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

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跨國有組織特徵日趨明顯……在14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就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新特點進行了介紹。

劉忠義稱,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財產安全,有的群眾被騙的傾家蕩產,有的企業被騙的停工破產,廣大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一些重點地區人員相互勾連,形成職業犯罪群體,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一些人員受蠱惑蒙蔽,出租、出售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戶給詐騙集團,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嚴重侵蝕了社會誠信根基。一年來,儘管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案件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犯罪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從打擊治理實踐看,電信網絡詐騙不是簡單的社會治安問題,而是複雜的社會治理難題。隨著打擊治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

一是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犯罪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犯罪持續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成為公安機關面臨的嚴峻挑戰。儘管一年來此類案件在嚴打高壓態勢下出現下降趨勢,但發案仍在高位運行,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當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電信網絡詐騙發案也呈迅猛增長態勢,特別是新冠疫情背景下,人們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進一步加劇了案件的高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全球性的打擊治理難題。

二是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詐騙集團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迷惑性強,人民群眾很容易上當受騙。詐騙集團針對不同群體,根據非法獲取的精準個人信息,量身定制詐騙劇本,實施精準詐騙。公安機關發現的詐騙類型現在已經超過50種,其中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去年以來,先通過刷單返利騙取群眾信任,後引流至虛假投資平台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多發,發案和損失均在30%以上,被騙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

三是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詐騙集團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AI智能、GOIP、遠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與公安機關在通訊網絡和轉賬洗錢等方面的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從通訊網絡通道看,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佔全部發案的60%,開始大量利用秒撥、VPN、雲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短信平台、通訊線路實施詐騙。從資金通道看,傳統的三方支付、對公賬戶洗錢佔比已減少,大量利用跑分平台加數字貨幣洗錢,尤其是利用USDT(泰達幣)危害最為嚴重。公安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始終和詐騙分子鬥智斗勇,不斷研究調整打擊防範措施,確保始終保持主動權。

四是跨國有組織特徵日趨明顯。詐騙集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呈現出多行業支撐、產業化分佈、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佈局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徵。集團頭目和骨幹往往躲在境外,打著高薪招聘的幌子,誘騙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目前在柬埔寨、菲律賓、阿聯酋、土耳其、緬北等國家和地區,仍有大量犯罪團伙向我公民實施詐騙活動。集團頭目通過境外聊天軟件,指揮境內人員從事APP製作開發、引流推廣、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各類違法犯罪,境內境外銜接緊密,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徵日趨明顯。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