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Magic Leap宣布完成5億美元融資,新資本的注入將進一步推動Magic Leap專注於企業AR解決方案。
同時,其將在2022年推出的第二代產品Magic Leap 2也正式曝光,此時該公司的估值仍然高達20億美元。
疫情的爆發改變了消費者與企業的工作方式,成為了AR技術採用的主要催化劑,這個在2020年幾乎瀕臨倒閉的公司,突然間再次成為了資本的香餑餑。
早年,由於AR產品還未得到消費者認可,正在發展期的Magic Leap不得不面臨產品銷售停滯的現實。
2020年9月5日,科技媒體公司The Information在關於初創獨角獸估值變化中寫道,Magic Leap的估值在大幅度下跌,僅一年,這家公司的估值便從2019年的64億美元縮水至如今的4.5億元美元,跌幅達93%。
但Magic Leap也有過高光時刻,2015年,憑藉一段鯨魚從體育館高高躍起的視頻獲得了消費者與資本的極大關注,一輪輪融資接踵而至,使其在短短三個月裡就完成了16億美元融資,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這個AR黑科技公司。
那麼,在Magic Leap跌宕起伏的10年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怎樣的原因導致Magic Leap從64億美金的估值縮水到只剩4.5億美金,又為何在去年再一次獲得了資本的關注?
Magic Leap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2011年,Magic Leap發行了一款名為Hour Blue的AR App,從一間工作室正式落地為一家關注AR的科技公司。
一直默默無名的小公司在2014年秋天迎來了他的“頭等大獎”,搜索巨頭谷歌聯合高通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向他們投入了5.42億美元的B輪融資。
除此之外,谷歌CEO Sundar Pichai還加入了Magic Leap的董事會。
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突然獲得如此巨額的融資,讓Magic Leap瞬間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但似乎沒有人能清楚地說出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具有神秘色彩的Magic Leap甚至是引起了諸多媒體的猜測。
2015年,Magic Leap發布了一段引起業內轟動的視頻:一條巨大的鯨魚從籃球場的地面中央飛躍而出,Magic Leap由此一炮而紅,同時開啟了他的融資神話。
2015年3月,Magic Leap發布了一段AR類的射擊遊戲視頻,但該公司當時並沒有附帶類似的真實性聲明;同年12月,Magic Leap完成8.27億美元C輪融資,完全攤薄融資後估值已經達到了37億美元。
第二年,Magic Leap又獲得7.935億美元C輪融資,阿里巴巴是本輪融資的主要出資人,谷歌、高通跟投,參與投資的還有摩根大通銀行、富達管理、Research公司、摩根士丹利、威靈頓管理公司。
完成C輪融資後的Magic Leap,估值至少已達到45億美元。
然而在獲得不少投資人青睞時,Magic Leap甚至還沒有正式推出過他的硬件產品,但從估值來看,Magic Leap已然成為了一家頂級的創業公司。
2017年10月,Magic Leap完成5.02億美元D輪融資,由新加坡淡馬錫領投,EDBI、Grupo Globo、Janus Henderson、阿里巴巴、美國富達投資集團等公司參投。
在過去的幾年裡,Magic Leap的創始人Rony Abovitz一直都在向大眾描述他的頭DAI設備有多麼的酷炫,同時利用推特的傳播力不斷地為其產品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直到2018年8月,Magic Leap的首款產品“Magic Leap 1”終於面世。
Magic Leap 1採用的是與HoloLens相同的光波導技術而非此前宣稱的光纖掃描技術、水平視野只有50%、宣稱的全新操作系統LuminOS其實只是換皮的Android系統,毫無疑問,對於消費者來說其產品令人失望至極。
在屢屢受阻之後,Magic Leap開始逐漸面向企業市場發展,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的居家需求急速上漲,元宇宙概念的火熱為AR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估值縮水93%背後的原因
Magic Leap的發展可謂是如過山車一般陡峭的一波三折,從一開始的一鳴驚人並獲得最高64億美元的估值,到急轉直下、估值暴跌93%至只有4.5億美元,隨後估值又恢復到了20億美元,彷彿是一個年少成名的少年在經歷現實的打擊之後又慢慢成熟的過程,這其中都發生了哪些事件呢?
