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完芯片又卡雲,美國自信過頭了


作者| 徐傑承

審校| 雲昭

來源丨51CTO技術棧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美國又搞事了據路透社報導,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正在計劃限制中國公司訪問及使用美國的雲計算服務,其中包括亞馬遜、微軟等公司的雲計算服務。

知情人士提到,如果新規通過,可能會要求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雲服務提供商在向中國客戶提供人工智能芯片的雲計算服務前尋求美國政府的許可。而拜登政府此舉,很有可能將會繼續加劇中美之間本就緊張的關於先進技術供應鏈的競爭和衝突。

先卡芯片後卡雲

本次擬議的針對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限制被視為彌補芯片禁令漏洞的一種手段。美國國家安全分析師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可能通過使用雲服務繞過當前的出口管制規則。

美國雲計算提供商的服務將使中國客戶無需購買控制列表中的先進設備(包括芯片),即可直接通過雲服務獲取並使用最先進的計算能力,例如美國技術公司英偉達的A100芯片。

“如果中國公司想要使用英偉達A100,他們可以從任何美國雲服務提供商那裡獲得這種能力,並且獲取方式是完全合法的,這有悖於先進設備禁令的目標。”喬治城安全和新技術中心研究員Emily Weinstein在接受采訪時提到。

知情人士表示,預計美國商務部將在未來幾週內公佈這一禁令,作為於10月實施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擴充的一部分。在此之前,該政策已將A100、H100等數據中心芯片,甚至是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性能低於美國商務部規定門檻的A800芯片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單。

根據業內人士預測,新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將不利於美國本土雲服務提供商的長期發展,其中亞馬雲網絡服務和微軟Azure預計將受到最大影響。而對於這次針對雲服務的禁令,截止目前美國商務部仍拒絕進行置評。

中國已打響反擊戰

與此同時,面對美方的持續打壓,我國也早已吹響了反擊的號角並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今年5月,網信辦宣布了對美國半導體製造商美光公司的審查結果:由於美光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我國信息安全,將在國內禁售美光產品。

根據此前美光在華的銷售數據,預計這項禁令將使美光損失超過200億美元。並且儘管美光禁令僅適用於國內企業,但其影響也輻射到了大量美光的別國客戶。這也成為了中方反擊美方芯片禁令的一個明顯的信號。

除此之外,就在7月3日,我國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佈公告,對鎵和鍺兩種稀有金屬相關物項目實施出口管制。作為半導體領域的關鍵製造材料,鎵、鍺被稱為半導體工業的“新糧食”,是製造芯片、模擬器件、高頻元器件等產品所必需的原材料。

而我國正是這兩種金屬最大的生產國之一,雖然美國也擁有豐富的鍺儲備,但因缺乏開採技能,生產效率十分低下,絕大部分美國、日本及歐盟的高科技製造企業生產所需的鎵和鍺都需從中國進口。

在中美科技競爭升級的背景下,中國的限制出口稀有金屬的決策也被視為一種強硬的反製手段。不出所料的是,限制消息一出,美國矽谷的不少科技企業也在媒體上表達了強烈的反對看法,認為此舉將減緩美國在各科技領域的發展速度。

國內云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回到拜登政府限制中國企業使用雲計算服務的問題,美方的這一政策究竟會給國內云計算行業及雲服務廠商帶來哪些影響呢?

根據IDC 4月發布的統計報告,截止2022年底,阿里、騰訊、華為、電信、亞馬遜是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公司。不過前四家中國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了64%,而亞馬遜的市場份額為8.6%。

從報告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中國雲服務市場主要由以阿里為首的多家國內企業主導,並且它們已經搭建了成熟的國內云服務體系,亞馬遜和微軟在中國雖擁有一定市場,但所佔市場份額不大。拜登政府通過限制雲服務打壓中國雲計算行業發展的效果或許並不會很明顯。

而禁用美國雲這一舉措,將很可能會激發中國雲服務提供商進一步提陞技術能力和競爭力,以滿足更多不同行業和用戶的需求。與此同時,中國雲計算企業還可以藉此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云服務商的技術合作,形成更廣泛的生態系統。

然而份額足夠大,並不意味著毫無問題。別忘了,國內云市場現在正處於一個新一波的AI變革的重要當口,如果亞馬遜、微軟等企業雲計算服務大面積退出中國市場,表面看國內廠商會有更多的客戶和需求承接,但這也意味著我們想藉國外廠商“A100算力”的這條道路會被堵死。究根結底,圍繞這波“需要超大算力”的AIGC軍備賽,我們目前是否做足了彈藥的準備,還是一個大的問號。

這並不是一個小問題,它將很有可能會給國內的AI技術發展帶來一些挑戰。由於缺少高性能芯片的加持,與美國雲廠商相比,中國絕大部分雲廠商在AI算力等基礎能力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足。

面對AI2.0浪潮,大量科技企業都在依托雲廠商所提供的算力支持構建自己的大模型,需求的暴漲也將快速放大國內云服務提供商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劣勢。如果雲服務商們無法在短期內依靠自研提升該方面能力,嚴峻的算力差距將會成為橫貫在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之路上的一座大山。

不過好在國內部分企業已經有了一定前瞻性的佈局,在自研高性能芯片方面,不少互聯網巨頭們都有自己的探索成果。例如百度的“崑崙芯”;阿里巴巴的“含光800”;華為的“昇騰芯片”等。雖然這些國內廠商的自研芯片在性能方面目前依然難以比肩英偉達A100等頂級產品,但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投身於此,以及領先企業的更新迭代,國內云廠商在算力方面的短板將會越來越小。

寫在最後

在中美科技競爭的背景下,提昇科技自主能力是如今所有國內企業都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對雲廠商而言,自研技術及服務器芯片不僅可以減輕對第三方供應的依賴,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讓雲服務商在每個業務流程中做到效率與成本的最優化。

構建成熟的閉環生態系統也將幫助雲廠商在保障服務安全性和靈活性的同時實現更快的創新。如今有遠見和抱負的雲計算企業,已不再將業務擴張視為核心目標,而是更加專注於深入底層技術,力求為用戶提供更具性價比和滿足差異化需求的高質量服務。

歸根結底,雖然在絕大多數行業之中,自研往往都意味著巨量的時間和經費投入,但無論是近來移動成功自研芯片,還是阿里早年通過學習亞馬遜雲技術開啟自研之路的案例,都在不斷提醒著我們一個道理:科技自主和科技創新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企業和國家發展的關鍵,只有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鏈接:

https://archive.ph/FBdX0

https://cm163.com/news/a/I8QQOK410552BK8O.html

http://www.cac.gov.cn/2023-05/21/c_1686348043518073.htm

http://aqygzj.mofcom.gov.cn/article/glml/202307/20230703419666.shtml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