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元宇宙、區塊鏈、Web3.0……過去兩年中,這些關於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概念每每出現,都是引人熱議的焦點話題。
開篇圖:以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為靈感、由多位知名加密藝術家聯合創作的《最初的晚餐》NFT 作品由多個可變動圖層組成,創作者只需分別上傳源文件圖片,由Async Art 工具自動生成多圖層變動及面向藏家的互動設置。
NFT、元宇宙、區塊鏈、Web3.0……過去兩年中,這些關於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概念每每出現,都是引人熱議的焦點話題。加密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海量的新項目、新名詞、新概念還沒等科普足夠深入人心,便又改朝換代。在這種情境下,比起獲取可能永遠都學不盡的新信息更重要的是,應帶著何種觀念與視角去看待加密產業。
對於除了極少數的“建設者”(Builder,“加密圈”對努力做實事的人的“黑話”稱呼)之外的行業內外的廣泛人群,了解自上而下的方法論與邏輯,也許比從分散的個案“爆點”自下而上地推演,更具實用意義。更清晰地且切實地了解加密行業的現狀,既是“祛魅”,也是“去妖魔化”。
一封“改變世界”的郵件
2010 年,在中本聰剛剛部署了區塊鍊和比特幣時,有人發送了一封郵件,願意支付1 萬個比特幣(當時共折合41 美元)來購買兩個披薩。這是比特幣被發明的16 個月以來,第一次被當做類似貨幣的交換媒介;由此,加密世界的序幕徐徐拉開。 12 年來,加密行業已經走過數個牛熊週期。去年三月,Beeple 的《每一天:前5000 天》NFT 藝術作品以近6900 萬美金成交,為最近的一輪牛市製造了“破圈效應”。一年內,NFT 與元宇宙不僅人盡皆知,更成為了下一個風口,比特幣一度最高達到了64400 美金。而今天,經過了近期種種的市場暴跌,比特幣現價為24461 美金,已回到本輪牛市前水平。
比特幣價格的對數分佈圖:比特幣自2009 年以來,已經歷了四個市場週期,每次的最大回撤達到80% 以上,才會迎來下一個指數級增長。數據來源:Coinbase
如今,加密產業進入熊市已是行業內的主流觀點,而關於加密行業的種種討論,或被各種悲觀的情緒挾持;又或仍陷於“什麼是去中心化”、“什麼是元宇宙”等話語權與定義之爭。從中其實不難發現,加密產業也遵循著普遍行業的發展規律與週期,與21 世紀初互聯網興起過程中的蘋果、雅虎、Facebook(Meta)的種種故事興衰更是有諸多相似之處。比起被價格左右的市場情緒更值得討論的是,我們應如何正視加密產業帶來的“變與不變”。
NFT 市場情緒目前遇冷,而以BAYC、CryptoPunk 為主的藍籌NFT 指數,僅為最高值的一半。其餘非藍籌NFT 價格跌去90% 以上或毫無流動性者不在少數。圖片來源:NFTgo
以NFT 板塊為例,相對於分析下一個爆火的會是什麼項目,或者NFT價值到底會不會歸零,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後的驅動力。 “IP”類的NFT 頭像,其走紅的關鍵仍然是市場營銷與廣告傳播學的訣竅。這類NFT 與其說是用新的模式“飛向月球”(Fly to the moon,圈內俗語,意指NFT 價格一飛沖天),不如說是挖掘了現有的社交網絡與互聯網經濟中尚未被變現的“剩餘價值”,仍然是“新瓶裝舊酒”。恰逢近年來,“天下苦無IP 久矣”,新的“現象級”IP 創新寥寥,星球大戰等上世紀的好萊塢電影與金庸武俠、西遊記等國人的“集體記憶”在不斷地出續篇、翻拍;NFT 概念的橫空出世則及時地填補了這個空缺,元宇宙更是最大化地激活了“文創消費”原本的應用場景想像。尤其是頭像類NFT 和遊戲類NFT,前者的“炫耀屬性”很大程度地依賴於既有的“Web2.0”社交網絡平台,例如推特、Instagram 等;而後者的價值則更多地體現在遊戲資產的變現之中。
NBA 球員庫裡的BAYC 頭像——大部分NFT 的展示場景,仍是面向“圈外”的社交媒體平台,仍基於現實的社會關係,通過圈外的辨識與傳播,由此才可凸顯其“炫耀”與“稀缺”屬性;正如大牌奢侈品的廣告投放對象實為未擁有這些奢侈品的主流大眾群體一般。