起初,Magic Leap在2015年末通過“鯨魚躍出水面”的概念視頻而火的,由於畫面效果十分真實,可以做到以假亂真,這讓每一個觀看者都能感受到這種新技術所能帶來的衝擊。
由此,Magic Leap一炮而紅,迅速獲得了谷歌、阿里巴巴、富達、淡馬錫等巨頭的投資。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概念視頻做得太好了,以至於所有人都對Magic Leap的產品都抱有較高的預期。
2018年8月,Magic Leap的首款產品Magic Leap 1才姍姍來遲,然而等待這麼久,預期這麼高,最終產品的呈現卻一塌糊塗。
Magic Leap 1不僅視角只有40度的水平視角,其所謂的全新的LuminOS操作系統也只是換皮的安卓系統,其技術採用的也是與微軟的XR硬件Hololens相同的光波導技術,這並不是他們之前所宣傳的光纖維掃描技術,最重要的是其畫面所展現出來的效果,也與之前的概念視頻大相徑庭。
造成如此大的心理落差,Magic Leap 1高達2295美元的價格也並不便宜,自然很難被市場接受。
於是,這款原本萬眾期待的產品,在其CEO豪言說要在第一年銷售破百萬的前提下,最終在全球只獲得了數千個訂單,慘淡收場。
這樣的表現,就很直觀地反映在資本市場層面,Magic Leap的估值如同跳水一般暴跌93%。
隨後,大批科學家出走,Magic Leap不得不斷臂求生,進行大規模裁員,而Magic Leap的創始人Rony Abovitz也辭去了CEO一職。
儘管之後,招募到了前微軟商業開發執行副總裁Peggy Johnson作為新任CEO,但是越來越多的高管也相繼離開了Magic Leap。
似乎Magic Leap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好在2021年元宇宙概念突然火遍全球,也順便帶火了深耕元宇宙關鍵技術VR/AR的相關企業,這些VR/AR企業重新獲得資本的關注,並在擁有巨大潛力的元宇宙加持下,資本對他們有了更新的認識。
Magic Leap無疑也是藉此扭轉頹勢,獲得了新一輪5億美元的融資,Magic Leap也不再僅僅只是一台設備,而會是元宇宙的硬件入口,其估值也恢復到了20億美元。
Magic Leap如何重獲新生?
很難想像Magic Leap會如同到達頂端的過山車般急轉直下。
先是2018年推出的產品“Magic Leap1”因其性能和技術遠未能實現用戶預期而失敗,Magic Leap因此被貼上了“騙子”的標籤,市場對其評價毀譽參半。
而2020年,Magic Leap公司面臨近半數人員的裁減,原CEO辭職卸任,曾經風頭無兩的Magic Leap在2020年跌落谷底。
面對這樣的危機,曾經的AR獨角獸Magic Leap究竟如何逆風翻盤?
新官上任三把火
2020年8月,Magic Leap原CEO Rony Abovitz辭職,由原微軟高管Peggy Johnson接任CEO一職。
上任之後,Peggy Johnson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管理層,改變混亂的內部運營,並把Magic Leap的業務重點從消費市場完全轉移到企業市場。
據了解,Peggy Johnson在微軟任職期間一直負責管理微軟與世界各地的企業建立、維護和增進合作夥伴關係,領導過微軟的企業風投M12,幫助公司發現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戰略投資機會,並與第三方企業密切合作以解鎖實際價值和推動增長。
與執著於把浪漫的科技幻想變為現實、忽略商業成本的Rony Abovitz不同,Peggy Johnson則更加考慮商業現實,嘗試在顛覆性技術和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數字需求間建立起持久的戰略性關係。
相較於從前一貫高調的浪漫作風,Magic Leap的新策略則顯得更加務實與開放。
兩筆至關重要的融資
2020年5月,Magic Leap公司首次出現轉機,一筆3.5億美元的融資證明了企業市場對這家曾經的“科技圈明星公司”的看重,也為陷入低潮的Magic Leap提供了新的生機。
而2021年9月,Magic Leap又再次獲得了5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使該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
Peggy Johnson表示,Magic Leap新獲得的兩筆融資使得其擁有更大的資金和資源靈活度,能夠幫助維持Magic Leap繼續發展行業領先的AR技術增長勢頭。
更新換代的Magic Leap 2
Magic Leap 1的銷售低潮並不能阻止Magic Leap試圖從谷底重新“飛躍”。隨著“元宇宙”概念為VR/AR行業帶來新的熱度,Magic Leap又迎來了產品業務層面的好消息。
從2021年年底開始,Magic Leap高管就不斷地為新品預熱,Peggy Johnson也多次在專訪、大型會議中露面,表示即將推出新一代產品Magic Leap 2。
直到今年7月,Magic Leap 2正式發布,並將於9月底面向企業和公眾開放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定位不明確、未能觸及目標市場的Magic Leap 1,Magic Leap 2是一款專為企業端市場設計的用於培訓、遠程協助以及任何種類的3D可視化應用的強化型產品。
並且,Magic Leap 2在硬件方面也得到諸多提升,重量減輕的同時配備了18個傳感器,支持眼球追踪、動態分區調光等新功能,甚至還配備內置攝像頭的6DoF手柄。
此外,Magic Leap還披露了四個光學創新技術:視場角翻倍、尺寸減半;動態調光,支持明亮的戶外環境;提升光學模組製造能力;簡化光學系統,讓用戶佩DAI舒適等。
不僅如此,Magic Leap 2還將整合AR平台、硬件和軟件,確保敏感數據的安全性。此外,產品還可以和企業雲服務集成,融入企業的日常工作流程。
與此同時,Magic Leap公司繼續乘勝追擊,已開始著手第3代產品的研發設計。據官方透露,Magic Leap 3的視場角預計達到Magic Leap 1的兩倍,為用戶帶來更沉浸的AR視覺效果。
“若將AR賽道比作百米賽場,誰能在短時間內跨越技術壁壘,誰才有可能成為有競爭力的企業。”
行業專家表示,想要跑贏這場比賽,在AR科技圈重獲新生,Magic Leap除了得改變原有的“光說不練假把式”形象,更重要的是提高其技術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相信不久之後,Magic Leap 2帶來的市場反饋會給出一個答案。
Magic Leap的願景究竟是什麼?
