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扎堆數藏賽道下半場的機遇和挑戰在哪裡

7月20日,巴比特主辦的“Web3.0 數據分析與隱私安全”論壇在中國(杭州)未來區塊鏈創新中心開啟。

來自亞馬遜雲科技、數美科技、ADVANCE.AI、NFT中國、純白矩陣、宇鏈科技、趣鏈科技、杭州國際數字交易有限公司、無界版圖等企業的嘉賓登台分享,共同探討Web3時代新機遇、新挑戰。

在《品牌扎堆數藏,底層架構如何為新賽道賦能》這一圓桌環節,主持人,巴比特副總裁、無界版圖聯合創始人馬千里與五位嘉賓展開了精彩對話,他們是:

純白矩陣數字藏品負責人趙敬博;

宇鏈科技數字藏品負責人鄭曉峰;

趣鏈科技底層產品負責人劉宮平;

NFT中國聯合創始人、CTO Charlse;

杭州國際數字交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林洋。

以下內容來自圓桌實錄,經巴比特整理。

馬千里:爆款NFT杰倫熊Phanta Bear是由純白矩陣提供技術支持的,你覺得Web2項目進入Web3,挑戰是什麼?

趙敬博:

在NFT這塊,我想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技術壁壘。比如說你有沒有做足夠的壓力測試,本來比較火的項目,當大多數用戶在同一時間MINT可能就會造成崩潰。比如,有沒有做足夠的安全測試,當黑客利用漏洞,然後去盜用你的數據庫,這對項目非常不好。比如,你是否比較熟悉機器人科學家,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囤積了太多量體,然後在二級市場開始後拋售,這對項目也非常不好。即使是非常知名的品牌,比較火的藝人,他們都可能忽略這些問題。

其二是運營。它跟傳統項目不大一樣,NFT不光是小圖片售賣,它還包括前期的MINT宣傳,然後是中期、後期,它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一個完整策略,你如果沒有足夠滿足Web3用戶的口味去獲得他們的共識,你的項目也不一定會做得好,起碼跟你的預期會相差甚遠。

馬千里:宇鍊和趣鏈都是非常底層的技術公司,數字藏品的底層環境還特別多,比如底層鏈的選擇可能會讓企業左右為難。然後,底層環境也有不可能三角,就是拓展性、兼容性、速度、效率等方面會有各自不完善的地方,你們是怎麼去克服這些挑戰的?

鄭曉峰:

我是負責運營的,回答這個比較技術的問題。

首先,現在國內市場上接近1000家的數藏平台,有相當一部分是沒有用到鏈的,它完全是一個中心化的軟件在賣圖片。其次,做NFT,也有分國內市場跟國外市場,你面向的市場決定了你選擇鏈的類型。你要去走海外市場,那選擇國內的聯盟鏈我覺得可能不是特別合適。相反,你想在國內相對合規,你必然還是要選擇國內的聯盟鏈。最後,既然選擇聯盟鏈,效率、安全性、可靠性這幾點,我作為運營的人,我不太去糾結這些東西,我更多糾結的是它能否滿足我當下的需求。

因為對於我現在運營的NFT項目來講,二級市場從政策角度來講現在還不太明朗,未來可能會明朗,我們到目前為止是不開二級,更多是純一級發售,或者是從收藏,從實體賦能,權益賦能的角度去做,那它其實對並發的技術需求並不高。那麼,你要是想在國內做合規的、擁抱監管的數字藏品類項目,絕大多數的聯盟鏈我認為應該是夠用的,當然還是取決於你們怎麼想。

劉宮平:

其實現在數字藏品大都是中小平台,這裡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公司主體的背書問題,這些中小平台的模式,它們的技術能力也好,潛在風險也好,相對來講會比較大一些。用戶在這些平台上去購買,他資產潛在損失的風險也相對比較大。

而相對大的平台在這些方面上會更有保障一些,不管是技術或是背書能力都是能支撐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馬千里:NFT或數藏作為各大公鍊或聯盟鏈的鏈上數字資產,將來鏈上數字資產的互通流轉可能會是怎樣的發展路徑?普通用戶去真正理解區塊鏈的鏈上操作,是否會因為門檻過高而造成很大的學習與實操障礙?產品端應該如何準備?

Charlse:

國內各個平台基本上都是聯盟鏈,聯盟鏈之間如何進行跨鏈我們也一直在探索。

其實,企業間的合作是一種方式,另外我覺得也要時刻關注監管層的動向,比如像數字人民幣,它有可能會成為進行跨鍊或者交易的一個媒介。另外,我們看到一些區塊鏈的聯盟,比如說像BSN聯盟,在聯盟當中各自的區塊鏈,去遵循一定的標準,然後進行跨界操作,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從Web3的角度看,中國跟國外確實會有一些區別,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做到像國外那樣完全基於公鏈去做,完完全全的去中心化。但中國很有可能會出現很多條聯盟鏈,聯盟鏈之間遵循固有的一個協議,或者是國家統一出台的一個標準,然後去開展資產跨鏈的業務。

