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破產引發加密寒冬?多國政府表態“加強監管”

文:徐賜豪

全球金融科技學院主席、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表示,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為代表的金融新科技有其技術的特殊性以及資產全球的流動性,監管機構如果不升級其監管工具和辦法,很難對此做出有效監管。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持續引發市場震盪,多家關聯企業相繼倒閉,包括最新的BlockFi,投資者損失慘重。

同時,FTX崩盤也引發了多個國家及地區監管層的密切關注,歐美多國紛紛表態將加強監管。

一場針對加密行業的嚴厲監管浪潮或已不可避免。

多國政府表達加強監管的意願

11月22日,美國白宮官網公佈《G20巴厘領導人宣言》,美國總統拜登和G20領導人在宣言中呼籲各國和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合作,確保加密資產生態受到嚴密監控,包括穩定幣受到強而有力的監管,目的為減輕金融穩定的潛在風險。

12月1日,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在紐約市舉行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DealBook峰會上再次呼籲政府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稱最近的FTX倒閉是一個客觀教訓,表明該行業需要加強監管。

”我們在過去幾周經歷的一切,以及之前經歷的一切,都表明這是一個真正需要充分監管的行業,但事實並非如此。”耶倫表示,她對數字資產持懷疑態度,一年來一直呼籲國會通過立法對穩定幣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12月2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Wally Adeyemo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路透社NEXT會議上表示,FTX的暴雷表明美國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制定國際加密法規,此類法規對於確保保護投資者、消費者和金融穩定非常重要。

他說:“加密是一種全球現象,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得不與我們的國際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在一個框架內設計監管制度,幫助我們確保在考慮像加密貨幣這樣的創新時保護全球經濟。

在歐洲方面,歐洲央行官員麥考爾(Elizabeth McCaul)指出,FTX風暴為全球監管機構敲響了警鐘,應就加密貨幣監管展開對話,在現有框架之間進行高度協調,以免出現漏洞。

此前,英格蘭銀行副行長坎利夫(Jon Cunliffe)亦表示,加密貨幣及相關服務應受更嚴格監管。

在FTX破產的影響下,韓國監管機構則強調需要在韓國國民議會會議期間建立監管框架。韓國政府官員目前正在製定一個全面的監管框架,即《數字資產基本法案》,預計將於明年完成,該法案將由國民議會目前提交的13項加密立法提案組成。

此前被寄希望成為加密中心的中國香港、新加坡也變得謹慎起來。

11月14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司長隨筆”就近日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一事表示,要穩慎推進虛擬資產行業在香港的發展。 “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創新技術帶來的潛力,也要小心防範當中可能造成的波動和潛在風險,更要避免這些風險和影響傳導到實體經濟。”

在FTX破產中,不少新加坡散戶投資者蒙受損失。

據CoinGecko數據顯示,新加坡是受FTX崩潰事件影響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韓國,新加坡用戶在FTX全球流量中佔比5%,月平均獨立用戶超過24萬人。

由於收到大量的詢問和質疑,11月21日,新加坡金管局發文表示,金管局無法保護FTX的本地用戶,因為FTX並非金管局發給執照的業者,而且是在境外運營。

11月30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國會上表示,新加坡沒有計劃成為加密貨幣活動的樞紐,此前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過於樂觀。

在FTX崩盤事件中,新加坡國有投資機構淡馬錫虧損2.75億美元。黃循財表示,該損失令人失望,並對國家聲譽造成損害。

監管的難點在哪?

事實上,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已存在多年,監管一直也處於變化之中。

在以太坊出現之前比特幣更多被認為是金融騙局,全球各國基本以嚴厲打擊為主,其標誌性案件就是美國“絲綢之路”案。在2013年和2014年,暗網“絲綢之路”兩次被聯邦調查局關閉,其創始人被判處終身監禁。

然而伴隨以太坊的出現,市場開始重新認識區塊鏈的技術價值,以太坊作為一個可編程的金融基礎設施,超越了比特幣單一的貨幣功能,大大拓展了區塊鏈應用的想像力,全球主要國家政府和機構開始對金融技術創新呈現出包容態度。

不過,在2017年由於ICO的瘋狂,我國政府開始嚴厲打擊加密市場,清退國內交易所以及清理整頓虛擬貨幣挖礦,然而美國等國家則依然展現出很大興趣。

至此,全球加密市場監管開始出現明顯分歧,同時市場重心也出現區域轉移,美國等國家陸續批准比特幣期貨ETF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中美兩國之外,加密市場中出現一些新的力量,一些小國將比特幣定位為合法的貨幣。

2021年9月,比特幣合法化法案在拉美國家薩爾瓦多正式生效,薩爾瓦多成為第一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幣的國家;2022年4月份,中非共和國於宣布採用比特幣為法定貨幣。

“現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全球性的,並且是在多個監管轄區範圍內的。”區塊鍊和加密數字資產行業研究者谷燕西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由於這些交易所並不明確是在某一個監管轄區之內,所以這些不受監管的交易所可以實行監管套利。

谷燕西認為,在某一個轄區之內,由於現有的法規對加密貨幣的定義不明確,無法將加密貨幣歸類於某一單個監管機構。所以如果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某一個金融監管機構的職責並不是十分明確的。

比如現在的美國,對於比特幣之外的加密貨幣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也就是說沒有嚴格的法律將其定義為證券或者是商品。因此在監管方面,美國的兩個主要金融監管機構美國證監會(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進行監管方面束手束腳。

“所以總的來說,在一個轄區內進行嚴格的監管就比較困難。不同轄區的協調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谷燕西向記者說道,歐洲和美國的金融監管都已經提出在這個方面要加強國際合作,但顯然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

全球金融科技學院主席、新躍社科大學教授李國權在接受元宇宙NEWS記者採訪時表示,以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為代表的金融新科技有其技術的特殊性以及資產全球的流動性,監管機構如果不升級其監管工具和辦法,很難對此做出有效監管。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