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怡小船楊知潮
編輯| 秦安娜
來源:略大參考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當科技圈討論AI 大模型,他們在思考什麼?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說,所有產品都值得用AI 重做一遍。李彥宏說,百度同學要有意識的培養AI 原生應用的思維方式和理念,用新理念重構現在的每個產品,每個業務。周鴻禕說360 鼓勵每一位員工、每個產品和業務都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適應人機協作,著手產品重塑。
凡此種種的表態,無一不在透露一種思考:AI 大模型是技術浪潮,也會是產品思維方式的浪潮,它會推動人工智能時代出行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同的思考模式和產品形式。
處於巨變前夜,科大訊飛表態在10 月底,新發布的星火大模型會追上ChatGPT 的發言,就沒有那麼激動人心。一方面,說今年能追趕上的人太多了。另一方面ChatGPT 的價值不僅僅是OpenAI 基於GPT 大模型,打造出來的一款成功產品。借用周鴻禕的話說,ChatGPT 讓人工智能變成了一項云服務。
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發布之後,飽受非議,並不耽誤百度宣傳“百度雲是國內第一個訓練出大模型的雲”。前陣子,阿里雲毫不留情,啟動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搶占市場,存儲業務最高降幅50%。因為投資OpenAI 成為生成式AI 贏家的微軟,多筆對OpenAI 的投資,都是以雲服務消費券的方式提供現金+ 雲服務的投資形式。
在人工智能同各行業、多應用場景結合帶來的大數據爆發階段,科技企業們一邊走在探索AI 重構產品形態的道路,一邊用雲技術作為底層技術基礎,存儲和分析海量,挖礦服務收入,對沖探索成本。即便是作為“AI 後輩”的商湯,也搭建出來算力中心的商業模型,想做人工智能行業的“水電煤”。
在告別營收連續10 年增長的業績之後,科大訊飛借用生成式AI 的新“舊瓶”,卻裝進一個客戶、一個應用場景的技術落地之路的“舊模式”,辛苦當搬水工,商業模式看起來就沒有那麼性感了。
科大訊飛要去追趕ChatGPT,但對押注AI 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它們想追趕的是微軟。
重新定義自研
自從大洋彼岸的OpenAI 於2022 年11 月推出ChatGPT 後,一場波及全球科技的“海嘯”就此爆發。在國內大模型扎堆的上半年,中國幾乎所有的知名的科技企業,都發布了類ChatGPT 的“AI 大模型”。
科大訊飛並非沖在第一陣線的排頭兵。儘管有十餘年對於認知智能相關的研究和計劃,擁有“人工智能國家隊”的美名,訊飛的認知大模型成果發布會直到5 月6 日才姍姍來遲。而在其4 月17 日對於發布會的官宣公告中,有一句頗為保守的補充說明——“公司尚不能預測相關技術及應用對2023 年度銷售收入和經營業績的提升影響”。
但5 月6 日的發布會上基調定得很高,圍繞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和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一同在現場進行了1 個小時左右的實時演示,展示星火在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代碼及多模態等方面的能力。
科大訊飛方面表示,訊飛星火在長文本生成、數學能力和泛領域開放式知識問答三大能力已超ChatGPT。在2023 年內預計還會進行三次升級,分批次增強數學能力、補足代碼能力,希望最終將在10 月24 日全球開發者大會期間,能夠全面對標ChatGPT,在中文上要超越ChatGPT。
官方的“王婆賣瓜”是一碼事,星火大模型在用戶端的實際使用情況如何呢?
5 月9 日晚,一段關於訊飛星火的群聊記錄在各個群廣為流傳,一張截圖顯示,得到內測資格的提問者問道星火提供的API 接口是OpenAI 的?星火大模型回答道,“是的,我是由OpenAI 開發的”。緊跟截圖後面,是群內的議論,指向星火大模型疑似套殼OpenAI?
當然,孩童也會說自己是奧特曼。今天的AI 還處在幼儿期,星火大模型說自己來自OpenAI,就一定來自OpenAI 嗎?
