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十年的失誤應該成為Web3時代的教訓

如果應用程序之間共享的信息沒有用處,或者開放的經濟沒有意義,那麼去中心化將不足以創建一個真正的開放網絡。

撰文:Sam Lessin, Slow Ventures 合夥人

編譯:Noodle

很久以前,也就是2011年,Facebook推出了”開放圖譜”(Open Graph),開放圖譜可以讓用戶在不同的應用中使用同一個Facebook身份,從而使開發者能夠在任何地方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體驗。與其每次去一個新的應用程序時重新創建一個身份,不如利用你已經通過Facebook創建的身份,至少在理論上,利用該平台的開放圖譜開發者的總和建立的身份。

用”加密錢包”代替”Facebook賬戶”和Web3的目標驚人地相似。開放圖譜和去中心化網絡都是為了解決最初設想的互聯網中圍繞身份和記憶的相同深層差距。兩者都旨在實現跨數字生態系統的便攜身份,包括數據、資產和關係。儘管考慮到今天的討論主題,可能很難相信,即使是對加密世界如此重要的個人數據主權的想法,也被納入了開放圖譜的願景。

儘管該公司雄心勃勃,但Facebook公司在開放圖譜方面的努力並沒有成功。這有幾個原因,其中一些是可以預見的,另一些則更微妙,但都與Facebook是一個中心化實體的事實無關。這並不是說單一公司提供這種跨平台服務與去中心化的、基於區塊鏈的方法之間的差異不重要,只是它本身不是決定性的。構建Web3的新一批技術專家仍能從Facebook的開放圖譜的問題中學習到很多。

如果應用程序之間共享的信息沒有用處,或者開放的經濟沒有意義,那麼去中心化將不足以創建一個真正的開放網絡。

1)構建引人注目的跨應用社交體驗比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在開放圖譜的時代,人們認為使用的所有應用程序都會變得更好,因為它們是”社交”的。問題是,大多數開發者無法想出如何使這一願景成為現實。當然,知道你的朋友在讀什麼、看什麼或聽什麼,有時也有一點用。但是,開發者可以通過利用”開放圖譜”並使其具有社交性來構建更好的應用程序,這一主要論點並沒有真正得到證實。

這如何適用於Web3?我認為要找到令人信服的用例會比較困難,去中心化的金融是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用例,對加密貨幣有意義。你持有一個錢包,裡面有你所有的資產,通過它你可以獲得許多不同的服務,並使用許多不同的產品購買和交換代幣。

但是,當你進入非金融用例時,就會有真正的問題,什麼會真正吸引人。像加密朋克(CryptoPunks)這樣的不可偽造的代幣社區將隨著人們在不同的世界之間移動的想法在理論上是很酷的,但在實踐中會有那麼好嗎?擁有可以從一個世界帶到另一個世界的數字皮膚、工具和資源是一個誘人的願景,但確定這些資產如何在這些世界中具有價值和利益,仍然非常不清楚。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認為可以找到答案,但如果認為答案很明顯,那就錯了。這一切似乎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2)有充分的動機讓應用程序從開放圖譜中讀取數據,但很少有理由讓應用程序寫回數據

Facebook最初想法的關鍵是,新的應用程序有一個冷啟動問題,如果人們可以把他們的朋友、他們的偏好和他們的數據帶到新的應用程序中,這個問題就會得到解決。程序將在”開放圖譜”上讀取這些信息,並利用它們來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然後,他們將根據用戶在應用中的行為向圖譜寫入新的數據。其他程序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改善用戶的體驗,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實現一個深度個性化的網絡。

閱讀”開放圖譜”信息的優勢相當明顯:你能提供的任何增量體驗都值得一試,利用Facebook龐大的關係網絡的增長潛力也是如此。

但從邏輯上講,開發者從來沒有足夠的動力將信息寫回圖中。系統的核心信息經濟學並不支持這麼做。如果你建立了關於用戶的偏好、興趣或關係的信息,你可以用它來使自己的產品變得更好,為什麼要把這些信息分享給Facebook,更不用說,為什麼其他開發者不能用這些數據來改進其他競爭應用?這實在是說不通。

有一段時間,Facebook試圖彌補這個問題,通過提供給用戶免費觀看他們喜歡的電影的服務,並分享在他們的Facebook上。而Facebook會在新聞推送中推出其他應用程序,幫助這些應用程序找到新用戶。但是最終,這種交易不可持續,這是信息經濟中的一種補貼,從未完全發揮作用。

這些信息經濟的困境對加密貨幣Web3的嘗試意味著什麼?首先,雖然平台和元宇宙將有充分的理由導入一些外部數據,如社區,但不清楚他們是否希望你能導入所有的數據。長期以來,許多沉浸式遊戲的財務模式一直是向你出售遊戲中的資產,所以他們讓你從其他無關聯的遊戲中導入任何你想要的物品,而不以某種方式將其貨幣化,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