而所謂的“賦能”,某種程度上,則是NFT 過度金融化後、其實用性功能脫離價值錨定而帶來的本末倒置。作為一種數字確權的工具和通證,NFT 可以永久地標記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和交易。對於數字內容的創作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原創知識產權標記手段。越來越多的線上及線下機構,也利用NFT 的技術來管理並運營會員通證系統,用以記錄會員的交易記錄、出席活動並分配相應的權益;雖然初期有一次性的系統適配與學習的成本,但是長遠的益處遠遠大於維持現有的電子化管理模式,同時也不失為一種宣傳手段。
阿迪達斯與BAYC 聯名推出的NFT Pass, 擁有特定限量產品的購買權益,相當於某種VIP 會員制度。
另一方面,正如加密市場中的投機行為一般,“價值錨定”也存在兩面性。縱觀本輪牛市,越是沒有錨定價值的NFT,越是實現了最大的漲幅和收益,因為其上限難以通過參照標準來預測。反而,無論是將價值聚焦於實用性、藝術性,又或者是綁定與明星等個人IP 等,則如傳統股票市場的公司估值模型一般,使得NFT 的價格有了一定程度的框定。縱然所有產業的前期發展與紅利期都離不開投機行為帶來的迅速拓張與“破圈效應”,投機本身在健康自由的市場調節下也是建立生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加密領域的投機與投資,都存在著極強的先手優勢,與相對較高的門檻。牛市的光環也極易使人忽略高收益背後的高風險。其實加密貨幣的走勢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極高,若抱著分散投資或避險的心態參與,在宏觀經濟的衰退預期下,發現原本分散化的投資組合在同時大跌則是必然。在興沖沖地收藏NFT 前,不妨三思自己對於回報的預期、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以及收藏的目的。若是為了實現盈利,則需仔細審視自己在“擊鼓傳花”過程中的位置;自己的購買行為為賣家實現了何等規模的收益,而如需“套現”,預期的下任收藏群體又在何方、何時出現。若是為了長期持有,如何確保長期的資產安全、購買的當下是否為最佳時機亦需考量。
隨著美聯儲的加息與通貨膨脹,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與美國標準普爾指數的相關係數已高達0.6 以上。數據來源:Bloomberg
對於其餘的時下各種加密領域的新探索,也存在和NFT 類似的現象——它們既非“技術原教旨主義”所推崇的解決既有問題的萬靈藥,也非價值完全依附於市場價格的純粹投機泡沫,更不是少數負面事件即可否認所有範式創新的“龐氏騙局”。
例如,去中心化的Web3.0 旨在打破現有互聯網(Web2.0)中少數大公司壟斷用戶數據與內容的現象,試圖推行“創作者經濟”,令內容的生產者可以直接獲取收益,而不再依賴於平台。這縱然是對於現實中淹沒於大數據算法與信息流的內容創作者的理想解決方案,然而卻仍需在註意力經濟模式(只有10% 的內容會得到90% 以上的關注)與廣告收益的天然的中心化屬性之中尋找到符合現實的規模化方案;與現有的“訂閱模式”對於消費者的差別也並非顯著,甚至後者在使用上更為方便快捷。
而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興起,大多數的管理組織模式仍與現實中的公司治理、眾籌方案又或者是興趣愛好社區相似;其中極少數是真正地需要應用完全加密的組織工具,而還能實現可持續獲益的則更為稀有。另一時下熱點De-fi(去中心化金融)亦是如此,仍很大程度地依附於現有的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借貸與估值模型。
阿桑奇DAO 聯合了知名加密藝術家Pak,為支持“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辯護募集基金。顯而易見,該資助行動需通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又可保障個人身份匿名等特性才能得以實現。
然而,這些現實中仍面臨的各種挑戰,並不代表NFT、Web3.0、De-fi、DAO 等加密產業的創新只是對於既有模式的“重新包裝”。關於去中心化及社區共識等的區塊鏈的核心理念已如啟蒙一般,在不知不覺間更新大眾的認知;日積月累,早晚會落地於現實,深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海量的“NFT小圖片”傳播的背後,CC0 的開放版權主張:“所有權唯一,訪問權公開”真正地得到了實現與應用。 BAYC 項目中,藏家擁有完全的商業版權。圍繞著它的商業項目開發,無論是加州的咖啡館、與李寧的快閃限定服飾系列、與綠地集團的合作,都是基於藏家購買,而無需如同取得迪士尼形象合作授權一般繁瑣而中心化。而CC0 音樂NFT 的收藏者,不僅可以直接授權音樂改編、短視頻應用中直接通過智能合約獲取版稅收益,更可以由於“公開訪問”的特性,使得音樂片段廣泛傳播,實現項目參與者的共贏。