答案是不一定。西安交通大學AI 學院的浩儒博士告訴“略大參考”,大模型還是靠函數擬合,沒有真正的自我認知,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很可能在哪個網站上學習過這句話就說了出來。
但是他認為,星火大模型也有可能是“借鑒”了GPT。浩儒博士表示:“模型都是經過預訓練的,相當於硬盤出廠的時候裡面就有資料,如果你把GPT 開源的模型直接拿過來用,就可能會一塊學習到GPT 的語料,造成這種烏龍事件。”
類似的事件在國內AI 行業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星火大模型推出之前,也有用戶發現百度的文心一言的繪圖疑似為漢譯英後再繪製,有使用國外框架的嫌疑。
浩儒博士透露,把別人開源的模型拿過來直接用,在自然語言處理科研領域是很常見的的做法:“高校不可能都從頭開始訓練”。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目前互聯網公司和AI 公司都在大模型上較勁,晚推出一個月,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股價。既然GPT1 和GPT2 和已經開源,那麼在已有的模型基礎之上來建立自己的大模型產品,是既合法也經濟的選擇。
市場端的及時反應則是,科大訊飛成為5 月10 日北向資金淨賣出7 只個股中金額最多的一隻,收盤價65.45 元,淨賣出4.377 億元。
增長神話終結
如果“借鑒”了GPT,那還算是原創的大模型嗎?這可能是個哲學問題。浩儒博士表示。語言大模型是混沌系統,運行原理都是未知的,構成更是根本說不清楚:“就像忒休斯的船,即使你用了別人的骨幹,也很難說不斷學習後的大模型還是不是之前的大模型。”
一個月前,商湯在交易所日上也曾因為號稱完全自研的文生圖創作平台“秒畫SenseMirage”在精選模型中出現AI 模型站civitai 的圖片引發廣泛質疑。商湯方面的解釋是:秒畫SenseMirage 包含商湯自研AIGC 大模型,也提供第三方社區開源模型。
就像此前的發布會慣例一樣,國內的AI 大模型發布會不單是為了炫技,主要是用來“賣”的。訊飛星火將在教育、辦公、汽車、數字員工四個領域的尋找應用方向,與訊飛旗下教育產品AI 學習機以及辦公產品訊飛聽見相結合,尋找落地場景。處於審慎考慮,稍晚時刻,科大訊飛會推出面向醫療場景的服務。
近兩年,人工智能技術發生了方向性的改變,用李彥宏的話說:從辨別式的人工智能走向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 成為新方向。
科大訊飛是“辨別式”人工智能時代,很早一批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企業,幾乎跟BAT 是同一時期創立的,2008 年已在深交所上市。前身歷史甚至更悠久,是80 年代中國科技大學的電子工程係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
不過,很長時間科大訊飛以to B 端服務商的身份,蟄居在客戶身後。 2016 年,羅永浩在錘子M1 手機新品發布會上的一番“胡說八道”帶火了科大訊飛。
羅永浩在發布會現場,展示一段沒有經過編排,只是一些生活瑣事,且語速較快的“口水話”,結果訊飛輸入法在羅永浩結束語音輸入的瞬間,幾乎是秒將語音轉換成文字,而且完全正確。現場響起了哇的驚呼,和長達23 秒的掌聲。
錘子的新品發布會,結果訊飛輸入法“炸”了,一炮而紅,市值和產品下載量雙雙暴增。
在人工智能時代以檢測和識別為主要應用的階段,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領域,將業務伸向眾多應用場景,形成了ToB + ToC + ToG 的三駕馬車。收入也水漲船高,從過連續10 年業績增長的神話,增長幅度較少的年份,增速都接近30%。
然而,AI 技術不斷更迭,在深度神經網絡及雲計算、大模型的演進過程中,理解、推理邏輯為基礎的生成式AI,成為新趨勢,AI 技術的迭代路徑,已不在科大訊飛的優勢區域了。
反映在財報上,便是連續10 年的業績增長神話終結。財報顯示,2022 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收188.2 億元,同比僅增長2.77%;歸母淨利潤5.61 億元,同比下滑63.94%。
