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央行推動可互操作的代幣化資產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出了一項倡議,與國際清算銀行(BIS)、匯豐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為代幣化數字資產創建一個開放且可互操作的框架。這項名為Project Guardian 的計劃建立在分佈式賬本和智能合約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希望顛覆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

報告解釋說:“傳統上,金融和實體經濟資產以實物形式或通過各種專有平台上的賬戶餘額來表示。” “例如,存款被視為金融機構賬戶中的餘額,而債券等證券則被視為在中央證券存管機構的賬戶中持有。”

然而,由於技術的進步,新的模型不斷出現。報告指出:“分佈式賬本提供了點對點交易的潛力,而無需中心化中介機構,而智能合約可以實現金融交易的自主執行。”

“在這種模式下,所有參與者都與一個共同的分類賬進行交互 […] 這使得數字資產可以直接交易所,無需在組織之間或與其他網絡之間進行雙邊設置。 ”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圍繞無支持的數字資產的投機,而在於實體經濟和金融資產的數字表示。隨著MAS、BIS 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等其他組織尋求組織提供實時可訪問性、可負擔性和效率的想法,使用智能合約可能會釋放流動性,推動經濟增長並擴大投資選擇。

儘管有這些潛在的好處,但市場基本上仍未開發。

MAS 於6 月21 日發布了一份名為Purpose-Bound Monday 的協議的綜合白皮書,該協議是一種數字貨幣,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針對任何特定用例進行編程:

“我們的新型平台藍圖將(確保)跨境支付以及國內金融市場更大的互操作性、效率和安全性。”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了創建一個名為XC 平台的平台的計劃,轉向全球CBDC 系統,允許以任何給定貨幣更輕鬆、更快速地進行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的成本、緩慢和不透明源於有限的基礎設施”,XC 平台、Purpose-Bound Money 和Project Guardian 等舉措致力於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改善基礎設施和可訪問性。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RYPTOBRIEFING。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