BAYC 與李寧的合作基於編號為#4102 的NFT 購買與隨之擁有的商業授權。在主流消費場景中,購買收藏某產品或藝術品,並不可直接進行二次商業開發;購買了某音樂專輯,也不可直接通過商業用途獲益。
潮水褪去後,依然屹立的基石,必然反映了超越價值的定義與定性之爭的共識。就算在今天的熊市中,已經建立起的產業框架仍在繼續運行;已被改變的種種觀念已開始生根發芽。 2022 年第二季度,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加密產業進行了逾500 筆投融資行為,總金額折合127 億美元,雖然較上一季度下降了22%,但其數字規模本身依然可觀。其中有相當的投資都聚焦在區塊鏈產業的基礎建設及“工具提供方”等前端技術與商業前景之上。
加密及區塊鏈產業自2019 年以來的季度投融資規模走勢。數據來源:The Block Research
對於初次進行NFT 收藏、第一次在元宇宙遨遊的群體,首次邁入加密世界,最直觀的感受一定是與現實中已有的軟件的巨大使用落差。幾乎所有的去中心化應用及加密平台的易用性、用戶界面友好程度都不及已經發展成熟的主流互聯網平台;註冊錢包、兌換與購買的流程繁瑣、耗時較長、成本較高,更沒有中心化的安全保障機制,極高的自由度的代價則是每個人需要自己負責信息與資產安全。針對以上種種的現象提出的基礎建設解決方案,則是跨越牛熊,有益於加密行業盡快與現實中的經濟生產活動接軌的關鍵。
根據預期,以太坊將在9 月下旬迎來重大升級合併,將原有的效率較低、耗能較大也是廣為詬病的PoW(工作量證明)“挖礦”模式,轉變為PoS(權益證明共識)的模式;後者更為節能高效,每秒可處理的信息交易量是前者的200 倍以上。基於以太坊二層的擴容方案也有激動人心的技術進步,利用零知識證明這一能在安全性與高效率之間取得“最優解”的密碼學技術,轉賬與交易費用可以最低僅為鏈上的2.57%。高昂的“汽油費”(gas fee)以及“手續費之戰”(Gas War)將變成往日回憶。多鏈與跨鏈協議亦是熱點技術進展之一,由此可以在不同的區塊鏈生態互動、整合併優化資源,提供統一的接口,大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產業生命週期中的四個階段:在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渡階段,存在“shake out”震盪整合的過程。
對於在產業生命週期中仍處於前期成長階段的加密產業,其擴張毫無疑問地依賴於海量新參與者的增長與規模化。由此,解決新用戶如何“無縫連接”地從傳統消費場景過渡到加密領域問題,與技術領域的基礎建設同等重要。這一身份的服務提供商,亦在現有市場中實現了最穩健的收益增長。例如Tiffany 聯名CryptoPunk 發行的名為NFTiff 的NFT,因有實體首飾企劃的技術支持平台Chain,縱然沒有直接從與之相關的CryptoPunk 地板價上漲中獲益,卻也規避了NFTiff 破發的風險。如今Gucci、耐克、LV 等紛紛進入NFT,無論其目的與收益預期如何,對於這些奢侈品、消費品品牌而言,尋求to B(面對企業的)的技術提供商,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在to C(面對消費者)的領域,同樣的商業邏輯亦成立。如Async Art 提供了面向音樂、視覺藝術創作者的打包工具,使得沒有編程技術的藝術家也可以一鍵式發布可編程NFT。如今,類似的No-Code(無代碼)工具支持者,不僅被視為引入新用戶的最重要手段,亦是通向理想中的完全解放生產力、自由創作的圖景的橋樑。
數字藝術家宋婷創作的《牡丹亭Rêve 之標目蝶戀花——信息科技穿透了“我”》,區塊鍊鍊上AI-Human 協作影像及NFT,2021 年。
比起加密貨幣的市場情緒、現實的水位到底在哪裡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詮釋現實。在區塊鏈技術最終像互聯網一般深入到日常生活與經濟生產之前,也必然會經歷數次波動、迭代甚至更糟糕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正如區塊鏈之本名“Blockchain”的意涵以及鏈上那些永久的記錄一般,區塊鏈已經為社會帶來深遠的、不可撤銷的改變,一磚一瓦地舖向人類的未來。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