去中心化衍生品的興起,更加快了資金流失的速度。 ,hymyperliquid等新平台,憑藉靈活的上幣機制、更高的槓桿與更極致的體驗,迅速吸走了美國等監管嚴苛地區的交易者。在這群用戶眼裡,coinbase的「循規蹈矩」

更致命的競爭來自傳統金融的腹地。

Robinhood宣布全面進軍加密貨幣,把戰場開在,coinbase最寶貴的年輕散戶群體。對於他們而言,Robinhood 提供的界面更熟悉、手續費更低,美股與加密的一站式體驗更順手。而對大資金來說,Robinhood身上的「券商光環」

這種多重擠壓,在,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報裡被赤裸裸地放大。 ,coinbase披露,當季總收入約15億美元,環比下跌26%; gaap口徑的淨利潤高達14億美元,乍看風光,乍看風光,circle投資和加密貨幣資產持倉的賬面收益。一旦剔除這些一次性因素

賬面熱鬧,現實冷清。 ,coinbase的利潤早已不靠交易,而是靠穩定幣分潤在續命。這是一份殘酷的成績單,可能也是一段黃金時代的終場信號。 ,可能也是一段黃金時代的終場信號。

當交易平台不再靠交易業務

面對困境,共同基礎提出新的願景。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Coinbase首席執行官Brian Armstrong:所有資產最終都會上鍊:所以要做,所有交易所(萬能交易所)

加密貨幣在他眼裡不是一個孤立的行業,而是一項能整體升級金融系統的技術。 ,而是一項能整體升級金融系統的技術。

阿姆斯特朗:今天,如果一個阿根廷人想要開通美國券商賬戶,需要極高的財富門檻。對於大多數國家的普通投資者而言,美國證券幾乎是一個「富人專屬市場」。 ,美國證券幾乎是一個「富人專屬市場」。

但如果股票被代幣化搬到鏈上,就能打破這種壁壘,讓世界上任何人都能隨時買賣美國資產。 ,讓世界上任何人都能隨時買賣美國資產。

鏈上還意味著更多可能:24 小時不間斷交易、支持碎股買賣,甚至可以設計全新的治理邏輯,比如「只有持有滿一年以上的股東才能投票」,以鼓勵長期投資者。 ,以鼓勵長期投資者。

在他的設想中,coinbase不再只是撮合交易的平台,而是承接一切資產上鍊的「萬能交易所」———— 一個開放、包容、全天候運轉的金融操作系統。

正因如此,coinbase開始採取一系列動作來對齊阿姆斯特朗:半年間:spindl,鐵魚,葡萄酒和deribit。

前三家服務於基礎:spindl提供鏈上廣告堆棧,讓開發者能直接獲取用戶;鐵魚帶來零知識證明團隊,在鹼構建隱私模塊; liquifi則提供代幣管理和合規服務,併計劃與coinbase prime整合,為機構和rwa項目提供便利。三者合力

最重磅的收購是deribit 。合約交易比現貨更穩定、利潤更高,但coinbase長期受制於美國監管,缺位已久。斥資deribit,讓它一舉獲得領先的期權市場份額和龐大機構客戶。併購完成後不到一個月,coinbase就在cftc監管下推出永續合約

如果說收購是共同基礎對交易收入天花板的一次暴力突圍,那麼它正在進行的業務拓展,就是一場更深層次的身份重塑。 ,就是一場更深層次的身份重塑。

它把重心放在「乾重活」的地方:穩定幣、錢包、公鍊和機構服務。這些看似基礎的拼圖,正在勾勒出一個新的coinbase-———不只是交易平台,而是一個web3版的Apple + Visa + AWS。

第一步是穩定幣。

…………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White55,火星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