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雙幣模型的價值評估

作者:shaneson.eth,來源:作者推特@k63jpx

對於DeFi雙幣模型(票據代幣+ 治理代幣),不妨假設協議的可持續利潤S0,和做市商的背後的資金是有限(S1),這裡可以理解為是項目的多頭資金。

假如一個項目是極度依賴其發行票據資產的深度,需要大量多頭資金S2來構建流動性,才能得以運轉。

那麼用來做代幣分紅的可持續資金只有S0 – S2。

如果S0 < S2的話,需要補貼S1的資金來租借流動性。

如果S0 > S2的話,協議才能積累拉盤治理代幣的資金。

這就很依賴做市商的做市資金S1的深度,這個圈子有實力的做市商寥寥無幾。

如果因為籌碼分佈問題,那做市商就更不願意拉盤。

這是Defi雙幣模型的一個無奈的問題,也是二級投資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個團隊/做市商投入的資金永遠是有限的。 uni V3之所以容易爆發千倍/萬倍的土狗項目,很關鍵的原因是因為V3的算法使得項目方可以用很低的流動性成本來操控價格。雖然局部的價格策略會導致V3喪失全局價格範圍的定價權,但對於部分項目方來說,他就是希望把全部資金集中用來拉盤,而不想構建流動性。

在這種集中力量拉盤製造暴富效應的背後,值得去思考的是, 有一些很好的項目,需要不少項目方花很大的協議利潤和做市商成本去維護流動性。這對於crypto來說是固然是好事,但是對於二級投資者來說,他們就容易陷入:“項目很好,但是幣價不漲”的痛苦境地。

Defi的雙幣模型遇到的關鍵問題就是: 錢就這麼多,你是用來拉盤還是構建流動性深度, 靠散戶的LP,肯定是靠不住的。散戶的資金是不夠忠誠的, 除非是用PCL,用合約來完全控制LP 。我覺得這對於所有項目方來說都是要去思考的,維持流動性深度是對項目負責,維持治理代幣的趨勢是對二級投資者負責。

當然,我很清楚。治理代幣的價格P,和可持續利潤S0是正相關的; 票據的流動性深度R,和可持續利潤S0是正相關的; 所以,項目方應該要算一筆賬: S0 = y(P, R, S1), 整個問題可以轉化為: 投入最低的做市商成本S1,最大化S0的一個最優化問題,蠻有意思。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