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知道元宇宙嗎?
最近,一個新奇的概念名詞“元宇宙/metaverse”在網絡上迅速躥紅。 Facebook的創始人CEO扎克伯格將其描述為“實體互聯網”。在中國,“元宇宙”也已經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
那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在電影《速度與激情》中,主人公們駕駛著汽車在世界各地疾馳,懲惡揚善,險象環生的情節讓觀眾大呼過癮。不過,無論是駕駛汽車還是抓捕罪犯,這在如今的電子遊戲中都已能夠實現。但是,相較於電子遊戲,“元宇宙”可以做到更多:你不但能切身體會汽車飛馳時的速度感,甚至可以感知風迎面吹來的壓迫感——沉浸,這是“元宇宙”概念目前最為吸引人的特徵之一。
元宇宙一詞源於“meta”(超越)和“verse”(宇宙)的組合,意指“超越現實宇宙”。於1992年由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在其科幻小說《Snow Crash》中首次提出。在書中,尼爾·斯蒂芬森描述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並將其命名為“元界”。所有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絡分身”。這個“元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元宇宙是一個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括所有虛擬世界和互聯網的總和,包括但不限於現實世界的衍生物或副本,但並不等同於增強現實技術。該術語常用於描述互聯網的未來迭代版本,是指由持久共享的眾多3D虛擬空間互聯而成的可感知虛擬宇宙。”更形像地說,元宇宙就像是電影《頭號玩家》中描繪的基於互聯網,永久在線的數字空間。
《頭號玩家》的概括就是對元宇宙的最好闡述:2045年,處於混亂和崩潰邊緣的現實世界令人失望,人們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綠洲”,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馬克·裡朗斯飾)一手打造的虛擬遊戲宇宙。人們只要戴上VR設備,就可以進入這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繁華的都市,形象各異、光彩照人的玩家,而不同次元的影視遊戲中的經典角色也可以在這里齊聚。就算你在現實中是一個掙扎在社會邊緣的失敗者,在“綠洲”裡也依然可以成為超級英雄,再遙遠的夢想都變得觸手可及。
元宇宙不僅包含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混合現實、區塊鏈、物聯網等最新技術和應用,還包括對於經濟、人性、社群、心智、共識的深層次理解,雖然只是描述了一小部分,可是這部電影中的“綠洲”,卻能夠幫助我們具體的了解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有四大技術支柱:區塊鏈、遊戲、網絡算力、VR 顯示。並有五大特點:可靠的經濟系統、虛擬身份與資產、強社交性、沉浸式體驗、開放內容創作。
他們都是構成元宇宙的重要要素,缺一不可。
然而,其四大技術支柱中最重要的支柱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結算平台和價值傳遞,也可以實現規則透明和確定性執行機制,這樣就可以保障它的價值歸屬與流轉,從而實現經濟體系的高效、穩定。元宇宙作為承載人類虛擬活動的大型平台,在流量上具備自然壟斷性。以中心化平台為主導的元宇宙商業模式必然導致更大規模的壟斷和控制,這是一種比互聯網壟斷更難以接受的結果,也不利於元宇宙的長期發展。而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平台的去中心化價值傳輸與協作問題,解決中心化平台的壟斷問題。
在元世界的相關技術裡,如果沒有區塊鏈,元宇宙可能永遠都是一種遊戲形態,但是區塊鏈打通了這個虛擬世界和現實的橋樑,讓“虛擬世界”變成了“平行宇宙”。其意義在於保障用戶虛擬資產、虛擬身份的安全,實現元宇宙中的價值交換,並保障系統規則的透明執行。所以,區塊鏈也被稱為是元宇宙的補天石。
不難猜測,新概念的誕生,勢必引發資本圈的關注。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微軟、蘋果、臉書以及國內的互聯網頭部廠商均在這一新興領域有所佈局。 Facebook的紮克伯格提出,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裡,要將Facebook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元宇宙是技術大爆炸時代帶來的新世界,也是未來生活的新方式,不管是娛樂、消費、社交還是工作等,也許都會與元宇宙相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價值也會在元宇宙不斷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中逐步顯現,為元宇宙提供一個開放、透明、去中心的協作機制。當然,元宇宙在當下仍然是人們對於未來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生活的合理暢想,但當區塊鏈、VI、雲等技術真正的浸入元宇宙後,虛擬與現實交匯,必然將碰撞出絢爛的火花,你期待嗎?
特別聲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0x财经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