不僅如此,一旦你在一個遊戲中購買了資產,當你離開時,就不一定能帶走它們。毫無疑問,在短期內,如果你能在一個遊戲中鑄造出對其他遊戲有用的非同質化代幣(NFT),該資產可能對玩家更有價值,並刺激進一步的鑄造。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有價值的,其他遊戲將需要接受這些物品——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這似乎是有問題的。

Web3世界可能會出現與開放圖譜相同的信息經濟問題,但情況相反。平台和元宇宙將更樂意允許用戶輸出資產,但將更難允許用戶輸入他們想要的東西,從而阻礙了數字資產供應鏈。

最終,Web3平台將看起來很像民族國家,這意味著它們必須遵守自由貿易協議,管理在它們之間流動的數據和資產。 Web3的部分夢想是創建能夠執行其自身規則的系統。但歷史告訴我們,自由貿易是一種微妙的、難以平衡的平衡,尤其是沒有像美國或英國這樣的霸主來監督它。

3)用戶信任很難維持

規模化建設互聯網財產的核心現實之一是用戶的平均智商為100,也就是說,是平均水平。然而,在這個用戶群中,人們的年齡、氣質和數字水平有很大的不同。

被稱為元平台和應用程序,它有一個很大的信任問題。至少在我看來,其原因主要是身份、數據和可移植性等問題對普通人來說是很棘手的。無論你把平台做得多麼簡單,規則做得多麼透明,他們仍然很難理解數據如何在互聯網上移動。

密碼的核心精神應該是通過讓用戶清楚地訪問他們的數據並擁有主權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它能發揮作用,並以數十億用戶可以信任的方式進行擴展,但這將是一個挑戰,因為基本的用戶問題仍然存在——理解身份和數據可移植性在數字空間的工作方式是複雜的,有時令人驚訝。

如果有的話,Facebook多年來最大的錯誤之一—包括開放圖譜及其他—就是採取家長式的立場,彎下腰來試圖保護用戶。在採取這種做法時,我擔心產品團隊會開出一系列實際上無法兌現的支票。

加密的做法恰恰相反—完全基於規則的自由放任,這與我關於如何建立可持續的良好平台的理念相吻合。但與此同時,我認為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一個開放的平台,即使有這些特性,也會以非預期的方式被使用。用戶會有驚喜和不好的體驗。人們會因為在區塊鏈上流傳的關於他們的數據而受到傷害和驚嚇。

硬核加密人士會反對這種框架,並說zk-snarks(又稱零知識簡潔的非交互式知識論證,一種證明你知道某事而無需其他人證實的方法)和下一代隱私保護技術會解決這一切。這些技術可能在某些Web3領域有所幫助,儘管它們也有自己的挑戰。但是,相信在廣闊的技術領域中,Web3世界不會面臨與普通用戶類似的信任問題是不現實的。

轉折點:去中心化怎麼樣?

這個耗資數万億美元的問題是,去中心化是否真的是使Web3在開放圖譜協議(Open Graph)失敗的地方崛起的秘密武器。

之所以支持去中心化作為關鍵,理由在互聯網本身。首先,互聯網的誕生需要一大批人同意某些協議及其參與規則。其次,羽翼未豐的互聯網必須忍受美國在線(AOL)和蘋果(Apple)等大公司的反復攻擊,這些公司會動用大量資源來吞併和消滅它。最後,由於希望能控制國內信息空間,政府也在試圖限制互聯網的傳播。

然而,互聯網依然存在,原因有二。首先,它的開放框架允許創新和增長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超越了其他所有優先事項。封閉系統可能質量更高、更安全,但它們的速度不夠。其次,互聯網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美國和其他世界大國出於對言論自由和民主的堅定信念,在關鍵時刻選擇捍衛互聯網。如果Web3(實際上是互聯網2.0)成功了,那是因為它遵循了一條全新改進過的但基本相似的道路。

如果Web3不是解決方案,那是因為它實際上並沒有解決開放網絡平台中任何面向用戶的核心挑戰。消費者不理解也不關心去中心化和數據主權的問題。只有技術專家喜歡這些東西,一般人關心的是功能和體驗。如果封閉系統能夠比開放平台提供更好的功能和體驗,那麼我們將擁有一系列孤立的沉浸式數字體驗,基本和當今的應用程序世界差不多。

我相信Web3會成功。首先,這是我個人希望看到的未來。但如果我們想讓Web3成功,我們就必須從之前類似的嘗試中吸取教訓,並且了解眼前真正的問題。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