儘管Magic Leap的產品不盡如人意,並且也一度被人詬病說有圈錢的嫌疑,但是拋開這些緋言緋語,去了解Magic Leap的初心和願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
Magic Leap其實一直以來都希望將描繪未來網絡的類似《黑客帝國》、尼爾·斯蒂芬森《Avalanche》裡的Metaverse、《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以及許多其他科幻烏托邦和反烏托邦的積極版本的願景變為現實。
這些理念和走向需要向人們傳達,其展示方式就像Magic Leap視頻中的那條鯨魚一樣,需要足夠的衝擊。
所以,當年的概念視頻並不能作為Magic Leap的產品視頻,而應該看作是在表達他們的願景,Magic Leap的願景也確實與元宇宙密切相關。
有意思的是,在如今元宇宙很火熱的今天,我們能看到許多公司提出了XX+verse的造詞方法,意圖作為自己對於元宇宙概念的一個理解,比如社交元宇宙就是Socialverse,或者自身的品牌名+verse,打造品牌元宇宙。
而Magic Leap早在元宇宙概念火起來之前的2018年就已經提出了Magicverse了,儘管元宇宙一詞在當時並未普及,但是他們對於Magicverse的描述已經與如今的元宇宙無異了。
Magic Leap一直以來都在思考未來的互聯網會是什麼形態:在未來我們可能將看到整個互聯網從網絡空間上脫離出來,開始存在於現實世界中。
我們說的互聯網,它將會具有空間屬性。
未來,人們和世界的交互方式將會變得非常複雜,Magicverse這樣的技術相當於是把我們最佳的顯示層級提取出來,而Magic Leap希望將整個現實世界充滿AR。
Magic Leap能否達到百億市值?
國際數據機構IDC在最近預測,2025年AR眼鏡將實現2340萬台的銷量。
而在2021年AR終端硬件出貨量僅為28萬台,因此IDC表示,2020年到2024年,全球增強現實(AR)終端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88%。
同時,IDC還預測,AR市場支出則將在今年達到59億美元,在2025年達到456億美元。
因此,從整體市場數據來看,AR眼鏡的市場增速依然具備了較強的生命力,這也是Magic Leap在過去半年多重新獲得關注的重要原因。
正如新任CEO Peggy Johnson所說,”我認為人們對製造業、醫學和國防等領域都有足夠的興趣,其中任何一個領域都值得單獨設立一個企業”,這反應出了其對AR領域未來發展的Optimism。
雖然Magic Leap的創始人Rony Abovitz已經離開了團隊(保留董事會席位),並在2021年初成立了名為Sun and Thunder的新公司,專注於AI角色和交互式敘事,也就是我們更為熟知的虛擬人方向,但他依然對AR發展充滿了期待。
Rony Abovitz預言,在2022年至2030年之間,人們會普遍認為AR技術有可能取得突破,不過全面的範式轉變要到2030年之後才會發生。
我們不曾得知他是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但他對Magic Leap的重要貢獻值得我們銘記。
作為Magic Leap的重要主打產品,Magic Leap 2預計將於9月30日正式發布,基本款售價來到了3299美元,遠高於其初代產品2295美元的價格。
當然,這樣的價格對於C端用戶來說並不友好,而這也是其轉型B端用戶的原因,早先新聞透露已經有超過35家企業在測試使用Magic Leap 2。
目前我們並不能很好地預估這款王牌產品Magic Leap 2的市場表現,但如果按照其年產品10萬台的數據來估算,這將是一筆數十億美金的市場營收,看起來似乎可以很快彌補過去11年燒掉的40億美金。
但邏輯告訴我們,按目前的市場增長來說,未來12個月AR終端硬件銷售總量應該不會超過60萬台,Magic Leap產品想要佔據六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實屬不易,畢竟還有像蘋果、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也開始瞄準了AR領域。
至於Magic Leap能不能成為百億市值的公司,或許Magic Leap 2的銷量將很大程度決定這場盛宴能否繼續,否則哪怕踩到了元宇宙風口的Magic Leap也只是又一次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