林洋:

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技術,比如兩個聯盟鏈之間通過技術協議、接口去溝通,然後是等待國家級的基礎設施,大家一起加入這個組織。

但我想非技術層面其實更重要,就是需要完成對數字資產本質的認定。以文化產業裡版權類的資產為例,即帶版權的數字產品為例,對版權的認定,對資產本身的認定,它需要多方達成一個共識,需要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資產,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實現兩個鏈之間的資產流通,否則技術問題解決了,但業務邏輯上也不行。

關於你剛才說的用戶教育或者說用戶認知提升的問題。我們有個理念,越開放越透明,用戶會覺得是越可信的。國內現在用戶對區塊鏈的認知參差不齊,對業務平台來說,用戶教育也是業務平台應該承擔的一部分責任。

我們需要把這個數字資產它如何被認定,如何形成資產,以及在上面投資資產是如何從一個地址流向另一個地址,這一整個過程,它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不可篡改的這樣一個故事相對完整的描述給用戶聽,以便他更好得參與到我們生態裡,然後使得我們業務平台變得更加可行。

馬千里:短期內有如此多團隊入場佈局,對於想要入局的企業或團隊來說,各位作為資深的行業從業者,是否能從各自的角度給到一些中肯的建議?以及,你們對於NFT或數藏的未來發展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期待呢?

趙敬博:

從去年6月份支付寶開始做數字藏品,從一年時間內大家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無限可能性,大量的人湧入進來。好的方面我覺得肯定是會提升數字藏品的質量,因為大家捲起來了。不好的一點在於基於聯盟鏈後,各自為政,如果一些平台倒閉了,用戶熱情也會受打壓。

大家都看到了上海支持這個產業的紅頭文件,對行業發展還是非常好的。未來,在一個有序的、安全的監管下,慢慢發展,我覺得未來還是非常有希望,非常期待。

鄭曉峰:

我覺得行業出現了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但是,行業難道只有炒作嗎?發個圖,然後炒起來,我想行業不會一直這麼發展下去。

我們一直都有做區塊鏈的安全芯片,我們芯片是可以跟實物結合的。你看現在的泡泡瑪特,他有交易,但它交易完成後,後續的價值跟這個品牌方其實是脫鉤的,有沒有可能我去用芯片跟實體產品進行綁定,然後把後續的價值和品牌鏈接到一起,我覺得這個是比較有意義的,我們已經做了大概有三個案例。

我們公司現在基本上是以一個發展的眼光在看待這件事情,站在元宇宙的角度去看待市場。所以,我們現在更多在考慮數字產品還是要破圈,不能老是圍繞著二級市場的事情上。

我覺得隨著政策的開放,會有一部分平台有二級資質,但絕對不是所有人。我都覺得我們宇鏈也不一定能拿到資質。所以我們更多的想著往著實實在在,接地氣的,讓數字藏品跟實際產業結合到一起。

劉宮平:

對於創業者,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能夠給客戶提供怎樣差異化的服務。現在平台這麼多,而在大平檯面前,你如果跟他們做同樣的事情,它的平台背書、流量都是你遠遠無法達到的。

對於未來的展望。我們看到,大家在發售數字藏品時,也會附帶一些發行方的線下權益,比如門票、線下優先體驗權等。體育賽事方面,也發售過像冬奧火炬,亞運會吉祥物等,這些也是結合數字藏品去推廣中國體育文化。我覺得未來在數字營銷和體育場景等方向可能會有很多的發展。

另外,現在平台很多很雜,以後是否會出現一條真正的超級大的數字藏品的聯盟鏈,把所有中小平台聚合上來,大家作為節點入駐進來。然後通過激勵措施、治理措施,讓大家可以共同分配聯盟利益,並接受市場的調控、監管。然後,真正的藝術品,比如價格昂貴的藝術品,或者其它一些東西,能夠在上面發售。我們也正在做這樣的一些事情,推動整體的一個聯盟鏈搭建的方向。也希望這個事情能做成,大家可以互相合作,共創共贏。

Charlse:

我覺得無所謂好壞,它更多反映了市場背後旺盛的需求。既有生產側的需求,包括品牌方,人創造者,同時也有消費者側的需求。

因而,我依然比較看好這個行業,數藏其實是創造力變現的非常好的載體。未來,我想創作者會進入一個更加能夠發揮好創造者經濟本質的平台上去,小平台會慢慢消亡。

林洋:

我想NFT並不等於數藏,NFT對應的應該是廣義的數字資產,或者是說資產或者數字化的一種封裝、映射的工具。

在未來,它應該是解決這些切實的資產,或者權益的一個可行的、自動化的流通的功能。它並不是現在我們說的相對狹義的一個概念。

剛才說的,資產需要具備一定流動性。現在一級售賣完以後,沒有給到一定的流動性。其實,現在關於數字藏品背後資產的權益定義的問題沒有明確,所以當下要限制它的一個流動性,正是因為權益不明確,所以說要限制。你不能說交易一個“空氣”。

來源:DeFi之道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