這是近五年來科大訊飛淨利潤的首次下滑。
商業模式之戰
最近幾個月大半個科技圈為AI 大模型沸騰。
2 月份出門問問的創始人李志飛到矽谷轉了一圈,想搞懂什麼是大模型。見了幾位谷歌科學家,了解一圈信息後,回國在源碼資本的分享會上跟王興、王慧文等創業者分享,結果分享出一位競爭對手:王慧文雖然不懂,但大受震撼,激動的要自帶資金,肉身入股,加入到AI 大模型的科技浪潮。
其他人也沒閒著,紛紛從功成名就的幕後,走向台前,李開復、王小川要組建團隊。退休後的張一鳴,沒有公開表態,也在悄咪咪的準備,挑燈夜讀學習OpenAI 的論文。
今年以來市場隔三差五有一款大模型產品問世,華為盤古,崑崙萬維天工。市場湧向大模型的熱烈氛圍被形容為蹭熱點的多,技術能打的少。
國內人工智能企業,似乎形成一種共識,構建起關鍵性門檻的並不是技術和算法環節,比拼的關鍵在於吸引客戶的能力。李志飛對此有過形象表述:“90% 以上的技術都沒有獨門武器,更多是一個門票。”
劉慶峰相信人工智能拼場景的商業模式,他曾說。 “人工智能改變世界,需要在一個又一個的領域進行應用的創新”。星火大模型發布後,他亦說道“誰能夠在具備社會剛需的應用場景落地,誰就最先能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
在應用落地上,國內AI 公司的發展速度比矽谷快10 倍。科大訊飛自去年12 月15 日正式啟動“1+N”認知大模型專項攻關,其中“1”就是指通用認知智能大模型,“N”就是大模型在教育、辦公、汽車、人機交互等各個領域的落地。
只是,國內無論哪家企業發布AI 大模型產品,幾乎都是成交量進相同的應用場景。但一家技術型公司要一下子摸透各種細分行業的門道,並不現實。
技術不行,有時候就得靠技巧來湊。科大訊飛曾被爆出了人工翻譯冒充AI 的造假醜聞。在2018 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上,科大訊飛稱為現場提供了AI 同聲傳譯。
但事後,那場會議的同聲傳譯員卻在知乎上曝光,整場會議的翻譯都是由人員提供的,他甚至還提供了視頻證據,視頻顯示,AI 同傳的語音幾乎都是在復讀一位女翻譯員的翻譯。科大訊飛事後回應,“個別同傳譯員對於科大訊飛存在誤解,我們認為僅僅是對會議服務方面的分工溝通了解不清。”科大訊飛只是將同傳的“語音”轉成“文字”。
科大訊飛的短板在於,面向C 端它沒有一款國民級的應用,同樣是辦公場景,釘釘接入阿里的通義千問,通過輸入斜杠“/”,可喚起10 餘項AI 能力;字節跳動旗下的飛書也將上線AI 助手“My AI”,它們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跟現有的產品做結合。
面向B 端,結合客戶的需求,做應用場景的數據、算法。服務用戶的成本,難以分攤的。傳統的語音識別賽道,增速放緩,做toG 業務,需要考慮漫長的回款週期,現金流承壓。
好在,科大訊飛能得到政府支持,2022 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甚至升到了10 億元,它一年淨利潤也不過才5.61 億元。
但拿到這些支持的科大訊飛老實發展技術了嗎?由於是高科技企業,科大訊飛能夠獲得許多政策上的支持,2018 年,央視曝光了科大訊飛的投機套路:以建設培訓基地為名換取園區類土地,再通過買賣地皮套現。
2021 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豪言,提出“2025 年千億營收目標,構建萬億生態”的承諾。按照現在目標進度,還沒有完成20%。它試圖通過擁抱多元化,發展橫跨機器人、教育、醫療、城市運營、房地產、消費、汽車、金融等多個條線的“一攬子”應用場景落地計劃,更像是為了達到營收目標的“飢不擇食”。
科大訊飛喊出追趕ChatGPT,但對押注AI 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想追趕的是微軟。雲計算是生成式AI 時代的肥肉,就像無論誰做大模型,贏家都是英偉達,誰也繞不過被英偉達A100 芯片缺貨支配的命運。
ChatGPT 是人工智能產業中被廣為討論的顯性因素,就像飄在冰面上的一小塊兒浮冰,而掩藏在水下的冰山成交量,才是更為龐大的部分,算力是AI 的商業想像力。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